“大课讲授,小课研讨”模式在“心理学与生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an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课讲授,小课研讨”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能充分整合优势资源,有助于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心理学与生活”课程为例,探讨该模式的实施情况与效果,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班讲授 小班研讨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8.05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Course of “Psychology and Life” by the
  Teaching Mode of “Large Class Teaching and Small Class Discussion”
  ——Take WuHan College as an example
  QIU Yin
  (Wuhan College,Wuhan, Hubei 430000)
  Abstract “Large Classes Teaching, Small Class Discussion”is a new teaching mode that can fully integrate the advantage resources and contribut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the “Large Classes Teaching, Small Class Discussion”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the Psychology and life. We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large classes teaching; small class discussion; teaching reform
  傳统的通识课课堂普遍采用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教学资源,解决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师生比过高地问题,但是却存在诸多问题。大班授课的方式主要还是被动的单向传授,很难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并照顾到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与进度,所以很难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等综合能力素质的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小班研讨式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1737年,德国著名学者格斯纳(J. M. Gesner)首次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入大学课堂。①20 世纪初,习明纳在美国知名大学特别是它们的研究生院中普遍采用,并带来了美国大学教育的根本性变化。②在小班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输者,更多的时候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小班课堂上,可以充分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氛围,实现对学生高质量的关注,激发学生自主表达和更深层次的思考。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纯粹的小班教学在现有条件下又很难施行,加之学生的素质和心理准备并不一定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达到课程要求,③可能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大班讲授、小班讨论”的结合模式,成为目前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选择。这种模式既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能更合理地分配和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还能融入更丰富更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是一种兼具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念。
  “心理学与生活”这一课程作为武汉学院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武汉学院从2015年开始的教学改革,一直采用的是“大课讲授、小课讨论”的教学模式。笔者拟以该课程为例,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思考,并期待能够以实际经验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1 教学目的和意义
  “心理学与生活”作为一门通识课程,较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最重要的是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主要内容包括四大模块:心理学概论与研究方法、认识自己、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涵盖的内容涉及到:感知觉、记忆、情绪、动机、人格、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等等。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实际上,心理学这一学科的最终愿景也是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
  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主要是基于如下方面的考虑:首先,该课程期待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不只是学生具体了解的版块内容,也不是一种暂时的学习表现,而是一种实际运用的能力,甚至是一种内化的习惯和价值观;另外,课程设计还要兼具学术性和实用性,包括能够应用到生活中的具体技能,而不是考后即忘的知识片段。综合上述内容,具体教学目标如下: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让学生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人类行为,学会用理论解决自己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对话和理解。
  2 课程实践情况
  2.1 教师团队的合作
  在“心理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共三名教师组建了一个教师团队。教师之间彼此协同合作,开展教学研究,共同制定课程教学方案与教学计划。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听课评课,彼此沟通交流,更多角度地去觉察和审视教学过程,以更好地调控并提高教学质量。这种合作式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整合利用教师资源,有效实现优势互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学期开始之间,教师团队共同商讨确定版块内容和相应主题,然后分工协作去查找相关参考书籍、文献与前沿研究,以进一步细化主题内容并最终确定课程教学方案、教学目标与教学进度表。在学期教学过程中,共享教案与课件,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定期交流反馈教学实施情况,并讨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各自发挥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2.2 大班授课
  很多学生对心理学都很感兴趣。有些同学认为心理学能够让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有些同学认为心理学可以帮助自己规划未来的职业,有的同学对心理学的话题感兴趣,有的同学期待心理学能够帮助自己改善生活。不管同学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来学习这门学科,本课程整合了丰富的元素,包括理论、案例、实证研究等,多方面促进学生对心理学的了解,以更好地指导当下及未来的生活。基于这种考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三个层面去达到教学目标:首先,提供广泛的心理学领域的知识,介绍构成这门学科的各种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其次,建立日常生活中与心理学相关的认知,包括学习将心理学应用于自己所选的专业;最后,最大限度地让同学们了解这门学科,帮助他们正确地思考心理学现象。
  在上述过程中,大课讲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相应主题的基本心理学理论和概念,理清脉络,为小课的进一步讨论奠定基础。大班的讲授对于各主题下的知识点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而要“讲知识的背景、讲重点、讲难点、讲热点、讲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与手段”。 ④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对章节主题有较广泛和深入的了解,提炼教材资源和相应的专著文献,并将新近的前沿研究及时整合到课堂内容中,在大课的呈现上能够充实饱满,输出有价值且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另外,在大课讲授的过程中,重点不是既定的知识结论,而是一种理性的学习方法,以及思维方式的引导和培养,让同学们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藉此习得一种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为学生下一步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与准备。
  2.3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并非漫无边际的摸索,在每个主题讲授之前的一周会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发放相应的任务清单,以此引导学生的自学方向,提供自学思路。任务清单上会设置若干围绕章节主题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及参考阅读资料,包括专著的相应章节、文献、研究资料、电影、书籍等,还有一些MOOC资源和网络资源。尽可能做到既丰富又聚焦。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和困惑,这是一个很好的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师生交流的契机。在课外辅导时间内,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线上或者面对面的交流,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跟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实现个性化的指导,以点带面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增进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
  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需要达成两个目的,首先是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大课所学,其次也是为下一步的小课研讨做好知识储备。
  2.4 小班分组研讨
  通过大课的集中讲授和课下的自主学习,教师需要精心设置1~2个具有启发意义、能够引发深层讨论的案例和问题。
  小班讨论是以一个行政班为一个讨论班。按照自愿原则,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7个成员,大家的讨论和汇报过程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探索的教学模式可细化为如下几种:
  (1)讨论。每组学生围绕选定的主题进行自由讨论,每位组员都需要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积极参与到每个小组的讨论中,去倾听以及适当点拨,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小组讨论过程中还需要分工协作,做好讨论记录,并且选定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做陈述性的总结发言。小组还需要在下课时提交一份简练的讨论报告作为最后的评分依据。
  (2)辩论。每组选派一位代表作为辩手,随机抽签决定持方,按照一般辩论赛的规则进行,只是在自由辩论环节非辩手也可参与进来发言。
  (3)汇报。每组选定一个主题,每组代表围绕主题进行展示汇报,汇报形式包括情景剧,PPT呈现,演讲等。其他组同学可以对汇报组进行提问交流。教师最后总结并及时反馈评价与得分。
  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贯彻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师只负责组织和引导研讨过程的进行,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研讨的深度、语言的组织与表达、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点评与总结。
  3 实施效果
  和传统的大课堂授课模式相比,大小课结合的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显现出了很多独特的优点,具体如下:
  (1)整合教师资源,教学过程更加高效。传统的授课模式是由任课老师独自设计,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局限性,而教师团队的合作可以更高效地整合资源,实现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支持和激励,这有助于教师调整到最佳状态面对学生。另外,大小课结合的模式还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引导,尊重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方向。
  (2)以學生为中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程初始阶段,一些学生因为适应了中学时代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大小课结合的形式感到很陌生,有些不适应。有些同学觉得很迷茫,没有了标准答案觉得很不安,在自学的过程中缺乏提出自己观点的能力;有些同学汇报的时候觉得很紧张,担心自己的观点太幼稚;有的同学本身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但是自主搜索并加工信息的过程觉得太枯燥太辛苦。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都及时予以反馈并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在教学过程的中后期,有一些非常优秀有主见的学生冒了出来,他们对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一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意也是非常令人惊喜。除了教学,这种模式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当一个优秀的学生或者小组被推出来以后,更多的学生就开始跃跃欲试了,这是一个很可喜的变化。也有很多学生在课程反馈中提到,希望老师更多地提问,这说明学生本身还是很希望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的,还是很乐于去分享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渴望被其他人赞同和接纳的。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内部动机,需要进一步激发和引导。
  在学期末的调查反馈中,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的信息加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知识面得到了拓展。同时,这种模式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从学生的学习成果来看,学生已经开始尝试用知识而不是常识去解释和指导自己的生活。   (3)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协调能力。学生在小课上的学习基本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每位同学对小组的得分都有影响。在组员沟通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习得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也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大家的参与感和责任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并且在小课的汇报中,学生可以有效锻炼自己对知识的驾驭能力,因为表达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化的梳理和内化知识体系的过程。
  4 存在的问题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依然存在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没有完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普遍对心理学很有兴趣,但是却不愿意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去钻研,很惧怕学习过程中前期的积累这一相对枯燥的过程,其实可能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如此,必须得大量阅读积累和思考才能够轻松有趣地去呈现,恰如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才能炼成一小块。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并接受这一点。
  任务清单的问题设置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这需要教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驾驭能力,提出一些既有趣又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有学生在反馈中提到“真正好玩的是探索生活的过程本身”,所以在问题的设置方面,还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导他们成为生活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学生讨论课参与感不强,主动思考问题、提出自己观点方面还有所欠缺,对这类的学生要多鼓励,变“要我说”为“我要说”。需要老师能够变换各种方式去激励学生,调动情绪,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直到形成习惯。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学通识课课程设计与教学效果研究”(项目号:17Z045)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李现平.席明纳小班研讨教学模式[J].继续教育,2012(1).
  ② 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一年级习明纳尔课程[J].外国教育研究,2005(3).
  ③ 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彻底变革大学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J].全球教育展望,2001(30).
  ④ 贝洪俊.基于合作性學习的大班上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的解读———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149-152.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前食品安全监管风险研究主要基于政府监管视角,忽略了地区经济水平,消费者参与程度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在食品安全监管的体系中以地区食品安全指数,地区差异,消费者参与程度等多尺度建模,构建了食品监管综合指数,并通过迭代因子调节指数。通过对江苏无锡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仿真方法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评估指标体系,为制定合理灵活的食品安全的相关监管政策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摘 要 传统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心理问题”导向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如何开辟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培养健康、阳光,具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专业人才,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是新时期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研究通过总结和梳理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三位一体,五维支撑”的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三位一体 五维支撑 高职大学生 心理素质教
期刊
摘 要 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新十六字方针的指导下,教育部提出了“依法治校”与“依法治教”的观点。纵观医患关系现状以及当今医学生法律意识普遍缺失,传统的法治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医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政策文献的查阅以及对于医学生现实情况的问卷调查,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临床实践的需要,创造性的提出了医学生法治教育新模式——“模拟法庭”。本文介绍了“模拟法庭”的教育形式,深入分
期刊
摘 要 做好民族院校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要求,关键在于把握好学生成长规律,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本文从实践角度重点介绍了以“12345”为主线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措施,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主要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探索增强工作效果的路径。  关键词 民族院校大学生 日常管理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
期刊
摘 要 组织部门是抓党建工作的重要部门,组工干部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骨干力量。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其政治、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一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对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提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要求。作为组工干部,应当率先践行20字“好干部标准”树牢“四种意识”,努力做一名忠诚、公正、务实、担当的优秀组工干部,树立党的威信、维护党的形象。
期刊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教育水平也日益改善,但是,农村儿童的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广州市九龙镇镇龙村村民访问调查,旨在了解当地儿童教育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对其他相似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儿童 调研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
期刊
摘 要 学分制社团的推广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克服了学生社团管理不规范、缺乏传承性与专业性等问题,而且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满足了学生对学分的需求。但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社团学分制的必要性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合理构建课程结构体系、制定多样化的社团考评及激励机制、完善学分制社团管理制度等措施,以便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社
期刊
摘 要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受到了国内外教育学界的追捧。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对高职院校如何利用成果导向理论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将成果导向理论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相结合,探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逆向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
期刊
摘 要 为了调查研究当今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以及提高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我们分别建立了中、小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系数,以佛山市某中学和某小学的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学生所填调查表用MALTAB求得各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分。并分初一与初二、班干与非班干、男生与女生三个不同方面进行比较,得出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思想品德好,班干比非班干学生思想品德好,女生比男生思想品德好。 
期刊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模块化课程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强调了本课题的研究重点。然后对内地典型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设置及香港理工大学屋宇设备工程专业模块化设置进行了介绍。其后,本文将不同的课程模块化设置所带来学科建设与学生培养的优势进行阐述。最后,根据武汉商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武汉商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进行模块化课程建设的方向。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模块化课程 建筑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