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拾与抓挠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tom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禪师问他的徒弟:“这个房间里你最喜欢什么?”
  机灵的徒弟指指酒杯。酒杯是以黄金和大理石制成的,价值肯定不菲。
  “那好,拿走它吧。”禅师说。
  徒弟不待禅师吩咐第二遍,立刻用右手紧紧抓住了那个酒杯。
  “你不想放开它吧?”禅师接着问,“没有别的你喜欢的了吗?”徒弟承认,桌上那个胀鼓鼓的钱袋,也不惹他讨厌。
  “没关系,你也拿去吧。”禅师说道。
  于是徒弟又欣喜地用左手夺过钱袋。“现在呢?”他有点儿紧张地问禅师。
  “现在你挠挠自己看。”
  他当然做不到。除非他能放下自己紧抱的东西!我们紧紧抓住的东西,也用它的方式把我们抓住了。如何行事不过头,才是更需注意的问题。
  我们不反对赚钱,也不反对悼念好东西,但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同时也在占有着我们。因为双手和灵魂都占满了财物而不得空闲,当凯恩突然感到奇痒难耐时,竟不知用什么来抓挠。
  生活远比我们预想的复杂,因为双手不仅要用来捡拾,还要用来抓挠和抚摸。我们除了相信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还要“给自己一份好生活”。
其他文献
远远的,我们眺见一位面容清癯的少年骑着一匹瘦马从唐朝溟濛的雨雾中走来,瞧他的装束,一袭宽松的青布袍罩着羸弱的身体,难说是贫寒,是落魄,还是飘逸。惟一显眼的,是别在他腰间的那只锦囊,不知作何用处?少年的神情痴痴的,口中念念有词,时不时还用纸片记下些什么,随手纳入囊中。那匹瘦马乖极了,它好像完全懂得少年的心性,专拣风景旖旎的地方盘桓,当少年轻轻拍一拍它的脊背或拉一拉它的鬃毛时,它就停下脚步来,嚼两口青
期刊
红陶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900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褚陶为主。   彩陶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用赭、红、黑等色绘饰的陶器。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彩陶花纹主要是花卉图案和几何形图案,也有少数动物纹。  黑陶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
期刊
生在古代中国,不论你是否刻意追求雅致,你的生活似乎都离不开香。先秦时,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无论男女,都有随身佩戴香物的风气。“容臭(臭:气味)”,即香囊,佩于身边,既可美自身,又可敬他人。《离骚》说:“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是说身上披带江离和白芷,又以兰草作佩饰;《礼记》说:“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是指先秦时少年拜见长辈先要漱口、洗手,整理发髻和衣襟,还
期刊
古老的北京城,庙宇梵宫星罗棋布,佛事活动四季频繁,几乎每隔半月便有一次庙会,因此,与庙会息息相关的民间花会,也日趋发展起来。其组织之严密,技艺之高超,影响之深远,均值得一谈。  民间花会源远流长,早自汉代即有之,彼时称作“百戏”,宋、元时称“社火”,其活动内容多为高跷、旱船、秧歌、舞狮等等。南宋范成大对它的评论是:“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清代以来,由于满族统治阶级及八旗庶民皆迷信神佛,从而使
期刊
一个下雪的晚上。  农村有户人家,半夜里有人敲门。主人好奇,这么晚了,又是大雪夜,会是谁呢?开了门,是一名迷了路的旅客。  主人赶紧把他迎进屋内。屋主惊叹地说:“哎呀!你真是幸运,你刚刚走过的路,其实是一片沼泽地,上面只有一屋薄冰。这里的人,从来就不敢走过去。”  旅客听后感觉到一片寒意:刚刚若是踏破薄冰,不是早就深葬沼泽之地了吗?  屋主继续说道:“前几天,同样是下着雪,一位邻居,被一群野狼追袭
期刊
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全国统一后,他便命令各府县筑城。朱元璋以为“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西安古城墙就是在这个筑城的热潮中,在唐皇城旧城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的。明代的西安城墙曾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堡。西安古城墙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为我们研究明代的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
期刊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描写了宋徽宗统治末期的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梁山泊农民起义。随着电视剧《水浒传》的热播,宋江与梁山泊英雄好汉“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形象已经深入到了每个人的心中,而随着最近吴越品水浒、tegic点水的对台戏的pk,更是使他们成为人们交谈的话题。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宋江及梁山泊起义,真的那样“惊天地,泣鬼神”么?  实际上,据历史资料记载,宋朝统治三百多年,大大小小爆发的农
期刊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一首《侠客行》,高歌了诗仙李白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的豪情,从此世间又多了一首侠士的绝唱。  白驹过隙,日月如梭,倏然间,千余年已逝。  2008年底,一部贺岁大片《叶问》红遍中国,武术宗师、李小龙授业恩师叶问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一代大侠;2009年初,与金庸、古龙齐名,开创新派武
期刊
这是记载在《吕氏春秋·审应览·重言》中的一个2600年前的关于潜伏的故事。  有一次,齐国国王齐桓公跟宰相管仲密谋发兵讨伐莒国。可是不等付诸行动,他们要讨伐莒国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国。自然,莒国方面也有时间做迎战的准备。  齐桓公感到非常奇怪,说:“我跟管仲先生商量讨伐莒国的事情,商量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消息就已经传遍全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管仲回答道:“国内一定潜伏着高人。”  齐桓公恍然
期刊
任何一种学说要成为“官学”,肯定都要得到官方的青睐和赏识。否则,无论如何高深,都登不上大雅之堂。官方需要一种对社会施加影响的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又不可能凭空产生,而只能到民间的思想资源中去寻找,去挖掘。  而儒学就是这么一个“幸运儿”。自从汉武帝重用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来,儒学就开始登堂入室了,成了官方的意识形态,被赋予了“正统”的地位。而儒生,这些代表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这些只能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