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斯:是谁让它们变成了这副模样?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76155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有些人和有些事也像我的画一样荒诞不经。”韩斯站在一幅自己刚刚完成的油画前上下打量着,似在自嘲又似在倾诉。
  这位刚刚年逾不惑的浙江籍画家衣着简旧,眼睑下垂,迷离的眼神中透着几许沧桑、憔悴,以及—种莫可名状的压抑。
  “其实,我骨子里—直都是一个有点特立独行的人。”他说,“我画画从来不打草稿,甚至连一点背景资料都没有,就这样天马行空地想到哪儿就画到哪儿。”他伸出一只手,在胸前用力地比划着。
  “这种画法或许是画坛中的‘非主流’。“他停顿了一下,弹了弹手中的烟卷,”但它也是最具有原创精神的,“我希望它能够成为当代中国画坛上的一股清风。”
  2010年伸春,韩斯在北京红子兰艺术馆举办了自己的个人画展——“清风掠过——韩斯油画作品展”。
  
  “是谁让它们变成了这副模样?”
  
  画室一角的画布上,是一幅江南水景图:写意的民居,小桥,流水。但与传统的蓝绿底色不同,这里的背景全部换成了灰褐色。
  而在另一个角落的油画中,一个身穿长衫,揣着两只手,张着大嘴巴的市民正呆坐在桥头,在他的脚下,曾经清澈见底的河水已经开始发臭、变色。
  “这就是我生长了几十年的家乡,一个江南水乡。”他几乎是一句一顿地说,但思绪却似乎还停留在另外一个世界:“那时的景象可是碧水蓝天、白墙灰瓦,一色儿的明清建筑啊!”
  是谁让它们变成了现在的这副模样?
  “近十几年来,以各种名义开工的建设项目轰轰烈烈的拆迁运动以及各式各样的人为污染把曾经美丽的水乡破坏殆尽——流传了几百年的传统民居被扒掉建成了整齐划一的商品房:造型优美的明请石桥被大量拆除;还有大大小小的工厂,为了一己私利任意排放污染物,把八百里太湖变成了一潭蓝藻。”
  他早已过了愤怒青年的年龄了,但其血气之旺盛,令人动容。
  “多少年来,以江浙地区为代表的江南水乡一直是令人向往的人间天堂,但近些年被某种愚昧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却正在使这座天堂变换着颜色。长此以往,我们还能为子孙后代留下点儿什么?!”
  “如果一个民族不能保留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很难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如果一个社会不能维持自身持续,健康地发展,那这个社会就是一个畸形的社会。”
  在他的画里,同样畸形的还有人。
  《国人》系列是一片像泄了气的橡皮球似的人头的海洋;《祝福》中的芸芸众生是一些目光呆滞,毫无个性、任人摆布的木偶式的人群:还有《福娃》系列,每一幅充满童趣的画面中都有一张皴裂,扭曲、搞怪的娃娃脸。
  这些类型化的人群,在形象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一律地溜肩软骨状,一律地呆傻搞怪,一律地拖着条大辫子。
  “千百年来,时代—直在变,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其实一点都没有变。从旧时代走到今天,跨越了几个朝代,芸芸众生依旧是芸芸众生,与古人相比,他们只不过是少了一根辫子而已,其愚钝的本性并没有丝毫的改变。他们各有职业,各有信仰且虔诚无比,却都露出一副愚昧相。”
  “我画出他们的丑态,其实正是在用自己的画笔去思考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民族,还有我们每一个人。”
  “其实,这也正是一个画家活着的真正意义所在。”
  
  “我受不了循规蹈矩的生活!”
  
  韩斯出生在1960年代的浙江湖州,刚上小学的时候就赶上了“文革”。他所在的家族曾经是江南世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数不清的标语,口号,政治运动,当然,还有他那个被人刷了大字报最后郁郁而终的爷爷,几乎就是那个荒诞的年月留给他的全部记忆。
  8岁开始学画画,基本上没有人教,全靠自学。别人忙着刷标语,喊口号的时候,他就跑到附近的文化馆里躲清静。文化馆里藏有不少当地著名书画家的作品,看得久了,他竟无师自通。
  早年的湖州,—直是众人眼中的“文化高地”。
  自唐宋以降,江浙进士半天下,而以湖州为最。到了近代,这里更是名人辈出:刘海粟、徐悲鸿、吴冠中,这些中国近现代画坛上殿堂级的人物几乎全部都出自湖州所在的太湖圈。
  中学毕业后,他进入杭州一家美术学校学习。有了专门的美术教师,但他却依然属于“逍遥派”——學习主要靠自修,创作主要凭兴趣,全然不顾什么书本理论和教学大纲。在他感兴趣的题材上,他勤奋有加,佳作迭出。但在那些他不感兴趣的题材上,他却惜墨如金,绝少涉及。
  从美术学校毕业后,他回到家乡的一家工厂做了一名工人。但几年后他还是选择了离开,理由是“我是个自由惯了的人,受不了工厂里那种循规蹈矩的生活。”
  他脱下了工装,重拾画笔。1980年代初期,正是全民美术热潮方兴未艾的时候,韩斯来到北京,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专业学习。
  此时的他,已经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画风:水乡风景画,他抛弃了传统的轻柔曼妙的抒情式语言,无情地直呈出江南水乡光鲜外表背后的赤裸骨架:人物画,他从某一类人群中抽取出某种特殊的因素,形成一种类型化的符号,并以一种近乎戏谑的手段赋予这些符号以特定的形而上的精神指向,给人一种无法逃脱的灵魂的震撼,(陶咏白语)
  从1987年开始,他陆续创作了《灰色乡情》,《卖古玩人》,《中国照》系列,《福娃》系列,《成长》系列等大批油画作品。无论是《灰色乡情》中的沉闷、苦涩,还是《福娃》和《成长》系列中的深沉,搞怪,他的作品都似一把解剖刀,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普通人所无法看到的另类世界,似在一片歌舞升平的喜乐中发出的一阵嘶鸣,让人惊诧,让人清醒。
  “有时,我在想,我的画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时代算是‘非主流’了,但仔细看看我们周围的这个世界,我们又是多么的需要它!”
  “‘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也是我创作的源动力之一。”
  
  “需要我们反思的东西太多了”
  
  《中华儿女》:说实话,很多人看了您的画都觉得有些深沉、有些搞怪,您为什么要给自己这次的画展取名叫“清风掠过”?
  韩斯:大家觉得我的画深沉搞怪,可能是因为我的画画得与众不同,比较独特吧!其实,这个“清风掠过”是在表达我自己的一种希望,我希望我的画能像一股清风一样,掠过画坛。
  清风嘛,首先就要求你的画不是大路货,跟别人的不一样。现在“造”的画太多了,很多画家就直接把别人的东西搬过来,稍微加上一些自己的东西,就变成自己的了。没有自己创造性的东西,所画的东西可能会很逼真,但在思想的深邃程度上就会差很多。
  《中华儿女》:您的很多作品,看似荒诞,其实都是在关注现实。较之画画本身,您似乎对画画之外的的东西更感兴趣。
  韩斯:对,是这样的。所以,我的很多画,你好好看的话,都带有一种讽刺的意味。
  我们看问题要宏观地看,冷静地看。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社会,你静下心来仔细地观察一下,需要我们反思的东西太多了!就像我刚刚所说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房子大批大批地造了那么多,但是人们心中“软”的东西却是在退步,这是很可怕的。
  《中华儿女》:您的《中国照》系列把许多人物集中在同一张画布上,他们有老有少,有的穿着清朝时的官服,有的穿着旧时文人的长衫。这其中有什么深意吗?
  韩斯:这就是我们的芸芸众生啊!其实这幅画就把很多的中国元素汇聚在了一起。清朝时的官服旧时文人的长衫这些都是中国元素嘛!老外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国的东西。
  《中华儿女》:最后排那个人的头上画了一只小鸟。您想用它来表达什么意思?
  韩斯:这个也倒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一个符号。把他们这些人画在一起本来已经很荒诞了,那么就索性荒诞到底吧!
  《中华儿女》:您的画是不是隐约中都有一些原型,比如您的《成长》系列?
  韩斯:其实还是我自己想象的成分比较多。我现在最大的毛病就是神经衰弱,晚上稍微一想我就睡不着觉。夜里超过两点我就睡不着觉了,这是很痛苦的。
  《中华儿女》:您是一个犬儒主义(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流派,通常被理解为愤世嫉俗、玩世不恭)者吗?
  韩斯:可能我是有点儿特立独行吧!
  
  责任编辑 陈晰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中的“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实验,通过分析实验中探测反应吸热、放热的不足之处,对实验装置提出了改进措施。
智慧城市是目前城市发展的方向,为实现智慧城市的构建,需要使用测绘的方式来对城市地理信息进行充分了解.本文就智慧城市中测绘地理信息的作用进行研究,简单阐述智慧城市建设
  本文通过分析中学化学中浓硝酸及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的实验中关于反应速率慢、现象不明显的问题,对实验装置提出了改进措施。这套装置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硝酸和铜反应以及氮
  泡沫灭火器是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与浓盐酸反应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使密闭装置内的气压迅速增大,将装置内的二氧化碳吹着泡沫来灭火。本文通过分析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根据中学
城镇污水处理厂内部存在着差异化的臭气污染来源、不同的排放规律与复杂的气象扩散条件,这些客观条件直接关联污水处理厂内污水、污泥处理设施除臭工艺的选取与设计.
  铝热反应实验方法是金属冶炼热还原法中常见方法之一,也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根据在教学中,经多次实验发现教材中关于铝热反应实验存在镁条不易点燃、火星飞
油松扁叶蜂是油松的重要叶部害虫,隶属于膜翅目和叶蝉亚科.近年来,油松单株林发生严重病害,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观察和防治试验,总结出了其危害习性、发
分析了农村电网线损的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阐述农村电网线损管理模式的应对策略.
  本文根据中学化学教材中钠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操作过程中会有氯气逸出,污染空气,并且反应很快,不利于观看现象等问题,对实验装置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实验改进,间歇的挤压输液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国家“三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员工工作动力、活力的激发越发成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如何快速适应当前形势下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