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慎思
1.要不要讲“单位‘1’”?
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之后,不同版本的教材都会在五年级再次安排认识分数的相关内容。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第34-36页是“分数的再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0-64页是“分数的意义”;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6-37页是“认识分数”。在西南师大版、青岛版、河北版的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教材中也都安排了“分数的意义”这一学习内容。
除新世纪版外,其他版本教材几乎都有差不多的表达:“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以前我们觉得“单位‘1’”是一个重要的概念,“1”从表示数量上的“1个”到看作“一个整体”,“1”对学生来说甚至对数学来说,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也应该是分数的意义或者分数再认识要体现的重要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是“1个”平均分为若干份,而分数的再认识则是“一个整体”平均分为若干份。如果不讲“单位‘1’”,怎么体现出是分数的再认识?
分析起来好像就是这样。事实上,我们教学分数问题时,常常让学生先去找“单位‘1’”,这有助于学生解决分数问题。
不过,在一年级认识数“1”的时候,是只讲一只萝卜是“1”,不讲一筐萝卜是“1”吗?退一步说,一年级老师没有讲,三年级学生看到三筐萝卜还不知道用“筐”来回答有多少萝卜,一定是一只一只地去数吗?一定要等到五年级老师讲了才明白?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时候,会不会出现根据小组内男女生人数,进而说出一个分数呢?是学生本来就没有,还是我们压根就没有放手?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本来像呼吸一样地自然。学生顺其自然就可以认识的,我们为什么要人为地截成几段呢?是为了构建严密的学科课程体系?还是为了彰显教师的不可或缺?
教育是解放,不是压迫。
“分数的再认识”究竟应该认识什么?
“单位‘1’”的概念究竟要不要揭示?“1”是重要的计数单位,是学生所熟悉的。分数,从本质上说是表示两数相除的结果,使得四则运算及其法则畅行无阻;在生活中,分数主要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整体”这个概念,学生是熟悉的,也是非常容易接受的。现行教材中,用“单位‘1’”的地方基本上都可以用“整体”来表达。
那么,没有“单位‘1’”这一概念,对学生后续学习有没有影响呢?我专程请教了北大附中张思明博士。他告诉我,初中、高中都没有这个概念,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分数单位的思想,这一点妨碍了学生对有关分数问题的圆满解答。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询问大学生的时候,他们都不知道“单位‘1’”这个概念了。
我们是否也该思考:学生不能很好解答分数问题,是不懂得“单位‘1’”,还是不明白分数的具体意义,不具有单位意识,没有分数思维?以前的先找“单位‘1’”的解题步骤,表面上是找到了“单位‘1’”,实质上是不是在让学生回头再看看题目,去理解分数的意义?
我查找《辞海》,没有找到“单位‘1’”这个词条,而从“单位”、“单位制”、“单位能耗”、“单位吸水量”、“单位面积产量”等词条,让我深深感受到“单位”意识的重要。
我幡然醒悟:单位其实就是“1”。教材上的那句话因此可以改为——“一个物体”、“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计量单位”。
当然,作为教材,这句话也可以不出现。只要设计出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如果要用自然数1来表示“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那么1的后面就要换上一个新的单位。比如3“只”变成3“筐”,单位不同,数量就不一样。
看来,“单位”是重要的,“1”是重要的,“单位‘1’”是不重要的。可以不讲“单位‘1’”,但要重讲“分数单位”。
2.怎样讲“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这是教材中对“分数单位”的表述。我们以往对“分数单位”的教学往往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满足于学生能够解答“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一类填空题。
单位,是度量中规定的标准量。那么,如何加重分数单位的教学分量呢?怎样的题目可以承载?哪些环节可以“回眸一笑”?
在教学“分数初步认识”的时候,我创造出了“大头儿子的难题”的情境,那么在教学“分数的再认识”时,是否可以朝花夕拾呢?
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度量可以很好地将分数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积。怎样发展一下,更好地体现——有单位才有度量,才有沟通与交流?从非标准单位到标准单位,反应了人类的进步与统一。如果,我把这节课定位在认识分数单位的基础上,进而认识分数的意义,那么,用领带度量沙发的长是不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学生已经学过分数,这样的领带量沙发的问题情境是否没有难度?是否是从三楼退到二楼,再上四楼呢?可以说这样的问题学生都会知道用分数表示,可是什么分数呢?需要思量的:分母是多少呢?是7个1/3,还是7个1/8呢?既可以用上已学的知识——写一个分数,要考虑分母和分子分别是多少,又提出了今天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7个1/8是多少。这是一个结合点,也是一个生长点。同时,这个环节可以解决孩子关于对折三次是平均分成多少份的错误认识,并揭示解决这样问题的方法。“顺手一投枪”的事情,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
那学生已经是五年级了,已经长大了,是否不再需要故事情境、不再喜欢动画表达了呢?我们记住的往往是故事,是画面,而不是条文。即使地老天荒,我们仍然喜欢听故事,何况他们还是儿童?儿童都是生活在童话故事中的。“我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我们老师可以让自己慢慢地变老。
可能有人质疑:这个情境是人为编造的,生活中不可能像这样用领带去量某个东西的长。真是这样的吗?没有尺的时候,人们怎么测量?怎么交流长度?建造金字塔时法老的“腕尺”就是测量的工具。买履的“郑人”拿一根草绳就当成一把尺。
可能有人质疑:这个情境用的时间太长了吧?是的,这个情境的播放费时2分5秒。那么,我们要思考:评价一个情境的优劣,是要考量它的思维含量和育人价值,还是要计量它的时间长短和话语多少?我们为什么要急匆匆地直奔知识目标,而不能让学生慢慢地欣赏、慢慢地长大?
过重的学科数学的理性,是否让我们的孩子不堪承受数学之重,妨碍数学的学习?选择“密位”而弃用学生熟悉的“时分秒”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那么,会不会有老师认为,“有必要找这个我们老师都不懂的素材吗?”选择电影《集结号》的片段,完全是巧合、幸运。我在网上百度“炮兵,目标,方向”,碰巧看到一条说《集结号》中炮兵的说法非常专业……哈哈哈,我的目的,当然不是想让学生掌握“密位”,而是借助这样学生感兴趣的陌生的题材,真正思考起来,明白:第一,不同的需要产生不同的单位,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单位,方便我们去数。第二,同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单位就不同。第三,单位的背后往往有个分数。
3.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我再思考:学生会背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句话,或者会依样画葫芦地说出有关一个分数的一句话,是否意味着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意义?我们的教学是重在体会分数的意义,还是重在体会分数形式化的“概念”?2010年10月19日凌晨5点左右做梦后设计的猪八戒吃西瓜的题,是否能很好检测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分数的再认识”的教学,当然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那是否就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三年级“知其然”,五年级“知其所以然”,可能是应该追求的。三年级时,知道了用分数表示需要“平均分”,可是为什么呢?三年级时说分数要强调是“谁的”几分之几,可是为什么呢?
分数是相对于“1”的概念。弗赖登塔尔说,“分数”是个代数概念。这一点,我们当然不用讲给学生听,但是否可以在游戏中渗透给学生呢?
为什么要有分数?生活中为什么比较少地见到分数?从单位的角度来看,分数很好玩,很有智慧。既然分数这么好玩、这么可爱,为什么生活中很少看到分数呢?
一枝铅笔的长是8厘米,没有分数啊。原来,是先定义一个单位,比方“厘米”。什么是厘米?就是“1/100米”。如果只以“米”作单位,铅笔的长度,我们只有说是8/100米。看来生活中不是没有分数,而是单位把分数藏了起来,要看到分数,需要一双慧眼。
什么是分数?我们能否给学生一个简单而通俗的说法?2010年10月19日午饭前我悟出的一句话——分数就是先分后数的数,是否合适?是否自洽?
……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进一步认识分数,认识分数单位,感受到单位的价值,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好玩,进一步喜欢数学。
课后反思
课后,我询问学生的收获,不少学生说道:“学了这节课,我明白了生活中需要测量的时候不一定都要用尺子。”当时的我是欣欣然的,因为这是我当初设计就追求的副产品。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通过这节课的思考和实践,我觉得是“单位,让分数更好玩”!
其实,“分数是先分后数的数”和传统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是一致的,并不矛盾。“分数是先分后数的数”,这样的表达乃是一种简单的丰富——“分”,就是创造了一个单位;“数”,就是数有多少个单位。这样,从单位的角度来理解分数的意义,更给力,更有后劲。
当然,这样的教学很有些“不走寻常路”的感觉。不过,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不需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因为我们都在路上,没有看客,大家都在思考。我不需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因为教学研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也不需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跟着自己走!”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保证自己所走的,就是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我需要说的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得更舒服!”因为我的课并不完美,但我的课一定会引起大家的思考,思考我们做出的选择,思考我们的价值判断,思考我们的功力提升,让学生觉得数学真的很好玩。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景致虽说有些凄美,但我很是向往。
(华应龙,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特级教师,100031)
1.要不要讲“单位‘1’”?
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之后,不同版本的教材都会在五年级再次安排认识分数的相关内容。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第34-36页是“分数的再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0-64页是“分数的意义”;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6-37页是“认识分数”。在西南师大版、青岛版、河北版的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教材中也都安排了“分数的意义”这一学习内容。
除新世纪版外,其他版本教材几乎都有差不多的表达:“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以前我们觉得“单位‘1’”是一个重要的概念,“1”从表示数量上的“1个”到看作“一个整体”,“1”对学生来说甚至对数学来说,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也应该是分数的意义或者分数再认识要体现的重要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是“1个”平均分为若干份,而分数的再认识则是“一个整体”平均分为若干份。如果不讲“单位‘1’”,怎么体现出是分数的再认识?
分析起来好像就是这样。事实上,我们教学分数问题时,常常让学生先去找“单位‘1’”,这有助于学生解决分数问题。
不过,在一年级认识数“1”的时候,是只讲一只萝卜是“1”,不讲一筐萝卜是“1”吗?退一步说,一年级老师没有讲,三年级学生看到三筐萝卜还不知道用“筐”来回答有多少萝卜,一定是一只一只地去数吗?一定要等到五年级老师讲了才明白?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时候,会不会出现根据小组内男女生人数,进而说出一个分数呢?是学生本来就没有,还是我们压根就没有放手?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本来像呼吸一样地自然。学生顺其自然就可以认识的,我们为什么要人为地截成几段呢?是为了构建严密的学科课程体系?还是为了彰显教师的不可或缺?
教育是解放,不是压迫。
“分数的再认识”究竟应该认识什么?
“单位‘1’”的概念究竟要不要揭示?“1”是重要的计数单位,是学生所熟悉的。分数,从本质上说是表示两数相除的结果,使得四则运算及其法则畅行无阻;在生活中,分数主要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整体”这个概念,学生是熟悉的,也是非常容易接受的。现行教材中,用“单位‘1’”的地方基本上都可以用“整体”来表达。
那么,没有“单位‘1’”这一概念,对学生后续学习有没有影响呢?我专程请教了北大附中张思明博士。他告诉我,初中、高中都没有这个概念,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分数单位的思想,这一点妨碍了学生对有关分数问题的圆满解答。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询问大学生的时候,他们都不知道“单位‘1’”这个概念了。
我们是否也该思考:学生不能很好解答分数问题,是不懂得“单位‘1’”,还是不明白分数的具体意义,不具有单位意识,没有分数思维?以前的先找“单位‘1’”的解题步骤,表面上是找到了“单位‘1’”,实质上是不是在让学生回头再看看题目,去理解分数的意义?
我查找《辞海》,没有找到“单位‘1’”这个词条,而从“单位”、“单位制”、“单位能耗”、“单位吸水量”、“单位面积产量”等词条,让我深深感受到“单位”意识的重要。
我幡然醒悟:单位其实就是“1”。教材上的那句话因此可以改为——“一个物体”、“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计量单位”。
当然,作为教材,这句话也可以不出现。只要设计出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如果要用自然数1来表示“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那么1的后面就要换上一个新的单位。比如3“只”变成3“筐”,单位不同,数量就不一样。
看来,“单位”是重要的,“1”是重要的,“单位‘1’”是不重要的。可以不讲“单位‘1’”,但要重讲“分数单位”。
2.怎样讲“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这是教材中对“分数单位”的表述。我们以往对“分数单位”的教学往往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满足于学生能够解答“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一类填空题。
单位,是度量中规定的标准量。那么,如何加重分数单位的教学分量呢?怎样的题目可以承载?哪些环节可以“回眸一笑”?
在教学“分数初步认识”的时候,我创造出了“大头儿子的难题”的情境,那么在教学“分数的再认识”时,是否可以朝花夕拾呢?
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度量可以很好地将分数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积。怎样发展一下,更好地体现——有单位才有度量,才有沟通与交流?从非标准单位到标准单位,反应了人类的进步与统一。如果,我把这节课定位在认识分数单位的基础上,进而认识分数的意义,那么,用领带度量沙发的长是不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学生已经学过分数,这样的领带量沙发的问题情境是否没有难度?是否是从三楼退到二楼,再上四楼呢?可以说这样的问题学生都会知道用分数表示,可是什么分数呢?需要思量的:分母是多少呢?是7个1/3,还是7个1/8呢?既可以用上已学的知识——写一个分数,要考虑分母和分子分别是多少,又提出了今天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7个1/8是多少。这是一个结合点,也是一个生长点。同时,这个环节可以解决孩子关于对折三次是平均分成多少份的错误认识,并揭示解决这样问题的方法。“顺手一投枪”的事情,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
那学生已经是五年级了,已经长大了,是否不再需要故事情境、不再喜欢动画表达了呢?我们记住的往往是故事,是画面,而不是条文。即使地老天荒,我们仍然喜欢听故事,何况他们还是儿童?儿童都是生活在童话故事中的。“我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我们老师可以让自己慢慢地变老。
可能有人质疑:这个情境是人为编造的,生活中不可能像这样用领带去量某个东西的长。真是这样的吗?没有尺的时候,人们怎么测量?怎么交流长度?建造金字塔时法老的“腕尺”就是测量的工具。买履的“郑人”拿一根草绳就当成一把尺。
可能有人质疑:这个情境用的时间太长了吧?是的,这个情境的播放费时2分5秒。那么,我们要思考:评价一个情境的优劣,是要考量它的思维含量和育人价值,还是要计量它的时间长短和话语多少?我们为什么要急匆匆地直奔知识目标,而不能让学生慢慢地欣赏、慢慢地长大?
过重的学科数学的理性,是否让我们的孩子不堪承受数学之重,妨碍数学的学习?选择“密位”而弃用学生熟悉的“时分秒”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那么,会不会有老师认为,“有必要找这个我们老师都不懂的素材吗?”选择电影《集结号》的片段,完全是巧合、幸运。我在网上百度“炮兵,目标,方向”,碰巧看到一条说《集结号》中炮兵的说法非常专业……哈哈哈,我的目的,当然不是想让学生掌握“密位”,而是借助这样学生感兴趣的陌生的题材,真正思考起来,明白:第一,不同的需要产生不同的单位,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单位,方便我们去数。第二,同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单位就不同。第三,单位的背后往往有个分数。
3.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我再思考:学生会背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句话,或者会依样画葫芦地说出有关一个分数的一句话,是否意味着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意义?我们的教学是重在体会分数的意义,还是重在体会分数形式化的“概念”?2010年10月19日凌晨5点左右做梦后设计的猪八戒吃西瓜的题,是否能很好检测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分数的再认识”的教学,当然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那是否就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三年级“知其然”,五年级“知其所以然”,可能是应该追求的。三年级时,知道了用分数表示需要“平均分”,可是为什么呢?三年级时说分数要强调是“谁的”几分之几,可是为什么呢?
分数是相对于“1”的概念。弗赖登塔尔说,“分数”是个代数概念。这一点,我们当然不用讲给学生听,但是否可以在游戏中渗透给学生呢?
为什么要有分数?生活中为什么比较少地见到分数?从单位的角度来看,分数很好玩,很有智慧。既然分数这么好玩、这么可爱,为什么生活中很少看到分数呢?
一枝铅笔的长是8厘米,没有分数啊。原来,是先定义一个单位,比方“厘米”。什么是厘米?就是“1/100米”。如果只以“米”作单位,铅笔的长度,我们只有说是8/100米。看来生活中不是没有分数,而是单位把分数藏了起来,要看到分数,需要一双慧眼。
什么是分数?我们能否给学生一个简单而通俗的说法?2010年10月19日午饭前我悟出的一句话——分数就是先分后数的数,是否合适?是否自洽?
……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进一步认识分数,认识分数单位,感受到单位的价值,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好玩,进一步喜欢数学。
课后反思
课后,我询问学生的收获,不少学生说道:“学了这节课,我明白了生活中需要测量的时候不一定都要用尺子。”当时的我是欣欣然的,因为这是我当初设计就追求的副产品。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通过这节课的思考和实践,我觉得是“单位,让分数更好玩”!
其实,“分数是先分后数的数”和传统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是一致的,并不矛盾。“分数是先分后数的数”,这样的表达乃是一种简单的丰富——“分”,就是创造了一个单位;“数”,就是数有多少个单位。这样,从单位的角度来理解分数的意义,更给力,更有后劲。
当然,这样的教学很有些“不走寻常路”的感觉。不过,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不需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因为我们都在路上,没有看客,大家都在思考。我不需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因为教学研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也不需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跟着自己走!”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保证自己所走的,就是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我需要说的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得更舒服!”因为我的课并不完美,但我的课一定会引起大家的思考,思考我们做出的选择,思考我们的价值判断,思考我们的功力提升,让学生觉得数学真的很好玩。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景致虽说有些凄美,但我很是向往。
(华应龙,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特级教师,1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