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让分数更好玩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zzz21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慎思
  1.要不要讲“单位‘1’”?
  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之后,不同版本的教材都会在五年级再次安排认识分数的相关内容。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第34-36页是“分数的再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0-64页是“分数的意义”;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6-37页是“认识分数”。在西南师大版、青岛版、河北版的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教材中也都安排了“分数的意义”这一学习内容。
  除新世纪版外,其他版本教材几乎都有差不多的表达:“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以前我们觉得“单位‘1’”是一个重要的概念,“1”从表示数量上的“1个”到看作“一个整体”,“1”对学生来说甚至对数学来说,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也应该是分数的意义或者分数再认识要体现的重要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是“1个”平均分为若干份,而分数的再认识则是“一个整体”平均分为若干份。如果不讲“单位‘1’”,怎么体现出是分数的再认识?
  分析起来好像就是这样。事实上,我们教学分数问题时,常常让学生先去找“单位‘1’”,这有助于学生解决分数问题。
  不过,在一年级认识数“1”的时候,是只讲一只萝卜是“1”,不讲一筐萝卜是“1”吗?退一步说,一年级老师没有讲,三年级学生看到三筐萝卜还不知道用“筐”来回答有多少萝卜,一定是一只一只地去数吗?一定要等到五年级老师讲了才明白?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时候,会不会出现根据小组内男女生人数,进而说出一个分数呢?是学生本来就没有,还是我们压根就没有放手?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本来像呼吸一样地自然。学生顺其自然就可以认识的,我们为什么要人为地截成几段呢?是为了构建严密的学科课程体系?还是为了彰显教师的不可或缺?
  教育是解放,不是压迫。
  “分数的再认识”究竟应该认识什么?
  “单位‘1’”的概念究竟要不要揭示?“1”是重要的计数单位,是学生所熟悉的。分数,从本质上说是表示两数相除的结果,使得四则运算及其法则畅行无阻;在生活中,分数主要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整体”这个概念,学生是熟悉的,也是非常容易接受的。现行教材中,用“单位‘1’”的地方基本上都可以用“整体”来表达。
  那么,没有“单位‘1’”这一概念,对学生后续学习有没有影响呢?我专程请教了北大附中张思明博士。他告诉我,初中、高中都没有这个概念,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分数单位的思想,这一点妨碍了学生对有关分数问题的圆满解答。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询问大学生的时候,他们都不知道“单位‘1’”这个概念了。
  我们是否也该思考:学生不能很好解答分数问题,是不懂得“单位‘1’”,还是不明白分数的具体意义,不具有单位意识,没有分数思维?以前的先找“单位‘1’”的解题步骤,表面上是找到了“单位‘1’”,实质上是不是在让学生回头再看看题目,去理解分数的意义?
  我查找《辞海》,没有找到“单位‘1’”这个词条,而从“单位”、“单位制”、“单位能耗”、“单位吸水量”、“单位面积产量”等词条,让我深深感受到“单位”意识的重要。
  我幡然醒悟:单位其实就是“1”。教材上的那句话因此可以改为——“一个物体”、“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计量单位”。
  当然,作为教材,这句话也可以不出现。只要设计出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如果要用自然数1来表示“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那么1的后面就要换上一个新的单位。比如3“只”变成3“筐”,单位不同,数量就不一样。
  看来,“单位”是重要的,“1”是重要的,“单位‘1’”是不重要的。可以不讲“单位‘1’”,但要重讲“分数单位”。
  2.怎样讲“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这是教材中对“分数单位”的表述。我们以往对“分数单位”的教学往往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满足于学生能够解答“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一类填空题。
  单位,是度量中规定的标准量。那么,如何加重分数单位的教学分量呢?怎样的题目可以承载?哪些环节可以“回眸一笑”?
  在教学“分数初步认识”的时候,我创造出了“大头儿子的难题”的情境,那么在教学“分数的再认识”时,是否可以朝花夕拾呢?
  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度量可以很好地将分数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积。怎样发展一下,更好地体现——有单位才有度量,才有沟通与交流?从非标准单位到标准单位,反应了人类的进步与统一。如果,我把这节课定位在认识分数单位的基础上,进而认识分数的意义,那么,用领带度量沙发的长是不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学生已经学过分数,这样的领带量沙发的问题情境是否没有难度?是否是从三楼退到二楼,再上四楼呢?可以说这样的问题学生都会知道用分数表示,可是什么分数呢?需要思量的:分母是多少呢?是7个1/3,还是7个1/8呢?既可以用上已学的知识——写一个分数,要考虑分母和分子分别是多少,又提出了今天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7个1/8是多少。这是一个结合点,也是一个生长点。同时,这个环节可以解决孩子关于对折三次是平均分成多少份的错误认识,并揭示解决这样问题的方法。“顺手一投枪”的事情,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
  那学生已经是五年级了,已经长大了,是否不再需要故事情境、不再喜欢动画表达了呢?我们记住的往往是故事,是画面,而不是条文。即使地老天荒,我们仍然喜欢听故事,何况他们还是儿童?儿童都是生活在童话故事中的。“我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我们老师可以让自己慢慢地变老。
  可能有人质疑:这个情境是人为编造的,生活中不可能像这样用领带去量某个东西的长。真是这样的吗?没有尺的时候,人们怎么测量?怎么交流长度?建造金字塔时法老的“腕尺”就是测量的工具。买履的“郑人”拿一根草绳就当成一把尺。
  可能有人质疑:这个情境用的时间太长了吧?是的,这个情境的播放费时2分5秒。那么,我们要思考:评价一个情境的优劣,是要考量它的思维含量和育人价值,还是要计量它的时间长短和话语多少?我们为什么要急匆匆地直奔知识目标,而不能让学生慢慢地欣赏、慢慢地长大?
  过重的学科数学的理性,是否让我们的孩子不堪承受数学之重,妨碍数学的学习?选择“密位”而弃用学生熟悉的“时分秒”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那么,会不会有老师认为,“有必要找这个我们老师都不懂的素材吗?”选择电影《集结号》的片段,完全是巧合、幸运。我在网上百度“炮兵,目标,方向”,碰巧看到一条说《集结号》中炮兵的说法非常专业……哈哈哈,我的目的,当然不是想让学生掌握“密位”,而是借助这样学生感兴趣的陌生的题材,真正思考起来,明白:第一,不同的需要产生不同的单位,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单位,方便我们去数。第二,同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单位就不同。第三,单位的背后往往有个分数。
  3.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我再思考:学生会背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句话,或者会依样画葫芦地说出有关一个分数的一句话,是否意味着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意义?我们的教学是重在体会分数的意义,还是重在体会分数形式化的“概念”?2010年10月19日凌晨5点左右做梦后设计的猪八戒吃西瓜的题,是否能很好检测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分数的再认识”的教学,当然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那是否就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三年级“知其然”,五年级“知其所以然”,可能是应该追求的。三年级时,知道了用分数表示需要“平均分”,可是为什么呢?三年级时说分数要强调是“谁的”几分之几,可是为什么呢?
  分数是相对于“1”的概念。弗赖登塔尔说,“分数”是个代数概念。这一点,我们当然不用讲给学生听,但是否可以在游戏中渗透给学生呢?
  为什么要有分数?生活中为什么比较少地见到分数?从单位的角度来看,分数很好玩,很有智慧。既然分数这么好玩、这么可爱,为什么生活中很少看到分数呢?
  一枝铅笔的长是8厘米,没有分数啊。原来,是先定义一个单位,比方“厘米”。什么是厘米?就是“1/100米”。如果只以“米”作单位,铅笔的长度,我们只有说是8/100米。看来生活中不是没有分数,而是单位把分数藏了起来,要看到分数,需要一双慧眼。
  什么是分数?我们能否给学生一个简单而通俗的说法?2010年10月19日午饭前我悟出的一句话——分数就是先分后数的数,是否合适?是否自洽?
  ……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进一步认识分数,认识分数单位,感受到单位的价值,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好玩,进一步喜欢数学。
  课后反思
  课后,我询问学生的收获,不少学生说道:“学了这节课,我明白了生活中需要测量的时候不一定都要用尺子。”当时的我是欣欣然的,因为这是我当初设计就追求的副产品。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通过这节课的思考和实践,我觉得是“单位,让分数更好玩”!
  其实,“分数是先分后数的数”和传统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是一致的,并不矛盾。“分数是先分后数的数”,这样的表达乃是一种简单的丰富——“分”,就是创造了一个单位;“数”,就是数有多少个单位。这样,从单位的角度来理解分数的意义,更给力,更有后劲。
  当然,这样的教学很有些“不走寻常路”的感觉。不过,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不需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因为我们都在路上,没有看客,大家都在思考。我不需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因为教学研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也不需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跟着自己走!”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保证自己所走的,就是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我需要说的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得更舒服!”因为我的课并不完美,但我的课一定会引起大家的思考,思考我们做出的选择,思考我们的价值判断,思考我们的功力提升,让学生觉得数学真的很好玩。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景致虽说有些凄美,但我很是向往。
  (华应龙,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特级教师,100031)
其他文献
我总觉得,我和苏霍姆林斯基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他是孩子的父亲,我也是;他是老师,我也是。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人生交汇,我的体验才会如此真切。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一书总共选取了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儿子的二十二封家信,其中谈及了学习、劳动、生活、理想、做人、真理、美、爱情、友谊等诸多话题,这些话题的探讨对我们平时的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都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在这些信中,苏霍姆林斯基大量提及的词汇是“劳动
张齐华老师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分别执教了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他两种不同的教学取向,决定了迥然不同的教学目标设定、截然不同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最终学生的所得所获也不尽相同,但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正所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里,我要评述的不在于探讨张老师教学主张的转变,而是试图通过对张老师这两次不同的教学处理的分析,寻找出对我们当前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
传统的乡村教育体系正包含着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外来文化与以民间故事为基本内容的民俗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外来文化的横向渗透与民俗地域文化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学校正规教育与自然野趣之习染相结合,专门训练与口耳相授相结合,知识的启蒙与乡村情感的孕育相结合,前者的不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后者来弥补。  ——刘铁芳    春种·耕耘  如今,“农村小学生闲暇生活指导”已经成为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的一张独特的名片
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以为论文撰写是“象牙塔里的贵族”,满怀敬畏,同时也以为今生与它无缘。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渐渐明白论文是对教学的总结与探索,可以是深刻的哲学思考,也可以是质朴的课堂叙事。于是每当在教学中有所思,有所悟的时候,有一种一吐为快的冲动;可是拿起笔时又发现这些“草根”的思考与感悟离严格意义上的论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第一,草根化的深度——只看到现象,抓不到本质。作为一线的教师,常常只看
摘要:廖世承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其教育生涯始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和国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在这8年里,他主张重科学、尚保守的学术氛围,逐渐形成了其重研究、尚实验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基础。这些都奠定了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廖世承;教育思想;当代意蕴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7-0003-04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
内容摘要:本文是针对目前中亚来疆留学生的文化教育教学现状,以文化体验式教学为视角,分析文化体验式教学模式创设内容及实效性,吸取经验去其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留学生的中华文化教学实践效果,加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  关键词:文化体验武教学;中亚来疆留学生;实效性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大,世界已经逐渐重视与中国沟通、交流、合作,“汉语热”遍及全世界的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次市级组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赛课,我所执教的内容是苏教版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本课的教学选择了网络教学的方式,我设计了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的《爱如茉莉》专题学习网站。通过与学校教研组的老师们共同磨课、反复试上,我对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深深感受到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变。以
摘要: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一种境界,其达成可以有多种策略取向,只有通过科学的、明确的文化路径引领才能使学校管理从传承走向规范、走向高效、走向创新。本文结题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从精神引领、环境熏陶、制度规范、课程渗透、活动濡染等方面阐述了学校文化管理的策略取向。  关键词:路径引领;文化管理;策略取向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
知识构建是把书本知识按内在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把结构化的知识重新激活,呈现生命态。教师是信息之“重组者”,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的沟通,让教材活起来,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让知识恢复鲜活状态是英语教师的任务。  一、知识构建之根——理顺教材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加工,按由易到难的逻辑组成结构链,以教学知识为载体,理顺教材内容,吃透教材的螺旋式
学校记忆,就是关于学校的记忆,就是对在学校中经历过的人、事、物,若干年之后仍能保持在脑子里的印象。学校记忆是特别美好的,是格外亲切的;学校记忆是需要珍藏的,也是需要唤醒的。与学校记忆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往往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有目的、有意识地珍藏、保存、记录和叙述学校的记忆,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学校每一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自觉的需求、自在的体认和自然的行动。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对海门市各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