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西安娜·佩瑞:中国艺术家郭凤仪绘画的治疗效果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c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绘画抗争痛苦和悲伤
  郭凤仪(1942—2010),从自发的涂涂画画开始,首先在过期的日历背面用简单的有色记号笔作画。然后她使用描图纸和墨水,无需草图,就能完成非常完善的作品,有时作品长达十米。她笔下的线条叠加,很快就出现了历史和宗教人物,也有美好的或令人不安的生物。
  47岁时,郭凤仪投身创作,开始作画,她只是出于治疗的目的:她最主要的是希望减轻身体的痛楚,也希望治疗其他患病的人。她专心作画,完全是自发的和自学的——用她的话来说是“本能”,沒有任何艺术上的抱负,也不期待社会和文化上的认同和赞赏。她在作画中追求的治疗效果随着时间流逝变得多样化,在表达的含义上有了扩展。她的探索充满了冒险性,最终变成了一个精神上和哲学上的问题——“我作画是为了认知”,郭凤仪吐露道。在她画出第一幅作品的20年后,她的作品已非常丰富,她逝世时作品约有一千件。
  1942年,郭凤仪出生于中国中部的陕西省西安市,3岁时父亲离世,经历了20世纪下半叶发生的社会动荡。她接受了学校教育,获得了高中文凭,但她不得不放弃学业,尤其是她想继续学习的戏剧艺术。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时,她24岁。她已结婚,有了家庭,在一家橡胶制品厂当工人。当时的中国处在不安定中。她养育着四个孩子,整日在工厂做工,突然就病倒了,当时还不到40岁。她不得不停止工作,从此没有再回到工作岗位,她被迫接受了提前退休。经受了急性关节炎和反复的失眠,郭凤仪回想起那些年持续的痛苦和抗争时心里充满了悲伤。
  郭凤仪接下去的人生仍有许多考验。她突然病倒,这次生病成了她体质虚弱的根源,紧接着提前退休,导致身体和社会上的双重脱节。此外,四个孩子成年后,她作为母亲的角色和作用渐渐削弱。然而,这些起初看来是失败和断裂的事实逐渐为她开启了不同寻常的视野。工作和家庭责任的失去(尽管她依然在家庭中有重要的地位)反过来给了她道德上和精神上的自由,使她投入探寻新的表现方式的路途,去充分发挥才能。郭凤仪没有受到任何外界的强制性压力,她是充分自由的。她讲述了在那个时期母亲的话对她很有影响,就像是一个触发点:一场大病往往会引起身体飞速的变化,这在患病之前是未料到的。此外,郭凤仪明确表示曾听说作画暗含着治疗效果。
  在这些不同的因素里,有一种因素对激发郭凤仪的创造潜能、对她作画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初她对身体机能和精神状况进行训练,目的是对抗身体的失衡,正如Jean Francois Billeter所解释的:“通过病人所有机能的协调作用和统一——不仅仅是动作、呼吸和能量循环,也就是中国人构想的新陈代谢,还有脾性、情感、道德和精神生活。”这位汉学家明确说到,目标是重新找回“在适应社会过程中失去的整体性,不但恢复丢失的健康,而且获得充分的享受”。郭凤仪勤奋专注的训练,并有所收获,使她有了一种内在的才能,本质上与图画创作的突然萌发相关联,也与她作品后来的发展和影响力相关。
  超越现实的艺术内涵
  1989年5月21日,在她的第九本日记中出现了第一幅画作,日记本是她真实性格的展露。此外,这与作者在时间上的精确定位这一事实密切相关。正如这一初创时期的其他作品,同样出现在这本日记中,图画用黑色圆珠笔画点状的斜线构成:创作者用连续和重复的笔触作画,类似于短处的脉搏跳动——由模糊的轮廓来展示外形。与加纳原生艺术家Ataa Oko的初期作品具有同源性:在这两种情形下,图画都由突然中止的短线构成,展现了作画过程中的探索。郭凤仪初期绘画的特色如果说体现了作画时手的犹疑和保留,很快她的线条有了飞跃,获得了连贯和稳定。她喜欢这种表现手法;她使用很大的过期日历的背面,在上面记录她的研究和发现。
  郭凤仪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人体,这构成了她偏好的图形主题。这个情况可以从逻辑的角度解释。她对病痛的个人感受给了她身体上的敏锐感觉,特别是疼痛区域。这为她打开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显著提高了她对身体和空间内的总体认知——不断增加对自身、事物、世界的呈现——她能将这些投身到画纸上,在上面展示象征性的生活。
  郭凤仪展现了她个性化的人体图画。初期的一系列作品展示了经脉、气血循环,用数不清的特殊节点标示,在躯干和头部汇集,特别是汇集在器官、腹股沟、胸部、腋窝和头顶。有时她也画脚底,附上象征性的通道和节点。在这些特殊器官的中间,有着连续不断的数字,构成了曲折的路线。这些系统似乎展示或至少传达出不同的传统中医疗法,比如针灸和按摩。但郭凤仪明确表示这与传统的疗法无关。她的理念和标注都是独立完成的,是个人独立思考的结果,她这一时期的作品类似于幻想中的解剖画,相当于研究活动,郭凤仪认为有巨大的价值,特别表明过对此的喜爱。由记号笔(一两种颜色)创作在过期日历背面上(有时会将日历纸张粘贴起来扩大作画范围)的作品逐渐拥有了更加广度的作品构成。
  中国历史人物(女皇武则天)或者神话人物(嫦娥)、神灵(佛祖)、寓意人物、虚构的创造物或是自画像,垂直铺开后就很快显现出来,有时会有眩晕感,因为薄薄的描图纸能有十多米高。这些庄严的轮廓,拉长的躯体,有着对称形状——横对称和轴对称,通过极其细微的绘画手法,用墨水画出数不清的连续线条,线条并列和叠加,构成复杂的精准的网状系统。几种颜色——红、黄、绿、蓝搭配黑色,并列着、交织着,有时会引起视觉上轻微的晃动。通过使用鲜明的色彩,郭凤仪有意识地背离传统,展现出挑战传统的行为。郭凤仪的创作过程像一种仪式。没有任何草图,没有任何事先的构想,她全神贯注、放空,完全开放,就像她进行身体机能训练时的状态。她找到卷轴的中心,在这上面画上中文字符,展示她在作品中选择并阐发的主题。火花和激情迸发。郭凤仪说,从那一刻开始,会出现幻觉,她能画出她自身并不了解的画作,画笔不受控制,在作画过程中形状逐渐显现出来。她画得很匆忙,用着同一个姿势,憋着一口气,不加任何涂改修饰。作品就这样突然出现了,“画完了”,她说。作画时的快速和相同线条的重复能帮助她摆脱自己,摆脱现实,也能让她达到她所追寻的近似催眠的状态。郭凤仪在她的画作中记录作画的“时刻”,她在每一幅画上精确记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她自认为“灵感来自上天,我的作品是天赐的”,不以她是作品的作者自居,就像许多原生艺术家一样。
  长方形的图纸在一张小桌子上逐渐展开,便于一个个片段的连续作画,一直画到图纸的一个顶端,然后,反转图纸,再从中心开始画到图纸的另一个顶端。她从来不从整体上感知作品。虽然缺乏整体的观察,但这毫不影响作画,当画纸全部铺开时,展现在眼前的是形式上连贯平衡的图画,作者自己也是完成后才发觉的。她说,正因为如此,她的画没有绝对的头尾。由两部分构成的轴对称画作,人物显示出两个头、两个身体(一个在上部,一个在下部),看上去是属于一个轮廓的两个部分,如郭凤仪所说,她向我们展示了阴阳两部分。至于在有些画作中出现的小型人物,环绕在身体或头部的轮廓里,像身体里套着另一个身体,目的是发展某一部分,将它带往头顶端,达到类似延长生命的效果。
  因此,她作品中象征性的和无缘由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在她的作品中,她展示身体内部的图景,类似器官的景象——心脏、脊柱、生殖器,超越所有的现实。“我的作品可以作为通向神秘领域的中介”,她赋予自己的作品这种能力,“我清楚地认识到我的绘画是超自然的”。
其他文献
跨越边缘,疯狂成就艺术  在这篇1948年9月写下的《声明》、也是名副其实的原生艺术宣言中,我们的朋友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极为严正地提出“由被诊断为患有精神病并关在精神病院中的患者创作的”艺术作品具有的特殊价值,以及我们对其抱有的特别的同情。无需赘言,我完全赞同他的宣言:“那些用来判定一个人不具有正常社会生存能力的种种理由,在我们看来都出于一种令人无法接受的秩序”。在这里,我想
期刊
原生艺术是一种未受过专业艺术训练和教育的人依靠自己天赋创作出的一种艺术形态。原生艺术概念的提出在欧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这些作品保存着人类生长历史中的大量珍贵信息,从而使得越来越远离心灵和自然的现代人总是希望在这些作品中找到摆脱困境的线索。  打开中国的原生艺术之门  在中国,由于千百年来一直将艺术限定在“成教化,助人伦”的范围之内,使得艺术其它更多的功能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扬,以致于让我们在今天
期刊
美术馆为博物馆型的一类,藏品是一座美术馆的灵魂,艺术作品的收藏是美术馆赖以生存的基础。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和全国美术馆工作条例都有明确地描述:美术馆/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盈利、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它是具有美术作品收藏、研究、展览、教育、交流等多种职能的国家美术事业机构。其中藏品的收藏、保护及利用可以说是公共美术馆设立的首要职责,被视为美术馆的立馆之本。国际知名的美术馆无不因为自身丰富的艺术
期刊
源于杜布菲的“原生艺术”  “原生艺术”这个概念起源于西方,英语是Art Brut,是由法国艺术家杜布菲(Jean Dubuffet,1901—1985)发掘并命名的。他当时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可视为对这一艺术风格命名的初衷:“我们借助‘原生艺术’这个术语指那些由艺术文化的幸免者创作的作品,几乎没有模仿的成分。这些艺术家从内心深处获取一切题材、材料的选择、节奏、写作风格,等等,而不是来自于古典艺术或
期刊
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在西方艺术界引起巨大轰动的素人艺术能否在中国找到自己的位置?2015年6月26日,中国首个呈现素人艺术和漫画艺术的艺术节Almost Art Project在北京开幕。机构Almost Art的创办人年轻有为,有着丰富的办展经验和艺术底蕴,他们寻找各种不同视角诠释原生艺术,发掘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绘画者的艺术天赋,拓展了中国原生艺术的视野。《上海艺术家》特此采访了Almost Ar
期刊
李昌胜,艺术界一个很陌生的名字,然而就是这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的作品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令我对他十分敬慕!  认识李昌胜出于一种机缘。2014年5月初,我接受《大都市》杂志的专访。在与记者的闲聊中得知,她的一位朋友的弟弟(李昌胜)爱画画,作品有些叛经离道的感觉。记者进一步提到,这位画家在与他人交往上有些障碍,有自闭症的倾向。出于职业的敏感,我立刻让记者联系她的朋友,叫她将其弟的作品传给我看看。很快
期刊
我在给高中生开设“原生艺术”选修课已经两年多了,经常有学生和家长来询问是不是指的“原生态艺术”,或者表示根本不知所云。由于这确实是一个刚刚进入中国又非常特殊的概念,为了避免误解误用甚至令人哭笑不得的“借鉴”,有必要进行一些基本的说明,首先就是澄清它的源起。  阿道夫·韦尔夫利——原生的种子  如果想按照逻辑习惯、有序地了解原生艺術,阿道夫·韦尔夫利(Adolf W?lfli)是个绝对的起点。他的作
期刊
作为儿童绘画艺术的老师,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能经常从家长手中看到大量的“原生态”作品。何为“原生态”作品?个人认为是没有接受任何指导(包括语言诱导)由自身情感抒发的作品。很多家长视为看不懂的乱涂乱画,我都当作“原生态”的宝贝。  如何定义“原生态”  现在,喜欢艺术的人越来越多,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精神需求。接近艺术并走上艺术道路的人,有些并非经过专业的艺术教育。例如:“金山农民画”,它在
期刊
亨利·达格的艺术传奇  1973年4月的一个午后,《纽约时报》专职摄影师纳森和日裔妻子走进租户的房间,惊讶地发现了大量绘画和手稿。沉湎于视觉文化的纳森立即意识到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他和妻子随即将它们小心翼翼收集起来。就在同一天,它们的作者亨利·达格在“安贫小姊妹会”创办的天主教医院去世,死时落寞、孤独、一贫如洗。  纳森夫妇端详着这些绘画和手稿。其中篇幅最长的作品《不真实的国度》,讲述了一场儿童和
期刊
这是一部视觉效果很美也很有意境的电影,电影节奏很慢,让观影者充分感受影片画面的美。枯树、雾气缭绕的山和湖水是影片给人印象深刻的景境:湖光山色,月光下,湖中孤岛上的树,深秋中褪尽了繁叶,默默的站着,没有任何动物和人在画面中,只有湖面上雾气在起舞、变化镜头移动,似乎有什么惊动了树上栖息的鸟群,一群鸟在鸣叫中飞起,远去,片刻,一只孤鸟艰难起飞,转向另一个方向独自飞去……这个镜头长得超过人们通常的观影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