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cwmy0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学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虽然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外部环境、体系和制度上存在差距,但这些国家在理念上将教师的实践能力放在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首位,形成了完善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职业标准和证书制度,以经费和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去企业实践,形成了行业、企业与学校的互动与融合协调机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经验,我们需要积极营造注重技能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氛围;完善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制度标准与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将约束与激励措施相结合,通过良性互动,调动院校、教师和企业的积极性,发挥院校在政策落实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教师企业实践 国际经验 职业学校
  [作者简介]佛朝晖(1977- ),女,安徽安庆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博士。(北京 102617)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0-0042-05
  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经濟转型发展的联系密切。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不断提出新要求、新挑战。为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2016年5月,教育部联合国资委、发改委等7个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这是继2006年印发《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之后,对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内容形式、组织管理、保障考核等做出的新规定。2016年11月17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将“选派教师去企业实践”作为其中一个专项,使这一政策成为具体项目并加以落实。
  放眼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新加坡和日本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虽然他们在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师培养上存在差别,但在职业学校教师去企业实践的理念、制度、政策和机制措施上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值得我们借鉴。
  一、理念先导:将实践能力放在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首位
  纵观各国职业学校教师的任职资格,学历和工作经验是选聘职业学校教师的两项主要条件。学历要求根据受聘职业院校层级有所区别,工作经历一般要求在相关岗位工作1~5年不等。有些国家甚至将工作经验作为录用的第一条件。在澳大利亚,要想聘任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有3~5年的行业经验。职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简称TAFE)教师全部从行业或企业中选聘,他们需要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担任兼职教师,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后才能转为专任教师。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在起步阶段就选择有企业背景的人才,对聘任的理工学院教师的学历要求不高,达到本科学历即可,但必须有3~5年相关企业重要岗位的工作经验。新任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日本、英国和美国都有专门的规定和措施。日本重视新任教师的进修,除了校内由专家型教师带领的进修外,还可以参加校外进修,实地考察相关企业。英国教师实行新任教师入职辅导制度,职业学校新任教师必须去企业实践一段时间。美国没有专门的职业学校或职业学院,中等职业教育由高中开设的职业方面的课程提供,高等职业教育由社区学院负责。美国为新任教师提供了解其工作环境的机会,让新任教师利用暑假时间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工作几周或短期参观,从而了解产业、工业需求和岗位要求,为学生的就业和技能学习提供指导。
  对于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各国基本上都要求教师回到企业,掌握最前沿的技术与企业管理理念。德国的职业学校可以分成全日制职业学校和双元制职业学校,前者以学校为主体,后者以企业占主导。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包括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他们都要参加相关的在职培训活动。专业教师参加职后进修是责任更是义务,培训的时间和地点由学校或教师自己安排,例如,有的职业学校组织教师去企业培训中心学习,上午参观,掌握新技术;下午给企业工人授课,并取得丰厚报酬。英国政府有明确规定,教师工作满7年后有半年时间带薪进修。英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进修方向,包括提升教学能力的在职进修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在职进修两种。1983年出台的《职业技术教育方案》首次提出,为在职教师提供到企业接受在职培训的机会。澳大利亚规定,TAEF学院的每个教师每学年有两周时间回到企业工作。有的TAFE学院规定,教师工作一段时间后必须辞职去企业工作若干年,获得最新技术和经验后返校任教,则可获得终身教职。美国职业教育教师每年假期必须到企业一线工作,并将教师企业实践作为教师晋级的主要依据之一。新加坡规定,理工学院教师一般每5年必须回到企业实践3个月,接触最前沿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
  二、制度先行:形成完善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职业标准和证书制度
  职业学校教师去企业实践是教师在职进修的一个重要内容,各国在教师在职进修方面形成了相关的制度和标准,为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创设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德国对职业教育教师实行全员进修制度,并要求建立州、地区和学校三级全国教师培训网络。州一级主要培训教学理论和方法,还要求理论课教师到企业实践一段时间,了解企业最新情况,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地区一级由地区培训局负责,相邻的学校联合培训点,每个培训点各有侧重;校内教师进修按照专业组进行,培训内容与学校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德国规定,每个教师平均每年培训5天,也可以延长培训时间。英国教师培养采用“三段融合”的培养模式,即将职前培养、入职辅导和职后提高三个阶段结合起来。在职后提高阶段,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去企业接受提升实践能力的培训,实行严格的监督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作为教师续聘、晋升和加薪的主要依据。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资格框架体系,规定了职业框架和标准,其中也包含对教师的资格标准要求。教师资格标准培训包——“培训与鉴定”(Training and Assessment,简称ATT)由八个能力模块和两个资格等级组成,其中第三个能力模块对教师的课堂授课与促进学习能力做出了规定,要求教师采用工作本位教学,即将工作内容、过程和环境融入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与企业保持联系,经常去一线参与学习和实践。澳大利亚正是通过标准的设立引导教师去企业实践。美国和日本采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在美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持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且证书可以在各州通用。但是,要取得证书比较困难,只有拥有学士以上学位并在相关领域工作1~2年的优秀者才有机会获得。由于符合以上条件的人不多,美国社区学院大量聘用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日本自1951年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以来,经过了四次改革,最近一次改革是2006年。此次改革要求教师资格证书每10年更新一次,证书更新的认证条件是教师通过在职进修更新了知识。这一规定适用于所有类型学校的教师,也包括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与企业一线保持紧密联系。   三、政策保障:政府以经费和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企业实践
  在教师企业实践的政策中,各国除了将教师去企业实践作为一项义务加以规定或作为教师聘任、职称晋升和加薪的必要条件外,主要通过优惠政策和免费措施,提高教师待遇,鼓励教师去企业实践。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经费以项目形式拨付,一般由政府和企业支付,经费充足,对进修的教师实行免费。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属于公务员系列,地位和待遇都较高,其工资比普通学校同级教师的工资高出15%。英国政府大力支持教师去企业实践,鼓励企业为教师提供工作岗位,并由政府与其他组织共同出资,资助教师参与在职教育与培训。日本则是世界上教师待遇最好的国家之一,其教师属于公务员,参照国家和地方公务员的工资标准;教师工资全国统一,且越偏远的地方,教师的补助越高。此外,日本还规定职业学校的教师工资要高于普通学校的教师。新加坡职业院校的教师有很好的待遇,政府给予他们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薪酬。因此,来自生产一线和科技前沿的高水平技术工人都愿意去职业院校任教。政府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去企业实践,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工作经历和职称等级可以互认。澳大利亚规定:企业承担教师去企业实践的费用,并为学校提供教师培训基地;教师去企业实践期间,工资正常发放。这一措施解决了学校和教师的经济负担,调动了教师去企业实践的积极性。
  四、机制调节:行业、企业与学校的互动与融合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教师去企业参与实践的基础和依托。新加坡、德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学校教师去企业实践受到了企业的欢迎。例如,新加坡政府打通了企业与院校在人事聘任、职称和薪酬上的障碍,让校企之间的工作经历、职称和晋升等可以等值互换。在德国,企业非常乐意接受教师来企业的培训中心进行培训,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觉承担教育责任,而职业院校的教师素质和水平高,能对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企业师傅也去高等院校参加培训或参加行业协会举办的专题进修班,培训费用由企业或地方政府承担。澳大利亚的行业、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了良性互动关系:行业通过制定与修订培训包(TP),提出人才技能需求标准,学校则围绕培训包开展教育和培训。去企业实践是教师提高和更新实践能力的最好选择。澳大利亚的企业乐意接受教师来企业实践,主要因为TAFE学院教师的入职门槛高、要求严,素质和水平都较高,能发挥咨询顾问或培训指导作用。企业对教师的实践行为和结果进行考核,评价结果成为继续聘任教师的依据之一。英国的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支持教师参与实践,并安排企业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帮助教师掌握新技术并监督、评价教师的实践效果。
  五、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国际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当前国家层面出台了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来保障职业学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国家层面的培训覆盖面小、培训时间集中、内容针对性不强;职业院校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紧张和政策操作性不强等原因,不能保障教师去企业实践;教师因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去企业实践的动力不强;企业因生产和追逐利润的需要,不欢迎教师来企业实践,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工学矛盾突出、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发达国家通过约束和激励等手段,使“去企业实践”成为教师专业提升的必然路径,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修养完善的必然选择。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体制机制和体系结构等与这些发达国家存在不同。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和偏见依然存在;二是尚未形成激发和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主体作用的文化环境、政策条件和制度保障;三是教育体系的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供需错位;四是职业院校由于先天不足,欠账较多,在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鉴于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教师去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要注意我国与其他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差异,注重借鉴的适应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应从社会舆论氛围的营造、相关制度的完善和措施的改进等方面进行改革。
  1.积极营造注重技能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氛围。与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有些地方仅停留在纸质文件层面,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一种尊重技能人才的环境。很多职业院校招聘时对师资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将教师是否有企业经历作为参考或优先条件。硕士、博士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对此,天津市的做法是,让新任教师去企业实践一段时间,获得一线工作经验后再回到学校任教。此外,要使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教师心中。国家可以制定教师在职进修方面的条例,将“职业学校教师去企业参与实践”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确定下来;还可以将“职前—入职—职后”三个阶段贯通起来培养职教师资,将教师去企业实践作为一项重要的培养措施纳入整体培养计划。
  2.完善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制度标准与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目前,教育部已经出台了中职教师和校长的专业标准,但缺乏“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标准制定。借鑒澳大利亚职教教师资格标准——“培训与鉴定”培训包的经验,需要对“双师型”的标准进行确定,通过标准引导教师积极去企业实践。重庆市在“中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基础上,成功借鉴了澳大利亚的经验,开发了《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能力标准》,实行专业课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这一职业标准将教师与行业企业联系的要求放在教学能力之前,规定中职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回到企业实践。一些职业院校还出台自己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和认定办法”,通过本专业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才能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并享受工资上浮和增加课时津贴的待遇。二是建立职业院校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教师准入的门槛,日本和美国采用不断更新资格证书的方式,对教师资格进行动态化、灵活化管理,激励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我国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开始试点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每五年审核一次。职业院校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也在试点,但是申请证书的条件和相关要求中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和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因此,应在证书认证要求方面突出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等方面要求,实行证书不断更新的动态管理制度。   3.将约束与激励措施相结合,调动院校、教师和企业的积极性。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方面国家通过经费、政策等鼓励教师去企业实践;另一方面也通过规定、考核等,将企业实践成效作为续聘、晋升和薪资的重要依据。
  在调动院校和教师积极性方面,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通过政府购买实习岗位的方式为教师去企业实习“买单”,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一些学校还通过工作量折算、发放补贴等方式为教师减轻经济压力,调动教师去企业实践的积极性。另外,国家还必须对这项工作进行规范。《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明确规定,将“教师企业实践”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和教师考核的一项内容。部分职业院校将此作为教师职称评定、晋升、评奖评优的必要条件。在发挥企业积极性方面,政府需要从税收减免、政府购买和表彰奖励等方面入手;职业院校应从人才输送、员工培训、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
  4.发挥院校在政策落实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属于学校主导模式,政策落实的关键要看职业院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将政策具体化、细化和可操作化。
  在政策落实的具体化方面,目标越明确,执行效果越好。例如,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小组形式集体赴知名企业参与实践。首先是教师个人申请,待系部按照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与企业沟通交流情况后确定顶岗岗位,按照三人一组的方式,由组长严格考勤,每周一小结,企业负责最终鉴定。教师回校后要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调研报告以及“五个一”任务,即“掌握一项技能操作、编写一份教案、形成一份教学案例、为企业解决一个生产问题、开展一项横向科研项目调研”,保证“领着任务去,带着成果回”。
  在细化政策方面,需要根据不同对象制定有一定弹性的政策,使政策执行具备一定的张力。不同专业类型教师去企业实践的要求不一,工科教师去企业实践的时间必须连贯;而文科教师只要满足政策规定的时间要求即可。处于专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其去企业实践的内容和时间也不一,新入职的教师与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也要有所区别。
  在可操作化方面,学校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对企业遴选、组织管理和考核评价确定量化的标准。这种模式在企业选择上,可以选择长期合作、发展平稳、规模大、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制定教师去企业实践的规划;在组织管理上,校企合作组建工作小组,企业按照员工标准考核教师在企业期间的情况,学校定期主动与企业联系,走访企业导师与管理人员,了解教师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考核评价方面,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重点考核与专项考核相联系,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审、年度评优、职务晋升、工作量折算、国内外培训、绩效工资等挂钩。
  [参考文献]
  [1]吕红,朱德全.澳大利亚职教教师资格与标准——TAA培训包的经验与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2009(6).
  [2]郑丽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的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4(19).
  [3]季敏.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国别比较与启示[J].职教通讯,2014(26).
  [4]王家爱.德国职业院校教师培养的特点及借鉴——赴德国培训研修报告[J].濰坊高等职业教育,2010(1).
  [5]李聪莉.美国: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J].上海教育,2004(18).
  [6]符家庆,孙建波.新加坡职教师资培养对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借鉴与启示[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7]马晓丽.日本职业教育教师入职后进修措施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启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3).
  [8]白智童.英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对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启示[D/OL].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2016-11-20].http://kns.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其他文献
一、地质及煤岩层概况窑街煤田为祁连山东南段的山间盆地,煤田为一小型复背斜构造,煤系地层为中下侏罗纪,煤层倾角在浅部一般为9度~15度,深部倾角变大,一般在42度左右,最大60
早在五十年代初期,苏联学者就通过大量的实验,建立了椭球体放矿理论。我国的专家和工程师们对此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由于这种理论来自实验,简单明了,易于
重介选是一种高效的选煤方法。目前,作重介选用的悬浮液大多是磁铁矿悬浮液。因此,笔者从下列几个方面来闸述一下有关磁铁矿悬浮液问题。一、磁铁矿粒度对重介分选效果的影
本文介绍金川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龙首矿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方法改进试验采场地压的研究成果。文中扼要叙述了充填体的性能及充填采场压力的测量结果。在综合分析室内试验和现
本文研究了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模式选择,通过对当前各合作模式的剖析,找出影响产学研合作的因素,得出产学研参与各方的模式选择.研究表明,中小型企业宜通过技术转让进行
近年来我校加快了信息化进程,在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研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两个信息技术特色:校内资源库建设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实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长沙市雨花区自然岭小学的陈好,今天我将带大家走进Seasons一课一、教材分本课选自一年级起点第十册,Module4Seasons,Unit 2 My favouri
面对网络的冲击,手机媒体为报刊经营者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在世界范围内,基于手机的新闻传播甚至被看作是报纸复兴的希望,它能够帮助报纸与读者和广告商建立更为稳固的关
储量、产量、消费和贸易铝是一种重要的民用和军用战略物资,其用量除钢外超过了任何其他金属,占第二位.1.储量:据外刊报道,目前国外铝土矿总储量为238亿吨,主要分布在几内亚
一、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状况rn临武县地处湘南边陲,面积1309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人口32万,农业人口占75%.全县在校学生43352人,在职在岗教师2645人,分布在171所学校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