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排量测量一法

来源 :中国环境监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4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工业废水组分复杂,排污方式各异,当废水呈酸、碱性时,水中导电离子浓度比中性水高好几个数量级,流速仪受干扰后以致于分辨不出信号来。特别是在南方水网地区,以及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每每汛期一至,河床水位高,排污管出口常被水淹没,整个排污管处于有压流状态。所幸的是一般排污管道总是30~50M设一阴井。因此,探讨有压管道流量测定显得十分必要。
其他文献
梁乃伦同志在《中国环境监测》1985年创刊号发表了“对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的看法”一文,笔者有不同看法: 梁文认为等标污染负荷的数学表达式Pi=((Ci)/(Coi))×Q×10~(-6)(或10~(-9))中引入换算系数10~(-6)或10~(-9)不妥,这是误解了换算系数的作
期刊
受国家环保局委托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持的全国第二次“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协作组扩大会议,于五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在六朝古都南京召开。除西藏、台湾外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卫生部门、科学院以及环保科研监测系统九十四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共一百五十二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期刊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编制《环境质量报告书》(简称《报告书》,下同)是完全必要的。从连续五年的编报工作中,可以肯定的是:《报告书》是以数据说话的重要环境工作文件,是环境监测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编制《报告书》是一项内容广泛、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是以系统论为指导,创造新价值的综合劳动过程。定期编制《报告书》,有利于深化对环境质量的认识,有利于提高污染防治工作的针对性,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科学技术工作。因此
期刊
目前,数据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式CAD/CAM系统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然而现有DBMS并不能满足CAD/CAM应用环境对DBMS的特殊要求。因此设计面向CAD/CAM的DBMS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给出了CAD/CAM应用环境对DBMS的一些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DBMS结构组织,基于这样的结构组织,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模型——结构网状数据模型(SNDM),并初步探讨了实现这种DBMS的一个关键
期刊
随着环境管理的加强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监测的范围越来越广,要求监测的数据准确可靠,要求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监测结果有可比性。因此,作为量值传递和质量保证的基础的环境标准物质,其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标准物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标准物质可作为工作标准使用 有些监测仪器能够直接显示污染物浓度那是因为仪器制造者已把物理量(y)与污染物浓度(X)的函数关系y=f(x)设置在仪器内部。这
期刊
传统的蒸发法与发展中的化学沉淀法和厚层样品测量方法,或操作困难或核素化学回收率差别大,测定下限只能达到n×0.037Bq/L。 本方法测定下限0.0074Bq/L(2.10~(-13)Ci/L),"—核素的平均综合回收率(?)=0.80±0.04,测定0.1 Bq/L样品的精密度±4%。 一、样品制备方法 硫酸钡对镭、钍有满意的共沉淀回收率;钛凝胶则对铀、钋可达到很高的回收率。且两者对ZnS
期刊
本文介绍了微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包AutoCAD最新版本中与进行二次开发有关的若干重要功能,并着重介绍了为AutoCAD增加汉字功能的设计原则、实现方法以及主要功能。同时将汉字AutoCAD与具有日文汉字功能的GMM图形系统进行比较。
期刊
MAPG——具有绘图仿真功能的三座标数控铣床自动编程系统。它专门解决工业化生产中多座标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程序编制问题。 本系统在图形处理上抛弃了传统的解析定义法,采用了有向图和多面投影的定义方法;采用向量计算法,简化各种复杂型面的几何计算,提高了计算精度;在数控语言中引进了算术表达式并把它扩充成几何表达式;在绘图处理中,采用了齐次变换矩阵的简明算法。 MAPG系统是在Z-80微机上实现的。至今该系统
期刊
1、术语与单位 1.1 术语 本方法采用的环境电磁辐射污染场强测量术语,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 场强辐射测量仪 专门用于测量较强电磁漏泄与辐射的强度测量仪器。一般条件下,电磁近区场均匀为强场所以又简称近场仪,或场强仪。 1.1.2 弱场辐射测量仪 相对于强场而言,专门用来测量辐射强度较小的电磁场强度测量仪,因远区场电磁场强度均较小,所以又简称远场仪,或干扰场强测量仪。
期刊
一、历史的回顾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是在1946年研制成功的,采用了18000多支电子管,占地约170平方米,重130多吨,每秒执行5000次加法运算,此后四十年间,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经了以电子管为基础的第一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