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前预习】课堂导入→学习目标展示→考点梳理→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讲解解题思路,提出问题→师生提炼总结→学生课堂限时训练→学生展示→学生点评→教师布置作业。
【关键词】习题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主体性
当今的高考已从知识型逐步过渡到知识—能力型,并且越来越向能力测试的方向倾斜。因此,复习教学应更加重视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以知识为载体,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素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角,激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学习精神。在复习阶段,大多数时间是习题讲评课,如何使学生在习题讲评课中有较大的收获,使学生跳出题海战术,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一直是教育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我们教学组对此课题也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并且逐步形成了一套习题课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课堂导入→学习目标展示→考点梳理→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讲解解题思路,提出问题→师生提炼总结→学生课堂限时训练→学生展示→学生点评→教师布置作业。
一、课前准备
习题课与新授课一样重要,必须精心备课,认真设计教学思路,否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备课时应注重对例题、习题、方法等方面进行精心的设计。(1)精选的例题必须具备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的特点。(2)练习题的遴选必须有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的特点。(3)解题方法的训练应具备综合性、多维性。(4)课前一定要安排学生预习,完成导学案预习部分,通过批改导学案,发现问题。
二、课堂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学习目标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教材不能统一,内容编排存在出入,对于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提出了挑战,怎样吃透新课标和考试说明就成了教学中所必須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习题讲解之前把课标要求、考纲要求以及相关的“三维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把握好本节课的难点、重点。
四、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使教师的讲授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在进行考点梳理时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以提问、听写、集体复述的方式,也可以以析题、图示的方式,但整体要求须起到知识反馈、提纲挈领、归纳总结的效果,因此,在备课时应注重把知识网络、习题内容、解题方法、能力培养紧密联系起来,注重把握教材的各个章节、各章节内部各个知识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五、作业思路整理
本环节是学生对作业题思路的整理和归纳过程,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形成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模式,强化基本技能的培养,并通过学生的讲解发现和导学案批改中出现的问题,找到学生思维的缺陷,老师只需稍加点拨,就能达到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的目的。
[限时训练]
这是一次典型的复习课限时训练操作流程。总共有25道选择题,10分钟要全部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要体现组长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组长要根据小组的具体情况合理分配好任务。一般前15道题是比较基础的,可以安排B、C层学生,后10道是比较综合的,可以安排A层学生,并且要保证每一道题必须至少要有两个以上同学同时做,以便小组讨论时互相校正。二是独立。任务分配后,学生独立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这个过程是10分钟,不允许交流,这样保证每个题目,都是经过他们认真独立思考做出来的。三是合作探究。本环节是整个课堂的重心所在,因为不同班级学生层次不同,习题课内容探究的顺序不一定按照习题在导学案中的编排顺序来讲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调整。例如,可以把知识点相近的知识,题型相似的内容放到一块来进行讲评,在讲评过程中不应只注重知识的讲授,还应注意学生学习方法、解题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
1.分组讨论:先是“对论”再进行“群论”,小组长要组织分析解题的关键、思路、方法和答案。
2.学生展示:指定小组派B或者C层的同学到黑板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3.学生点评补充:各个小组分派A层同学对所展示的题目进行解题思路分析,并由其他组成员对分析人在讲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补充。
4.师生提炼总结:教师对各小组长的点评进行提炼总结,对于好的地方进行及时表扬,讲解不到位的地方给以相应的补充和纠正,对于重点和难点的内容进行强调、分析。
5.学生自我消化:题目讨论结束,教师指导学生对习题讲解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进行相关的归纳总结。
6.学生巩固训练:通过师生的共同总结,得出规律之后,然后再把这种规律应用到其他相似的题目中去,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
六、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虽然所用的时间不多,但是能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恰到好处的课堂小结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使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使重、难点得到强化和升华,并且还能引导学生探讨钻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习题课课堂小结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以学生自述、教师展示知识网络的形式,也可以习题的形式,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七、作业布置
作业是教学反馈的形式之一,有效的作业布置能使教师和学生了解教与学的情况,从而调节教与学的进程和方法。无效的作业布置不仅忽视了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一台“机器”而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而且也使学生形成对化学的厌学情绪,降低作业效果,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习题讲评课在进行作业布置时,要注重作业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总之,上好习题课是中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认真研究,深入探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关键词】习题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主体性
当今的高考已从知识型逐步过渡到知识—能力型,并且越来越向能力测试的方向倾斜。因此,复习教学应更加重视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以知识为载体,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素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角,激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学习精神。在复习阶段,大多数时间是习题讲评课,如何使学生在习题讲评课中有较大的收获,使学生跳出题海战术,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一直是教育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我们教学组对此课题也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并且逐步形成了一套习题课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课堂导入→学习目标展示→考点梳理→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讲解解题思路,提出问题→师生提炼总结→学生课堂限时训练→学生展示→学生点评→教师布置作业。
一、课前准备
习题课与新授课一样重要,必须精心备课,认真设计教学思路,否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备课时应注重对例题、习题、方法等方面进行精心的设计。(1)精选的例题必须具备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的特点。(2)练习题的遴选必须有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的特点。(3)解题方法的训练应具备综合性、多维性。(4)课前一定要安排学生预习,完成导学案预习部分,通过批改导学案,发现问题。
二、课堂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学习目标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教材不能统一,内容编排存在出入,对于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提出了挑战,怎样吃透新课标和考试说明就成了教学中所必須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习题讲解之前把课标要求、考纲要求以及相关的“三维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把握好本节课的难点、重点。
四、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使教师的讲授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在进行考点梳理时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以提问、听写、集体复述的方式,也可以以析题、图示的方式,但整体要求须起到知识反馈、提纲挈领、归纳总结的效果,因此,在备课时应注重把知识网络、习题内容、解题方法、能力培养紧密联系起来,注重把握教材的各个章节、各章节内部各个知识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五、作业思路整理
本环节是学生对作业题思路的整理和归纳过程,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形成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模式,强化基本技能的培养,并通过学生的讲解发现和导学案批改中出现的问题,找到学生思维的缺陷,老师只需稍加点拨,就能达到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的目的。
[限时训练]
这是一次典型的复习课限时训练操作流程。总共有25道选择题,10分钟要全部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要体现组长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组长要根据小组的具体情况合理分配好任务。一般前15道题是比较基础的,可以安排B、C层学生,后10道是比较综合的,可以安排A层学生,并且要保证每一道题必须至少要有两个以上同学同时做,以便小组讨论时互相校正。二是独立。任务分配后,学生独立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这个过程是10分钟,不允许交流,这样保证每个题目,都是经过他们认真独立思考做出来的。三是合作探究。本环节是整个课堂的重心所在,因为不同班级学生层次不同,习题课内容探究的顺序不一定按照习题在导学案中的编排顺序来讲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调整。例如,可以把知识点相近的知识,题型相似的内容放到一块来进行讲评,在讲评过程中不应只注重知识的讲授,还应注意学生学习方法、解题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
1.分组讨论:先是“对论”再进行“群论”,小组长要组织分析解题的关键、思路、方法和答案。
2.学生展示:指定小组派B或者C层的同学到黑板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3.学生点评补充:各个小组分派A层同学对所展示的题目进行解题思路分析,并由其他组成员对分析人在讲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补充。
4.师生提炼总结:教师对各小组长的点评进行提炼总结,对于好的地方进行及时表扬,讲解不到位的地方给以相应的补充和纠正,对于重点和难点的内容进行强调、分析。
5.学生自我消化:题目讨论结束,教师指导学生对习题讲解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进行相关的归纳总结。
6.学生巩固训练:通过师生的共同总结,得出规律之后,然后再把这种规律应用到其他相似的题目中去,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
六、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虽然所用的时间不多,但是能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恰到好处的课堂小结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使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使重、难点得到强化和升华,并且还能引导学生探讨钻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习题课课堂小结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以学生自述、教师展示知识网络的形式,也可以习题的形式,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七、作业布置
作业是教学反馈的形式之一,有效的作业布置能使教师和学生了解教与学的情况,从而调节教与学的进程和方法。无效的作业布置不仅忽视了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一台“机器”而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而且也使学生形成对化学的厌学情绪,降低作业效果,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习题讲评课在进行作业布置时,要注重作业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总之,上好习题课是中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认真研究,深入探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