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新中国国名提出者——张奚若
1949年6月21日,在全国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当讨论到新中国国名时,有人主张用“中华人民民主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张奚若先生提出,用“中华人民民主国”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他的意见博得了与会者的支持。9月27日,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张奚若先生提出的新中国国名,被写进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二、 新中国国旗设计者——曾联松
1949年7月14日,上海市日用杂品公司副经理曾联松,在报上看到全国政协筹备会征集国旗图案的启事后,立即投入设计中。他重温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从“盼星星”中得到启发,以一颗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广大人民。大星引导在前,小星环拱于后,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大小星均为黄色,象征黄色人种。旗为红色,寓意革命似红霞。8月中旬,他将国旗设计图案寄往北京。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底五星旗,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从此,由曾联松设计的编号为323号的“五星红旗”,被正式确定为新中国国旗。
三、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的缝制者——赵文瑞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会务处的同志将缝制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的任务,交给了北京美术供应社的赵文瑞。他满含热泪接下任务后,立即去前门外的瑞蚨祥绸缎店,买回红绸料和黄缎料,按照国旗制作的要求,精心剪裁后,就在地板上废寝忘食地缝制起来。9月30日下午1点,一面长460厘米、高338厘米的特制五星红旗终于缝制完成。
10月1日下午3时10分,赵文瑞缝制的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由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在天安门广场,成为新中国的象征和标志。
四、 新中国国徽制作者——高庄
1949年9月30日,全国政协邀请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院成立国徽设计小组,并对海内外寄来的设计稿进行评选。以梁思成为首的国徽设计小组等9人,按照政协规定的内容,设计出了由国旗、天空门、齿轮和麦穗组成的国徽图案,并于1950年6月20日在周恩来总理主持的会议上获得通过。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政协关于国徽图案的建议。7月,清华大学营建系高庄,接受了制作国徽模型的任务。
高庄遵照周总理“向上、响亮、挺拔”的修改建议,在原设计的基础上,突出“概括地表达我国立国的本质和社会结构的特点”,参考了秦汉铜镜和北魏石刻佛像,采用45度锐角浅平面主体浅浮雕技法,发扬我国雕塑艺术淳厚质朴、深沉雄大的民族特色,使题材与内容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整体。1950年8月18日,高庄制作的国徽模型被一致通过。
五、 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铸造者——焦百顺
1950年秋末的一天,沈阳第一机床厂19号铸造车间铸造班班长焦百顺,郑重地接受了“铸造国徽”的光荣任务。
按照设计要求,国徽的质地为铜铝合金,铜占8%,铝占92%。由于铜和铝的熔点不同,火候极难掌握,并且要铸造造出直径分别为1000毫米、600毫米、400毫米3种规格。焦百顺和另外两位工人组成的国徽铸造小组,经过多次摸索,攻克了道道技术难关,终于提前20天完成了任务。
1951年5月1日,由焦百顺等人铸造的新中国第一枚直径为1000毫米的金属国徽,正式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六、 新中国第一枚国印刻制者——顿力夫
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全国政协筹备会为准备新中国的成立,需要制作一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印鉴。
为此,周总理委托陈叔通去上海物色治印专家,陈当即找到了杭州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由于年事已高,王福阉推荐了自己的学生顿力夫。
顿力夫接到镌刻“国印”的任务后,心情异常激动,按时圆满地完成了这一光荣任务,新中国的第一枚国印在他手中诞生了。
(责任编辑 钱家庆)
1949年6月21日,在全国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当讨论到新中国国名时,有人主张用“中华人民民主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张奚若先生提出,用“中华人民民主国”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他的意见博得了与会者的支持。9月27日,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张奚若先生提出的新中国国名,被写进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二、 新中国国旗设计者——曾联松
1949年7月14日,上海市日用杂品公司副经理曾联松,在报上看到全国政协筹备会征集国旗图案的启事后,立即投入设计中。他重温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从“盼星星”中得到启发,以一颗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广大人民。大星引导在前,小星环拱于后,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大小星均为黄色,象征黄色人种。旗为红色,寓意革命似红霞。8月中旬,他将国旗设计图案寄往北京。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底五星旗,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从此,由曾联松设计的编号为323号的“五星红旗”,被正式确定为新中国国旗。
三、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的缝制者——赵文瑞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会务处的同志将缝制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的任务,交给了北京美术供应社的赵文瑞。他满含热泪接下任务后,立即去前门外的瑞蚨祥绸缎店,买回红绸料和黄缎料,按照国旗制作的要求,精心剪裁后,就在地板上废寝忘食地缝制起来。9月30日下午1点,一面长460厘米、高338厘米的特制五星红旗终于缝制完成。
10月1日下午3时10分,赵文瑞缝制的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由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在天安门广场,成为新中国的象征和标志。
四、 新中国国徽制作者——高庄
1949年9月30日,全国政协邀请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院成立国徽设计小组,并对海内外寄来的设计稿进行评选。以梁思成为首的国徽设计小组等9人,按照政协规定的内容,设计出了由国旗、天空门、齿轮和麦穗组成的国徽图案,并于1950年6月20日在周恩来总理主持的会议上获得通过。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政协关于国徽图案的建议。7月,清华大学营建系高庄,接受了制作国徽模型的任务。
高庄遵照周总理“向上、响亮、挺拔”的修改建议,在原设计的基础上,突出“概括地表达我国立国的本质和社会结构的特点”,参考了秦汉铜镜和北魏石刻佛像,采用45度锐角浅平面主体浅浮雕技法,发扬我国雕塑艺术淳厚质朴、深沉雄大的民族特色,使题材与内容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整体。1950年8月18日,高庄制作的国徽模型被一致通过。
五、 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铸造者——焦百顺
1950年秋末的一天,沈阳第一机床厂19号铸造车间铸造班班长焦百顺,郑重地接受了“铸造国徽”的光荣任务。
按照设计要求,国徽的质地为铜铝合金,铜占8%,铝占92%。由于铜和铝的熔点不同,火候极难掌握,并且要铸造造出直径分别为1000毫米、600毫米、400毫米3种规格。焦百顺和另外两位工人组成的国徽铸造小组,经过多次摸索,攻克了道道技术难关,终于提前20天完成了任务。
1951年5月1日,由焦百顺等人铸造的新中国第一枚直径为1000毫米的金属国徽,正式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六、 新中国第一枚国印刻制者——顿力夫
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全国政协筹备会为准备新中国的成立,需要制作一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印鉴。
为此,周总理委托陈叔通去上海物色治印专家,陈当即找到了杭州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由于年事已高,王福阉推荐了自己的学生顿力夫。
顿力夫接到镌刻“国印”的任务后,心情异常激动,按时圆满地完成了这一光荣任务,新中国的第一枚国印在他手中诞生了。
(责任编辑 钱家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