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的构建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ht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学校生活的全新变化,新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理念产生了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方式必然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解决的。”因此,教师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关系应充满新鲜、活泼、和谐的气息,充满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情,营造出社会大环境的和谐教育。我认为一种民主和谐、尊师爱生、心理互融、教学相长、继承创新的新型师生关系会对新课改的实施起到推进作用。下边就新课程背景下如果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提点初浅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更新教师观念,增强主体意识
  
  1、转变教师观
  随着时代和课程改革的发展,本文认为现代的教师观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代权威观。教师的权威来自于教师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而不是传统的权威和法理权威的力量。(2)现代职能观。在过去的年代里,教师角色的职能不过是将人类社会积累知识经验传授给年经一代。现代教师的职能远为不局限于此。我们不能把教师看成是已定型的传声筒,面应该把老师看成是先知、导师、课程设计者、学科设计者和文化诠释者。(3)现代专业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4)现代合作观。现代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中优秀的合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5)现代学习观。现代社会是个终生学习的社会,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成为知识和文化的化身,才能担负起培养英才的责任。(6)现代责任观。教师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角色,除了高度的教育责任观之外,更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观。
  
  2、转变学生观
  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所以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看作是消极的知识的“容器”,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他们拥有无穷的创造的潜力,是期待点燃的“火把”,有着自身的力量和不同的兴趣。教师应关照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采用个别化、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去学习。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必需首先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做法。
  
  3、增强课程意识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参与课程变革是教师专业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
  (1)教师增强课程意识有利于加深对课程概念的认识和课程观念的转变。课程不仅指学习材料,也不单单是学科科目,它还是一种过程,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教师增强课程意识,就可以超越原有的只是把课程作为学习材料或学科看待的做法,有意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组织活动以丰富学生经验,在真正的教育意义上对学生实施教育。
  (2)教师增强课程意识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课程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程解释与实施的质量,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精神,那么就很难取得好的成效。另一方面,教师往往用自己的观念、态度和意识来解读新的课程政策,他们对课程的认识直接关系到课程推行的效果。
  (3)教师自觉培养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的重要性。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精神,那么就很难取得好的成效。所以教师应该自觉培养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提高能力才能提高认识,才能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
  
  二、改善教师的角色,走出自身误区
  
  《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担任好以下角色:
  
  1、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观察者、倾听者、记录者
  教师成为观察者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提倡教师要做“无名英雄”,把学生推向前沿,成为活动的主角。教师应该甘愿做一个谦恭的观察者、倾听者、记录者。
  
  2、教师应该是学生行为的促进者、支持者
  教师成为支持者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给以学生环境支持、活动支持和情感支持。努力为学生创设和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材料,积极鼓励学生操作、探索和与人交往。创建积极的情感氛围,着力于无痕迹的、动“情”的教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与愿望。
  
  3、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师要相信学生有学习的能力,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发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教师要把真正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每一个学习环节,组织课堂步骤,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卷入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在明确自身优势的同时,应该注意到自身的缺点,不断的向课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家长学习,向我们的孩子学习,弥补自己的短缺。在教学实践中放大自身优势,不断完善,形成教学风格、教育个性,要敢于突破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总而言之,教师要充满自信,灵活教学,把握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和角色。
  
  三、加强心理通融,缓解师生情感
  
  师生之间如果缺乏交往与对话,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精神上的交融。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认为:“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是学生和学生式的教师。”本文认为要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就必须达到师生感情上相互的认可。
  
  1、要尊重学生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是有个性的“独特”的人,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给学生充分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发现自身的“我”,完善自身的“我”,从而使学生真正找到自我。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不仅是一种认识关系,更是一种交往关系,一种共同创造的关系。师生双方都作为整体的、独立的个人而相遇与交往,在相互对话理解中接纳对方。教师要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主体的独特个性及自由,创造和选择。教师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而不是把学生看作年幼无知的不成熟的人而强迫他们服从自己的意志,接受自己的 权威。
  
  2、要欣赏学生,以挚爱影响学生
  中国的教育观念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教师的目光自始至终都盯着学生的缺陷。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希望自己的长处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赏,希望自己存在的价值得到认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想着如何去教导学生,而是更应该学会如何去欣赏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生所承担的工作的热情,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更好的成为一个“活”人。
  
  3、加强师生的心理沟通
  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不仅是一种认识关系,更是一种交往关系,一种共同创造的关系。教师要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主体的独特个性及自由,创造和选择。同时,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师生以不同的角色出现,以朋友的关系加以沟通,增进双方的感情,密切双方的关系。
  
  4、亲密有间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过于随便,会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有时甚至会出现非常尴尬的场面。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隐私和个人空间,只有个人空间得到充分尊重,才能心态平和,做事会比较冷静。亲密有间,并不代表心有多远的距离,只是向后退一步,双方更容易沟通和欣赏,这是对感情的尊重和珍惜,这既是自然法则决定的,也是师生所处的不同角色和使命所决定的。建立民主和谐、尊师爱生、心理互融、教学相长、继承创新特色的师生关系,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创建和谐的学校文化,是新课程予教育者的责任,更是历史赋赋予教育者的使命。
  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此,需要教师全身心的真情投入,教育过程复杂而艰巨,任何学生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教育好的,任何教师也非圣贤。建立民主和谐、尊师爱生、心理互融、教学相长、继承创新特色的师生关系,努力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创建和谐的学校文化,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大力弘扬新型师生关系,是历史赋予教育者的责任,也是新课程赋予教育者的使命。在新课程的带动下,师生之间微妙的关系是在教书育人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师生关系的动向,把握时机,才能不断促进这个主题的完善与发展。
其他文献
作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逐渐增加对整篇文章的讲解与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掌握更多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英语阅读的能力.
目的:观察温养化痰丸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肾气虚、寒痰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哮喘控制测试(ACT)积分的变化及对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背景:目前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与学术交流活动的频繁,中医外科学专业术语繁多,名词不规范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学科的健康发展。学术界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的需求,中医药事
作为交流工具的英语学科,如一首首婉转动听的歌曲,离不开反复的、正确的、有意义的,坚持不懈地张口朗读.通过朗读,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近年来的各类竞赛、考试中逐步淡化了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考查,出现了不少联系“热点时事”,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联系生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和以科技为背景的综合试题。面对目前的数学命题改革的趋势,我们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反复探索和努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就此,我浅谈一下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语文浓厚的兴趣。    作为老师,想要学生做到的、做好的,自己必须先行一步,尽可能地去影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教师的风采,教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思维便会处于活跃之中,学习效率会事半功倍.本文首先讲解了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而提出了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
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以进步为前提,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辅导为重点,实现目标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学有所得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点,是初中和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石,是全民英语教学的最初环节,如何教好小学英语,引导学生开启英语学习之门,是小学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心理学家皮亚
期刊
大气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的氮素资源。据科学估算,一公顷土地上空大气层约有76,500吨氮素。但这种氮植物本身无法直接利用,只有同氮微生物或者与植物实现共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