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这门课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追求人文性,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使学生在学习中启迪智慧,充满激情。从而唤醒感染每一个独特的心灵。
关键词:有人;有情;有疑;有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22-2
有人说:知识若没有智慧之烛照亮其中,即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精神隐藏其间,那么动人的智慧却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莹照。因此,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应该立足促进生命个体自由自主的成长,让生命和精神和谐发展,让知识启迪智慧,让智慧润泽灵魂,让灵魂支撑一个个大写的人。我们的教育更应该教会儿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学会理解,学会共存。我们的教育绝不应制造学识渊博的另类、缺善缺美的杀人狂和有才有艺的变态狂。
反思今天的课堂,一味地传授知识,统一而正规的训练,整齐划一的机械问答,封闭毫无个性的灌输,这一切抹杀了生命的自主性、独特性、生成性。课堂的重心倾向于知识,倾向于良好的秩序,倾向于老师能顺利地完成任务,根本不在意学生,不在意学生的发展,漠视生命的存在,这样的课堂永远激不起涟漪。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促进生命逐渐地觉醒和显现,应当是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的地方,应当成为学生获得最大帮助的地方,应该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乐园。当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信心和理想,只有这样,课堂的生命力才永不枯竭,永远显示出它的生命意义,使生命绽放于爱和善良之中。通过这阶段学习,我认为理想的生命化的课堂应该是以下四种状态:
一、有“人”的语文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贡献给孩子》一书中给教育下了一个定义:“教育——首先是人学!”是的,教育要“目中有人”,我们的语文课堂更要“目中有人”,更要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生命个体的自由成长,课标中也提出,语文这门科学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追求人文性,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主体位置。那么充满人性的课堂,到底是怎样的课堂呢?充满人性的课堂就是创设唤醒学生,感染学生的课堂氛围,唤醒和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只有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源泉和动力时,才能实现其陶冶、熏陶的价值。
充满人性的课堂,就是要用教育者自身的美好人性去关怀学生,滋润学生。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即是如此,当学生用洪亮的声音阐述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时,孙老师称赞道:“好,多清脆响亮呀,这是李家学派的观点。”当学生回答到人们之所以跪着欣赏《二泉映月》,跪的是阿炳那种面对苦难、坚强不屈的精神,孙老师会欣喜地说:“你真会思考,你真是老师的知音。”当学生的朗读出现问题时,孙老师会把相关词语写在黑板上,微笑着提醒道:“这个字在这儿应该这样读”,在整堂课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参与者,他们真诚地敞开心扉、彼此欣赏、相互悦纳,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和自由,尊重和理解,同时受到关爱、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二、有“情”的语文课堂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曾说过:“语文课堂没有情感,没有情致,我们的语文就终止了,情致语文,智慧语文,才是语文课堂追求的语文”。是的,语文课堂离不开情,如何让课堂情意融融,需要用老师的才情去点燃学生的才情。笔者有幸聆听特级教师刘红上的《爷爷的芦笛》一课,整堂课情真意切,字字含情,句句如诗,听者无不被打动。刘老师先带领学生整体感知爷爷的芦笛在文中吹奏几次,每次响起给强强带来怎样的感受,然后抓住重点句段,指导朗读,体会大海平静时、狂怒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变化,进一步体会强强的心理变化。整个过程刘老师始终通过入情入境忘我的朗读和富有文学化、诗化的语言表白,独特机智、诙谐的评价,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发每一个学生的想象。每个学生在激悦中做一个冷静的阅读者,做一个冷静的思考者,做一个冷静的觉悟者。是激情让学生一步一步走进书本,走进文中强强的心理世界,感悟文中爷爷的高大形象。整个课堂智慧在闪烁、思维在碰撞、小眼在发光,心灵在震撼,生命在舒展。
三、有“疑”的语文课堂
看着我们的学生被一个个问题难倒,看着我们的课堂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我不禁在想:我们的学生缺少了些什么?是的,他们缺少问题意识,缺少怀疑感,缺少批判性的思维。正如一些教授所说:“中国的教育是把学生不会的地方教会,有疑的地方教到无疑,把一个个小问号教成一个个小句号。”对照那些精英,所谓优秀生、尖子生大多是成绩优秀,在周围人眼里是好孩子的学生,但是他们只能按照老师、家长安排的秩序行动,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主张,更不要说去质疑权威,挑战权威了!哈佛大学曾有学者提出:“教育就是教会一个人不断地提问题。”因此,我们的课堂必须摒弃旧的教学方式,创设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质疑、争辩和发表意见。笔者有幸聆听了游府西街小学查静老师上的《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让我感受到查老师会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质疑问难的宽松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问难的能力。查老师上课伊始,带领学生一起进入文本,请学生自由快速朗读全文,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法布尔非常喜爱昆虫的三个词语:着迷、迷恋、痴迷,接着出示带有这三个词语的三句话: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查老师便问了一句,你有什么发现?有的学生说:发现法布尔对昆虫喜爱的程度越来越深;有的学生说:发现法布尔对昆虫喜爱的感情越来越深厚;有的学生说:法布尔之所以走进了科学殿堂,是因为痴迷昆虫的原因。学生各抒己见,侃侃而谈。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感知,同时也整体把握了课文的魂。在此基础上,查老师又问:“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要问的吗?”有的学生问:为什么法布尔能凭着自己对昆虫的喜爱走进科学的殿堂?有必然的联系吗?有的学生问:生活中也有的人喜爱昆虫,那为什么没能成为昆虫学家呢?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是一般寻常的喜爱吗?学生思考、质疑的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智慧得到启迪,灵性充分流露,整个课堂灵动开放,彰显个性。
四、有“诗意”的语文课堂
在刚接手一个六年级新班,向学生介绍语文这门课程时我对他们说:“语文这门课程将打破时空界限,克服个人生命的有限范围,把同学们引入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百年之远,万仞之遥的巨匠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你们将触摸集中了人世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融合人间大欢喜、大悲悯、大憎恨的博大情怀,你们将在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们窥视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这是一个燃烧的大海,你们不能隔岸观火,你们必定要把你们的心交出来,与这些民族的以致人类的精英一起思考、探索,共同承担生命的轻与重,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会于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复杂,也更单纯,更聪明也更天真,你们内在的智慧思考力、想象力、审美力、批判力、创造力一一被开发出来,你们的精神自由而开阔了,你们的心灵变得更美好了。”语言刚落,教室里爆发热烈的掌声,学生感动,我也感动。我用诗化的语言,向学生们诠释了诗化的语文,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是那么地充满诗意,充满魅力,走进它是如此的美妙绝伦。再如,在力学小学李琳老师上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青铜葵花》中,李老师用她出众的才情,唯美唯纯、富有诗意的语言,引领学生走进从小就承受苦难的青铜和葵花的内心世界,感受人间的至爱。课堂中的每一句话都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美与善良中感悟人生,在苦难与至爱中懂得人间的真爱。诗化的语文课堂,它面向每一个生命,是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它唤醒、感染的是每一个独特的心灵。
细细感受我们的语文课堂,原来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关注生命,浸润人性的色彩;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情致,燃烧激情;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争辩,启迪智慧;让我们的语文课流淌诗情画意,以爱传爱。
关键词:有人;有情;有疑;有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22-2
有人说:知识若没有智慧之烛照亮其中,即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精神隐藏其间,那么动人的智慧却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莹照。因此,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应该立足促进生命个体自由自主的成长,让生命和精神和谐发展,让知识启迪智慧,让智慧润泽灵魂,让灵魂支撑一个个大写的人。我们的教育更应该教会儿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学会理解,学会共存。我们的教育绝不应制造学识渊博的另类、缺善缺美的杀人狂和有才有艺的变态狂。
反思今天的课堂,一味地传授知识,统一而正规的训练,整齐划一的机械问答,封闭毫无个性的灌输,这一切抹杀了生命的自主性、独特性、生成性。课堂的重心倾向于知识,倾向于良好的秩序,倾向于老师能顺利地完成任务,根本不在意学生,不在意学生的发展,漠视生命的存在,这样的课堂永远激不起涟漪。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促进生命逐渐地觉醒和显现,应当是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的地方,应当成为学生获得最大帮助的地方,应该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乐园。当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信心和理想,只有这样,课堂的生命力才永不枯竭,永远显示出它的生命意义,使生命绽放于爱和善良之中。通过这阶段学习,我认为理想的生命化的课堂应该是以下四种状态:
一、有“人”的语文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贡献给孩子》一书中给教育下了一个定义:“教育——首先是人学!”是的,教育要“目中有人”,我们的语文课堂更要“目中有人”,更要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生命个体的自由成长,课标中也提出,语文这门科学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追求人文性,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主体位置。那么充满人性的课堂,到底是怎样的课堂呢?充满人性的课堂就是创设唤醒学生,感染学生的课堂氛围,唤醒和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只有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源泉和动力时,才能实现其陶冶、熏陶的价值。
充满人性的课堂,就是要用教育者自身的美好人性去关怀学生,滋润学生。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即是如此,当学生用洪亮的声音阐述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时,孙老师称赞道:“好,多清脆响亮呀,这是李家学派的观点。”当学生回答到人们之所以跪着欣赏《二泉映月》,跪的是阿炳那种面对苦难、坚强不屈的精神,孙老师会欣喜地说:“你真会思考,你真是老师的知音。”当学生的朗读出现问题时,孙老师会把相关词语写在黑板上,微笑着提醒道:“这个字在这儿应该这样读”,在整堂课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参与者,他们真诚地敞开心扉、彼此欣赏、相互悦纳,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和自由,尊重和理解,同时受到关爱、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二、有“情”的语文课堂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曾说过:“语文课堂没有情感,没有情致,我们的语文就终止了,情致语文,智慧语文,才是语文课堂追求的语文”。是的,语文课堂离不开情,如何让课堂情意融融,需要用老师的才情去点燃学生的才情。笔者有幸聆听特级教师刘红上的《爷爷的芦笛》一课,整堂课情真意切,字字含情,句句如诗,听者无不被打动。刘老师先带领学生整体感知爷爷的芦笛在文中吹奏几次,每次响起给强强带来怎样的感受,然后抓住重点句段,指导朗读,体会大海平静时、狂怒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变化,进一步体会强强的心理变化。整个过程刘老师始终通过入情入境忘我的朗读和富有文学化、诗化的语言表白,独特机智、诙谐的评价,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发每一个学生的想象。每个学生在激悦中做一个冷静的阅读者,做一个冷静的思考者,做一个冷静的觉悟者。是激情让学生一步一步走进书本,走进文中强强的心理世界,感悟文中爷爷的高大形象。整个课堂智慧在闪烁、思维在碰撞、小眼在发光,心灵在震撼,生命在舒展。
三、有“疑”的语文课堂
看着我们的学生被一个个问题难倒,看着我们的课堂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我不禁在想:我们的学生缺少了些什么?是的,他们缺少问题意识,缺少怀疑感,缺少批判性的思维。正如一些教授所说:“中国的教育是把学生不会的地方教会,有疑的地方教到无疑,把一个个小问号教成一个个小句号。”对照那些精英,所谓优秀生、尖子生大多是成绩优秀,在周围人眼里是好孩子的学生,但是他们只能按照老师、家长安排的秩序行动,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主张,更不要说去质疑权威,挑战权威了!哈佛大学曾有学者提出:“教育就是教会一个人不断地提问题。”因此,我们的课堂必须摒弃旧的教学方式,创设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质疑、争辩和发表意见。笔者有幸聆听了游府西街小学查静老师上的《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让我感受到查老师会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质疑问难的宽松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问难的能力。查老师上课伊始,带领学生一起进入文本,请学生自由快速朗读全文,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法布尔非常喜爱昆虫的三个词语:着迷、迷恋、痴迷,接着出示带有这三个词语的三句话: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查老师便问了一句,你有什么发现?有的学生说:发现法布尔对昆虫喜爱的程度越来越深;有的学生说:发现法布尔对昆虫喜爱的感情越来越深厚;有的学生说:法布尔之所以走进了科学殿堂,是因为痴迷昆虫的原因。学生各抒己见,侃侃而谈。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感知,同时也整体把握了课文的魂。在此基础上,查老师又问:“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要问的吗?”有的学生问:为什么法布尔能凭着自己对昆虫的喜爱走进科学的殿堂?有必然的联系吗?有的学生问:生活中也有的人喜爱昆虫,那为什么没能成为昆虫学家呢?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是一般寻常的喜爱吗?学生思考、质疑的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智慧得到启迪,灵性充分流露,整个课堂灵动开放,彰显个性。
四、有“诗意”的语文课堂
在刚接手一个六年级新班,向学生介绍语文这门课程时我对他们说:“语文这门课程将打破时空界限,克服个人生命的有限范围,把同学们引入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百年之远,万仞之遥的巨匠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你们将触摸集中了人世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融合人间大欢喜、大悲悯、大憎恨的博大情怀,你们将在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们窥视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这是一个燃烧的大海,你们不能隔岸观火,你们必定要把你们的心交出来,与这些民族的以致人类的精英一起思考、探索,共同承担生命的轻与重,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会于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复杂,也更单纯,更聪明也更天真,你们内在的智慧思考力、想象力、审美力、批判力、创造力一一被开发出来,你们的精神自由而开阔了,你们的心灵变得更美好了。”语言刚落,教室里爆发热烈的掌声,学生感动,我也感动。我用诗化的语言,向学生们诠释了诗化的语文,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是那么地充满诗意,充满魅力,走进它是如此的美妙绝伦。再如,在力学小学李琳老师上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青铜葵花》中,李老师用她出众的才情,唯美唯纯、富有诗意的语言,引领学生走进从小就承受苦难的青铜和葵花的内心世界,感受人间的至爱。课堂中的每一句话都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美与善良中感悟人生,在苦难与至爱中懂得人间的真爱。诗化的语文课堂,它面向每一个生命,是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它唤醒、感染的是每一个独特的心灵。
细细感受我们的语文课堂,原来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关注生命,浸润人性的色彩;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情致,燃烧激情;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争辩,启迪智慧;让我们的语文课流淌诗情画意,以爱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