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国家“互联网+”新战略的实施,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的相结合越来越紧密。微课做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在现代教学中悄然兴起,正影响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逐步受到中职学生的青睐。
  【关键词】微课 中职地理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157-02
  一、微课主要特点:“短”、“小”、“精”
  (一)微课的特点:1.“短”,微课所录制视频时间较短,一般5-10分钟为宜,最短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2.“小”,微课包涵的容量小,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是反映某个教学策略或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教学内容较少。3.“精”,微课教学内容精悍,语言精炼,视频容量较小,一般几十兆。其内容是浓缩教学的案例,或者是某一知识点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剧,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二)微课的优点与不足:1.微课可以利用平时碎片化的时间,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学习。2.微课所聚焦知识点内容较少,可再现重复学习,效果立杆见影。3.但是微课关注的知识点往往是碎片化,其内容缺乏系统性。4.微课不适合所有课程的教学,仅可以作为传统教学辅助或链接之用。
  二、中职地理课堂引入微课教学的可行性
  (一)当前中职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教学的现状。
  首先,农村职业学校录取的都是普高的线下生、往届生,他们普遍存在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成绩差异较大。加上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缺乏,开课不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造成学生记忆力、理解力、接受力相对差,对地理学科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其次,在小学或初中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得他们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参与度不高,普遍地理素养较低。第三,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以问题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或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解决地理教材的三维目标,一般采用PPT形式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通过统一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难以吸引中职学生的注意力,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二)应用微课教学迎合了当代中职学生的特点。
  目前中职学生大都是00年前后出生的新一代独生子女。据统计,目前在校中职学生中拥有智能手机,几乎达到人手一机,学生家中普遍有网络、电脑、IPAD等各类数码产品,这是开展微课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加上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化,学校教学设施日臻完善,中职学校基本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教室配有教互式电脑。还有现代信息工具QQ、微信普及应用,为学生与老师之间搭起了便捷的教与学互动学习的教学平台。微课教学迎合了当代中职学生的认知习惯,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因而,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三、微课在中职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
  (一)微课实现学习资源的平台共享,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在中职地理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录制了一些微课,在校园网、QQ群、微信群上供学生学习利用,学生非常喜欢,越来越受到中职学生的青睐。通过微课方式呈现给学生,只精讲少量知识内容,这样特别便于中职学生的学习,消化、吸收课文内容,做为传统课堂的补充,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更透彻。特别对学习有困难,学习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过程。
  (二)微课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
  微课的一大特点:移动式的学习。它能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的新的学习方式,这样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茶余饭后,闲睱的零碎时间个性化自主学习,为中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也更符合00后的中职学生的认知习惯。它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时间学习,它具有互动性,可再现性,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很好地解决了中职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三)微课引入中职地理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地理学科又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逻辑性较强,实验、实践性强,要求抽象思维能力,所以,中职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普遍感到困难。在听课过程中,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微课引入地理课堂教学,通过微视频载体,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們在讲解太阳高度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实践,录制学生小组在操场上用竹竿法测量太阳高度实践视频,放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自主重复观看学习,有效掌握地理知识。
  总之,微课做为崭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全国各地学校教学中红火的开展,必将引领未来教学的新方向,给现代教学带来全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邓彩细.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广东教育:职教》,2015(12):75-76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课文,对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如此,如果能合理运用这些教学内容,还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本文笔者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相关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民族精神 培养策略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优秀教师群体成长的行动研究》子课题《中小学
期刊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共享互通更加频繁,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的生活生产重要方式。中职院校应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改革,才能成功培养满足大数据时代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文中阐述大数据背景下的时代特征,探索研究基于大数据时代技术开展的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 中职院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
期刊
【摘要】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进程加快,新课改内容也逐渐受到了各中小学院校的重视,作为小学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数学课程也受到了新课改的影响,得到了创新与突破,很多小学数学老师还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与研究,并根据教育体制改革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了调整,以此来为小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本篇文章就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进行简单的论述,并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希望能对小学教学领域的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传递基础科学知识和培养基本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指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科学思想方法。本文从科学探究的内涵出发,结合教学实例探究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 科学探究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167-01  小学科学是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课程改革,使得小学数学课堂向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向发展,为了能够在课堂上有效的落实这种学习方式,教师应该积极创设课堂情境,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主动探究,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本文将详细介绍在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 合作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从宏观现象看微观世界的学科,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通过微观粒子宏观化,具体形象地展现粒子结构,为学生化学的学习搭建合适的桥梁,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本质,比如理解原子与分子,认识物质的结构等。在21世纪,当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讲授计划相整合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必定产品,是中学化学讲授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本文中整合的本质是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大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也逐渐重视实验教学内容。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学还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教学理念较为落后。所以,本文将针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供一些解决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158-02  实
期刊
【摘要】从当前高职数学教学的具体情况来看,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都放在了数学运算和证明方面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成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两者之间出现严重脱轨现象。为了能够改善这一情况,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应当将数学建模思想应用在高职数学教学工作当中,本文就对此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促使更多高职数学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用该思想。  【关键词】高职 数
期刊
【摘要】高中思辨性议论文教学借助作文课堂辩论这一辅助手段,能够增强学生作文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提升学生思辨思维深度,提高学生多角度剖析事物,论证事理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课堂 辩论 训练思维 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089-02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  思辨型议论文,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困生的厌学状况令学校担忧,教师茫然。但是,学习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是每个人所必需的,并能够从中获得无穷乐趣的一件事。因此对小学生来讲,更应如此,他们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本文对此展开调查,了解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