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悟、理解、认数活动中培养数感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7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它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与标准》中指出:数感是随着建构数意义和运算技能的水平、认识和运用数之间的关联解决问题的水平以及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的水平的逐级发展而发展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标准将数感定位为一种感悟,就既包括了感知又包括了领悟,需要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感知中领悟。
  数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学会用量化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当他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逐渐的形成良好的数感。
  一、提供生活素材,感悟数的意义
  数感的建立,从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开始。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数,不同的数,在不同的情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而能将这些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建立起联系则是理解数的标志,也是建立数感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身边的素材和实例,创设现实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和发展数感。
  比如教师可以出示以下几条信息,请学生读一读,然后联系信息中的数,谈一谈读后的感想。
  (1)小明的妈妈今天买了5斤苹果。(2)超市昨天进了5箱矿泉水。(3)北京市今天最低气温5℃。(4)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5吨。(5)小白站在队伍的第5个。(6)小玲的前后都各有5个人。
  生1:每句话里都有5。生2:5℃表示的是温度。
  生3:5吨表示汽车装的东西不能超过5,不然汽车就跑不动了。生4:第5个指的是从第一个开始数,数到小白是5。前边5个表示前边一共有5个人,是从第一个开始数,数5个以后才是小玲,小玲是第6个。
  教师提供这些含有数的信息,将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体会这些信息,切实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丰富现实意义,促进学生形成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达到培养学生数感的目的。
  二、结合情境,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 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
  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先提出疑问,1千米是多长的距离?我们怎样验证。学生通过讨论后都认为:要去操场上走一走,实际感觉。在操场上量出100米,学生实际走了以后,感受到了1000米的实际距离,并用了多少时间。这样,教学就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了。学生成功得体验了“千米”这个单位,并且体会到1千米和1米相比是长得多的一个数量,从而建立了数感。
  再比如一年级教材安排了这样一道题目:将数50,98,38,10,51排序,用大得多,大一些,小一些,小得多等语言描述他们的关系。对于排序,孩子们都能够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很轻松的完成。也可以根据已有经验判断出98比10大的多,50比51小一些,但是,50比38是多一些,还是多的多,部分孩子就会出现理解困难。在教学时,我就根据这道题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10只小蚂蚁发现了一个大虫子,打算把它运回家,可是虫子太大了,小蚂蚁就叫来了几个朋友,然后,课件显示38只小蚂蚁抬虫子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感受,很多学生都说38比10大的多,接着,显示又来了一只小蚂蚁,问有几只了?有什么感觉?学生说现在有39只小蚂蚁,只多了1只,比38是大一些,估计还是抬不动。教师追问:39和10相比呢:学生会说:39比10也是大得多。课件继续演示:现在小蚂蚁有50只了,有什么感觉?学生会说:现在小蚂蚁真多啊,比39还要多的多,肯定能抬动。教师追问:50比39多的多,和10相比呢?学生肯定会说:“那就多的更多了。”教师继续追问:“50比10大得多,50和39相比,究竟应该是什么关系呢?”这时候,有学生可嫩会说:“50比39是大一些。”教师可以指出:用语言描述几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时,结论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既可以说50比39大一些,也可以说50比39大的多,但是,和39相比,50比10一定是大的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多创设一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对于数字大小,数字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逐渐发展数感。
  三、通过数的认识活动,感悟数的联系
  数感不仅包括从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中,对于数量之间共性的感悟,也包括在实际背景中提到一个数时,能将其与现实背景中的数量联系起来,并判断其是否合理。比如一个学生看到一包袜子的标价是1000元,马上感到是不合理的,并且猜测到是否是因为少点了一个小数点的原因。这就是具有良好数感的表现。
  在数的认识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数的意义,还有引导学生辨别数应用的不同方法,感悟和理解数之间的联系,这样,随着对单个数体验的逐步加深,学生就能逐步意识到每个数是怎样与其他数联系起来的。如12的认识,可以从基数、序数、熟的结构、数的运算等多种角度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使学生体会到12可以表示12个香蕉,12个学生,12张报纸等12个物体的集合(基数),也是11之后的数和13之前的数(序数),也可以看成是“6+6”,“5+7”,“4+4+4”的数的组合(结构),还可以从运算的角度逐步认识到12是“15-3”、“3×4”、“24÷2”的结果(运算)。另外,也可以借助“百数图”,“数的组成”等不同方法,使学生理解数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数感。
  无论是能力培养还是思维教育,都必须以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为前提,知识转化成能力,需要一个渐变过程,完成这一过程一要靠理解,二要靠练习,而数感就是理解与练习的程度指标。因此,没有知识,就无法形成数感;反之,数感越健全,知识也就越扎实,而且知识更易活化。因此,数学教学不要过分强调缺乏思维发展的程序性教学,而应把数感培养作为数的认识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2]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安吉莱瑞.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其他文献
复习课并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是对知识的再次梳理、整合与提升。复习课上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下面,本人针对自己多年来的生物教学经历,对生物复习课教学谈点粗浅的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激情导入,提高兴趣  对于复习课来说,如果教师只注重检查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话,对那些学习上缺乏明确目标与自主性的学生来说,复习效率可能不会高。我觉得复习课的引入应该与
期刊
摘 要 本文探讨了作文教学的一些笔者自己常用方式模式,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改进为主要学习途径。  关键词 自主阅读 自主写作 自主修改  一、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及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学生的视野.  对于教师与家长来讲,学生学得好与差,几乎就只是在分数上才能体现出来,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教师与家长都只喜欢看学生做很多题,而不愿见到学生读故事小说报纸。语言的特点决定了
期刊
伴随着十几年的教学历程,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自已对于高中数学教材的体系把握、教学经验的丰富以及课堂驾驭能力的提高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因为总是利用自己的经验从而导致教学上的疲惫使得在课堂教学总是缺乏活力。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以前上课时,我经常只顾自己的想法,觉得讲的题目越多越好,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与感受。慢慢地,发现学生上课听得懂,自己做却不会,后来意识到,我们现正在倡导的许多新课程理念就
期刊
提问是沟通师生的桥梁,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提问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合理、科学并且巧妙地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那么,教师应该怎么提问呢? 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有效地提问: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
期刊
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它既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为“主动”的重要“拐棍”,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
期刊
摘 要 立体教学法常见的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种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 →SO2→SO3→H2SO4为统领。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或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新旧知识间的共性与联系。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
期刊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唯一答案”的“一元解读”已成为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价值取向。教师按照“教参”上提供的“唯一答案”解读课文,并设计相关的问题,学生顺着教师预设的问题理解课文。这种异化了的阅读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而且泯灭了学生的个性。针对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
期刊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  小说教学,因其内容的丰富、情节的曲折、形象的多异、主题的潜蕴性等特点而呈现教学的多样性。在新课程的背
期刊
摘 要 目标教学理论是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初中英语教学的总目标:通过三年或四年的英语教学,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练的全面训练,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而运用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好初步的基础。要达到这一总目标,就要从最基本的课堂目标开始,从一节课堂目标的实施,逐渐完成单元目标,达到总目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期刊
摘 要 数学,曾经被称为“算术”,所谓“算术”,就是算的方法和技巧。这个名称从侧面说明了在小学阶段里,不能计算、不会计算,想学好数学是行不通的。理清算理,细心操作,抓住重点,以熟促巧是本文要阐述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 算理 细心 重点 熟能生巧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因为学生“错数”而困惑。在自我反思时也只是认为计算只需要多做练习就行,不需要什么方法,其结果是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