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区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CPR急救技能培训现况调查分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了解本地区高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现场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需求程度及急救意愿,为建立相关培训模式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随机选取该市6所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1200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形式对其现场心肺复苏知识普及程度和需求进行调查。结果:1200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现场心肺复苏知识合格率为12.8%;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应该掌握CPR 技能,并愿意参加培训。大学生获得CPR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网络、电视、社会宣传等。大学生最愿意接受理论、示范、练习相结合(占75.1%)的现场培训方式。86.7%的被调查学生愿意为陌生人施行CPR急救。结论: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现场心肺复苏知识缺乏,但学生学习需求强烈,高校及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大学生CPR培训,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提高大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关键词]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心源性猝死;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0-0064-02
  心源性猝死是指突然发生、有或无先兆的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是危及生命的心脏急症,其发病率非常高,在全球占死亡人数的15%~20%,且近年来,心源性猝死事件愈趋年轻化。研究表明,我国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每10万人中41.8人死于心脏猝死,发生率一般人群为0.04%,每年约55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每日至少1500人心脏骤停,居全球首位。
  心脏骤停患者80%发生在院外,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唯一且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目击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医生到来前,持续进行抢救。我国民众CPR急救技能普及率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仅1%,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提高全民自救互救意识、普及CPR急救技能应作为提升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第一要务。全民共建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队伍庞大且处于非常活跃的年龄阶段,毕业后将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是CPR急救技术最好的传播者。但是目前我国的CPR培训主要局限于医疗专业人员和医学院校的医学相关专业大学生。本研究对本地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CPR知识和培训需求进行调查,旨在为高效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于2019年12月—2020年6月选取本地区6所非医学高校(3所本科院校、3所高职高专院校)1200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每校200人,共收回115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6%。其中,女生450人,男生702人,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3±1.4)岁。
  (二)方法
  前期查阅相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具体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对CPR知识的知晓程度和技能测评、需求和兴趣、获取CPR急救知识的途径及希望获得CPR急救技能的途径以及是否愿意施救等。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设计以《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为重要参考,结合相关文献,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调查对象大致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200份,填写完整无缺项的有效问卷1152份,接受过不同形式心肺复苏培训信息者有355人(30.8%),其中接受过现场心肺复苏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培训活动的仅占6.13%,完全未接受过培训信息者797人(69.2%)。(见表1)
  (二)调查对象CPR知识掌握情况
  统计分析问卷数据,虽然接受心肺复苏信息的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比例超过了1/3,但是对心肺复苏知识的知晓仅限于碎片化的信息,对心肺复苏的具体内容及操作流程不熟悉,对于CPR急救知识掌握的整体合格率仅为12.8%。问卷中设计了CPR操作核心要领,整体知晓正确率均低于20%。(见表2)
  (三)调查对象CPR施救意愿
  调查结果表明超过85%的调查对象愿意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进行施救,不愿意为陌生人施救的原因主要是认为自己不具备急救能力、无资质、担心造成二次伤害等;愿意接受CPR急救培训的超过90%。(见表3)
  三、讨论
  心跳骤停是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心肺复苏术(CPR)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提升生存率的关键性、根本性治疗措施。心脏骤停患者如果在4~6分钟内得不到抢救复苏,将造成脑和其他重要脏器不可逆的损害。CPR急救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生活水准、社会发展水平和国民基本素质的标准之一,西方发达国家更加重视急救技能的培训与健康教育,国民急救技术普及率达到了30%~50%。在2000年心肺复苏国际指南会议上,在学校推广初期CPR术作为一项基础教育战略已达专家共识。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调查对象接触过CPR,但获取的是碎片化信息,并没有系统掌握CPR理论知识和操作流程,尤其是CPR抢救“黄金四分钟”“白金十分钟”知晓率只有7.7%,说明本地区非医大学生对CPR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大部分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虽有施救意愿,但因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培训,或者是无培训的有效途径,不敢施救于人。在校大学生整体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有条件集中接受系统的CPR培训,是很好的心肺复苏知识传播载体,可通过“滚雪球式”“辐射式”“同伴教育”等方式影响身边人,有助于提高我国民众CPR普及率。
  综上所述,对非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CPR急救技能培训是正确且必要的,不但可以培养大学生自救、互救能力,还可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急救人员。建议政、行、校(院)多方形成合力,政府统筹,整合当地的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医药行业的医疗卫生资源,健全CPR普及与培训的长效机制、建立统一规范的培训体系、加强公共场所除颤仪(AED)配备等,汇聚全社会力量,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进步,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殷晓莹,许硕贵,何健,等.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培训法在规范化培訓医师中的应用[J].临床急诊杂志,2017,18(4):310-312.
  [2]赖开兰,姚兰.对1120名大学生进行CPR培训的效果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7,22(3):211-213.
  [3]贺丽君,施巧玲,黄道花,等.南京市化工园区中小学生初期心肺复苏掌握现状调查[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2):10-13.
  [4]袁静娇,许嘉霖,江流焕,等.粤北地区大学生对心肺复苏认知现状与实施意愿的横断面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4):162-165.
  [5]仇亚林,邹亚莉,胡波,等.认知视野下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认知与需求的现状分析[J].教育观察,2014,3(28):30-33.
其他文献
[摘要] 为了明确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能够依托于继续教育模式进行长足发展,因此在农业继续教育背景下,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发展的策略。通过解析农业继续教育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发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存在教育支持力度后劲不足、培训流程过时且单一的问题,因此提出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精确定位培育对象,明晰职业培育原则;完善培育机制,构建良好的培育政策环境;提高教育支持力度,优化
[摘要] 劳动教育已重新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了系统部署和顶层设计,要求把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大中小学和家庭社会各层面各阶段。高职院校是面向服务、管理、生产一线职业岗位,培养具备较高职业技能和职业操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也是输送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渠道[1]。因此,聚焦并探索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意义、特点及内容,是构建更高水平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 
[摘要]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迫切需要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努力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及培养方案,提出完善课程体系构建、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共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等策略。以此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药物学基础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级60名中职护理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实验组应用情景模拟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学习能力、教学效果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学基础教学中引入情景模拟联合标准化
[摘要] 休息权的合法性论证,是解释我国当前休息权机制失灵的一把钥匙。马克思的时间理论从劳动出发,以实践为导向,对雇佣劳动关系、社会时间结构、人的全面发展等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阐释了雇佣劳动中社会时间分配的基本原理。尝试运用马克思时间理论对休息权展开剖析。首先,通过探讨自由时间的社会性与历史性,证明自由时间具备成为权利客体的潜质;进而,通过梳理自由时间的三种形态,证明自由时间的规范形态是其成为法律
[摘要] 调研、分析18家外向型企业动物医学类专业职业岗位群,明确核心岗位工作任务,结合职业岗位核心能力设计,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标准;研究教学改革新思路、新方法,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材的呈现形式,校企合作建成职业技术双语课程群。同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校外,与外向型企业合作共建了48家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建立了包括教学动物医院、动物解剖标本馆等5个生产实训基地,并设中、英文对照标识,配
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思路,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某高职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进行分析,从课堂中的相关要素入手,探究心理成因对课堂活动的影响,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效能的
[摘要] 当前中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随之而来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市场对技能型从业人员需求巨大。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模塊化教学是适宜于职业教育新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从调研分析汽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探索职业岗位技能本位的模块化教学,为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U472 [文献标志码]
实践育人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教育部部署实施的“易班”推广行动计划为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教育提供了创新平台,其省校共建
[摘要] 随着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增强现实技术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个分支对高校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增强现实技术以其虚实结合、实时交互的特点为高校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内容表达方式,也为学习者搭建了一个交互式自主探索的空间。介绍了增强现实技术的概念,在探讨增强现实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对增强现实技术在高校礼仪教学中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创建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结合实践探索了增强现实技术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