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最后的岁月最后的歌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d_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2年,周恩来受党和政府的委托,亲自主持在北京后海北沿一座已经荒芜的旧日王府辟出一处幽静花园,为宋庆龄新修了一幢中西合璧的两层寓所。第二年春天,宋庆龄迁入新居。这座门牌为后海北沿46号的院落,成为她生命最后18年的安居地。
  亲手制作圣诞礼物
  在搬进后海北沿46号的最初几年,宋庆龄的生活基调是丰富、繁忙、愉悦的。她担负着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国务活动繁忙。闲暇时,她养花儿,喂食鸽子,偶尔还系上围裙,照食谱烧两个菜请客人品尝。当然,最让工作人员记忆犹新的,还是那几个欢乐祥和的圣诞之夜。
  对于幼年就受家庭熏陶和西方教育的宋庆龄,过圣诞节很自然。每到这个节日,她家便成了欢乐的海洋。大客厅里竖起了一棵圣诞树,树上挂满了各种小玩意儿:有用乒乓球做的小灯笼,锡纸做的银球,有小娃娃、小鸭子等等,不少制作就出自宋庆龄之手。
  当夜幕降临,圣诞树彩灯闪烁,工作人员便装扮成圣诞老人和美丽公主,在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宋庆龄给每个工作人员及他们的子女都准备了礼物。孩子们亲热地拥到她身边,呼唤着“妈妈太太”,捧起心爱的小礼物,吃着香喷喷的蛋糕,然后像一群快乐小精灵,表演节目,尽兴玩耍。
  记得有两次,宋庆龄还兴趣盎然地和大家一起玩起了“找彩蛋”的游戏。她先请管理员小张买回许多鸭蛋,然后一起动手,把鸭蛋染成红、绿、黄几种颜色,一个个藏进屋外的大草地。工作人员们提上篮子,分头去找蛋,看谁找得多。
  有一回,与宋庆龄相伴多年的保姆李燕娥也参加了游戏,但她找到的鸭蛋不多。宋庆龄见状,赶快从保姆钟兴宝的篮里捡出几个鸭蛋,放进她的篮子,好让她开心。
  “找彩蛋”,是宋庆龄小时候在上海家中草坪上玩的游戏。现在在北京新居的这片草地上,又让她忆起了父母带给她的温馨欢快的童年时光。直到宋庆龄逝世后,亲历过“找彩蛋”的工作人员才翻然醒悟:玩这个游戏时,正在宋庆龄生日之际。她是把幸福、温馨和大家一道来分享的。一向娴静、谦逊、不张扬的宋庆龄,生前是从不轻易把生日告诉别人的。
  毛线护腿与开心的“鸽趣”
  无论是居家还是外出参加国务活动,宋庆龄都很注意自己的形象。她的服装,款式、色调总是搭配得那么和谐得体。逢外事场合,她必精心化妆,极少素面会见客人。直到晚年处于病弱之时,她对装束梳妆仍一丝不苟。她认为那是对客人的礼貌和尊重。许多来访的外国友人对宋庆龄雍容大方的风度、完美无瑕的形象赞不绝口,称誉她是中国妇女真诚、美好的代表和象征。
  然而,她又是一个十分俭朴的人。她平日的装束很朴素,经常穿的便装和布鞋都是保姆自己做的。身边的护士还注意到,她的几件穿瘦了的便装和睡衣两边都接了布条;领口和袖子磨破了,补了很大的补丁。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她就很少做新衣服了。随着年纪渐大,体形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旗袍显得瘦了,她就在左右两边的接缝处对称地加上一条料子,继续穿。在她的衣橱里,就有不少上衣和旗袍是加了条的。
  宋庆龄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经常感到腿疼,特别是她习惯凌晨起来办公,天气清冷,很容易受凉。为了保护身体,宋庆龄因陋就简,找来三种不同颜色的旧毛线,拼织成了一副毛线护腿。工作之余,她还和保姆一起,用26块碎布拼成了一件棉背心。她很喜欢这件背心,经常穿在身上,护背保暖,还风趣地称之为“八卦衣”。
  众所周知,宋庆龄喜爱鸽子。自迁到后海北沿46号后,宋庆龄就在北山前建起了鸽房,最多时有近百羽鸽子。空闲时间,她经常端着一个小笸箩,用面包屑和绿豆搀和自做的鸽食,亲自来给鸽子喂食。听到她吹的口哨,鸽子就会应声飞来,落在她的周围,甚至她的肩上。有几只调皮的鸽子,有时直接从女主人的手里啄食。这是宋庆龄最开心的。曾有一张宋庆龄喂食鸽子的照片,就是当时真实情景的记录。
  宋庆龄最早养鸽子,大概可以追溯到她与孙中山共同生活的时期,因为孙中山也喜欢鸽子,她们的上海寓所很早就饲养了鸽群。而说起在北京养鸽子,这里则有个小故事。
  那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宋庆龄当时还住在北京的方巾巷。一天,两只迷路的鸽子飞进了宅院,管理员小张收养了它们。几天后,宋庆龄从上海回到北京,小张向她报告了这件事,并请示她如何处理。宋庆龄高兴地让他建个鸽舍,把鸽子饲养起来。从那以后,鸽子一天比一天多,有从市场上买来的,也有国内外友人赠送的。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就曾经送给宋庆龄一对通体纯白的名鸽。
  在后海住宅,宋庆龄曾饲养过一只漂亮的观赏鸽,头颈和胸前生着亮紫色的羽毛,她十分珍爱。后来这只鸽子老死了,她很伤心,自己到院子里把它埋葬。以后她在招呼鸽群时,常唤这只鸽子的名字,群鸽就会一齐向她飞来,安慰它们的主人。
  “文革”开始后,养花养鸟被斥为“玩物丧志”。宋庆龄心情十分沉重,下令处理掉饲养的鸽子。工作人员知道她那么喜爱鸽子,处理绝非她的本意,就没有执行命令。后来,宋庆龄还是把大部分鸽子分送给了中央几位领导人。这些与她素有交往的领导人,同样理解她的心情,没有一人食用鸽子。几天之后,这些鸽子都被首长们“不经意”地放飞了,认家的小精灵们又回到了钟爱它们的主人身边。
  在周恩来病重的日子里,宋庆龄饲养的这些鸽子和鸽子蛋发挥了作用,它们作为当时稀罕的高蛋白营养品,被送给总理补养身体。
  强撑病体料理管家后事
  在宋庆龄最后的岁月里,她的皮肤病发作得很厉害。那些日子,她不仅忍受着自己身体病痛的折磨,还因身边最亲近的保姆李燕娥重病,精神上加倍蒙受着苦痛。
  李燕娥是广东中山人,从16岁就来到宋庆龄身边,陪伴了宋庆龄整整53年。她虽然没有文化,但爱憎分明、性格爽朗。解放前,在重庆、上海等地,国民党特务多次用金钱收买她,用介绍对象诱惑她,想通过她来刺探宋庆龄的情况,但李燕娥对宋庆龄忠心耿耿,丝毫不为所动。宋庆龄称赞她是“不拿枪的警卫员”。解放后,她尽心竭力地照看着宋庆龄在上海的寓所和那些孙中山留下来的遗物。
  宋庆龄从不把李燕娥当作“下人”,而视她为家中的一员。李燕娥比宋庆龄小了近20岁,但却一直被称着“李姐”。吃饭时宋庆龄与她同桌,并且让她坐在主人的位置上,自己则坐侧座。李燕娥身体比较胖,宋庆龄又让人专门改制了一张矮床,方便她休息。   1979年,李燕娥患了子宫癌,宋庆龄万分焦急,亲自把她从上海接到北京,不仅请人照料她的生活,还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要像对待她一样来照顾李燕娥。
  她还请来最好的医生为李燕娥诊治。当医生确定她的癌变已到晚期时,宋庆龄十分伤心。她压抑着悲痛之情,尽可能抽出时间陪李燕娥聊天,以缓解她的痛苦。当时北京的青菜很少,她怕李燕娥不习惯,就请人想办法多买些新鲜蚕豆来补充。为了增加营养,宋庆龄特别吩咐每天要让李燕娥吃鸡肉,喝鸡汤。
  对于病重的李燕娥,宋庆龄心情十分沉重。她曾给马海德写信说:“我亲爱的管家患了可怕的疾病,使我十分心烦意乱。她跟随我50年了,她是那么的忠诚,也是我最可信任的朋友。我害怕她很快会死去……她躺在床上全然不知真正折磨她的是什么病痛!我是如此悲伤和六神无主……”第二天,她又写信给爱泼斯坦:“近日来我为李姐(我50多年的伴侣和管家)病重而极感心烦意乱。她不仅是我的助手,更胜过我的亲人……”
  1981年2月,在焦虑的煎熬中传来了李燕娥病逝的消息,宋庆龄顿时热泪盈眶。当李燕娥的骨灰盒被送到宋庆龄住所时,她迎上去,把脸紧紧贴在骨灰盒上,不住地抚摸着,亲吻着,泪水点点滴滴洒落……
  在李燕娥骨灰移送上海那天,宋庆龄支撑着病体,亲自把骨灰盒从自己的卧室里抱出来,步履蹒跚地从楼上一直送到门口的汽车上。事后,她给一位友人写信说:“我痛心地告诉你,我亲爱的管家和同伴李燕娥……因患癌症逝世……我可怜的燕娥在几天前由一些信得过的朋友陪同,在上海埋葬了。她的骨灰将埋在宋氏墓地。我死后,将长眠在我忠心的同伴旁边。”
  为了李燕娥的后事,宋庆龄特意写信给秘书说:“我一直答应让李姐的骨灰埋葬在我父母的坟的边头,要立她的碑。我以后也要埋在那里。”并要求:墓碑“和李姐要做同样的”。为此,她还专门画了一张草图。
  就在李燕娥去世100多天之后,宋庆龄亦不幸病逝。宋庆龄的骨灰被送到了上海万国公墓宋氏墓地,就是今天的宋庆龄陵园。陵园中间,是宋庆龄父母——宋耀如和倪桂珍的合葬墓,东侧是宋庆龄墓,墓碑上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之墓”。西侧对称位置,是形状相同的李燕娥墓。墓碑上刻着“李燕娥同志之墓——宋庆龄敬立”的字样。
  一位伟大的国家领导人,能和自己的保姆以同样规格埋葬在同一块墓地上,这在全世界或许也是唯一的。这是宋庆龄独有的情怀,是她一生人性光辉的再现!在宋庆龄眼中,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主仆上下之别,忠诚、信任,日久天长和胜似亲人的情感,才是最弥足珍贵的!她满足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愿,也为世界留下了永恒的人性之光!
  逝前21天近20分钟的精彩演讲
  在宋庆龄病逝前的21天,她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那时她患了绝症,身体极度危弱,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再一次支撑了她,使她为加拿大友人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形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自1981年初,宋庆龄就经常发烧,身体很虚弱,医生确诊她患了慢性淋巴性血液病。5月初,从异国传来一个消息,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决定授予宋庆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有关部门考虑到宋庆龄的身体状况,曾建议由对外友协会长王炳南代表她接受学位证书;或在宋府搞这个仪式,以免她路上劳累颠簸。宋庆龄谢绝了这些好意,坚持要自己来接受这个学位,而且要去人民大会堂。她说,这不是我个人的事,它关系到国家的荣誉和友谊,同时也是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尊重。
  5月8日清晨,她早早起了床,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衣服穿得大方整洁,服一些药物后,被医务人员扶上了轮椅,护送到了人民大会堂。仪式开始后,乐队高奏中加两国国歌,身着礼服的维多利亚大学校长霍德华·佩奇博士亲自把荣誉法学博士证书送到宋庆龄手上。致答辞时,宋庆龄没有用事先准备好的录音,而是临时找来一份中文稿,以惊人的毅力,用清晰流利的英语亲自演说。她说:我接受这一学位,不是为了我个人,而是把它看成是你们对中国人民的崇敬和友谊的象征。近20分钟精彩的演讲、温和灿烂的笑容、雍容大方的举止,博得了加拿大客人的尊崇和敬重!外人也许难以想像,她已是一位连续卧床多日的危重病人。仪式刚圆满结束,宋庆龄便疲惫地倒下,后被抬上担架送回了寓所。
  当晚,按照礼节,宋庆龄要举行家宴款待加拿大客人。虽然她病重卧床,不能亲自出席,但隆重的家庭宴会,仍在楼下大餐厅如期举行。来自北京饭店的厨师、服务员们,为加拿大客人精心制作的中国菜肴,赢得了宾客们的一致赞许和好评。
  事后,病榻上的宋庆龄还不忘请秘书代笔,特给北京饭店写了一封感谢信:“5月8日的宴会,得以顺利完成,外宾欢欣地告别,有赖于你们所出的一份力量。我特地致谢并祝你们的业务在世界上赢得好评。”信后,她还专门附了一份参加服务工作的人员名单。
  这样的行为举动,在宋庆龄的一生中是自然平常的,而她能将这美好品行一直展现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则是不平常的。
  最后的事情最后的歌
  1981年5月12日清晨5点,病危中的宋庆龄突然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对守在身边的保姆钟兴宝说:“扶我起来,我有事要做。”两个服务员搀扶着她来到书房后,她请钟兴宝准备好笔墨。原来,她曾答应邹韬奋的夫人沈粹缜,要为《韬奋手迹》题写书名。
  她集中了全身的力气,写了一幅,但由于体弱,手抖得厉害,写得不理想。于是,她又一次使尽力气写了一幅,供沈粹缜选用。写完后,保姆扶她上床躺下。她说:“我现在放心了。”这是她一生中最后一幅题词。
  还是在这一天,宋庆龄特别安排了一次宴会,专门酬谢精心护理她的医护人员。尽管日夜守护在她身边的保健医生顾大夫和吴护士长知道她的病势危重,心情难过,但为了让她满意还是赴宴了。宴会结束后,钟兴宝到楼上的卧室向宋庆龄报告。宋庆龄躺在床上,拉着钟兴宝的手说:“这一件事,我总算称心了。”
  又过了几天,她再次从昏迷中醒来,用微弱的声音说:“我怎么听不见小安的歌声了?看样子我的病很重了。”守在身边的护士赶忙去找多年来为她照管花木的管理员小安,说首长想听你唱歌呢。
  小安的心情和大家一样焦虑、沉痛,怎么还有心情唱歌呢?但他知道,宋庆龄喜欢听他唱歌。在以前的日子里,年轻的小安经常一边在庭院干活,一边小声哼唱着歌儿。有一次,宋庆龄散步时从他身边走过,说:“小安,你唱得好听,大声唱吧。”从此,小安干活累了,就坐在廊沿下大声唱一段他喜爱的歌。宋庆龄有时在楼上书房听到了,就用录音机录下来。有一次,宋庆龄还特意拿了面包、汽水,走到小安身边说:“你干活累了,吃了这些再干吧。”然后,她微笑着看小安把面包和汽水消灭掉。
  此刻,小安强忍着悲痛,镇静下来,站在通往楼上卧室的楼梯口,唱起了宋庆龄喜欢听的歌:电影《怒潮》插曲“送君送到大路旁”、陕北民歌“高楼万丈平地起”等等。歌声传到了楼上,宋庆龄听到后,脸上有了笑意,轻轻说:“我听到小安的歌声了,我的病快好了……”没过多久,她又昏迷过去,再也没有苏醒过来。
  最后的宋庆龄是在平和、安详中走的。她为自己的亲密友人、辛勤工作的医生护士们尽了最后一份心意。她也听到了给她憧憬、慰藉的歌声……(据《人民网》)
  编辑/吴雨
其他文献
苏童的小说《园艺》以细腻的笔触书写了一个贵族家庭的没落。孔家的没落,不单是因为男主人公孔先生的死亡,还表现于两代人对植物的欣赏趣味的变化、生活方式与生活能力的没落,还
目的:讨论手术治疗急性解释性胆囊炎42例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急性解释性胆囊炎患者,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
新升格高职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办学时间低于十年的已超过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的半数,但由于部分院校是最初的中专校升格或特殊专科学校合并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在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以及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1 5年2月到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28例骨科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
107岁的张明珠老人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脸部丰盈润泽,皮肤富有弹性;耳大有轮有垂,听力极佳;眼睛炯炯有神,目放光华。一眼看去,以为是六七十岁的人。她被誉为相貌最美的老寿星。  张明珠1905年6月22日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封建家庭,现居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她50岁之前是在上海度过的,之后和丈夫随子女到北京定居。如今他们家已是五世同堂,张明珠最大的外孙已经60多岁了,外孙的孙子也10多岁了。  谈及老人
目的:分析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中联合莫沙必利与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病历均于2016年7月开始数据检索,对患者进行随机对照,Meta分析所
随着近几年政策引导及教育发展,高等院校规模持续扩充,高校内的房地产建设也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在空前发展的同时,高校的房地产建设和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实现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治疗所取得的效果,评价对患者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永阳街道中山社区,调查时间为2018年2月到2019年]月,选
文章论述了大学生社团的特点和作用,并对如何更好地开展社团活动,发挥社团作用提出了建议,以期大学生社团能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