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节气里的中华美食

来源 :意林·少年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g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肯定看过很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演绎,比如有人拍出好看的照片,有人拍出炫酷的视频,有人设计出精美的图案,但是,藏在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美食你可能真没见过。

立春盘


  立春吃春盘也叫“咬春”,是人们迎接春天的一种方式,就算你没吃过春盘,那么春饼、春卷肯定吃过吧?没错,用薄饼皮卷起五颜六色的青菜和酱料然后一起送进嘴里的味道太熟悉啦。

雨水罐


  雨水天气濡湿、阴晴不定,以前的人们在这个时节做罐罐肉孝敬长辈,没想到罐罐肉从此流传开来,成为一道流行的时节美味,那些炖在罐子里的肉香,一不小心就飘满巷子。

春分菜


  春分时节,野生春菜长势凶猛,于是祖先们开创出“春分吃春菜”的传统,把鲜嫩的春菜夹到沸腾的鱼片汤里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涮两遍,夹起来、吹口气、把筷子放进嘴里,春分时节的美味也跟着溜进喉咙。

清明团


  用草头汁做成的青团,是清明时节最流行的味道,即使有些地方做法和叫法(糯米团子、糍粑)不一样,但这些软糯的糕团食物味道一样好吃,一样叫人想家。

谷雨茶


  在产茶地区,茶已经成为“饭菜”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把它当作“传家味道”归纳进来,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谷雨茶都是许多人心里等同于故乡味道的精神食粮。

立夏饭


  吃一碗用笋丁、豌豆、蚕豆、鲜肉、香菇一起炒出来的立夏饭,是开启夏日模式的一个小小仪式。吃立夏饭的传统,据说是对立夏时节田野里各种丰盛收获的回馈。

小满菜


  小满是开春后的第一个真正的“ 农忙季”,人们把小满时吃苦苦菜的习俗赋予了“先苦后甘”的含义。当我们想起小时候把饭菜送到田埂上,喊爸爸妈妈吃饭的情景,就觉得格外幸福,饭菜也格外好吃。

芒种梅


  若要找一个味道代表芒种,梅子必定最合适。芒种时节的梅子或许还有些青涩,但吃法反而比熟透的梅子有更多花样,煮梅子、腌脆梅、酿梅酒……在炎炎夏日,谁的记忆里没有一棵梅子树!

夏至面


  夏至的面,需要用刚从田野里收割的小麦来做,在经过愉快的揉捏和拉扯后,无论做成汤面、凉面还是拌面,都有让人吃到碗底朝天的魔力。

小暑藕


  清凉的荷塘,为我们长出水灵灵的藕,顺便帮我们养成小暑时节一定要吃藕的好习惯,这道从水塘淤泥里长出来的鲜活美味,总是在小暑天来到我们的饭桌上。

大暑汤


  大暑之前,是热气滚滚的小暑;大暑之后,是清清爽爽的立秋。节气之交,我们的饭桌既不能太清淡,也不能太荤腥,所以有喝汤“温补”的传统。

立秋肉


  先是有一位不知名的老祖宗发明了“立秋贴秋膘”的传统,后来又有一位知名的老祖宗发明了一道叫作东坡肉的菜,还告诉我们应该在立秋时节吃,所以立秋吃肉进补这种美好的传统,当然不能丢。

处暑鱼


  处暑时节,洋流为海岸线上的人们带来丰盛的海洋大餐,于是“魚”理所当然成为处暑节气的传家大餐,而在这时,放养在水田里的稻花鱼,也快上桌了呢。

白露酒


  古人挑白露时节酿酒,不仅是因为这时天气适合发酵,还能从清晨的芭蕉叶子上收集酿酒用的夜露,连同枝头摘下的桂花也可以一起封入酒坛子里酿成桂花酒。

秋分蟹


  秋风起,蟹脚痒。到了秋分时节,再不去捕,肥美膏黄的螃蟹都快爬上饭桌了,无论是大快朵颐式的吃,还是拿着蟹八件一步步拆解细嚼慢咽,秋分的蟹,把这个时节变得更加美味。

寒露酥


  因为有核桃、枣子、莲子、板栗、芝麻等好果好实一起成熟上市,寒露时的酥饼比其他时段似乎要好吃一些,每当这时,家里不备一些柔软、松脆的酥饼,日子总过得仿佛意犹未尽。

霜降柿


  在大部分果子已经圆满收场的霜降时节,家门口那棵高大的柿子树上,鲜红的柿子还在枝头倔强地等待一场寒霜,一场让我们格外怀念的家乡味道。

立冬饺


  迎接冬天最好的方式,是挥舞着擀面杖,和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然后,围着饭桌吵吵闹闹地说着家常。

小雪煲


  天越来越冷,我们的饭桌却越来越热闹,小雪时节,饭桌上一定不能缺少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羊肉煲,混合着香叶、八角、桂皮、枸杞和料酒的汤汁拌饭,去到哪里都念念不忘。

大雪炉


  小时候,每当雪越下越大,爸爸妈妈总是能准确地在杂物堆里,把那个积满灰尘的铜炉子翻出来,随便一擦又是明亮如初,清汤锅底、麻辣锅底……满满一桌子菜,都快要把窗外的雪融化了。

冬至圆


  长辈们说,冬至的汤圆,吃一碗,大一岁,小时候的我们,唯恐比别人家孩子长得慢,于是拼命吃,把这种甜甜糯糯的味道吃进骨子里。

小寒粥


  南瓜粥、红薯粥、桂圆粥、腊八粥,寒冬的热粥一直是格外暖心的存在,总是让人不禁想起天寒地冻时窝在家里懒懒度日的那些时光。

大寒宴


  每年这个时候,该放假的放假了,该回家的回家了,该团聚的团聚了。人到齐,菜就上桌。大寒是家里厨房和餐桌最忙碌的时候,糖果盒是满的,饭桌上的菜拥拥挤挤,心里的快乐也是满的。
其他文献
丼[ dǎn] [ jǐng]  大家有没有过指着日料菜单上的“某某丼”,不确定怎么念始终下不去嘴的尴尬?其实,这个字并非日本的自创字,也不是错别字,而是正宗的汉字。  “丼”在中文里有兩种读音,分别是:dǎn,指投物入井的声音;jǐng,“井”的异体字。玊[sù]  “玉”字大家都认识。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有一块“玊”,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很想把这个字上下翻转过来看?其实,这不是被弄反了,因为“
编者按:师生关系作为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影响教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现实中存在的部分师生关系并非和谐愉悦。师生关系也是教育研究中亘古不衰的话题,不同时期教育理论对这一关系有着不同的研析与解读。所以,无论是实践创新还是理论发展的需要,我们都有必要来重新审视当前的师生关系。    19世纪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说”给教育界投下了一粒泛起层层涟漪的石子,正当学界还在热议这一学说的合理性或给予批判的
作为课程改革的产物,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人文学科,更是一门综合学科,所以,教学时用地理课堂模式教地理知识、用历史课堂模式教历史知识,就偏离了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大方向。如何恰当地、准确地把握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呢?笔者认为,解读教材是根本。然而,解读教材首先应该解读课题,从课题之中找寻奥妙。  一、根据课题的逻辑关系,准确把握教学的“衡”  《历史与社会》的编写者设计了一些因果关系鲜明的课题,如“变革与争霸”
关于灯笼果,传说是王母娘娘发怒,身边掌灯的仙女一惊,手中灯笼从天宫掉落人间,恰巧挂在树上,变成了果实。这当然是美妙的神话罢了。不过自然界确实存在很多酷似灯笼的果实,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栾树果——三棱灯笼  栾树的果实,由纸一样的三片三角形果皮包裹着。整个果实犹如精致的小灯笼,成串挂满树冠。微风吹过,耳畔一片沙沙之声,似乎是它们发出的嬉戏声。青绿的幼果逐渐转为淡黄,成熟后变为深红。严冬,树叶全落了,
导 读  你有没有问过“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这些问题呢?本期的《青鸟》就是一本关于幸福的书。故事讲述了伐木工家的笛迪尔和美迪尔两兄妹为了救邻居家的女孩,在仙女的引导下,一路历险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最后他们发现,幸福看似远在天边,其实近在眼前。只要我们擦亮眼睛、勇于追求,属于我们的那份幸福就会悄然来临。精彩选段  凛冽的寒风在窗外呼啸着,风声呜呜的,像在唱一首只有树林听得懂的神秘的歌。大片大片
“千呼万唤始出来”,2009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作文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露出庐山面目,向人们展示各自的风采。仔细领悟它们,无疑会对我们应对2010年高考作文有很大帮助。  笔者将其与去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题作了一下比较(详见附表),得出如下整体感觉:基本稳定,小有变化;贴近生活,注重底蕴;强调理性思辨与创新精神。下面,笔者就今年的全国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题的整体特征作一些分析,并结合《考纲》相关的能力
清早,我到家门口的学海边去玩,一跨上走道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学海边跑去。  那里的白玉兰已经开了不少。玉兰枝向四面八方拜了拜,好像很期待人们去欣赏被它呵护的玉兰花。玉兰花千姿百态,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花蕊害羞地藏在里面,像刚睡醒的美少女;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像一个落落大方的姑娘;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外面裹着一圈棕色的绒毛,像一个大大的鹅蛋。咦?树上竟然没有一片叶子,这真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教材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一种知识上的线索,为学习提供导引和参考,而教师的理解、处理、驾驭和超越教材的能力,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1]笔者认为,对“叙事宏观,内容庞杂”的高中历史说,“小切口,深分析”的教学思路能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抓准教材切入口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是高中历史必修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的最后一课,与前面两课——“美苏争锋”和“
提起军马“大黄”,军马医罗继龙有说不完的故事。让他印象最深的,当数“大黄”认路的事儿。  那年5月底,驻训点所在的草原刚刚泛绿。罗继龙像往常一样,晚上10点多出发,随勤务班一起去放夜马。为了让军马吃到草原上新鲜的夜草,放马的官兵往往晚上10点出发,第二天清晨六七点才能回来。  那天凌晨,天气突变。先是刮风下雨,接着大雪纷飞。驻训点海拔4000多米,变天本是常有的事,可在初夏时节下暴雪,罗继龙和同行
- 1 -  下周五我们班要开展一堂社会实践公开课,我们几个班委放学后留下来,讨论如何分工。  第一组主要调查大街小巷的错别字;第二组调研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就在大家纠结第三组开展什么实践主题时, 乔一木提议道:“要不我和薇薇采访一下外卖配送员吧?”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忘了说,我爸就是外卖配送员,俗称外卖骑手。不过除了知道爸爸天天骑着电动车跑来跑去送外卖,具体的工作情况我还真不了解。  于是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