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有着不同程度的困难,老师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适合的教学安排,引导学生踏上英语学习之路。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英美文化;情感;教学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初中生几乎占全国初中生总数的2/3多,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中国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地区差异,不同地区教育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特别是英语教学,与传统学科不同,英语教学问题在农村中学格外突出。主要表现在:首先是英语教学队伍的落后与不足,由于地域的限制农村初中很难吸引优秀的教师,师资水平远不能与城市中学相比;其次是教学条件简陋,教学设施落后;最后是学生基本上来自农村,从小接触英语的机会极少,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使得学生学英语的热情不高,学生的思维也表现得不够活跃。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水平,除了在客观方面改善教学环境外,我觉得更应该从教师主观入手,根据农村初中特有的条件作出适合的教学安排。本人经过十几年的教学研究,切身对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里谈一谈自己多年的体会与认知。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很多同学一开始就对英语学习望而却步,兴趣淡然,主要是同学们还很少接受外来的文化,长期沉浸在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氛围中不能很好的过渡。其实英文是很interesting的,只是缺乏interested的人,所以老师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我们可以首先从英美文化入手,开启学生们面向世界的窗户,让学生多认识一些欧美元素,使他们离这种文化更近一点,给他们讲圣诞节的欢乐,感恩节的故事,还可以鼓励他们多听英文歌曲(这种条件是允许的,许多同学都有复读机或mp3),虽然他们还听不懂,但已经很足够了,甚至还可以刮起一阵听英语歌的旋风。据我了解很多学生是在进入高中后疯狂补习英文歌曲的,其实他们那时也会听不懂,关键是有了一种英语文化的氛围,一切都显得自然。
2.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们不仅要为学生铺好进步的道路,还要为他们搭好情感的桥梁。来自农村的孩子普遍缺乏一种竞争的意识,他们从小生活在一个比较闲散的氛围中,很少有家长正确的引导,学习任务少,压力小,基础比较薄弱,自律性和自觉性比较差,进入中学后就会很难适应。所以我们老师在学习上应该严格要求,把好单词记忆的关,守好文章背诵的槛。我们还要走入他们的生活,他们离开父母在校住宿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可以经常找不同的学生谈话,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及时给他们加油打气。让学生接受你,喜欢你,从而接受你传授的知识,喜欢你的英语课,你与他们共同进步,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3.科学地安排好教学环节
3.1因材施教。学生进入初中时大致可以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未接触过英语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经过补习或是额外辅导过的,开始后一部分明显占优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考试后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以前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同学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而后者也开始出现分化,出现补课后遗症,原因很简单,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同学中有一部分接受力比较强且比较勤奋,所以能胜出,而后者中有一部分会因以前接触过英语而掉以轻心,英语成绩很快会滑坡。我们必须努力应对这种情况,对不同的同学暂时要有不同的要求,尽量鼓励落后的同学,最后才能使学生共同进步。
3.2提高学生积极性。在开课的前五分钟内可以组织一个小小的故事或是笑话演讲,让学生轮流依次进行,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准备,可以很自然地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奖励,对表现优秀和进步的同学可以发给小小的礼品,一支笔或一张英文卡片即可,这样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3采取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讲解习题,老师应该从总体上把握题目,那些有难度的部分,要讲透彻,简单的部分一跳而过,学生点题要讲的就作为重点,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又可以使落后的同学跟上。由于英语的教学内容比较繁重,学生必须进行课外的学习,老师要大力支持他们进行自主学习,选择合适的工具书,介绍好的学习方式,因为那样效率会更高,学得更深入也会更持久。
英语学习一直是许多农村孩子的拦路虎,但他们很勤奋,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接受另一种文化的障碍,闻道有先后,作为老师我们能够先知,就带领着他们打开面朝世界的窗户,克服重重困难,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收稿日期:2008-03-16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英美文化;情感;教学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初中生几乎占全国初中生总数的2/3多,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中国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地区差异,不同地区教育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特别是英语教学,与传统学科不同,英语教学问题在农村中学格外突出。主要表现在:首先是英语教学队伍的落后与不足,由于地域的限制农村初中很难吸引优秀的教师,师资水平远不能与城市中学相比;其次是教学条件简陋,教学设施落后;最后是学生基本上来自农村,从小接触英语的机会极少,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使得学生学英语的热情不高,学生的思维也表现得不够活跃。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水平,除了在客观方面改善教学环境外,我觉得更应该从教师主观入手,根据农村初中特有的条件作出适合的教学安排。本人经过十几年的教学研究,切身对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里谈一谈自己多年的体会与认知。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很多同学一开始就对英语学习望而却步,兴趣淡然,主要是同学们还很少接受外来的文化,长期沉浸在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氛围中不能很好的过渡。其实英文是很interesting的,只是缺乏interested的人,所以老师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我们可以首先从英美文化入手,开启学生们面向世界的窗户,让学生多认识一些欧美元素,使他们离这种文化更近一点,给他们讲圣诞节的欢乐,感恩节的故事,还可以鼓励他们多听英文歌曲(这种条件是允许的,许多同学都有复读机或mp3),虽然他们还听不懂,但已经很足够了,甚至还可以刮起一阵听英语歌的旋风。据我了解很多学生是在进入高中后疯狂补习英文歌曲的,其实他们那时也会听不懂,关键是有了一种英语文化的氛围,一切都显得自然。
2.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们不仅要为学生铺好进步的道路,还要为他们搭好情感的桥梁。来自农村的孩子普遍缺乏一种竞争的意识,他们从小生活在一个比较闲散的氛围中,很少有家长正确的引导,学习任务少,压力小,基础比较薄弱,自律性和自觉性比较差,进入中学后就会很难适应。所以我们老师在学习上应该严格要求,把好单词记忆的关,守好文章背诵的槛。我们还要走入他们的生活,他们离开父母在校住宿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可以经常找不同的学生谈话,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及时给他们加油打气。让学生接受你,喜欢你,从而接受你传授的知识,喜欢你的英语课,你与他们共同进步,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3.科学地安排好教学环节
3.1因材施教。学生进入初中时大致可以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未接触过英语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经过补习或是额外辅导过的,开始后一部分明显占优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考试后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以前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同学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而后者也开始出现分化,出现补课后遗症,原因很简单,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同学中有一部分接受力比较强且比较勤奋,所以能胜出,而后者中有一部分会因以前接触过英语而掉以轻心,英语成绩很快会滑坡。我们必须努力应对这种情况,对不同的同学暂时要有不同的要求,尽量鼓励落后的同学,最后才能使学生共同进步。
3.2提高学生积极性。在开课的前五分钟内可以组织一个小小的故事或是笑话演讲,让学生轮流依次进行,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准备,可以很自然地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奖励,对表现优秀和进步的同学可以发给小小的礼品,一支笔或一张英文卡片即可,这样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3采取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讲解习题,老师应该从总体上把握题目,那些有难度的部分,要讲透彻,简单的部分一跳而过,学生点题要讲的就作为重点,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又可以使落后的同学跟上。由于英语的教学内容比较繁重,学生必须进行课外的学习,老师要大力支持他们进行自主学习,选择合适的工具书,介绍好的学习方式,因为那样效率会更高,学得更深入也会更持久。
英语学习一直是许多农村孩子的拦路虎,但他们很勤奋,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接受另一种文化的障碍,闻道有先后,作为老师我们能够先知,就带领着他们打开面朝世界的窗户,克服重重困难,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收稿日期:200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