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各”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各”的本义并非如《说文解字》所言为“异辞也”,从甲骨文字形上可以考出它的本义是“止、至”。文献中“各”多用“格”来表示,通过本文考察,“各”正是“格”的初文。“异辞也”是“各”的假借义。
  关键词:“各” 本义 “格”
  
  《说文解字》释“各”为:“各,异辞也。从口、。者,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也。”我们以为这里许慎对“各”的解释并非其本义。
  甲骨文中“各”字的初形写作“”或“”,后来又写作“”或“”,最后变作“”或“”。最后之形,周代金文沿用之。甲骨文“各”上面从“”或“”,象足趾向下之形;下面从“”,即《说文解字》中的“”字,《甲骨文字释林》认为典籍通作“坎”。“”字象人的脚趾向下陷入坑坎之形,所以“各”即是“止、至”之意。于省吾在《甲骨文字释林》中说:“‘各’字有停止不前之义。”杨树达在《积微居小学述林》中也说:“‘各’亦‘来’也。”“来”就是“到”、“至”。康殷的《文字源流浅说》说“各”“表示来到、至等意”。又甲骨文中“出”字作“”也作“”,这和甲骨文的“各”只是上面所从的足趾有向上向下之区别。《文字源流浅说》分析“”象足出于土坑坎形。可见,“各”之形象脚陷入坑坎,所以其本义为“停止、到至”;“出”之形象脚从坑坎中出,所以其本义为“上出、出走”。从甲骨文字来看,“各”与“出”字形相对,意义相反,故而可以相互验证其本义。并且“各”的这个意义,文献中也多有例证。金文《师艅簋》:“王各大室。”金文《竞卣》:“白屖父皇兢各于官。”《宰椃角》铭文:“王在东门,夕,王各。”《敔》铭文:“王各于成周大庙。”
  典籍中“各”多作“格”,用“格”来表示“止、至”之意。《尔雅·释诂》云:“格,至也。”《小尔雅》云:“格,止也。”又《释言》云:“格,来也。”例如《仪礼·士冠礼》:“孝友时格,永乃保之。”郑玄注:“格,至也。”《礼记·月令》:“(孟夏)行春令,则蝗虫为灾,暴月来格。”郑玄注:“格,至也。”《书·舜典》:“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汝陟帝位。’”孔传:“格,来。”《尔雅今注》中说:“格,同‘’。来,到。”《尔雅释文》亦云:“‘格’字或作‘’,又通作‘假’。”可知,“格”与“”通,而“”的意义就是“至”。因为《方言》云:“,至也。邠、唐、冀、兖之间曰假,或曰。”《方言》:“,来也。自关而东,周郑之郊、齐鲁之间或谓之,或曰怀。”由上看来,各家对“格”多训为“止也”“来也”“至也”,其实这三者意通。《尔雅义疏》有言:“……格既训至,《释言》又云:‘格,来也’,《小尔雅》又云:‘格,止也’。止来亦至矣。”以上可知,“格”训为“止”“来”“至”之意,确实无误。甲骨文中“格”写作“”或“”,正是“各”的甲骨文字形。而且清代的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口部》亦云:“各,古格字,故从。有至义,亦有止义,格训为至,亦训为止矣。”况且上古音中,“各”和“格”读音完全相同,都是铎部见纽入声。可知,“各”即是“格”的初文,意为“止、至”。
  后起从“各”的字不少,例如“閣”“”“客”“恪”等。《说文解字》对“閣”的解释是:“所以止扉也。从門,各声。”《尔雅·释宫》云:“所以止扉谓之閣。”可知,“閣”有“止”意。《方言》卷一:“,至也。邠、唐、冀、兖之间曰假,或曰。”又《方言》卷二:“,来也。自关而东,周郑之郊、齐鲁之间或谓之,或曰怀。”“”有“至”意不言自明。《说文·部》:“客,寄也。从,各声。”段玉裁注:“自此託彼曰客。”“客”即寄身止至于下。《尔雅·释诂下》:“恪,敬也。”《正字通》释“恪”为“恭谨也”。可知“恪”有“使自己的行为停止在某一行为规范之内以示恭敬”之意。并且按照唐作藩的《上古音手册》,上古音里“各”是铎部见纽入声,“閣”“”也是铎部见纽入声,可见此三者上古音同;“客”是铎部溪纽入声,“恪”也是铎部溪纽入声,此二者同前三者韵部相同,声母之间是见溪旁纽的关系,所以它们是音近字。“閣”“”“客”“恪”四字皆从各,以“各”作为偏旁,且都含有“止、至”之意,古音又与“各”十分相近。按照音近义通的训诂原则,可推知它们来自于一个共同的语源,这个语源就是它们所皆从的“各”。“閣”“”“客”“恪”这四个字是由“各”孳乳出来的同源字,其语源义是“止、至”,这也就更进一步证明了“各”的本义是“止、至”。
  “各”的本义既为“止、至”,后又借声以为“异辞也”,作为指示代词,指代一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例如《书·盘庚上》:“自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唐·萧颖士《仰答韦司业垂访》:“物各有所好,违之伤自然。”后又引申为“异,分离”。《正字通·口部》:“凡事物离析不相合皆谓之各。”宋·王禹偁《酬种放徴君》:“男儿既束发,出处歧路各。”
  综上所述,可知“各”的本义为“止、至”,典籍中多用“格”来表示此义,而“各”本身又转而借声以为许慎所谓“异辞也”,作为指示代词,指代一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后又引申为“异,分离”,这一路的引申脉络是十分清晰明了的。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M].北京:中国科学院,1954.
  [4]康殷.文字源流浅说[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
  [5]徐朝华.尔雅今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6](汉)扬雄.方言[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清)郝懿行.尔雅义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8](明)张自烈,(清)廖文英[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
  [9]唐作藩.上古音手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谢培培,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物体系统在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时,物体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在实际问题中,物体系统不受外力的情况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在具体处理时往往有
病原生物学是必不可少的医学基础学科。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趋式,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本院实际,通过对病原生物学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论述近年来所采取的
转化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物理解题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将复杂的、难解的或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容易的或熟悉的问题。本文就此举例说明。1动转化为静机械运动的描
【正】 无论哪一个阿拉伯数字都十分平凡,人们只有用到时才想起它们。可是一旦它们和某些人联系在一起,这些就不是简单的数字了。 “1”:这是守门员的专用号码,“门神”达萨
【正】 认识陆莉是在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当时电视里正播放女子高低杠的决赛,比赛在激烈进行着,画面上出现了中国运动员,稚嫩的脸上透着刚毅,只见她走到高低杠前,用一双小手
在高中学习阶段,有一些同学可能会遇到几次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中出现时而进步时而退步的波动起伏,甚至持续出现进步暂停或下降,难于提高的现象。
<正>~~
期刊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直是文学院(原中文系)的基础学科之一,自1995年建校并设立中文系开始,这一学科就承担着文学院(中文系)的本科教学任务,并于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几代学者
【正】 有才干的年轻人想进NBA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在大陆航空公司体育馆里举办的1996年NBA选拔大会上,在第一轮被选中的29名球员里,有两名高中刚毕业的学生,17名在大学只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