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归生活 重视感性经验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t014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卡希尔的理解中,人是一种符号化的动物。语言符号使人摆脱对具体事物的直接依赖,通过抽象化概念来把握外在世界并表征自身,这使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真正区别开来。因此,学校教育主要是符号知识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也主要是符号知识的学习。然而,杜威认为,符号并不真正具有代表性,因为符号并不能真正把不在眼前的事物带入目前的经验之中,反而让语言媒介的代表性本身变成了目的。人的学习使自己获得经验的增长,这些经验是通过符号来进行归纳和表达的,但符号本身毕竟不是经验,只是沟通人与经验之间的中介,语言符号作为媒介本身不是目的。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普遍的误解是,把语言符号直接等同于经验,把某些概念和话语视为真理本身。杜威指出:“正规教育尤其面临着这种危险,它导致的结果就是,当语言文字占了上风时,通常称之为学术的东西,即完全的本本主义就会频繁地出现。”
  以为写在本本里的就是权威表述,以为理论性的表达一定高于直接经验,这是普遍存在的错觉。杜威举例告诉我们:“在俗语中‘现实感’这个词语是用来表达直接经验的,它所包含的紧迫性、温暖感和亲切性与间接经验的遥远性、苍白感和冷淡性之间形成对比。‘心靈领悟’和‘欣赏’是对实现一个东西的感觉的比较精致的说法。除非采用同义的说法,比如说‘像回到家的感觉’‘真正的心领神会’等,否则就不可能解释清楚这些观念,因为要想知道事物的含义,唯一的方法就是获得直接经验。”显然,杜威非常看重人在生活中的感觉,他称之为“现实感”,而“现实感”是表达人的直接经验的,它给人的感受是温暖而亲切的。反之,杜威对符号化表达的间接经验并不怎么推崇,甚至比较低估它的价值,视为“遥远、苍白和冷淡”的东西。
  我们常常会听到说,要把生活中的经验上升为理论,达到从感性经验到理论话语的飞跃,似乎感性经验意味着低层次,只有理论话语才是更高的水平。因此,大凡比较有成就的校长或老师,他们似乎都有一些较为概括化的言语,追求抽象化的理论表述,一些名师、名校长的文章或报告,与高校教授学者的话语风格很相像。在许多教学观摩和学术报告活动中,对于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示范,参与听课的教师个个热情高涨,轮到专家学者作报告时,很多听课教师会选择退场。因此,专家学者常常抱怨教师素质低。杜威的一段话对我们很有启发。他说:“比如说,我们阅读一段关于一幅画的专门说明和实际看到这幅画,两者当然是有差别的;只是看到了这幅画和看到之后被这幅画感动,这两者也是完全不同的;学习关于光的数学方程式,与在朦胧的景色中看到特别辉煌的照明而被深深吸引,这两者也是不一样的。”
  苏格拉底相信理性能洞悉事物的本质,科学可以抵达生存背后的深渊,概念的建立和逻辑的演绎被推崇为在一切能力之上的最值得赞许的天赋。尼采认为,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文明衰亡的象征。因为从苏格拉底开始,理性第一次僭越本能,从此人们热心于世界的理性化和人生的科学化。在尼采看来,求知欲的泛滥和理性逻辑的弥漫摧毁了生命的本能,导致现世生存源泉的枯竭。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母语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文化的熏陶和人格的提升,因而,必须打通符号化的母语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切身的生活体验。那种没有经过亲身体验的、由别人那里听来的所谓理论,对于学生品格的提升不会产生根本的影响。语文教学如果抽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性体验,就没有审美形象所带来的愉悦感。语文学习如果缺乏从感性到理性的跃迁过程,认知活动缺失情感的参与,学生就很难获得精神生命的充盈和对语言应用的有效把握。
其他文献
文化符号的挖掘是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至关重要的一步,北京故宫博物院有着丰富的文物藏品和文化资源,这为文化符号的挖掘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宝库.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文创产品就来
众所周知,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持续的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谐美好的命运前途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往往被视为“人类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和“人类文化活动的灵魂”。强化对人文精神的皈依与涵育,向来是人类文化活动需要时刻坚守的根基和方向,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周国平在剖析中国教育现状时就曾指出:“当今教育的种种问题,实际上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这也就从侧面指出了人文精神对于推动教育积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名作,写于1933年1月14日,那个时期诗人因为参加浙江的进步学生运动,而被国民党当局关进了黑暗的监牢。这个时候,诗人失去了正常的自由生活,个人生活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正是在一种极端困苦的情境下,诗人在回忆中创作了这首以人生的苦难为核心主题的诗作。也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首因感而生和由情而成的诗作,成了诗人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肺腑,首先在于诗人经历的真实与
教了30多年的书,搜集的有关语文方面的资料,可以说有近万册,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我这30多年来的备课笔记,要是把这30多年来的备课笔记积攒起来,说夸张一点至少有几箩筐,也许有人
期刊
着力开展“创意教学”,倾力打造创意课堂.用有创意的课堂,保障高效教学的实现;以有趣有味的语文课堂,保障乐学、善学成为现实.rn深入推进“大阅读”,大力建设书香校园.利用学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设计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并且去探索更加方便快捷的设计形式。人们努力探索数码绘画,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数码绘画也催生出了许多种类。2015年9月10日美国苹果公司推出了Apple Pencil,Procreate在这个设计需求背景下应运而生,Procreate是一款专门为iPad设计的主流创作应用,深受创作者、艺术工作者及设计師等专业人士的喜爱。本文将从Procre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400万字以上,建议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品位.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1]课标之所以提倡整本
期刊
摘 要:半音化的广泛运用是音乐调性拓展的一种常见方式,在决定音乐风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和声功能和传统调式思维被逐渐打破,作曲家在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当中,半音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法之一。而沃尔夫在秉承与阐扬传统作曲技法的同时,又融合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及现代音乐的创作手法。本文主要以沃尔夫《莫里克歌曲集》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艺术歌曲进行半音化的诠释与探究。通过了解作曲家在处理半音化
在“诗缘情”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特别注重诗歌的抒情特质,因此对叙事诗的关注略显不足,相比抒情诗,对叙事诗进行文本解读时存在的问题也更多。古代叙事诗将叙事和抒情高度结合,叙事诗是叙事的诗,也是诗意的叙事。从内容上来说,古代叙事诗取材于现实生活,作者以诗的形式记录历史变迁、社会动乱、人事沧桑。故本文以《卖炭翁》为例,立足于事、诗、史三点,从叙事中所寄寓之情志、通过艺术手法所表现之讽喻以及题旨中隐含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