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门”是现代汉语基本词汇中的一员。最近几年,使用双音节名词或动词加“门”组成新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构造这些新词时主要应用了语言类推机制。
【关键词】 “门”;语法意义;动因
[ 中图分类号 ]H 12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5838-(2009)12-0084-03
一、 引言
近年来,新闻从业者在报道与公众人物有关的负面消息时,无论是转述国外的事件还是描述国内的情况,汉语开始大量使用仿译的“某某门”来指代特定的新闻事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新兴的“某某门”式专有名词。最近这两三年来“某某门”的使用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语法界已有人对于这种新用法给予了一定的分析。如,2007年5月张伟丽发表于《读与写杂志》的论文《洋词缀“门”的汉化》认为“门”类新词中的“门”是一个外来词缀,并对其引入演变过程做了解释。学术界关于词根词缀化现象的分析由来以久,对于词缀化的原因也有一些通行的概括说法,但目前并没有人对这种“某某门”式的新词用法中所反应出来的“门”的词缀化特点与动因作具体分析。
本文努力从“门”的词缀化演变特点入手对这种新式用法做具体描写与分析。这里所要阐释的是汉语实词“门”的词缀化演变过程具有哪些特点?在这个过程中,“门”的词缀化究竟处于哪种状态及产生“门”词缀化的具体动因究竟是什么?本文在广泛的实例调查基础上从“门”的演变过程,新词“某某门”的搭配特点及结构特点对“门”的词缀化用法作具体分析,并就产生这种词缀化趋向的原因给予解释。文中例句大都引自近年来报刊和网络中的新闻语料。
二、 汉语实词“门”与新词里的“门”
在现代汉语基本词汇中,“门”是一个词根语素。以“门”构成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在《辞源》中“门”词条①下有:
(1) 门把(被转动时可打开门锁的把手)
(2) 门坎(门框下端的横木条、石条或金属条)
(3) 门鼻儿(钉在门上的金属半圆形物件借助其他东西扣门或用来上锁)
(4) 门框(围着门道两旁和顶上的边框和上槛镶在墙上通常支承着门扇)
汉语基本词汇最大的特点就是词义具有稳定性。实词“门”也不例外。在古代汉语中,实詞“门”构成的词语甚多,意义与今天使用的意义完全一样,略举几例:
(5)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诗·邶风·北门》)
(6)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7)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左传·僖公三十年》)
(8)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赵奉县咏怀五百字》诗)
(9) 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张凤翼《灌园记·后识法章》杂剧)
从古代“门”构成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门”构成的词语对比可以发现,这些词语中的“门”都是指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它的来源为造字时代人们用会意方式创造的。
现在的“门”类新词,如“错字门”中“门”的意义则完全不同于汉语实词中的“门”。可以说,这种新词里的“门”意义已经虚化了,并不指代什么具体事件或客观现象,与设在关口或通道处转动装置意义的“门”没有联系,而是只具有一定的语法意义。由于“门”类新词里的“门”最早是翻译自英语Watergate Scandal中的新兴英语后缀”gate”,所以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门”类新词里的“门”也是一个借入的外来词缀。我们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翻译Watergate Scandal为“水门事件”中的 “水门”是一个地名,具体是指一栋建筑,是有意义的,这时的“gate”并非一个没有意义的词缀,所以由此认为“门”类新词里的“门”是借入的词缀也是不稳妥的。我们认为“门”类新词里的“门”是由于人们对现代汉语词根语素“门”认知域发生改变的结果。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直接影响了人类的概念结构和语言表达、运用和理解。“门”的词缀化用法是通过隐喻这种认知方式实现的。隐喻就是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也称为是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Heine等人(1991)将语法化看作是若干认知域之间的转移过程。他们把各个基本的认知域排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 ,这个等级的前半部分(由人到空间)是实词变虚词的过程,后半部分(由空间到性质)是虚词进一步虚化的过程。从词根语素“门”到“门”类新词里的“门”正是完成了这样一种转移过程。“门”类新词里的“门”即是由词根语素“门”代表的基本认知域“物”向“门”类新词里“门”代表的基本认知域“事”的一种投射。
三、“门”词缀化的结构特点
实际上“门”类新词在普遍推广的过程中,媒体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报道中以“某某门”来指代特定新闻事件的用法被媒体大量使用,这些用法普遍用于指代发生在国内的新闻事件,并且不断产生的“门”类新词在结构上呈现出一些共性特征,即“门”类新词普遍是采用在“门”前添加名词性或动词性成分来构造新词,也有部分采用在其前添加动宾短语来构造新词。例如:
1.前加成分为名词性。
(10)“手机门”(王学兵手机丢失致私密短信、图片泄露事件)
(11)“艳照门”(陈冠熙与众多香港女艺人亲密照片泄露事件)
2.前加成分为动词性.
(12)“解说门”(黄健翔在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1/8决赛时过于激情的解说事件)
(13)“资助门”(孙俪不满受助生月消费超500元爱心资助半途而废事件)
3.前加成分为动宾词组。
(14)“补妆门”(2008年4月中央电视台女主播直播新闻时实然补妆事件)
(15)“返航门”(2008后3月31日,中国东方航空云南分公司14个航班集体返航事件)
无论是名词性成分还是动词性成分,亦或是动宾词组,“手机”“解说”“补妆”都是双音节。这是不是一种偶然呢?类似的很多“门”类新词,如:“邮件门”、“公主门”、“脏话门”、“索尼门”、“电池门”、“短信门”、“肥胖门”、“投票门”等等。“门”类词的前加成分都是双音节词,这就说明采用双音节词加“门”这样一种结构形式组成新词并非偶然现象。我们称这种结构形式为“2+1”模式,即前加成分“2”是双音节词或短语,“1”为不变的“门”。为什么采用这种模式?我们认为,之所以采用这种模式构造新词是与现代汉语基本特点相适应的。
黄伯荣、廖序东(1989)对比现代汉语与印欧语总结出现代汉语的特点为“现代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双音节词占优势”。②吕淑湘(1963)先生则指出汉语双音节化是因为“单间节活动受到限制,结果是趋向于扩充为双音节”。③在构造新词时“门”已经虚化了,只是作为一种形式,新词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其前加成分的不同,因此在选用前加成分时很容易就会采用现代汉语中占优势的双音节词,从而形成这种“2+1”的主流模式。在这些新词中,前加成分没有发现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这是因为形容词主要用于表达性质或状态,而这些新词主要指代新闻事件,本身是具有名词性质的,所以用形容词来构造新词就显得不合适,所以没有出现这种搭配的新词。
从目前使用新词的情况来看,使用“门”构造新词,只要“门”的前加成分为名词性或动词性而非形容词性,且符合双音节语音形式,那么就可以运用“2+1”模式构造出新词,用以指代不断出现的新闻事件。而“门”前加成分的选择在具体名词子类或动词子类上并没有硬性标准,说明了前加成分为具有指称性的名词性成分或具有陈述性的动词成分、音节形式上的“2+1”模式已经成为“门”这种词缀化用法的“潜规则”并不断推动“门”词缀化用法的原创进程。这些用法的规律化伴随着“某某门”新词地不断涌现,使得“门”的这种词缀化用法搭配成为其语法搭配成立的必要条件。
四、“门”词缀化的语法意义
根据调查当前使用中的“某某门”式新词除了在语法搭配上具有一些共性处,“门”词缀化的语法意义也具有一些内在的联系。例如:
(16)“没想到诺基亚这么知名的国际品牌,竟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张先生开始在短信模式下输入汉字,记者看到,“真”字中间三横变成了两横;而“置”字中的“直”字,三横却变成了一竖;“警”字下面的“言”字变成了一点一横一个口字,硬是少了两横。随后,记者随意用张先生的手机输入“攀、搏、青、遭”等字,发现均是“缺胳膊少腿”。 (《诺基亚中国遭遇“错字门”》《法制周报》2007.06.29)
(17) 在央视《晚间新闻》的“补妆门”事件之后,17日一早,央视早间新闻栏目《朝闻天下》女主播文静在镜头前打哈欠,被网友上传引起热议。昨晚,文静公开发表“致歉信”,称误将直播时间当成广告时间,因此向观众道歉。(《<朝闻天下>主播文静发表致歉信,承认疏忽懈怠》新浪娱乐 2008.04.20)
这些新词中的“门”,在与“错字”结合或是与“补妆”结合后,它们在意义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如“补妆门”表示中央电视台女主播贺红梅直播期间突然补妆的失误事件,这与“补妆”本身表示的修补化妆行为有明显不同。“补妆”在加上了“门”后,就附加了隐含当事人出现重大失误或不经意的差错的语法意义。同理,“错字”在加上“门”后也附加了同样的语法意义。
(18)2008年3月19日央视《晚间新闻》节目出现失误,在一段国际快讯没有播完的时候,导播就将画面切回了主持人,而主持人贺红梅正在低头擦脸补妆的画面在新闻中赫然出现了,整个失误时间大约两秒。(《女主持遭遇“化妆门”央视会处理相关当事人》腾讯网 2008.03.21)
(19)连日来,家乐福在华深陷“抵制门”事件波及范围愈来愈广。 (《家乐福在华深陷“抵制门”》《华夏时报》2008.04.19)
上述例中,“化妆门”、“抵制门”里的“化妆”、“抵制”本来是对行为的陈述,但是这些成分加了“门”之后则具有强调当事人遭遇到身不由己窘况或突发性变故的语法意义。
(21)2008年1月下旬,疑似香港电影演员陈冠希与多位女明星的不雅照片出现在网络上,并呈疯狂扩散之势,被称为“艳照门”。(《很抱歉,我不是好榜样》《都市快报》 2008.02.22)
(22)据网友爆料,李宇春6月12日发表的球评文章涉嫌抄袭《新民晚报》记者晏秋秋的新闻稿,此事随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李宇春世界杯球评涉嫌“抄袭门”被指媒体炒作》《青年周末》2006.06.22)
上述例中,“艳照门”里的“艳照”本指穿着艳丽、暴露的照片,是一个普通名词。而附加“门”之后,其意义中则附加了定性新闻事件为丑闻或绯闻的语法意义。“抄袭门”也一样附加了这种语法意义。
从这个角度出发,“门”词缀化的语法意义就可以归纳为:当事人出现重大失误或不经意的差错,强调当事人遭遇到身不由己窘况或突发性变故,定性新闻事件为丑闻或绯闻这三个方面。
其实,“门”词缀化语法意义的这三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对同一新闻事件来讲,站在当事人与报道者或旁观者的角度分别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不同的归类划分。比如某个事件对一般的普通受众来讲是丑闻或绯闻,但对事件涉及的当事人来讲则可能是由于疏忽大意造成失误或经历意外突发性的情况,从而陷入窘境。从更高的层次看,无论是“丑闻”还是“事故”,是“失误”还是“困境”,凡用“门”组成的新词指代的新闻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些共性意义。这与不使用“门”词缀化的用法的前加成分而言,它们在意义上是有区别的。使用了“门”词缀化用法的新词,事件本身一般附加了具有轰动效应的负面消息,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的意义;当事人则附加了公众人物遭遇意外情况,处境相当难堪的隐含义。这些语法意义一般或多或少的在新词指代的新闻事件中会有所体现。
从以上对“门”词缀化用法的演变、构造新词的语法搭配、语法结构特点,以及“门”词缀化的语法意义几方面进行分析不难看出,“门”在词缀化的过程中,其语法结构,语法意义等方面正在逐步稳定。但是就此认为“门”作为词缀的义项已然确定,还为时尚早,也是有欠妥当的。因为当一个旧词有新的意义出现时,往往会遭到滥用。这在语言新要素发展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在对“门”词缀化用法自发而广泛使用的时期内,会由于人们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心理认同,它的意义会渐趋稳定,以至于最后形成约定俗成的义项。如果这个时候,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再对其予以肯定和规范化,使之获得应有的法律地位,那么,到那时它的义项才算相对稳定。但就目前来说,“门”的这种附着式用法还没有形成约定俗成的意义,对于不了解相关新闻背景的人来说,“门”的这种附着式用法会让其感觉很陌生,甚至不解其意。
吕叔湘(1979)先生曾经指出由于汉语缺少发达的形态,许多语法现象就是渐变而不是顿变,在语法分析上就容易遇到各种“中间状态”,划分起来都难于“一刀切”。这是客观事实,无法排除,也不必掩饰。新闻事件中的“门”目前就正处于这种“中间状态”。那么,当下处于“中间状态”的“门”词缀化进程不断深化的动力何在呢?
五、“门”的词缀化动因
推动“门”类新词逐渐扩展的动因,可以归结为语言类推机制。类推是指语法规则从相对有限的范畴扩展到更广的普遍化(generalization)或优化(optimization)过程,这是Kiparsky(1992)给下的定义。而早在20世纪初索绪尔(1906-1911)也给类推下过类似的定义。他指出凡是不属于语音性质的词的外形变化,都可以看作是类推引起的,而类推必须有一个模型及对此模型的有规则的模仿。类推形式就是以一个或几个其他形式为模型,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形式。“门”类新词的源源不断产生与使用日益广泛,正是运用了类推机制。这个基本模型就是前文论及的在“门”前加名词性或动词性成分,并采用符合现代汉语基本特点的“2+1”结构模式,不断构造新词。如构成的新词有:“白水门”、“内衣门”、“黑狱门”、“滥杀门”、“窃听门”“道歉门”“返航门”“错字门”“补妆门”等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利用类推机制还在不断地构造这种“门”类新词。正是由于人们运用类推机制构造新词,使得“门”类新词在数量上与日俱增,从而促进了“门”词缀化用法的扩大化。所以说,“门”词缀化的过程中,类推机制是重要动因。
六、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门”的词缀化倾向分析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门”的词缀化用法是由于人们对现代汉语中的词根语素“门”认知域发生转移的结果。“门”类新词的不断产生,促使词根语素“门”逐步向词缀靠拢,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门”的词缀化用法形成了在语法搭配上要求前加成分为名词性或动词性成分;结构上普遍使用“2+1”模式;在语法意义上具有隐含当事人出现重大失误或不经意的差错,强调当事人遭遇到身不由己窘况或突发性变故,定性新闻事件为丑闻或绯闻三个方面的意义这些共性特征。新闻从业者对“门”词缀化用法的偏爱推动了人们运用语言类推机制大量构造“门”类新词,从而不断推动“门”的词缀化用法的扩大化。在“某某门”式新词不断涌现,媒体使用“某某门”式新词报道新闻事件越来越频繁的今天,“门”的这种词缀化倾向是值得我们注意和分析的。
【参考文献】
[1] 张剑波.似是而非的“~gate”---英语构词趣谈[J].英语知识,2002,(12).
[2] 沈孟璎.试论新词缀化的汉民族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5,(1).
[3] 吴东英.再论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词法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1,(2).
[4] 呂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1.
【注释】
① 《辞源》(修订本)[K].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8:3231-3235.
②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0.
③ 吕淑湘.汉语语法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418.
【关键词】 “门”;语法意义;动因
[ 中图分类号 ]H 12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5838-(2009)12-0084-03
一、 引言
近年来,新闻从业者在报道与公众人物有关的负面消息时,无论是转述国外的事件还是描述国内的情况,汉语开始大量使用仿译的“某某门”来指代特定的新闻事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新兴的“某某门”式专有名词。最近这两三年来“某某门”的使用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语法界已有人对于这种新用法给予了一定的分析。如,2007年5月张伟丽发表于《读与写杂志》的论文《洋词缀“门”的汉化》认为“门”类新词中的“门”是一个外来词缀,并对其引入演变过程做了解释。学术界关于词根词缀化现象的分析由来以久,对于词缀化的原因也有一些通行的概括说法,但目前并没有人对这种“某某门”式的新词用法中所反应出来的“门”的词缀化特点与动因作具体分析。
本文努力从“门”的词缀化演变特点入手对这种新式用法做具体描写与分析。这里所要阐释的是汉语实词“门”的词缀化演变过程具有哪些特点?在这个过程中,“门”的词缀化究竟处于哪种状态及产生“门”词缀化的具体动因究竟是什么?本文在广泛的实例调查基础上从“门”的演变过程,新词“某某门”的搭配特点及结构特点对“门”的词缀化用法作具体分析,并就产生这种词缀化趋向的原因给予解释。文中例句大都引自近年来报刊和网络中的新闻语料。
二、 汉语实词“门”与新词里的“门”
在现代汉语基本词汇中,“门”是一个词根语素。以“门”构成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在《辞源》中“门”词条①下有:
(1) 门把(被转动时可打开门锁的把手)
(2) 门坎(门框下端的横木条、石条或金属条)
(3) 门鼻儿(钉在门上的金属半圆形物件借助其他东西扣门或用来上锁)
(4) 门框(围着门道两旁和顶上的边框和上槛镶在墙上通常支承着门扇)
汉语基本词汇最大的特点就是词义具有稳定性。实词“门”也不例外。在古代汉语中,实詞“门”构成的词语甚多,意义与今天使用的意义完全一样,略举几例:
(5)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诗·邶风·北门》)
(6)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7)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左传·僖公三十年》)
(8)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赵奉县咏怀五百字》诗)
(9) 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张凤翼《灌园记·后识法章》杂剧)
从古代“门”构成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门”构成的词语对比可以发现,这些词语中的“门”都是指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它的来源为造字时代人们用会意方式创造的。
现在的“门”类新词,如“错字门”中“门”的意义则完全不同于汉语实词中的“门”。可以说,这种新词里的“门”意义已经虚化了,并不指代什么具体事件或客观现象,与设在关口或通道处转动装置意义的“门”没有联系,而是只具有一定的语法意义。由于“门”类新词里的“门”最早是翻译自英语Watergate Scandal中的新兴英语后缀”gate”,所以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门”类新词里的“门”也是一个借入的外来词缀。我们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翻译Watergate Scandal为“水门事件”中的 “水门”是一个地名,具体是指一栋建筑,是有意义的,这时的“gate”并非一个没有意义的词缀,所以由此认为“门”类新词里的“门”是借入的词缀也是不稳妥的。我们认为“门”类新词里的“门”是由于人们对现代汉语词根语素“门”认知域发生改变的结果。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直接影响了人类的概念结构和语言表达、运用和理解。“门”的词缀化用法是通过隐喻这种认知方式实现的。隐喻就是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也称为是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Heine等人(1991)将语法化看作是若干认知域之间的转移过程。他们把各个基本的认知域排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 ,这个等级的前半部分(由人到空间)是实词变虚词的过程,后半部分(由空间到性质)是虚词进一步虚化的过程。从词根语素“门”到“门”类新词里的“门”正是完成了这样一种转移过程。“门”类新词里的“门”即是由词根语素“门”代表的基本认知域“物”向“门”类新词里“门”代表的基本认知域“事”的一种投射。
三、“门”词缀化的结构特点
实际上“门”类新词在普遍推广的过程中,媒体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报道中以“某某门”来指代特定新闻事件的用法被媒体大量使用,这些用法普遍用于指代发生在国内的新闻事件,并且不断产生的“门”类新词在结构上呈现出一些共性特征,即“门”类新词普遍是采用在“门”前添加名词性或动词性成分来构造新词,也有部分采用在其前添加动宾短语来构造新词。例如:
1.前加成分为名词性。
(10)“手机门”(王学兵手机丢失致私密短信、图片泄露事件)
(11)“艳照门”(陈冠熙与众多香港女艺人亲密照片泄露事件)
2.前加成分为动词性.
(12)“解说门”(黄健翔在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1/8决赛时过于激情的解说事件)
(13)“资助门”(孙俪不满受助生月消费超500元爱心资助半途而废事件)
3.前加成分为动宾词组。
(14)“补妆门”(2008年4月中央电视台女主播直播新闻时实然补妆事件)
(15)“返航门”(2008后3月31日,中国东方航空云南分公司14个航班集体返航事件)
无论是名词性成分还是动词性成分,亦或是动宾词组,“手机”“解说”“补妆”都是双音节。这是不是一种偶然呢?类似的很多“门”类新词,如:“邮件门”、“公主门”、“脏话门”、“索尼门”、“电池门”、“短信门”、“肥胖门”、“投票门”等等。“门”类词的前加成分都是双音节词,这就说明采用双音节词加“门”这样一种结构形式组成新词并非偶然现象。我们称这种结构形式为“2+1”模式,即前加成分“2”是双音节词或短语,“1”为不变的“门”。为什么采用这种模式?我们认为,之所以采用这种模式构造新词是与现代汉语基本特点相适应的。
黄伯荣、廖序东(1989)对比现代汉语与印欧语总结出现代汉语的特点为“现代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双音节词占优势”。②吕淑湘(1963)先生则指出汉语双音节化是因为“单间节活动受到限制,结果是趋向于扩充为双音节”。③在构造新词时“门”已经虚化了,只是作为一种形式,新词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其前加成分的不同,因此在选用前加成分时很容易就会采用现代汉语中占优势的双音节词,从而形成这种“2+1”的主流模式。在这些新词中,前加成分没有发现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这是因为形容词主要用于表达性质或状态,而这些新词主要指代新闻事件,本身是具有名词性质的,所以用形容词来构造新词就显得不合适,所以没有出现这种搭配的新词。
从目前使用新词的情况来看,使用“门”构造新词,只要“门”的前加成分为名词性或动词性而非形容词性,且符合双音节语音形式,那么就可以运用“2+1”模式构造出新词,用以指代不断出现的新闻事件。而“门”前加成分的选择在具体名词子类或动词子类上并没有硬性标准,说明了前加成分为具有指称性的名词性成分或具有陈述性的动词成分、音节形式上的“2+1”模式已经成为“门”这种词缀化用法的“潜规则”并不断推动“门”词缀化用法的原创进程。这些用法的规律化伴随着“某某门”新词地不断涌现,使得“门”的这种词缀化用法搭配成为其语法搭配成立的必要条件。
四、“门”词缀化的语法意义
根据调查当前使用中的“某某门”式新词除了在语法搭配上具有一些共性处,“门”词缀化的语法意义也具有一些内在的联系。例如:
(16)“没想到诺基亚这么知名的国际品牌,竟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张先生开始在短信模式下输入汉字,记者看到,“真”字中间三横变成了两横;而“置”字中的“直”字,三横却变成了一竖;“警”字下面的“言”字变成了一点一横一个口字,硬是少了两横。随后,记者随意用张先生的手机输入“攀、搏、青、遭”等字,发现均是“缺胳膊少腿”。 (《诺基亚中国遭遇“错字门”》《法制周报》2007.06.29)
(17) 在央视《晚间新闻》的“补妆门”事件之后,17日一早,央视早间新闻栏目《朝闻天下》女主播文静在镜头前打哈欠,被网友上传引起热议。昨晚,文静公开发表“致歉信”,称误将直播时间当成广告时间,因此向观众道歉。(《<朝闻天下>主播文静发表致歉信,承认疏忽懈怠》新浪娱乐 2008.04.20)
这些新词中的“门”,在与“错字”结合或是与“补妆”结合后,它们在意义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如“补妆门”表示中央电视台女主播贺红梅直播期间突然补妆的失误事件,这与“补妆”本身表示的修补化妆行为有明显不同。“补妆”在加上了“门”后,就附加了隐含当事人出现重大失误或不经意的差错的语法意义。同理,“错字”在加上“门”后也附加了同样的语法意义。
(18)2008年3月19日央视《晚间新闻》节目出现失误,在一段国际快讯没有播完的时候,导播就将画面切回了主持人,而主持人贺红梅正在低头擦脸补妆的画面在新闻中赫然出现了,整个失误时间大约两秒。(《女主持遭遇“化妆门”央视会处理相关当事人》腾讯网 2008.03.21)
(19)连日来,家乐福在华深陷“抵制门”事件波及范围愈来愈广。 (《家乐福在华深陷“抵制门”》《华夏时报》2008.04.19)
上述例中,“化妆门”、“抵制门”里的“化妆”、“抵制”本来是对行为的陈述,但是这些成分加了“门”之后则具有强调当事人遭遇到身不由己窘况或突发性变故的语法意义。
(21)2008年1月下旬,疑似香港电影演员陈冠希与多位女明星的不雅照片出现在网络上,并呈疯狂扩散之势,被称为“艳照门”。(《很抱歉,我不是好榜样》《都市快报》 2008.02.22)
(22)据网友爆料,李宇春6月12日发表的球评文章涉嫌抄袭《新民晚报》记者晏秋秋的新闻稿,此事随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李宇春世界杯球评涉嫌“抄袭门”被指媒体炒作》《青年周末》2006.06.22)
上述例中,“艳照门”里的“艳照”本指穿着艳丽、暴露的照片,是一个普通名词。而附加“门”之后,其意义中则附加了定性新闻事件为丑闻或绯闻的语法意义。“抄袭门”也一样附加了这种语法意义。
从这个角度出发,“门”词缀化的语法意义就可以归纳为:当事人出现重大失误或不经意的差错,强调当事人遭遇到身不由己窘况或突发性变故,定性新闻事件为丑闻或绯闻这三个方面。
其实,“门”词缀化语法意义的这三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对同一新闻事件来讲,站在当事人与报道者或旁观者的角度分别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不同的归类划分。比如某个事件对一般的普通受众来讲是丑闻或绯闻,但对事件涉及的当事人来讲则可能是由于疏忽大意造成失误或经历意外突发性的情况,从而陷入窘境。从更高的层次看,无论是“丑闻”还是“事故”,是“失误”还是“困境”,凡用“门”组成的新词指代的新闻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些共性意义。这与不使用“门”词缀化的用法的前加成分而言,它们在意义上是有区别的。使用了“门”词缀化用法的新词,事件本身一般附加了具有轰动效应的负面消息,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的意义;当事人则附加了公众人物遭遇意外情况,处境相当难堪的隐含义。这些语法意义一般或多或少的在新词指代的新闻事件中会有所体现。
从以上对“门”词缀化用法的演变、构造新词的语法搭配、语法结构特点,以及“门”词缀化的语法意义几方面进行分析不难看出,“门”在词缀化的过程中,其语法结构,语法意义等方面正在逐步稳定。但是就此认为“门”作为词缀的义项已然确定,还为时尚早,也是有欠妥当的。因为当一个旧词有新的意义出现时,往往会遭到滥用。这在语言新要素发展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在对“门”词缀化用法自发而广泛使用的时期内,会由于人们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心理认同,它的意义会渐趋稳定,以至于最后形成约定俗成的义项。如果这个时候,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再对其予以肯定和规范化,使之获得应有的法律地位,那么,到那时它的义项才算相对稳定。但就目前来说,“门”的这种附着式用法还没有形成约定俗成的意义,对于不了解相关新闻背景的人来说,“门”的这种附着式用法会让其感觉很陌生,甚至不解其意。
吕叔湘(1979)先生曾经指出由于汉语缺少发达的形态,许多语法现象就是渐变而不是顿变,在语法分析上就容易遇到各种“中间状态”,划分起来都难于“一刀切”。这是客观事实,无法排除,也不必掩饰。新闻事件中的“门”目前就正处于这种“中间状态”。那么,当下处于“中间状态”的“门”词缀化进程不断深化的动力何在呢?
五、“门”的词缀化动因
推动“门”类新词逐渐扩展的动因,可以归结为语言类推机制。类推是指语法规则从相对有限的范畴扩展到更广的普遍化(generalization)或优化(optimization)过程,这是Kiparsky(1992)给下的定义。而早在20世纪初索绪尔(1906-1911)也给类推下过类似的定义。他指出凡是不属于语音性质的词的外形变化,都可以看作是类推引起的,而类推必须有一个模型及对此模型的有规则的模仿。类推形式就是以一个或几个其他形式为模型,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形式。“门”类新词的源源不断产生与使用日益广泛,正是运用了类推机制。这个基本模型就是前文论及的在“门”前加名词性或动词性成分,并采用符合现代汉语基本特点的“2+1”结构模式,不断构造新词。如构成的新词有:“白水门”、“内衣门”、“黑狱门”、“滥杀门”、“窃听门”“道歉门”“返航门”“错字门”“补妆门”等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利用类推机制还在不断地构造这种“门”类新词。正是由于人们运用类推机制构造新词,使得“门”类新词在数量上与日俱增,从而促进了“门”词缀化用法的扩大化。所以说,“门”词缀化的过程中,类推机制是重要动因。
六、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门”的词缀化倾向分析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门”的词缀化用法是由于人们对现代汉语中的词根语素“门”认知域发生转移的结果。“门”类新词的不断产生,促使词根语素“门”逐步向词缀靠拢,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门”的词缀化用法形成了在语法搭配上要求前加成分为名词性或动词性成分;结构上普遍使用“2+1”模式;在语法意义上具有隐含当事人出现重大失误或不经意的差错,强调当事人遭遇到身不由己窘况或突发性变故,定性新闻事件为丑闻或绯闻三个方面的意义这些共性特征。新闻从业者对“门”词缀化用法的偏爱推动了人们运用语言类推机制大量构造“门”类新词,从而不断推动“门”的词缀化用法的扩大化。在“某某门”式新词不断涌现,媒体使用“某某门”式新词报道新闻事件越来越频繁的今天,“门”的这种词缀化倾向是值得我们注意和分析的。
【参考文献】
[1] 张剑波.似是而非的“~gate”---英语构词趣谈[J].英语知识,2002,(12).
[2] 沈孟璎.试论新词缀化的汉民族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5,(1).
[3] 吴东英.再论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词法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1,(2).
[4] 呂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1.
【注释】
① 《辞源》(修订本)[K].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8:3231-3235.
②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0.
③ 吕淑湘.汉语语法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