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以“语文”为内容的教学活动,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带领学生在别人或者自己的言语实践(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中,逐步归纳、总结、接受语言规则,再用习得的规则,指导自己的言语实践,使自己更善于正确接受外部信息和妥善表达自我。当然,某一社会的语言规则都是系统的,庞大的,学生对于语言规则的归纳、总结、接受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整个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过程。
而所谓语言学是研究语言规律的科学。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鉴赏的深与浅,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个是对文学语言的把握能力,另一个是对生活的体验能力。所以,实际上,我们是在通过语言接受文学,又通过文学积累语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把握语言现象,从现象到规律,才能深入把握语言规律的来源,在理性的规律指导下,加速语感培养的质量和速度。语文教学就是一种语理教育。因为光凭语感并不能解决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问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很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理论逻辑,如果完全不从语言方面分析,悬空而无据地感悟,采用完全经验性的学习,学生是学不会自己分析鉴赏的,更不能达到通过别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语言能力的目的。笔者就自己语文教学中语言学的运用提出以下观点与诸位分享:
一、关于语言学规律在语文课堂中的传授问题
语言学知识的传授要有的放矢。整个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过程。在初中刚开始的阶段,我们所面临的学生的语文水平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实际情况呢?其实,小学语文教育成果是比较直观的,经过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学生从掌握大约3000左右的常用字,能写出一篇400字左右的命题作文,懂得如何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学会根据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说,开始进入初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然而,语法对初中生来说还是陌生的。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课程目标要求:“随文学习了解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语言上的难点;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①显然,学生在经过6年的对他人言语实践的学习和自身的言语实践后,初中阶段要求让学生的认识从现象上升到规律,然后运用规律来指导实践了。这个时间是非常适宜的,一方面,学生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从心理学方面来说,进入初中,学生心智也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在实际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关于语言学的运用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语法时要联系课文
我们上课不能空对空地把语文课上成是语法课,而是要结合课文,以课文中的词、句子为素材来作语法分析。比如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你打开一扇门》这篇课文中有一段,“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这句话既是排比句又是比喻句,可以结合课文,讲解排比句和比喻句的用法以及对文章表达所起的作用。
(2)讲解语法要不厌其烦
对于语法知识,不要以为只要讲一遍学生就能接受、掌握,语法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学生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才会在实践中不自觉的运用到它。当然,这里所说的一遍一遍地重复,不是指同一个例子的重复,而是要在不同的课文中,碰到同样的语法点时,结合课文以不同的例子来讲解,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印象,并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灵活运用。
(3)要给学生做适当的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掌握
比如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代寓言故事二则》之一《郑人买履》,文中先后两次出现“度”这个字,一次是在“先自度(duó)其足”,另一次在“吾忘持度(dù)”,这两个字,字形相同,字性不同,字义也不同,前者解释为:动词,量长短;后者解释为:名词,量好的尺码。老师在讲到这两个字时,可以考虑适当再引申一下该字的其他相似意思,例如: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再引申为“角的单位 ——角~”,“电能的单位——每~电”,“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再进一层次引申为“应遵行的标准:制~,法~。”这样就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当然这个字还有一些其他意思,我们也不必一次教给学生,因为一次的信息量太多的话,学生也接受不了。可以在下次再碰到这个字的时候再做介绍,同时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曾经讲过的意思,不断温故而知新。
二、关于语境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1)现代语言学要求我们要在语境中进行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言学认为,语言有五级单位,分别是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而现代语言学把语言研究的单位扩展到篇章。篇章语言学认为比较经典的定义是韩礼德的:语篇这个词在语言学中用来指称任何确能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语言段落,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也不论其长短。②传统的语言学将语音、词汇、语法作为语言的三个要素进行研究,而现代语言学从语形、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语言进行研究。卡尔纳普是这样划分这三个层面的:如果在一个研究中明白地涉及了说话者,或者换一个更为普遍的说法,涉及了语言的使用者,那么我们就把这种研究归入语用学的领域中,如果我们不考虑语言的使用者,而只分析表达式和它们的所指谓,我们就是从事语义学领域内的工作,最后,如果我们也不考虑所指谓而只分析表达式之间的关系,我们就是从事语形学的工作。③
可以看到,不管是篇章语言学,还是语用学,都是强调在实际使用中研究、把握语言规律。以这种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就要求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脱离语境。
(2)在文本分析,词意讲解时要结合语境
比如,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在现代汉语中相当于“互相”。可是,让学生站在曹植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曹植的险恶处境,学生会发现,“箕豆相煎”也就是“箕煎豆,豆煎箕”,这和曹植的本意是相悖的。那么,老师可以自然地做出解释:在古代汉语里,“相”只有“对着”的意思,是单向的。“相煎”是“箕煎豆”。
(3)学生口语的锻炼也要结合语境
信息社会,人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口语交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而现在的初中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普遍不是很好,特别是上台发言,不管是竞选班干部还是交流学习经验,都言不成篇,有的甚至句子和句子都无法连贯。所以老师和学生对口语教学越来越重视。提高口语能力,关键在锻炼,而创造合适的语境可以让锻炼的效果事半功倍。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本班学生的口语校本教材,比如话剧,大学生辩论,一些著名的演说等,向学生介绍这些作品的语言特色,运用时的注意要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比如说,老师可以结合班会主题给定一个辩论的题目,把同学们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一分为二设正反两方,然后请同学们在一个星期内自己找资料、组织语言来支持自己这一方的论点,请每组同学在班会课做辩论,结束后,老师做适当点评,再请同学评出说得比较好的同学及比较精彩的语句,由记录员做好记录,作为班级档案的一部分。如果将这种活动持之以恒,那么不管是对口语锻炼的热情还是口语的实际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语文教学不能用说教的办法教条式地灌输,而要让学生自己从语言事实中去归纳。启发他们发现更多的语言现象,善于从语言现象中归纳规律,这就是语文能力的培养。从别人的作品中学习语言,要语法和语理互相推动,教学用什么方法要因事而宜,但不能乱了规则。教无定法,教有定则。“方法”可以不同,但“规则”却是固定的。语文教师的语言学修养一定要深厚。没有深厚的语言学修养,教学不可能丰富,更不可能有趣。修养大于能力,更大于知识。语文教师要不断地从言语作品中找出富有规律的语言现象,培养一种随时观察活生生的言语、从中捕捉语言规律的敏锐性,培养一种“语言具有规律性”的观念,一种寻求语言规律的意识,从而寻找那些积蕴在语文文本中的完整的思想和丰厚的感情。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10.
②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Edward Amold Limited,1994.
③ 卡尔纳普. 语义学导论,1942.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旺庄中学)
而所谓语言学是研究语言规律的科学。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鉴赏的深与浅,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个是对文学语言的把握能力,另一个是对生活的体验能力。所以,实际上,我们是在通过语言接受文学,又通过文学积累语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把握语言现象,从现象到规律,才能深入把握语言规律的来源,在理性的规律指导下,加速语感培养的质量和速度。语文教学就是一种语理教育。因为光凭语感并不能解决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问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很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理论逻辑,如果完全不从语言方面分析,悬空而无据地感悟,采用完全经验性的学习,学生是学不会自己分析鉴赏的,更不能达到通过别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语言能力的目的。笔者就自己语文教学中语言学的运用提出以下观点与诸位分享:
一、关于语言学规律在语文课堂中的传授问题
语言学知识的传授要有的放矢。整个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过程。在初中刚开始的阶段,我们所面临的学生的语文水平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实际情况呢?其实,小学语文教育成果是比较直观的,经过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学生从掌握大约3000左右的常用字,能写出一篇400字左右的命题作文,懂得如何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学会根据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说,开始进入初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然而,语法对初中生来说还是陌生的。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课程目标要求:“随文学习了解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语言上的难点;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①显然,学生在经过6年的对他人言语实践的学习和自身的言语实践后,初中阶段要求让学生的认识从现象上升到规律,然后运用规律来指导实践了。这个时间是非常适宜的,一方面,学生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从心理学方面来说,进入初中,学生心智也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在实际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关于语言学的运用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语法时要联系课文
我们上课不能空对空地把语文课上成是语法课,而是要结合课文,以课文中的词、句子为素材来作语法分析。比如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你打开一扇门》这篇课文中有一段,“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这句话既是排比句又是比喻句,可以结合课文,讲解排比句和比喻句的用法以及对文章表达所起的作用。
(2)讲解语法要不厌其烦
对于语法知识,不要以为只要讲一遍学生就能接受、掌握,语法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学生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才会在实践中不自觉的运用到它。当然,这里所说的一遍一遍地重复,不是指同一个例子的重复,而是要在不同的课文中,碰到同样的语法点时,结合课文以不同的例子来讲解,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印象,并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灵活运用。
(3)要给学生做适当的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掌握
比如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代寓言故事二则》之一《郑人买履》,文中先后两次出现“度”这个字,一次是在“先自度(duó)其足”,另一次在“吾忘持度(dù)”,这两个字,字形相同,字性不同,字义也不同,前者解释为:动词,量长短;后者解释为:名词,量好的尺码。老师在讲到这两个字时,可以考虑适当再引申一下该字的其他相似意思,例如: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再引申为“角的单位 ——角~”,“电能的单位——每~电”,“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再进一层次引申为“应遵行的标准:制~,法~。”这样就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当然这个字还有一些其他意思,我们也不必一次教给学生,因为一次的信息量太多的话,学生也接受不了。可以在下次再碰到这个字的时候再做介绍,同时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曾经讲过的意思,不断温故而知新。
二、关于语境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1)现代语言学要求我们要在语境中进行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言学认为,语言有五级单位,分别是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而现代语言学把语言研究的单位扩展到篇章。篇章语言学认为比较经典的定义是韩礼德的:语篇这个词在语言学中用来指称任何确能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语言段落,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也不论其长短。②传统的语言学将语音、词汇、语法作为语言的三个要素进行研究,而现代语言学从语形、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语言进行研究。卡尔纳普是这样划分这三个层面的:如果在一个研究中明白地涉及了说话者,或者换一个更为普遍的说法,涉及了语言的使用者,那么我们就把这种研究归入语用学的领域中,如果我们不考虑语言的使用者,而只分析表达式和它们的所指谓,我们就是从事语义学领域内的工作,最后,如果我们也不考虑所指谓而只分析表达式之间的关系,我们就是从事语形学的工作。③
可以看到,不管是篇章语言学,还是语用学,都是强调在实际使用中研究、把握语言规律。以这种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就要求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脱离语境。
(2)在文本分析,词意讲解时要结合语境
比如,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在现代汉语中相当于“互相”。可是,让学生站在曹植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曹植的险恶处境,学生会发现,“箕豆相煎”也就是“箕煎豆,豆煎箕”,这和曹植的本意是相悖的。那么,老师可以自然地做出解释:在古代汉语里,“相”只有“对着”的意思,是单向的。“相煎”是“箕煎豆”。
(3)学生口语的锻炼也要结合语境
信息社会,人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口语交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而现在的初中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普遍不是很好,特别是上台发言,不管是竞选班干部还是交流学习经验,都言不成篇,有的甚至句子和句子都无法连贯。所以老师和学生对口语教学越来越重视。提高口语能力,关键在锻炼,而创造合适的语境可以让锻炼的效果事半功倍。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本班学生的口语校本教材,比如话剧,大学生辩论,一些著名的演说等,向学生介绍这些作品的语言特色,运用时的注意要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比如说,老师可以结合班会主题给定一个辩论的题目,把同学们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一分为二设正反两方,然后请同学们在一个星期内自己找资料、组织语言来支持自己这一方的论点,请每组同学在班会课做辩论,结束后,老师做适当点评,再请同学评出说得比较好的同学及比较精彩的语句,由记录员做好记录,作为班级档案的一部分。如果将这种活动持之以恒,那么不管是对口语锻炼的热情还是口语的实际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语文教学不能用说教的办法教条式地灌输,而要让学生自己从语言事实中去归纳。启发他们发现更多的语言现象,善于从语言现象中归纳规律,这就是语文能力的培养。从别人的作品中学习语言,要语法和语理互相推动,教学用什么方法要因事而宜,但不能乱了规则。教无定法,教有定则。“方法”可以不同,但“规则”却是固定的。语文教师的语言学修养一定要深厚。没有深厚的语言学修养,教学不可能丰富,更不可能有趣。修养大于能力,更大于知识。语文教师要不断地从言语作品中找出富有规律的语言现象,培养一种随时观察活生生的言语、从中捕捉语言规律的敏锐性,培养一种“语言具有规律性”的观念,一种寻求语言规律的意识,从而寻找那些积蕴在语文文本中的完整的思想和丰厚的感情。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10.
②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Edward Amold Limited,1994.
③ 卡尔纳普. 语义学导论,1942.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旺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