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SEFC)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彻底改变了以往的老面孔,配备了大量的图片,形式活泼,引人入胜之处比比皆是,充分显示了教材是学校课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育人载体。
一、确立主体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教材走出了单纯以学科规律为引导的传统的教材设计,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心智潜能等主体意识的培养,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教材在很多方面做出改进,例如,教材的目录中每个单元的Goals和Checkpoint里明确列出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各单元的Tips指导学生有效地采取各种策略,加强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渗透人文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教材在选材和教学活动设计方面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新教材的大部分内容贴近现代社会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对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能够较容易地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新教材选材广泛,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话题和语言素材,新教材把学生的情感态度(如国际视野、民族意识)、文化意识(如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文化修养、跨文化交际等)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也要自我创新
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教材的闪光点,但英语教师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预先设计来达到教学目的。如新教材第一册Unit 3里的Speaking,它借助“Time Machine”来设置情景,让学生可以自由地穿梭在远古时代与遥远的未来之间。它除了借助情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未来的愿望和情感趋向。而对新教材里这样富有变化和弹性的综合性项目,英语教师再也不能照搬照套原来固有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依照教学目的和课时去划分、去“灌输”现成的答案或讲解。面对这不可回避的新课题,新教材需要教师首先要自我创新,不断丰富自己、改变自己。教师应自觉培养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人生态度和开拓创新、探索求知的激情,完成新课程赋予的历史使命。
四、教师对新教材的自我调控
该套新教材的主编刘道义女士说过这样一句话:编写教材的人是创作者,使用教材的人也是创造者。又因为这套教材起点高、内容广、容量大、要求严且灵活性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刘主编的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和删减,或者替换教学内容或活动,或者扩展教学内容、步骤及调整教学顺序等。
1.课时安排
新教材没有分课时,也未标注顺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自我调控空间,可以摆脱过去按顺序上每一课的束缚,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安排计划。比如,用一课时将Warming up和Listening以及Workbook上的Listening上完,再花一课时上Speaking和Workbook上的Talking,而对于Warming up和Listening较容易的单元,也可以将这两部分同Speaking放在一课时中完成。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 一般可用一课时进行整体阅读,再将语言点和Language study连在一起处理,总共用两课时。Integrating skills 一般花一课时,先以泛读的方式讲解课本上提供的范文写作方式,再让学生就话题讨论,然后模仿写作。Workbook的处理可以跟着前面内容同步处理,也可以放在后面相对集中地处理,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2.教学内容的重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进度,决定每个课时的容量,而且教学内容可以重组。
如第一册(上)Unit 3的Warming up讲的是某些人的不良习惯对环境的破坏,放在交通方式内容前面来处理显得有些突兀,如放在Integrating skills的ecotravel前面作为图片导入会更自然一些。这样创造性的重组还能打破按部就班上课的单调性,为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
3.教学内容的增减
新教材的話题很具弹性。《教师用书》上明确表示: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教学阶段并安排适当的复习,也可调整教学进度,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如果学生英语水平比较高,可以进行适当的扩展,可以补充听说,也可以提供相关话题的阅读材料。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如果新教材的内容面面俱到地教完,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与其这样,教师还不如解放思想,大胆删去一些内容。如Workbook中的Integrating skills是拓展性阅读,但如果学生水平较低,教师可以略去拓展性的学习,只保留Reading。
新教材要求教师有新观念。教师不应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应领着学生走向教材。教师应该在实践和反思中,以教材为基础,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做教材的奴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创新思维,避免学生成为教材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一、确立主体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教材走出了单纯以学科规律为引导的传统的教材设计,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心智潜能等主体意识的培养,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教材在很多方面做出改进,例如,教材的目录中每个单元的Goals和Checkpoint里明确列出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各单元的Tips指导学生有效地采取各种策略,加强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渗透人文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教材在选材和教学活动设计方面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新教材的大部分内容贴近现代社会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对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能够较容易地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新教材选材广泛,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话题和语言素材,新教材把学生的情感态度(如国际视野、民族意识)、文化意识(如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文化修养、跨文化交际等)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也要自我创新
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教材的闪光点,但英语教师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预先设计来达到教学目的。如新教材第一册Unit 3里的Speaking,它借助“Time Machine”来设置情景,让学生可以自由地穿梭在远古时代与遥远的未来之间。它除了借助情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未来的愿望和情感趋向。而对新教材里这样富有变化和弹性的综合性项目,英语教师再也不能照搬照套原来固有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依照教学目的和课时去划分、去“灌输”现成的答案或讲解。面对这不可回避的新课题,新教材需要教师首先要自我创新,不断丰富自己、改变自己。教师应自觉培养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人生态度和开拓创新、探索求知的激情,完成新课程赋予的历史使命。
四、教师对新教材的自我调控
该套新教材的主编刘道义女士说过这样一句话:编写教材的人是创作者,使用教材的人也是创造者。又因为这套教材起点高、内容广、容量大、要求严且灵活性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刘主编的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和删减,或者替换教学内容或活动,或者扩展教学内容、步骤及调整教学顺序等。
1.课时安排
新教材没有分课时,也未标注顺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自我调控空间,可以摆脱过去按顺序上每一课的束缚,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安排计划。比如,用一课时将Warming up和Listening以及Workbook上的Listening上完,再花一课时上Speaking和Workbook上的Talking,而对于Warming up和Listening较容易的单元,也可以将这两部分同Speaking放在一课时中完成。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 一般可用一课时进行整体阅读,再将语言点和Language study连在一起处理,总共用两课时。Integrating skills 一般花一课时,先以泛读的方式讲解课本上提供的范文写作方式,再让学生就话题讨论,然后模仿写作。Workbook的处理可以跟着前面内容同步处理,也可以放在后面相对集中地处理,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2.教学内容的重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进度,决定每个课时的容量,而且教学内容可以重组。
如第一册(上)Unit 3的Warming up讲的是某些人的不良习惯对环境的破坏,放在交通方式内容前面来处理显得有些突兀,如放在Integrating skills的ecotravel前面作为图片导入会更自然一些。这样创造性的重组还能打破按部就班上课的单调性,为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
3.教学内容的增减
新教材的話题很具弹性。《教师用书》上明确表示: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教学阶段并安排适当的复习,也可调整教学进度,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如果学生英语水平比较高,可以进行适当的扩展,可以补充听说,也可以提供相关话题的阅读材料。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如果新教材的内容面面俱到地教完,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与其这样,教师还不如解放思想,大胆删去一些内容。如Workbook中的Integrating skills是拓展性阅读,但如果学生水平较低,教师可以略去拓展性的学习,只保留Reading。
新教材要求教师有新观念。教师不应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应领着学生走向教材。教师应该在实践和反思中,以教材为基础,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做教材的奴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创新思维,避免学生成为教材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