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士比亚,这个名字常常跟“巨匠、经典、大文豪”挂钩,有说他是“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吓得很多人轻易不敢碰,更怕读不懂。到底该如何了解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外国戏剧与电影研究所的资深戏剧老师李实,听听他是怎么建议的。
没那么高冷
“人们对莎士比亚的描述有点脱离群众,其实他没有这么高冷。”李实说。四百年前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当政的黄金时代,剧场对全民开放,是多数英国人主要的文化娱乐来源。当时的戏剧表演不像现在可以用各种华丽的舞美特效,舞台上最主要的艺术手段就是言辞。因此,要吸引住观众不去别家剧院,保证票房,就得台词精彩。作为剧作家的莎翁,创作剧本时考虑的第一要素并不是作品是不是有深度,会不会出版,而是经演员说出口之后,能不能博得满堂喝彩。对莎士比亚而言,观众愿意来看,并且看得开怀,他才能赚到钱。
有据可考,莎士比亚从不会在演出前发表自己的作品,他写得更像是演出本。有的剧团觉得莎士比亚的戏场场爆满,总是笑声一片,他们也想演,就去请专人在舞台底下看完戏后把台词一一记下来,或者请演员协助回忆,莎士比亚的不少剧本就是这样“拼凑”出来的。当时演员的收入跟手艺人差不多,一周6先令。作为剧作家的莎士比亚每写一部剧本平均能挣5~10英镑(1英镑等于20先令、240便士。那时1英镑能买一匹马,一天的饭钱约4便士)。直到1623年,莎士比亚去世七年后,他的剧作集才第一次出版,收有36部剧,售价1英镑。
所以李实指出:“莎士比亚的作品首先是一个剧本,从写作手法上是为表演设计,是演给人看的,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跑偏了,就很难感受到莎士比亚的妙处。”同时他鼓励大学生看莎士比亚作品时朗读出来,甚至尝试表演出来,这样对作品的接受程度胜过在书本上做无数注释。
要读出声来
生活中,不少英剧、美剧观众排斥中文配音版,稍微有点英语基础的人宁可一边听着外文原版,一边看中文字幕,大家觉得这样才不会破坏戏剧原有的氛围。李实认为观看莎士比亚戏剧也应如此。“戏剧界普遍认为,莎士比亚有一项非常高的成就,就是他对于英语语音的运用,以此来准确地表达情绪。莎士比亚的戏,如果演出来,即便听不懂意思,也能感受得到情绪。”李实拿中国唐代诗人李白作类比,他认为李白的诗光看是感觉不到那种韵律的,只有读出来才特别有劲儿。
“英语没有声调,是用不同的轻重音来制造一种节奏。比如《哈姆雷特》里的经典对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这句台词用的是五音步抑扬格,一句话里一般是十个元音,有时结尾会多半拍,有十一个元音。分成五个小节,音步先抑后扬,读起来是轻重、轻重、轻重、轻重、轻重,to是轻发音,be要重读,同时尾音要向上翘,时间拖得长一些,就像这样: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每个小节都是先轻读后重读。
国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莎士比亚作品中任意一段独白中的所有辅音都去掉,留下的元音会形成一段旋律,而且是非常积极向上的旋律。“哈姆雷特说这句台词时是在想要不要自杀,光看文字好像是说我活着没意思,很纠结,但实际上,他表达的情绪是积极向上,有追求的,是要去做一番事情的状态,在剧情上预示了他之后的行动。”李实解释。
为了满足韵律需要,莎翁作品中出现很多缩写,如果只是看,体会不到那样处理的妙处,甚至会怀疑那是一个病句。李实举例:《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台词:O Romeo, Romeo! Wherefore art thou Romeo?这句就是缩写,开头的O是轻音,Romeo里,Ro是重音,meo是轻音。分节以后是这样:O Ro(拖长一些)/ meo, Ro/ meo, where/fore art/thou Romeo,一旦读出来就能感觉到朱丽叶的满怀期待。“五音步的韵律听起来比较柔和,让人觉得很放松。”
五音步抑扬格是伊丽莎白时代剧本的常见格式,但莎士比亚创作时也并不局限于此,他还会用不同的文体来体现人物的不同身份,比如给贵族用不押韵的五音步抑扬格,工匠用散文,小情侣用押韵的五音步抑扬格,精灵用不同节奏的韵文等等。
“在表现一些奇怪的氛围的时候,莎士比亚会用到另外一种‘四音步’,先重读再轻读,比如《麦克白》里女巫的对白:double, double, toil and trouble。八个元音,double这个词dou是重音ble是轻音,节奏是:double/ double/ toil and/ trouble,‘重轻、重轻、重轻、重’,读着就比较生硬,听起来让人感觉到紧张。再比如女巫还有这样的对白Fair is foul, and foul is fair,一读出声,女巫的那种诡谲效果就出来了。”李实举例。
由此可见,光看是很难体会到莎剧语言的妙处。
带些欧洲历史文化常识去看戏
此外,莎士比亚戏剧写到的不少典故涉及到欧洲近代史、南美洲地理,以及当时欧洲生活状况等常识性的东西。比如非洲有什么高山,南美洲有什么大河,一个国家的首都变迁,大到18世纪德国是什么政治制度,君主制是什么样,小到一个官职在宫廷是什么位置,为什么一个男的会对这个女的说了一句话,这个女的就会不高兴了,很多人物关系涉及到性别歧视或者种族、宗教的问题等等。
李实拿去年在北大排演的喜剧《一仆二主》为例,剧中女主角的哥哥不许她跟爱人交往,所以就决斗把那个人杀死了。在17世纪的欧洲,决斗是合法的。如果不了解当时欧洲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会觉得很奇怪。后来女主角为了找她的爱人,女扮男装从都林到威尼斯,为什么会有这种剧情?是因为当时社会存在性别歧视,女性没有独立人格,不扮男装是没办法在外面自由走动的。
再比如拿剑自杀时,外国人为什么不像中国一样抹脖子,而是要刺自己的心脏?因为在18世纪的欧洲,有身份的人,即绅士的身上都佩着一把剑,但是只能刺不能劈,类似现在击剑运动里的花剑,没有刃,这跟中国由马刀演变来的那种重剑是不同的。莎士比亚的作品还涉及了很多当时的风土人情,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朱丽叶在14岁就可以嫁人了,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
一个经典的剧本,会有很多的历史、宗教、戏剧专业等元素掺杂其中。李实曾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过一位戏剧爱好者写的排演感受,文中这样提到:有时一个关键点没理解到位,可能会导致对整个剧本的理解出现重大偏差。比如在排演斯特林堡的《朱莉小姐》时,因为没有注意到舞台提示中出现的“伯爵的大马靴”,进而就没有理解自始至终没有出场的伯爵在这部戏中的作用,以至于完全没有看出男仆让和朱莉小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进而对于两人之前要死要活的对话完全晕头转向。李实说:“想要对作品的理解更好,基本的文化知识、眼界和见识,以及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一些基础知识是要有的。不管做哪一门类。”
从美剧中找影子
前阵子,热播剧《欢乐颂》里有个四人打牌的桥段,一番争执后,安迪对奇点说:“亲爱的麦克白夫人,您的双手也并不干净。”从来没读过莎士比亚的曲筱绡不解其意,闹了笑话。不过,恐怕不只“不学无术”的曲妖精不知道,这个出自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的梗,大多数人也并不见得真知道它成为“帮凶”的代名词。
其实不少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莎剧的影子,热播的美剧《纸牌屋》中很多细节完全就是照着《麦克白》、《理查三世》来的。《纸牌屋》中常出现男主角 Frank 和观众对话的场景,这种手法在戏剧中被称为“打破第四面墙”(即打破观众席与舞台口之间的隔阂)。这种手法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了,在莎士比亚时期被发扬光大。莎士比亚作品中常安排这种戏剧手法用在反派角色身上,表现他们深埋谷底的内心世界,让角色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纸牌屋》中男女主角的婚姻、感情关系与莎剧《麦克白》中男女主角的情形基本是一致的。Claire 和麦克白夫人一样,都是丈夫的最佳拍档,权力的追求高于纯洁的爱情,但这恰恰是保证他们稳定婚姻的根基。莎士比亚善于把万古不变的人类问题,如对权力的争夺,化作万古不变的人性与人物关系。
李实建议大学生有机会多看看原版莎剧的演出,放下负担去用心感受:“戏剧或任何现场演出都是当时的感受,不必非要进行理论分析、写观后感,看的时候觉得很美好,结束后即使台词一句也想不起,演员长什么样也不记得,有这个感受就够了。”
责任编辑:刁雅琴
没那么高冷
“人们对莎士比亚的描述有点脱离群众,其实他没有这么高冷。”李实说。四百年前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当政的黄金时代,剧场对全民开放,是多数英国人主要的文化娱乐来源。当时的戏剧表演不像现在可以用各种华丽的舞美特效,舞台上最主要的艺术手段就是言辞。因此,要吸引住观众不去别家剧院,保证票房,就得台词精彩。作为剧作家的莎翁,创作剧本时考虑的第一要素并不是作品是不是有深度,会不会出版,而是经演员说出口之后,能不能博得满堂喝彩。对莎士比亚而言,观众愿意来看,并且看得开怀,他才能赚到钱。
有据可考,莎士比亚从不会在演出前发表自己的作品,他写得更像是演出本。有的剧团觉得莎士比亚的戏场场爆满,总是笑声一片,他们也想演,就去请专人在舞台底下看完戏后把台词一一记下来,或者请演员协助回忆,莎士比亚的不少剧本就是这样“拼凑”出来的。当时演员的收入跟手艺人差不多,一周6先令。作为剧作家的莎士比亚每写一部剧本平均能挣5~10英镑(1英镑等于20先令、240便士。那时1英镑能买一匹马,一天的饭钱约4便士)。直到1623年,莎士比亚去世七年后,他的剧作集才第一次出版,收有36部剧,售价1英镑。
所以李实指出:“莎士比亚的作品首先是一个剧本,从写作手法上是为表演设计,是演给人看的,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跑偏了,就很难感受到莎士比亚的妙处。”同时他鼓励大学生看莎士比亚作品时朗读出来,甚至尝试表演出来,这样对作品的接受程度胜过在书本上做无数注释。
要读出声来
生活中,不少英剧、美剧观众排斥中文配音版,稍微有点英语基础的人宁可一边听着外文原版,一边看中文字幕,大家觉得这样才不会破坏戏剧原有的氛围。李实认为观看莎士比亚戏剧也应如此。“戏剧界普遍认为,莎士比亚有一项非常高的成就,就是他对于英语语音的运用,以此来准确地表达情绪。莎士比亚的戏,如果演出来,即便听不懂意思,也能感受得到情绪。”李实拿中国唐代诗人李白作类比,他认为李白的诗光看是感觉不到那种韵律的,只有读出来才特别有劲儿。
“英语没有声调,是用不同的轻重音来制造一种节奏。比如《哈姆雷特》里的经典对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这句台词用的是五音步抑扬格,一句话里一般是十个元音,有时结尾会多半拍,有十一个元音。分成五个小节,音步先抑后扬,读起来是轻重、轻重、轻重、轻重、轻重,to是轻发音,be要重读,同时尾音要向上翘,时间拖得长一些,就像这样: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每个小节都是先轻读后重读。
国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莎士比亚作品中任意一段独白中的所有辅音都去掉,留下的元音会形成一段旋律,而且是非常积极向上的旋律。“哈姆雷特说这句台词时是在想要不要自杀,光看文字好像是说我活着没意思,很纠结,但实际上,他表达的情绪是积极向上,有追求的,是要去做一番事情的状态,在剧情上预示了他之后的行动。”李实解释。
为了满足韵律需要,莎翁作品中出现很多缩写,如果只是看,体会不到那样处理的妙处,甚至会怀疑那是一个病句。李实举例:《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台词:O Romeo, Romeo! Wherefore art thou Romeo?这句就是缩写,开头的O是轻音,Romeo里,Ro是重音,meo是轻音。分节以后是这样:O Ro(拖长一些)/ meo, Ro/ meo, where/fore art/thou Romeo,一旦读出来就能感觉到朱丽叶的满怀期待。“五音步的韵律听起来比较柔和,让人觉得很放松。”
五音步抑扬格是伊丽莎白时代剧本的常见格式,但莎士比亚创作时也并不局限于此,他还会用不同的文体来体现人物的不同身份,比如给贵族用不押韵的五音步抑扬格,工匠用散文,小情侣用押韵的五音步抑扬格,精灵用不同节奏的韵文等等。
“在表现一些奇怪的氛围的时候,莎士比亚会用到另外一种‘四音步’,先重读再轻读,比如《麦克白》里女巫的对白:double, double, toil and trouble。八个元音,double这个词dou是重音ble是轻音,节奏是:double/ double/ toil and/ trouble,‘重轻、重轻、重轻、重’,读着就比较生硬,听起来让人感觉到紧张。再比如女巫还有这样的对白Fair is foul, and foul is fair,一读出声,女巫的那种诡谲效果就出来了。”李实举例。
由此可见,光看是很难体会到莎剧语言的妙处。
带些欧洲历史文化常识去看戏
此外,莎士比亚戏剧写到的不少典故涉及到欧洲近代史、南美洲地理,以及当时欧洲生活状况等常识性的东西。比如非洲有什么高山,南美洲有什么大河,一个国家的首都变迁,大到18世纪德国是什么政治制度,君主制是什么样,小到一个官职在宫廷是什么位置,为什么一个男的会对这个女的说了一句话,这个女的就会不高兴了,很多人物关系涉及到性别歧视或者种族、宗教的问题等等。
李实拿去年在北大排演的喜剧《一仆二主》为例,剧中女主角的哥哥不许她跟爱人交往,所以就决斗把那个人杀死了。在17世纪的欧洲,决斗是合法的。如果不了解当时欧洲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会觉得很奇怪。后来女主角为了找她的爱人,女扮男装从都林到威尼斯,为什么会有这种剧情?是因为当时社会存在性别歧视,女性没有独立人格,不扮男装是没办法在外面自由走动的。
再比如拿剑自杀时,外国人为什么不像中国一样抹脖子,而是要刺自己的心脏?因为在18世纪的欧洲,有身份的人,即绅士的身上都佩着一把剑,但是只能刺不能劈,类似现在击剑运动里的花剑,没有刃,这跟中国由马刀演变来的那种重剑是不同的。莎士比亚的作品还涉及了很多当时的风土人情,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朱丽叶在14岁就可以嫁人了,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
一个经典的剧本,会有很多的历史、宗教、戏剧专业等元素掺杂其中。李实曾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过一位戏剧爱好者写的排演感受,文中这样提到:有时一个关键点没理解到位,可能会导致对整个剧本的理解出现重大偏差。比如在排演斯特林堡的《朱莉小姐》时,因为没有注意到舞台提示中出现的“伯爵的大马靴”,进而就没有理解自始至终没有出场的伯爵在这部戏中的作用,以至于完全没有看出男仆让和朱莉小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进而对于两人之前要死要活的对话完全晕头转向。李实说:“想要对作品的理解更好,基本的文化知识、眼界和见识,以及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一些基础知识是要有的。不管做哪一门类。”
从美剧中找影子
前阵子,热播剧《欢乐颂》里有个四人打牌的桥段,一番争执后,安迪对奇点说:“亲爱的麦克白夫人,您的双手也并不干净。”从来没读过莎士比亚的曲筱绡不解其意,闹了笑话。不过,恐怕不只“不学无术”的曲妖精不知道,这个出自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的梗,大多数人也并不见得真知道它成为“帮凶”的代名词。
其实不少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莎剧的影子,热播的美剧《纸牌屋》中很多细节完全就是照着《麦克白》、《理查三世》来的。《纸牌屋》中常出现男主角 Frank 和观众对话的场景,这种手法在戏剧中被称为“打破第四面墙”(即打破观众席与舞台口之间的隔阂)。这种手法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了,在莎士比亚时期被发扬光大。莎士比亚作品中常安排这种戏剧手法用在反派角色身上,表现他们深埋谷底的内心世界,让角色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纸牌屋》中男女主角的婚姻、感情关系与莎剧《麦克白》中男女主角的情形基本是一致的。Claire 和麦克白夫人一样,都是丈夫的最佳拍档,权力的追求高于纯洁的爱情,但这恰恰是保证他们稳定婚姻的根基。莎士比亚善于把万古不变的人类问题,如对权力的争夺,化作万古不变的人性与人物关系。
李实建议大学生有机会多看看原版莎剧的演出,放下负担去用心感受:“戏剧或任何现场演出都是当时的感受,不必非要进行理论分析、写观后感,看的时候觉得很美好,结束后即使台词一句也想不起,演员长什么样也不记得,有这个感受就够了。”
责任编辑:刁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