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范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学术机构,也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和广大师生继续学习的第二课堂。在师范学校“升级转型”的特殊发展时期,师范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对师范学校图书馆的跨越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趋势做以下探讨。
一、技术设备的自动化趋势
技术部设备自动化,是以计算机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快速而准确地完成师范学校图书馆的基本业务工作,使图书馆工作的技术手段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技术设备的自动化使师范学校图书馆的信息存储、组织形式、传递速度、运行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将人从传统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使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有了很大拓展,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也有了很大提高。工作人员采用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将现代技术应用于采访、编目、分类、典藏、流通、藏书决策、行政管理等领域,使图书馆科学管理的特点达到了规范化、计量化以及其服务手段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校园网、局域网、因特网的建立和发展,使文献资料的传递打破了国际界限的地理间隔,师生足不出户,就可在互联网上浏览利用各种文献资料。
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说:“现代的图书馆、档案馆、情报单位的人员,应该是信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使用的向导和顾问”。如此,图书馆员不再是“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借借还还的出纳员,而是要成为信息系统的建设者,成为复杂型的、知识型的人才。
二、信息媒体的数字化倾向
传统图书馆的藏书以印刷型的图书、期刊、报纸、图片资料为主,通过卡片目录反映馆藏信息,以读者到馆借阅为主要信息传递手段,以印刷为主要馆藏的历史已延续了近两千年。九十年代以来,一场电子革命席卷全球的学术领域,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收藏资料的载体形式带来新的活力,图书馆除了收藏类型繁多的印刷型文献,还收藏了大量的非印刷型信息载体,如缩微资料、视听资料、计算机可读资料等,信息载体从原来的纸质印刷品发展到今天的芯片、光盘、数据库,传统图书馆正向数字图书馆发展。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把当前各种文献载体数字化,提供网上服务,促使馆藏结构、存储方式、工作内容、服务手段以及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发生改变。数字化图书馆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馆藏文献数字化可以降低原件丢失与损坏的风险,可以使图书馆更有效地管理馆藏与提高服务,还可以满足用户对文献的多种需求,从而提高原始文献的利用率;同时,文献数字化可以产生比原件功能更强的数字资料,可以支持新型研究或扩大研究对象,还可为其他馆藏提供数字化工作平台,为师生提供更加快速高效的服务。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图书资料的计算机管理,从根本上改变原先手工劳动的状态,我们在尽快把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工作实践的同时,要创造条件使师范学校图书馆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型,依此不断提高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促进图书馆工作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
三、服务职能的社会化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 未来“数字图书馆”的趋势越来越为显现。数字化图书馆依附的是数字化技术,把文字、声音和图象转化成数字形式,进行存储、传输和处理,这些数字化信息跨行业、跨机构、跨国家,形成了开放的综合服务网络体系,用户可快捷方便地开展多项目查询、全文检索、远程检索等,把服务推向一个更高更广阔的领域,真正解决了图书馆长期难以解决的资源共享问题。图书馆不再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而是向社会化、全球化转变与发展。师范学校图书馆作为社区教育文化的中心,也必然要以自身的文化、信息优势来为社区发展服务。
学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要承担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拓宽图书资料服务市场,树立信息服务的营销理念等一系列的任务,从从业人员到图书馆本身,都有一个角色与职能重新定位的问题。
四、图书馆本体属性的产业化趋势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已远远超过有形资产,由其演化出来的新知识、新事物将层出不穷,而全部科学知识均以文献的形式收藏于各类图书馆中;无形之中,图书馆已经收藏了大量的资本。美国经济学家、信息学家马—波拉特根据每种职业的信息服务和它们的经济价值,将图书馆工作列为“第一信息服务部门”。所以,图书馆产业化发展将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师范学校图书馆亦要打破其校内公益性的传统认知偏差,打破旧有的图书馆与生产、科研及市场分割的封闭格局,形成信息的获取、加工、使用、配置和传播的产业链,积极参与知识的生产、消费和收入分配活动,使图书馆的产权得到充分的实现和适度的发展,促进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图书馆发展趋势要求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和习惯性的服务理念,这对于多年从事图书资料工作的人员可能要经历一个艰苦的历程,但面对信息时代的步伐和激烈的行业竞争,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只有及时的转变观念、转换角色,通过不断学习去获得新的胜任资格,才能在飞速发展的变化中赢得生存空间。
一、技术设备的自动化趋势
技术部设备自动化,是以计算机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快速而准确地完成师范学校图书馆的基本业务工作,使图书馆工作的技术手段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技术设备的自动化使师范学校图书馆的信息存储、组织形式、传递速度、运行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将人从传统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使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有了很大拓展,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也有了很大提高。工作人员采用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将现代技术应用于采访、编目、分类、典藏、流通、藏书决策、行政管理等领域,使图书馆科学管理的特点达到了规范化、计量化以及其服务手段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校园网、局域网、因特网的建立和发展,使文献资料的传递打破了国际界限的地理间隔,师生足不出户,就可在互联网上浏览利用各种文献资料。
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说:“现代的图书馆、档案馆、情报单位的人员,应该是信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使用的向导和顾问”。如此,图书馆员不再是“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借借还还的出纳员,而是要成为信息系统的建设者,成为复杂型的、知识型的人才。
二、信息媒体的数字化倾向
传统图书馆的藏书以印刷型的图书、期刊、报纸、图片资料为主,通过卡片目录反映馆藏信息,以读者到馆借阅为主要信息传递手段,以印刷为主要馆藏的历史已延续了近两千年。九十年代以来,一场电子革命席卷全球的学术领域,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收藏资料的载体形式带来新的活力,图书馆除了收藏类型繁多的印刷型文献,还收藏了大量的非印刷型信息载体,如缩微资料、视听资料、计算机可读资料等,信息载体从原来的纸质印刷品发展到今天的芯片、光盘、数据库,传统图书馆正向数字图书馆发展。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把当前各种文献载体数字化,提供网上服务,促使馆藏结构、存储方式、工作内容、服务手段以及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发生改变。数字化图书馆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馆藏文献数字化可以降低原件丢失与损坏的风险,可以使图书馆更有效地管理馆藏与提高服务,还可以满足用户对文献的多种需求,从而提高原始文献的利用率;同时,文献数字化可以产生比原件功能更强的数字资料,可以支持新型研究或扩大研究对象,还可为其他馆藏提供数字化工作平台,为师生提供更加快速高效的服务。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图书资料的计算机管理,从根本上改变原先手工劳动的状态,我们在尽快把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工作实践的同时,要创造条件使师范学校图书馆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型,依此不断提高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促进图书馆工作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
三、服务职能的社会化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 未来“数字图书馆”的趋势越来越为显现。数字化图书馆依附的是数字化技术,把文字、声音和图象转化成数字形式,进行存储、传输和处理,这些数字化信息跨行业、跨机构、跨国家,形成了开放的综合服务网络体系,用户可快捷方便地开展多项目查询、全文检索、远程检索等,把服务推向一个更高更广阔的领域,真正解决了图书馆长期难以解决的资源共享问题。图书馆不再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而是向社会化、全球化转变与发展。师范学校图书馆作为社区教育文化的中心,也必然要以自身的文化、信息优势来为社区发展服务。
学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要承担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拓宽图书资料服务市场,树立信息服务的营销理念等一系列的任务,从从业人员到图书馆本身,都有一个角色与职能重新定位的问题。
四、图书馆本体属性的产业化趋势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已远远超过有形资产,由其演化出来的新知识、新事物将层出不穷,而全部科学知识均以文献的形式收藏于各类图书馆中;无形之中,图书馆已经收藏了大量的资本。美国经济学家、信息学家马—波拉特根据每种职业的信息服务和它们的经济价值,将图书馆工作列为“第一信息服务部门”。所以,图书馆产业化发展将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师范学校图书馆亦要打破其校内公益性的传统认知偏差,打破旧有的图书馆与生产、科研及市场分割的封闭格局,形成信息的获取、加工、使用、配置和传播的产业链,积极参与知识的生产、消费和收入分配活动,使图书馆的产权得到充分的实现和适度的发展,促进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图书馆发展趋势要求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和习惯性的服务理念,这对于多年从事图书资料工作的人员可能要经历一个艰苦的历程,但面对信息时代的步伐和激烈的行业竞争,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只有及时的转变观念、转换角色,通过不断学习去获得新的胜任资格,才能在飞速发展的变化中赢得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