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博传播特征及教育启示r——基于青少年政务微博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来源 :青少年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yb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分析面向青少年政务微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特征,为学校做好新媒体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借鉴.使用Python编程搜集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等20个政务微博在十九大后发布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8050条博文,采用LDA模型对文本数据进行主题分析,采用Gephi对生成的共现矩阵进行语义网络分析.研究发现,当前青少年政务微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在体系上具有开放性,在素材上呈现生活化与具体化,价值导向上坚持正面引导;同时具有内容真实性、话语有感染力、形式多样性等特征.但也存在传播力和影响力不足,引导力和公信力受到冲击,分众化和差异化趋势不明显等问题.建议学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宣传教育时,内容需深入浅出,模式要守正创新,同时加强专业网络宣传队伍建设.
其他文献
我国并未采取少年刑法与刑法的“二元分离”制度.在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用一部刑法的条件下,如何平衡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与追究未成年人责任之间的关系,就成了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根本问题.在个人责任论的基础上引入社会责任论,将保护主义与刑罚主义相结合,在成年人犯罪的责任概念基础上构建未成年人犯罪的责任概念,可以平衡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与追究未成年责任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解决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本身难题”.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在辨认控制能力上具有本质区别,未成年人犯罪的责任概念必须在“非难可能性”的基础上增加“需保护性”的概念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是学好“四史”的根本保障.马克思在揭示人类历史规律的过程中,辩证解答了历史持存与历史发展、历史客观性与主体性、历史知识性与价值性的关系,为人们认识历史的活动提供了科学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指导“四史”学习,就是要在坚持若干历史原则相统一的基础上,确立历史学习中的当代意识、问题意识、主体意识和实践意识,以此规避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随意化、碎片化、单向度和教条化误区,提升“四史”学习的精准性、整体性、价值性和创新性.
坚持大历史观,从历史兴替中探究治乱兴衰的智慧经验,推动新的历史不断向前,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和优良传统,也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关于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集体记忆和真实记录.建党百年之际,在全党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可谓站位高远、内涵丰富,具有深刻的内在理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内在规定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赓续发展的历史依据以及新时代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现实要求.梳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逻辑、历史依据和现实要求,是将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创奠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前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恢复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突破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呈现出纪律遵守的自觉性、纪律执行的强制性、纪律惩治的严厉性、纪律监督的全面性等基本特点.在新征程中,党的纪律建设要继续向纵深发展,成为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制胜法宝,为提高党的执行力提供纪律保障.
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媒介环境中,如何最大程度发挥算法推荐的技术优势,同时规避无序发展对青少年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从阐释人工智能时代的媒介环境特征切入,针对当下青少年媒介环境中存在的劣质内容、过度沉迷、信息茧房等问题,提出算法规范的治理策略,进而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技术监管、立足价值导向等方面,探索青少年媒介环境的优化路径.
为探究新世纪以来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科学化程度,选取了30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公共管理学项目作为研究样本,从科学共同体、学科“大问题”、研究方法等维度开展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正在向科学化迈进,科学共同体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基础与条件,学科“大问题”逐渐形成共识,研究方法日益科学化,实证研究成为了主流.但公共管理研究仍存在学科界限模糊、学科共识不强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厘清学科边界、加强科学共同体建设、促进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应用,推动公共管理学的科学化发展.公共管理研究在强调方法的科
“祖安”文化是由网络谩骂衍生而来的一种网络詈俗文化,具有继承性、抵抗性、非理性和潜隐性等特征.“祖安”文化对青少年产生道德冲击,干扰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引发负面的道德情感并消解青少年的道德自律,使道德作用失调.治理“祖安”文化要以培养青少年网络道德为根本,注重在教育引导中提升青少年思想素养,在道德文明实践中涵养青少年的积极人格,并通过制度规范为青少年构建有利的网络道德环境.
合作生产过程中的公共价值创造是公共服务研究的热点.建构“感知—创造—确认”的公共价值共创过程分析框架,追踪分析C市帮乐帮互助养老服务项目的价值共创过程,可以发现:互助养老服务的公共价值创造依存于合作生产的阶段性演进过程.在合作生产的准备期,社区组织通过引导主体间对话交流以实现目标聚合和共同价值感知,多元主体形成参与合作生产的初步意向;在合作生产的实施期,各方主体就价值共识开展服务生产和供给合作,依托合作网络发挥自身的行动优势以创造相关价值,努力维护各方主体的生产协同关系;在合作生产的生成期,各方行动者对合
作为乡村基层治理体系中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村民小组在后税费时代的基层政权建设过程中仍有可能发挥其重要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潜力.与村民小组在组织关系和权限上隶属行政村、村民自治基本上由行政村决定的“村强组弱”不同,“组强村弱”的乡村基层治理结构意味着村民小组在资源下乡和各种制度建设过程中相较于行政村一级拥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自主空间,而行政村一级既缺乏足够的文化资源,又缺乏可用的经济资源.在“组强村弱”治理结构之下,村民小组长如何实现村民与村干部的有效联结,将深刻影响村民小组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具体功能的发挥.村干部特别
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第四代代表人物秉承马克思主义批判传统,反思当代社会的新矛盾,揭示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新冲突,努力探索建构正义社会、实现美好生活的新方案.如果说霍耐特和弗雷泽围绕"再分配还是承认"所展开的正义论争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变革和文化变革双重变革要求的理论反映,弗斯特以"辩护正义"为题展开的政治权力批判和罗萨在"美好生活"主题下展开的加速社会批判则通过重新挖掘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当代内涵,揭示了权力支配和时间异化对美好生活的阻碍.批判理论家们从文化承认和政治参与维度对正义理论的新补充,从政治权力批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