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相关企业和往届毕业生的调研发现,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情况有偏差、课程中新技术交叉知识不足、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开展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通过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实施项目化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岗位核心能力,较好地纠正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偏差。
  關键词 CDIO;服装设计与工艺;项目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05-0037-06
  当前,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加快,促使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大。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提出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这一任务要求,就要以创新教育理念为前提、以重构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以转变教学模式为内涵,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接轨。本文以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以下简称“学校”),对其探索实施CDIO教育理念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分析。
  一、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服装产业进入全面转型提升发展的新时期,大量服装企业从单纯加工逐渐转向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更着眼于文化创意、科技进步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对人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要求更高。福建省服装产业在全国处于前列,需要大量从设计制作到销售的各环节、各层次复合型人才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服装专业作为国家级示范专业,为适应福建地区服装产业升级发展需要,发挥专业示范作用,准确对接服装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于2017-2019年对服装企业、服装专业往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经过服装专业指导委员会修订指导,调查问题符合要求。调查内容共设置企业对毕业生上岗期望、毕业生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岗位素养、职业能力、未来1~2年应拓展培养的典型岗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课堂教学适用性、技能培养先进性、学生适业情况及企业用人质量评价等31个问题,对572位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和30多家服装企业发放线上问卷并进行实地调研。教学改革实施后,2020年10月,采用同一问卷,对47家本省服装企业继续进行调研,以了解新冠疫情背景下企业对员工职业能力、素养的变化,以调整专业培养目标,确保教学改革不断持续跟进。本文部分数据来自本课题组前期发表的研究成果[1]。
  (一)原有培养目标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服装企业及服装外贸公司从事工业制版、车间管理、设计助理等相关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实用型、一专多能型技能人才”。原培养目标主要集中在研发环节中的制版、设计助理及生产管理等岗位,但54.84%的学生渴望成为行业精英,43.6%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职业理解之间存在着巨大矛盾,往届生当前的就业状况更表明培养结果背离了培养目标;只有16.1%的受调查者毕业后从事与服装相关的职业。调查结果表明,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培养目标既不符合学生的理想需求,也与学生就业实际相去甚远。从就业状况看,培养目标需要进行较大程度的调整。
  (二)课程中新技术交叉知识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往届毕业生认为“最有用的知识与技能”是服装设计、服装CAD软件操作和制版、制作综合能力,分别占45.16%、41.94%、38.71%。毕业生认为“最需要加强的课程”是美术基础、款式绘制、服装设计,分别占58.06%、53.23%、50%,CorelDraw、Photoshop等服装设计软件运用课程也受到毕业生的青睐,受欢迎度分别达到46.77%、40.32%。往届生对课程的选择与其对职业理想及毕业后的职业选择高度一致。但以往的岗位课程设置保守,主要还是培养设计、制版与缝纫的人才,企业需求的材料、管理、营销、陈列、模板设计等新兴岗位课程课时比例较少或因总课时量问题无法开设,造成培养人才单一,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后产生的个性化、小众化及线上销售的特点。新冠疫情后,服装行业加快了传统手工作业转换成电脑数字化、智能化作业的步伐,因此专业课程内容要强化电脑软件、数字化技术等内容,以应对行业发展新趋势。
  (三)毕业生职业能力无法满足服装就业市场的需求
  调查显示,61.3%的往届生表示目前就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专业技能不强,不能直接上岗”,58.19%的往届生认为“在岗流失率高”。这一方面表明学生在校时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另一方面也表明学生劳动观念不强,对职业认识不到位。从企业角度看,往届生认为企业看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占58.1%,“创新能力”占45.2%,“社交能力”占37.1%,“敬业精神”占35.48%。从学生角度看,往届生认为自己需要提升的能力分别是:“沟通能力”占66.1%,“学习能力”占54.84%,“专业能力”占51.64%。往届毕业生认为主要原因是学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只是进入行业的门槛[2],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学校应重点加强。
  (四)实行分科教学导致服务专业综合能力差
  调查显示,往届生认为在顶岗实习中,学生着重要学习的是:“专业技术”(占74.2%),“人际关系”(占62.9%),“管理能力”(占54.8%);在校企合作中需要改进的是:“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占77.4%),“加强企业需求对接”(占62.9%),亟待解决的是“实践能力薄弱、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等问题。结合福建省职教中心组织的服装专业教科研建设会议调查本省中职校服装专业课程教学情况分析得出,本省中职学校在教学上基本多按传统分学科式实施专业教学,每门课程只专注于单科式技能训练,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学需要,忽视培养专业能力的需求,传达给学生主要是设计、制图原理、制作方法,主要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缺少真实工作环境体验,无法形成综合应用能力,以应对职业多样化。   通过上述调研所反映的问题可以看到,近年来各校虽在相关政策指引下对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实践课程比例,但基本还是局限在某一门专业课的改革上,没有运用一种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整体教学结构设计的问题,造成学生学习的知识零散,融入社会和市场时无法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需要重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服装行业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CDIO教育理念下项目化教学模式内涵
  (一)CDIO教育理念的内涵与特征
  200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典查尔摩斯工业大学和瑞典林雪平大学等联合发起研究并探索新的工程教育改革计划。这一研究结果被称作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案,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体现[3]。国内汕头大学工学院自2005年率先引进CDIO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有许多中职学校将这一模式引入实践之中。
  CDIO的教育理念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其教育目的、教学目标、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4]。CDIO的教育目的主张培养“完整的人”[5];教育目标主张“能力本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思想上主张“学生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身心发展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教学方法上强调一体化教学,强调“做中学”。CDIO的教育理念正是解决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能力弱、实践差、劳动素养低的有效办法,是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脱离、传统教学弊端难克服的有效办法。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主要特征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产学合作贯穿于工程教育全过程,它以工程项目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过程为载体引入职场环境,使学生熟悉职场典型工作、适应职场要求、促进素质养成,实现学习过程与职场工作过程对接。在实践中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态度的融合培养为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项目教学又称作专题研究、项目学习。项目教学法最早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提出,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克伯屈对其进行了理论化、系统化阐述,建立了项目教学的理论架构。由于项目教学适应职业教育特点,许多国家将其列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教学和学习方式之一,其中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研究和应用比较成熟,我国的项目教学研究与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得到推广。综合不同学者观点[6],本研究认为,项目教学是一种以精心设计的以企业真实任务为载体,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技能与素质的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通过项目主题所包容的跨学科的综合内容来实现教学完整性[7]。教学目的是通过设定的项目让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式的实践学习,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工作岗位所需的综合技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解决传统服装专业传授很多零散的专业知识而无法提高其工作能力的问题。
  项目教学主要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的项目内容依据典型岗位任务提取整合为学习任务,以任务或作品驱动整个教学,教学内容设置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二是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小组团队学习实践,教师在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是项目制订者、指导者。三是学习成果体现在解决了具体现实问题。
  CDIO教育和项目化教学的理念都强调通过完整的实施过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CDIO教育理念要求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项目教学也主张以真实的生产工程作为教学过程,不能脱离产业发展和工作实际。CDIO教育理念中的构成核心是构思、设计、实践与运作,其运作全过程与服装专业教学规律,即服装市场调研—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制作—服装展示销售教学过程十分相符,特别适合应用于服装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然而,在服装专业单独一门课程教学中很难完整实现CDIO教育理念全部培养过程,需要通过课程项目化将相关课程联系起来实施完整项目教学,才能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所以在本校的教改尝试中,项目化教学是CDIO教育理念的实践教学载体。
  本研究将CDIO教育理念引入到项目化教学中,联系服装产业实际,CDIO教育理念与项目教学相融合,与真实项目相融合,打破专业原有分科目教学,对相关联的专业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项目课程。每个项目课程按照构思、设计、实践与运作的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全生命周期,实现课程项目化、教学过程职业化、能力综合化,构建一种基于服装产业真实任务的项目化教学模式。项目可以选择反映岗位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能力真实案例,增加新课程内容,改造旧课程。围绕真实项目的专业知识学习,能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岗位,运用知识迁移建构新知识、新技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与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期盼及热情。教学主要关注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素质同步协调全面发展,对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服装技术人才及解决现代服装教学与产业转型偏差现状问题具有指导意义[8]。
  三、CDIO教育理念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对人才培养进行再定位,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服装行业发展需求,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职业可持续发展潜力,掌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在服装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结构与工艺、销售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将思想政治、职业生涯规划等文化课融入项目实施过程,注重学生素养的培育,保证项目教学的有效实施。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一)依据CDIO教育理念,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
  与企业联动构建基于将服装设计、服装面料、服装结构及服装工艺等主干科目融合销售、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教学内容为一体的8项一体化项目课程。项目课程教学遵循服装工作过程发展规律,按照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过程进行整合,每个项目课程都包含CDIO完成的全部工作过程。同时,CDIO教育理念下项目化教学不只是简单罗列实施教学项目,而是依据不同学期学生应具备岗位核心能力及职业能力,项目之间遵循知识、能力递进规律,分级分层次进行教学,通过模拟、拓展、实训三个进阶过程设计教学线路。随着项目由简到难的学习推进,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升[9]。课程设计如图2所示。
  (二)按照工作过程,实施项目化教学
  项目课程按照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环节将工作任务进行模块化分解,学生参与项目实践的整个过程实现CDIO四个环节目标,达到三个阶段培养的目的。其中,在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制作与营销环节结合数字化服装VR智能实训、服装吊挂系统、服装CAD、服装模板自动化系统等软件应用,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良好学习效果。具体教学内容实施如表1所示。
  1.构思环节
  根据项目课程下达学习任务,这个任务是引入企业真实的或是校企合作中根据学生认知能力设计制定的任务,在此环节向学生明确项目学习过程、项目内容定位及学生在课程中的职业定位。
  学生按照学习任务进行市场调研,完成信息采集,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流行资讯和线上销售渠道了解服装流行色、流行元素、服装廓形及搭配、面料成本计算、款式方向、工艺特点等需要形成信息采集报告。教师或企业导师根据不同品牌讲解对流行趋势的捕捉并进行点评及总结。具体的销售数据对于学生建立基本的服装市场概念极其重要,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于后续每个学习和实践环节的学习态度,以及明确每个阶段性学习的价值。
  2.设计环节
  学习设计知识并运用手绘或电脑软件实现设计定稿。
  环节1:将基础技能知识与流行案例教学相融合。根据不同的品牌单品划分,筛选出适合融入服装基础技能知识的教学案例,通过教学团队与签订校企合作的产品研发团队骨干共同分解教学案例,在学生消化教材中的各类基础知识的同时,达到技能理论迁移和应用的目的,以抵消传统教学模式中因教学案例老旧而使学生产生的学习价值模糊的现象。
  环节2:在项目化教学中进行同类产品的延续性实践。进行产品设计與制作的前提是建立在对目标产品足够的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否则将很大概率出现闭门造车现象。在校企合作的项目化教学中,清晰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策划已经将各类设计主题、产品系列数、色彩比例、面料比例、版型和工艺特征进行了精细划分,学生的技能实践环节需要在真实的品牌运作框架内逐步进行模仿式的延续性训练,熟练掌握每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技能标准,为后续研发训练中的创新和严谨思维奠定基础。
  3.实现环节
  学习制版、制作等知识,在生产中融入企业规范标准、模板制作等先进生产技术手段,实现成衣、产品的制作。
  环节1:建立清晰的成本意识。在延续性训练中,通过教师团队和企业研发骨干共同进行实践案例的市场预判,从整体的训练案例中筛选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款式,通过成本、过程损耗及利润率的计算和分析,引导学生制作出每个款式的成本预算表,并分列出样衣与量产的两种规格。
  环节2:样板制作。工业样板的制作是职业院校服装专业人才的技能培养重点,所有学生都要熟练掌握CAD工业样板制作,应用CAD制作常规性的版型,应用立体裁剪解决结构难度较大的局部版型,最后融合平面制版和立体裁剪的训练过程,制作出标准的工业化样板。
  环节3:样衣制作。样衣制作技能是样板和工艺单制作技能的中间环节,必须以工业化品质检验标准对学生进行样衣制作训练,完整合格的样衣制作是对工业样板准确与否的检验,许多在样衣制作环节发现的问题,需要返回到样板阶段进行修改,这种过程的严谨性大大促进了学生对于结构准确性的理解。严格的样衣制作技能也是制作量产工艺单的基础,样衣制作过程中是否高效,对工艺难点是否进行分解,直接影响到量产的效率和成本。
  环节4:量产工艺单制作。量产工艺单的制作是目前服装企业生产与管理中极其稀缺并且易产生断代风险的技能岗位。这种岗位人才缺口急需职业院校在相应人才的培养上为产业输血。对于样板数据、样衣效果及号型规格的检验和测算需要熟练的制版和工艺技能,在工艺单制作之前的每一个研发环节都必须确保验证准确之后,方可在工艺单制作训练中形成严谨的图示、数据表、工艺说明及特殊工艺分解等,因此,工艺单制作实践也是对服装设计与制作实践的总结和验证。
  环节5:生产阶段。生产阶段是项目实现的重要阶段,综合应用各种工艺制作方法,通过项目化小组方式分工制作研发阶段的产品,组员之间分配不同岗位身份,合作完成小部分量产成衣制作。制作过程采用先进生产设备吊挂流水线、模板设备等,将生产过程置于岗位工作情境中,使学生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调能力。
  4.运作环节
  完成的作品、成品、产品进行再包装走出课堂,面向市场进行结项展售。
  环节1:学生在制作完成样衣的过程中,通过拍摄、修图、策划宣传及线上线下客服工作等系列实践活动,强化自身的技能实践及拓展创新能力。除了传统实体店的销售实践之外,在现阶段由于中国服装产业处于转型期,大量的线上品牌网店的运营岗位有很大缺口,线上网店的装修、推广性营销贴图和修图、详情页制作、产品描述及客服等岗位急需职业院校相关毕业生的加入。本教改团队针对此类方向的项目化实践教学比例正在逐渐增加,使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拓宽就业的延伸面,在终端销售方向上的实践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为提高就业和创业质量奠定全面的基础。   环节2:成衣的最终运作在学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服装工作室进行线上线下推广。学生对接洽客户的需求进行登记、调查和售后等完成商业的实践,锻炼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对专业市场运作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产品研发主动性,强化学生的成就感,随着项目学习的成熟达到对服装品牌运作的整体把握。
  四、取得的主要成效
  基于CDIO教育理念下项目教学实施3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校服装教研组先后与福州尚飞制衣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模板工作室,带领学生团队参与服装平面版型与立体展示效果的智能转化研究,在技术研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校企合作编写《服装工艺模板技术》校本教材,教研组与福建福州知墨服饰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线上品牌的孵化、推广与运营。服装专业毕业生创立了“LF准定制”品牌,聘请专业教师为指导,目前公司运营状况良好,不仅解决了学生团队的就业问题,而且带动3家合作企业扩大了运营规模。CDIO教育理念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近3年,学生参加福建省及全国中等职业院校服装技能大赛,获得省级奖14项,国家级奖4项,成绩稳居福建省前列。调查显示,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本校2020届毕业生从事服装专业人数较前几年增多。通过参加教学改革,教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教师立项了多个省级课题,科研能力得到提升,课题组教师发表了多篇论文,取得一批教科研成果。服装专业群被定为省级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引领全省服装设计与制作專业的发展。
  在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学校与省服装协会、七匹狼、柒牌等多家知名公司及高校构建了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项目化教学的校企合作机制,多项举措被福建省兄弟院校借鉴和推广,寄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越来越多CDIO教育理念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成果。
  参 考 文 献
  [1]叶多多,吕玉玲.项目化教学背景下中职服装毕业生专业成长情况剖析[J].成才之路,2019(26):50-51.
  [2]郭伟刚,周水琴,裘旭东,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整合式项目课程体系构建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71-74.
  [3]余建军.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7:1.
  [4]江俊文.CDIO工程教育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2.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0.
  [6]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62.
  [7]徐朔.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5-7.
  [8]陈星毅,张伟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CDIO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4):35-39.
  [9]马军.高职项目化课程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53.
  Abstract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职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深圳坪山区某技校9个专业5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职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是好的,少数学生受社会腐朽和浮躁风气影响,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他们对社会是否公平正义存在疑惑,农村学生的价值观和城市学生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为了促进中职学生价值观健康发展,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价值观培养氛围,
入选理由 从国家品牌的视角去审视德国制造,探尋德国制造的精髓与价值,为中国的制造业战略、为《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主要观点 作为一个品牌,国家是由几个独特的和多维的元素构成,是包含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子集合在内的一个集合,这些子集合代表了一个民族身份的复杂特征,这个集合与其人民和事件当前状态,以及其产品和服务,一起构成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以及一个人的看法。“德国制造”
摘 要 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不足,亟待开展有效的、创新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新生思政教育效果关系其整个大学阶段的意识形态、公民素养、道德养成、持续发展。新生研讨课是面向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课,以促进新阶段转换为目的,是现代大学新生教育的创新举措;它同样承担着新生思政教育的任务,其小班化教学模式特点,使其成为实施课程思政的理想载体。新生研讨课的课程目标、内容、组织、评价方面都
摘 要 以四川省成都市812位参训新型职业农民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并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法对培训效果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经过培训,农民在经营管理与生产技术方面得到的提升较大,而在心理素质与文化素质方面得到的提升较小。将培训效果得分作为因变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发现,继续从事农业的意愿、培训内容契合度、干部身份、政府对培训的支持情况4个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效果具有显
摘 要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容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教学活动,教师应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加强实践环节、举办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克服制约创新教育的各种因素,提升教师创新素养,完善创新教育评价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8.5
摘 要 高职会计专业所培养的技能型复合人才要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把握财务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在智慧财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结合常规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三横四纵五层次”新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培养基础实践型、综合技能型、智慧管理型三种会计人才;运用“互联网 ”技术采用四种综合管理模式,即基礎课程教学内容管理信息化、实践平台管理分类化、教学管理进度节点积分化、教
摘 要 职教公益性是职业教育自身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所在。由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发达程度的差异,德、美、英、澳等国在职教公益性的实现形式方面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综合来看,职业教育公益性的实现,需要将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战略来推进、加强法制建设为职业教育提供保障、政府统筹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通过协同创新激发职业教育活力等。  关键词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期刊编辑委员会主办  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承办  19827457 技术创业:高职院校转型发展新突破 邹良影 等 《教育发展研究》 2021年第5期 8600字  19827458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 苏志刚 《职教论坛》 2021年第3期 9200字  19827459 高职院校实施1 X证书制度的创新价值、应然向度和调适策略 张旭刚 《教育与职业》 2021
摘 要 实践教学对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途径。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建立起以“校外真实情景”、“校内全真模拟”两个平台为依托,以激励机制、质量监控为保障的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双平台;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
摘 要 建立应用技术大学旨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教育结构优化、人才体系完善,是我国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与大陆地区应用技术大学层次相同,台湾地区科技大学亦属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建立源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推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及职业教育和经济的全面发展有巨大贡献。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包括明确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紧密深度的产学合作及成熟的技术研发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