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孕周药物流产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yak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孕周药物流产者近期、远期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方法对1001例药物流产者,按不同孕周分A、B、C共3组进行观察。结果药物流产者近期副反应有6种,以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流产不全、药物流产失败,且三组中,以A组(孕4~5周组)最高(P<0.05);月经恢复延迟,过敏反应发生率最低。远期副作用三组无显著差别。结论药物流产者发生的副反应是药物的药理作用所决定的,其服药后随诊是必要的。为避免流产不全及药物流产失败,建议孕4~5周孕妇尽量不予药物流产方式终止妊娠。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副作用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3-0260-02中图分
  类号:R 654.2文献标识码:A
  
  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我院门诊对近几年孕12周以内药物流产者发生的近远期副反应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年龄为16~45岁,临床确诊为宫内妊娠,自愿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共1001例,按孕周分三组,A组孕4~5周178例,B组孕6~7周469例,C组孕8~12周354例。
  2.方法均予米非司酮片每片25 mg,第一天上午空腹服50 mg,睡前服25 mg,第2天服药同第1天,第3天上午空腹服米索前列醇片600 μg。从服药开始至服米索前列醇片当天、14天、40天、3个月、2年分别进行随诊,观察近期(0~3个月),远期(2年)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类计数,统计各种副反应的发生率。
  3.副反应分类
  (1)近期副反应:①药物流产失败:包括服药后出现剧烈呕吐、腹痛、腹泻,不能坚持服药者。以及服用米索前列醇后24小时胎物组织未排出,改行负压吸引或钳刮术终止妊娠者。②流产不全:评价标准为胎物组织排出后14天仍有不规则阴道流血。B超提示子宫腔内组织残留;或胎物组织排出后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须行清宫者。③胃肠道反应:以开始服米非司酮到服米索前列醇片后24小时内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为胃肠道反应。④过敏反应:服米索前列醇后24小时内出现体温≥38.0℃或出现皮肤瘙痒、潮红、手足发麻等症状,未处理自愈。⑤月经恢复延迟:以胎物组织排出后40天未恢复月经为评判标准(应排除再次妊娠)。⑥月经不调:胎物组织排出后3个月,月经不能恢复药物流产前的性状。
  (2)远期副反应可表现为月经不调,先兆流产及继发不孕等。
  4.统计学处理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1.近期副反应的临床表现胃肠道反应三组两两比较P>0.05;流产不全及药物流产失败A组与B、C组比较P均<0.05,B、C组两两比较P>0.05;过敏反应A、B组间比较P>0.05,C组与A、B组比较P<0.05;月经恢复延迟A组与B、C组间比较P均<0.05;B、C组间比较P>0.05;月经不调B组与A、C组间比较P<0.05。见表1。
  2.远期副反应通过问卷的方法,对药物流产后3个月~2年曾有月经不调,再次妊娠时先兆流产、继发不孕进行调查。共得问卷455份,随诊455例,随诊率45.45%。其中A组59例,B组212例,C组184例,各组远期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详见表2。
  
  讨论
  
  米非司酮是受体水平拮抗孕酮受体,替代天然孕酮与其受体结合,起到拮抗孕酮活性的作用,引起蜕膜及绒毛退变[1],导致出血和增加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产生前列腺素D2a,增加子宫平滑肌对前列腺炎的敏感性,诱发宫缩。同时抗孕酮对宫颈胶原分解的抑制作用,使子宫颈胶原分解,张力下降促宫颈成熟扩张,故米非司酮在流产中改善宫颈条件疗效肯定。米索前列醇具有前列腺素E1的作用,使宫颈纤维的胶原降解,改善宫颈条件[2],同时它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3]。两者互相协调,促使胎物排出。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药物流产后出现的近期副反应有6种,以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平均60.04%)最高,而胃肠道反应主要以厌食、恶心为主,腹泻较少,是由于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同时有抑制胃酸分泌,加上孕期本身的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量减少所致[4]。其次为流产不全及药物流产失败,平均发生率各为10.79%和9.29%。3组中以A组(孕4~5周组)最高,由于免疫发光技术使血βHCG检测灵敏度高,同时B超分辨率日趋增高,对孕4~5周也能早诊断,为避免流产不全及药物流产失败,故建议这一孕期尽量不予药流;过敏反应发生率为5.59%,以C组(孕8~12周)最高,而其过敏反应主要以服米索前列醇后24小时内出现体温≥38.0℃的发热为主,因米索前列醇为外源性前列腺素,少数患者产生排斥反应[5]。月经恢复延迟患者占6.39%、月经不调7.89%,以B组(孕6~7周)最高,发生机理为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可引起血清雌、孕激素水平不同步而影响子宫内膜的修复,而米非司酮与粘蛋白结合,其血浆半衰期12~24小时,可能少量孕妇药物代谢有差异,而长时间起作用而引起月经不调。远期副反应月经不调,再次妊娠时曾先兆流产,继发不孕平均发生率分别为1.54%、6.50%、2.86%,与手术流产后远期副反应有关报道发生率相似[6]
  综上所述,药物流产后的副反应是其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所决定的,而不同孕周的药流副反应有差异,为了更安全有效的开展药物流产,医务人员在药流时有必要向孕妇说明药流副作用,可根据不同孕周的药流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且药物流产后的随诊是必要的,以解除用药者的后顾之忧,提高药物流产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敬霞.米非司酮药物流产时绒毛膜及蜕膜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5(17):293.
  [2]王晨虹.米非司酮在引产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5):267.
  [3]何爱珍.负压吸宫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与利多卡因胶浆对扩张作用的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3:172.
  [4]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5.
  [5]邹燕.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安全性评价,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1(39):41.
  [6]夏妮娜.米非司酮配伍前列醇终止早孕对再次妊娠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5):270.
  (收稿日期:2005-12-29修回日期:2006-04-25)
  (编辑:潘明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肺炎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病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对症处理,治疗组68例采用复方麝香注射液合用甘露醇治疗;对照组44例
【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缓解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心绞痛症状缓解及心电图变化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
由于细胞学检查的进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普遍提高,子宫次全切除术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06年12月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LSH)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护理记录;法律性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2-0218-03  中图分类号:R 473.72文献标识码:B  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1]:“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病历资料。”护理记录是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间,护士对患者实施护理、治
目的 评价40例冠状动脉病变16层螺旋CT检查的影像学分析.方法 对40例冠心病(36例拟冠心病患者,4例冠状动脉支架或搭桥术后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结果 40例中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与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关系.方法测定53例SAE患者(SAE组)与2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纤维蛋白原、血脂.结果 SAE患者的纤维蛋白原、甘油三脂、低
PPH(procedure for proplase and hemorrhoids)术,即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意大利学者Longo等在1998年报告的经肛门镜下行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行切除治疗Ⅲ、Ⅳ度环行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通过作体表12导联心电图,测定37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的QTd及校正QTd(QTcd).结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A、C-IV、LN的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S)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7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急性肝炎、48例肝硬化和28例正常人,检测各组血清中HA、C—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方法,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使用。我科自2004年11月-2007年5月采用胰岛素泵对98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同时从心理、技术等方面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