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尚艺术城市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Des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酒清谈,广陵绝响,风神之美,勇儒兼备­—《风尚周报》在持续性的城市专辑报道中发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 “风流可知矣”,将美学奉为毕生信念,并且睿智、博学、善于表达,由此缔造了自身由内而外所映现的优雅风度。
  这群人不再像魏晋时代名士们那样“非所能通物方隐山林”,而信奉“大隐隐于市”的观点,在所生活的城市中怡然自得,享受成功乐趣和社会地位,凭借豁达与睿智超脱于财富之上。
  最为可贵的是,他们坚守挚诚的社会责任感,传衍着城中传统文化的气韵与精神,始终维护和保存着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热爱态度。
  他们就是“风尚新名士”。
  每一个城市,总有这样一批气质代表人,以自己的生活态度影响着身边人,特立独行令他们气场自信,品味卓然。
  在一年一度的“风尚中国榜”评选活动预热中,《风尚周报》再度邀请城市特辑中报道过的各城市“风尚新名士”,与你一同鉴赏特别的城市气质。
  
  城中名士邱炯炯 川人土性
  
  邱炯炯的画里,萦绕着一种浓郁的“仙气”,谐谑的轻墨渲染之下,一个个眼神古怪迷离的大头形象,甚至是长着兔耳朵、猪嘴巴、天使翅膀的视像,融入晦暗的宣纸,仿佛是从浓雾中穿越而来的蜀山仙怪,灵气十足的嘻笑怒骂,颇有重金属摇滚的末世情绪,又隐含一些宋徽宗式的乖戾之气。
  蜀人重仙,巴人重鬼。川人邱炯炯身上的神鬼之气和着乐山水土自然生长,浑若天成。
  另有一种“土性”也是他格外强调的。他的《大酒楼》、《萱堂闲话录》等一系列有关家乡风貌的纪录片,与他的画一样,和四川息息相关,是一种追溯,一种值得穷其一生所做的事业。
  就着午后温暖的日光,邱炯炯要来马爹利名士,举杯微醺,重现纵酒狂歌、醉里怒指山河的艺术气象。
  
  画儿 在被动中乱视的理想
  和所有四川人一样,邱炯炯爱打麻将,也爱喝酒。坦然并骄傲于自己身上浓厚的码头文化和山地文化气息,并通过张力十足的水墨画喷散而出。
  只不过与他儿时记忆中的注视相比,“现在越来越不喜欢四川这个地方,它过于生硬,过于贫乏,不是那么神秘了,从而失去了以前那种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邱炯炯指的是他幼年“被动中乱视”的一切记忆。
  1977年,邱炯炯出生,所在家乡当年的降水量在四川高居榜眼。在那江水充沛的幼年,邱炯炯回忆说,视线在整个儿地倾斜——热烘烘的黑水从北边倾泻而来,冰冷的绿水从西边倾泻而来,在大佛寺脚下大幅度地搅拌和轰鸣,奔腾跌入东南方向的浓雾……
  这种目光执拗的“乱视”,不就恰恰是滋养癫狂画家的沃土吗?没有规矩,没有被纠正和过滤过的凝视,他的画儿依然如儿时视觉一样幽默而悲哀,像是把人生定格在那时。
  17岁离开四川闯荡北京,邱炯炯留着长发,陶醉于文艺复兴早期的意大利画派:乔托、曼坦尼亚、波提切利,从湿壁画到木板丹培拉,一切古典都在为他的绘画语言铺路——看他随后的《浪荡儿》系列,用他自己的说法,很容易发现是在消化古典,把他与生俱来的气质进行完全的外化。
  “因为我回不到小时侯的视线了,我的幼年已经夭折,我所有的后来都是一种背叛。”
  背叛了幼时面对江水与大佛目不暇接的踉跄状态与无序的悲喜,成就了如今戏谑癫狂的独立画家。
  “再没有那祯存在于记忆里的屡次邂逅:颤抖的空气,粪坑的大礼堂,牛尾甩动,下午四点亮着的灯泡……脆弱的幼年神经兮兮地看到莫名其妙的景象,在随后长大了的记忆里,梳理、整理,在曾经倾斜的视线中找到升华,便于叙述。”
  所以,画画儿,对于邱炯炯来说竟然是追溯旧时风景的绚丽,并表达对现时失望的最安全途径。“对于四川我是一种很复杂的关系。我离家很早,17岁就离开家,再回过头去看,发现我对家乡的投射其实很复杂。它不光是怀旧。我明明知道这个东西已经没有了,它会离开我们,再去看的时候,就多了一分黑色幽默,这幽默非常吸引我。”
  这绝望的幽默也变成了邱炯炯贯穿绘画语言始终的理想状态。
  
  片儿 寻找四川活生生的快乐
  除了画画,邱炯炯另外一个重要的身份是纪录片作者。作者的功能包含剧本、摄影、导演、剪辑,严格意义上来说,邱炯炯一个人在完成活动着的绘画。他比较重要的几部纪录片都是关于家乡:《大酒楼》纪录父亲即将关张的酒楼;《彩排记》讲的是纪念祖父的一场演出;《 萱堂闲话录》更为直接,是邱炯炯的奶奶活动在镜头前描述突然中断的生活常态。
  邱炯炯在《彩排记》的三分钟片花中打出了这样的字样:谨以此片献给活生生的快乐。说出了他与绘画贯穿一致的思维方式——缅怀幻灭的过去,寻找可能不存在的活生生的快乐。
  “这个活生生对我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同时也是不属于我的。所有的记录仅仅是一种穿越,但不可能是活生生的。所有的纪录片,基本上都会涉及到生死。起手都很残酷,用黑色幽默书写最合适。”
  评论者们认为,这样的残酷可能与他幼年生活的断裂颇有渊源。10岁那年,爷爷去世,对于邱炯炯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式的事件。“人生最初十年的温暖感觉激发了我一切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可那种激发一下子就没了。我再看一切的人和事都觉得疏离甚至陌生,缺乏某种直接认同的味道。”
  从小邱炯炯在爷爷的剧团里长大,每个周末,父母把他从幼儿园接回到川剧团——邱炯炯的爷爷是号称“川南第一丑”的川剧丑角演员。“我和我爷爷一见面自然会有载歌载舞的‘戏文’,爷爷一句一句教我唱戏,以巨大的吸引力带我进入一个世界,我极度认可的世界。我至今记得那时候冬天跟着爷爷上街溜达,一人拿着一把扇子。”
  “爷爷在我的生活里起到强力的润滑剂的作用, 他去世以后,对于周围的环境来说,我基本上就变成了一个局外人,所有的生活氛围都跟我不融洽了,我过早地知道了什么叫做乏味,什么叫做无趣。”
  因为对无趣的感受异常深刻,邱炯炯开始在艺术表现中寻找对于趣味性的依赖,这种依赖随着成长一天一天具有更为激烈的表现欲望——其实就是四川人彻底的“土性”表现,造就了邱炯炯在纪录片题材关注方面的执着与拧巴。他无限次地回望过去,反观川南本土文化和身边正在消失的川剧、亲人、旧事,在具体的人物生活之中表现出对逝去文化的绝望和挽留,让人不由联想起美国文学中的“寻根文化”。
  这联想却不被邱炯炯本人认同。
  “我不觉得我是在寻找,因为我从来没有丢掉,所以就无所谓寻找,我想,我是在‘捋根’,因为我的动作是绝望的、无目的的,我之所以想要去捋顺它只是因为我爱听故事,他们在你身边活着,而他们随时会不在,那么我急切地去问问、听听,这个很自然。”
  因此,在一种近乎卑微的聆听者姿态之下,邱炯炯乐此不疲地做着口述式的纪录片,从爷爷到奶奶,到最近开始拍摄的“边城知识分子”,像是在唱独角戏,以独特的视觉语言传递与绘画贯穿一致的观念:基于毁灭的癫狂,充满拧巴的黑色幽默。
  他自己的说法是,“我的作品有一种快感,来自于我运用影片叙事手法表达出来的某种东西。片子的最后都是拧巴的,都是不高兴的基调。我不喜欢板着脸说一个可悲的东西,就像是我爷爷那样的小丑,时而是一个角色,时而跳出来当一个叙述者,在说的时候载歌载舞,传递着内心无比的悲伤。”
  最近,邱炯炯在拍的纪录片有关于边城的文人。他打算做一个群像式的纪录片,叫做“地仙系列”,讲述一群与地缘息息相关的散仙,一辈子在一个地方过着一种投入的生活。
  这一次,邱炯炯试图减少口述性的记录方式,尝试着更多地抓取生活中的动作,削弱线性的历史和叙事的完整性,做成像散文一样的片子。
  “我一直对这群人很感兴趣,他们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土性、生动、怀疑、绝望,最后变成了戏谑式的笑话方式,这跟我的画是和谐一致的,和四川本地风貌也是一致的。”
  邱炯炯突然沉默了几分钟,下决心式干掉手里的干邑,总结道:“没错,我少不了四川人的习性,爱喝酒,也爱打麻将。只是现在喝不动白酒了,也不大习惯跟外人玩钱。所以,我只能享受这种一致的并能一直沉浸其中的孤独意识。”
  
  邱炯炯眼里的城市种种
  
  关于群体
  我和四川的艺术家没有必然的关系。我要瞧得起这个画家就乐意跟他在一块儿,管他哪儿的。
  群体抱团,大部分都有政治因素,是很恐怖的事情。
  艺术标榜的是什么?是独立。起码人格是独立的。大部分抱团的地方都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体制。依附于一个体制有什么意思呢?
  
  关于川剧
  川剧已经不在了,但对于我来说,养分永远不会消失。川剧的动作、唱腔、音乐、文学应当是最丰富的。原因?四川地域大,人口多,受众、土壤——庞大而辽阔,并且从唱腔、曲牌上又融合了昆曲、高腔、梆子、皮黄、灯调等等,没有第二个剧种会这样。
  我一直想拍一个关于川剧的片子,但是这帮老人已经死得差不多了,观众也死得差不多了。台上台下,气场消失殆尽,这个一直让我很为难。不过我还是打算用三五年的时间做一个“川剧志”,用口述的形式记录历史。
  
  关于艺术家
  我要重点提到谢南星和谢其两兄妹。他们是我生活中很亲密的朋友,我很欣赏他们。如果不说当代,我喜欢梁凯的画,宋徽宗的画。
  
  关于映像
  有个英国人,他的中文名字叫伊莎贝拉.伯德,19世纪末拍摄过一些乐山的照片,那是童话世界。
  
  关于川菜
  全国各地都有川菜,在北京要推荐的话还是四川办事处的餐厅,还有和平里那边有个暴躁的文老板,他家的麻辣鱼很好吃。
  
  关于包养
  没错,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靠父亲资助。我会主动地争取,我会试图去说服他们,这样做是有价值的。自从我拍纪录片开始,我的东西开始正式投入和家庭渊源密切相关的纽带里,这样我和父亲成了合作者,他也愿意向我倾诉。不过这个时候,已经不存在包养问题——我能自力更生了。
  
  关于干邑
  以前我喜欢喝白酒,现在喝不动了。现在喝红的、黄的居多,洋酒也是不错的。
其他文献
有一个句型总是会在各种旅游书籍里跳脱出来。在众多的文字里,它披了一身鲜花盔甲,在一堆灰头土脑的字眼里明明晃晃。这个句型就是:这就是XXX曾经XXX的地方。  例如说:“激发了莫奈灵感的那片睡莲水塘”“巴尔扎克流连的小酒馆”“贝多芬住过的小屋”……而那个人名通常是某个年代的著名文艺青年,所以和他沾边的地名也就无端地染上了艺术的光辉,变得超凡脱俗起来——事实如此,那些商贾们是断然不可能获得这种殊荣的,
期刊
作为摄影师,JR始终处于艺术与激进运动的边缘。对他来说,大街是一个大型的艺术画廊,城市则是庞大的展示场。城市肌理,是他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一个艺术项目。JR先挑选能代表城市记忆且拥有城市往事记忆的老年人作为对象,为他们制作肖像,再询问每位长者关于城市变化的问题,然后以巨型篇幅打印出他们的照片,张贴在各个城市的代表着城市的历史遗产的各个地方,每张粘贴的画像仅为其中的一层,即一张纸张和胶水的厚度。然后
期刊
“13台捷达车同时从1万米的高空扔下来将会怎样?”  “地面应该多了个大窟窿吧。”  “好!那能砸死本·拉丹吗?”  “……我想不行……因为他躲在地底下面。”  是的,这就是美国军方决心研发超大型钻地炸弹的初衷。因为他们觉得最恐怖的人——本·拉丹,当时依然活跃在深山的地洞中,而凭借当时美军的炸弹装备,竟然难以伤到他的皮毛。  那为什么是13辆捷达车呢?因为航空巨头波音公司向美国空军提交的超大型钻地
期刊
顶尖高手的对决:一级方程式赛车大奖赛(Formula One)    F1应该是车迷们最为熟悉的赛车运动,也是目前体制最健全,运作最规范,影响最广泛的赛车项目,是当今世界三大体育赛事之一。取得如此成就,全赖组织方采用如方程式般严格的限制措施,很好地统一了参赛车辆的各种技术参数,从而让比赛良性发展,这也是F1名字的来历。1950年国际汽联在英国银石赛道举办了首场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并一直持续至今,
期刊
曾几何时,一个虬髯大汉手持一把斩骨刀才是最man的厨男形象。但现在只要是卖菜的地方都可替你预先处理食材,所以斩骨刀已经可以退出家庭厨房了。一把专精于切的刀对于欲练厨功的男人来说,有更大的意义。    材料  切刀的材料几乎是钢的天下。很多厂商和店铺里的导购喜欢吹捧材质的硬度。实际上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各款家庭用厨刀的钢质并无太大的区别,要知道HRC(洛氏硬度C标尺)到50就足够“削铁如泥”了。至于
期刊
作为女权运动圣地的美国,日前有一种共识:不久以后,人类社会将成为女人的天下。美国toptenz.net网站结合了近年来美国政府部门的相关数据以及各科研机构的调查结果,在其10月发布的文章中,总结出了导致美国社会将成为女人天下的十大因素。    1经济危机下男性失业率更高  从2008年经济危机伊始至2011年7月,美国男性的失业率高达10.4%,而女性的失业率却不到8%,因为由男性主导的制造业与建
期刊
他身上有着湖南男人的江湖义气,也有着江苏男人的圆润精明。他是湖南台一哥,却没有一点架子,照样跟场工一起打一块钱一炮的麻将。他是主持人,但仍然不忘记读书做学问,跟一帮七老八十的老人们混古玩。他叫汪涵。    你看起来很没有名人的谱儿,至少缺乏名人那种霸道。  我不觉得名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凭什么呀?你又没有三头六臂,无非就是在台上给大家逗逗乐,弄个人模狗样的。当然你自己内心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宝贝,不能让
期刊
对于商务人士来说,出差大包小包的行李可真是让人头疼,光是一部厚实的笔记本电脑就让人烦恼,上下飞机、出门你必须小心呵护着它,简直就是一个累赘。虽说有iPad,但是它毕竟定位是一部平板电脑,发发邮件、写写简单的文档是OK的,但让它干点复杂的事情吧,它也干不来。如何简化并武装你的出差工具?这里有一些选择。    把iPad 2变成笔记本电脑  Aluminum Keyboard Buddy  售价:50
期刊
越来越多人将iPhone、iPad代替PSP作为掌上游戏机首选,我们请来《iPad中文报》主编张颖推荐iOS平台上值得一玩的游戏。    最让人手酸的游戏  《Match Panic》  平台:iPhone  售价:RMB 6元  《Match Panic》对人类的反应力提出挑战,相当刺激。游戏中,各种像素图案会挨个儿出现,你需要眼疾手快地在屏幕上点击相对应的按钮。噢,听起来很简单,但你一定会上
期刊
马爹利映像当代名士优雅盛典广州揭幕    SMG双语主持柏栩栩、1989年出生的钢琴王子薛啸秋、先锋设计师张弛、专擅黑白影像的摄影家李奇,当这四个风度翩翩、干净利落的当代名士带着他们的才华出现在同一个地方时,连室内的空气都马上变得有型和优雅起来。  把他们汇聚在一起的,是法国著名干邑品牌马爹利举行的一场名为“映像当代名士”的优雅盛典,旨在倡导马爹利名士“新优雅——优雅,表现于外更发自内涵”的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