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用大数据看上海地铁乘风破浪

来源 :金卡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wangnan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上海地铁规划开通14、15、18号线。如此一来,上海地铁将有22条线路(含浦江线和磁悬浮)。四通八达,如同强健的血管,将城市的能量输送到每个角落。
  上海地铁自1990年开建以来,乘风破浪近30年,日运送乘客千万量级。上海地铁方便快捷,不过有时也分外拥挤。每日早晚高峰时的人潮涌动,摩肩接踵令人印象深刻。
  那么,上海地铁到底哪里挤?什么时候挤?各个站点的人群画像是怎样的?
  地铁站点客流量概览
  试问上海地铁中,哪些站点的进出站客流量最大?为了解答我们把站点融入至地图上,柱子越高说明客流越大(图1)。
  在图1中,超级大站有人民广场站、南京东路站、南京西路站、静安寺站、陆家嘴站、徐家汇站。这6个站点的客流量最多(图中红柱所示)。而主要大站有中山公园站、世纪大道站、浦电路站、东昌路站、上海火车站、陕西南路站、打浦桥站、虹桥火车站、莘庄站等(图中蓝柱所示)。
  上海地铁哪里最挤
  上海地铁的哪些站点在高峰时间最拥挤呢? 根据量化数据显示,早高峰时间为7∶00-9∶30 (绝大部分的站点在9∶30之前客流有明显的回落)。我们设定,“拥挤度=出入站人群/站口数量的比值”。
  按照以上定义,得出上海地铁主要站点在早高峰的出入站拥挤程度(不含换乘)。由图2可见,陆家嘴站是早高峰期间人流最拥挤的站点,莘庄站次之,东昌路站位列第三。接下来是娄山关路站、南京东路站和汉中路站。上海市最中心的人民广场站虽然进出客流大,但是进出站口较多,所以客流拥挤度指数“表现平平”。
  哪些站点工作日客流会激增
  上海有些站点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客流差异极大,而有些站点则相差无几。对此,我们具体量化该问题,设置定义,“拥挤度=1-(休息日日均客流/工作日日均客流)”。
  由图3可看到,漕河泾开发区站、浦电路站、陆家嘴站是工作日和休息日客流量相差最大的地铁站点。
  接下来,再将“早高峰出入站拥挤度指数”和“工作日-休息日的差值指数”,可视化地放到坐标图4上。其中,陆家嘴站、漕河泾开发区站最靠左上角,东昌路站、汉中路站、浦电路站紧随其后。根据之前的分析,这五大站点的客流在工作日会有明显的激增,而且工作日早高峰的出入人群十分拥挤。
  地铁站点什么时候挤
  上海19条地铁线路,站点数量总和超过300个,不同站点的早高峰时间并不一样。先看早高峰出入站最为拥挤,同时工作日客流激增的二号线陆家嘴站。
  从图5中可以看到,陆家嘴站从上午8∶20左右达到出站客流高峰,而傍晚17∶30以后达到进站客流高峰。作为对比,我们来看下笔者工作日进站的七号线上海西北某公园站点人流情况:从图6中可以看到,该站点早上基本是进站客流,晚上基本为出站客流,人群方向和陆家嘴站相反。该站点的早高峰始点时间约为7∶40,比陆家嘴站早了40分钟。晚高峰始点时间约为18∶20,比陆家嘴站晚了近50分钟。
  以上两个地铁站是早晚客流流向顯著差异的代表,而大部分站点都是二者之一的形态,不过也有例外(图7)。莘庄站早上同时有进站客流高峰和出站客流高峰(一般地铁站只有一个),两个高峰时间相差40分钟(进站高峰为7∶40,出站高峰为8∶20),晚高峰的时间相差约为50分钟(进站高峰为17∶20,出站高峰为18∶10)。
  总体而言,上海地铁大站的早高峰时间大致在8∶20到来,9∶10之前结束,持续时间约为50分钟。人民广场站相对特殊,早高峰时间持续到9∶30结束。
  地铁站点客群画像
  上海地铁有每日千万级的运送量,而不同站点的客群画像各不相同,有些差异较大。我们挑选几个较有代表的客群画像,管中窥豹。
  一是高净值客群。该客群在上海车房兼备,同时资产得分位居前10%。该客群经常出没的轨迹如图8所示,我们发现,该客群出行的时间和普通上班族接近,每天早上从淞虹路站、杨高中路站、世纪公园站、威宁路站等站点进入,前往陆家嘴站、南京东路站、人民广场站、东昌路站、世纪大道站、徐家汇等站点附近的办公区域。
  二是高消费女性客群。该客群为年龄小于40岁,消费水平位列前30%的女性。根据图9所示,每个工作日早上,来自黄浦区、静安区、松江区、宝山区、闵行区的高消费女性纷纷前往市中心工作,其中她们最集中的站点是陆家嘴站、世纪大道站、商城路站、静安寺站等站点。
  三是信贷参与客群。我们根据信贷的次数、金额、平台数量对借贷做了指数化工作,然后再对上海各个站点进行排名。由表1可知,A类信贷为“网贷+小贷+助贷”,B类信贷参与度为“支付通道+现金贷”。其中,A类信贷参与度最高的客群聚集于徐家汇站、静安寺站、陆家嘴站附近工作,B类信贷参与度最高的客群聚集于人民广场站、陆家嘴站、中山公园站附近工作。
  四是旅游人群。旅游人群具有异地消费较多,异地消费档次较高的特点,其出站人数和进站人数最多的站点如表2。笔者在《从便利场景,用数据看“云闪付”62活动》一文指出,二号线的旅游人群较多。旅游人群最常进出站的站点为南京西路站、陆家嘴站、南京东路站、人民广场站等(除中山公园站外),均为二号线沿线站点。
  利用大数据透视下的上海地铁站点,画像各异,高峰错落,人群各有特色。其中,陆家嘴站聚集了高净值客群、高消费女性客群、信贷参与客群,他们都在该区域附近频繁活动,使其成为上海和钱关联最为紧密的站点。
  三十而立,乘风破浪的
  上海地铁和上海人
  三十年,上海地铁的陪伴。1990年1月,上海开始建设地铁,1993年上海地铁1号线(徐家汇站至锦江乐园站)开启试运营。南北横穿城市的1号线是大动脉,3号线那时候也叫“明珠线”,4号线还是没有闭合的C字形,以及比4号线更早运营的5号线。后来,上海地铁不断新增线路,不停延长分支,截至发稿已建成19条线路(含浦江线和磁悬浮)。四通八达,客流千万,如同城市的血管将城市的能量输送到每个角落。
  2020年,距上海地铁开建已有半个甲子,三十年时光流转,光影穿梭,大楼摩天拔地起,人来人往如潮涌。上海地铁陪伴了我们将近三十年,这是地铁的“三十而立”。当我们把目光从地铁转向其中的乘客,便发现了上海人的“三十而立”。
  三十岁上海人的乘风破浪。不同年龄的客群,平均每次在地铁上的通勤时长有明显的变化(图10)。其中时长最多的是三十岁左右的客群,其乘坐时间为0.73小时(43.81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乘坐地铁的通勤时间会不断下降,53岁客群的通勤时间最短为0.63小时(37.8分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我们猜测,随着年龄的上升,客群的经济实力大概率会上升,有经济实力购买私家车,或者置换到距离工作地点更加近的居住区。我们利用银联智惠的数据能力统计了不同年龄的有车比例发现,50-55岁的客群有车比例最高,他们可能只在短途乘坐地铁(图11)。
  三十上海男儿的负重前行。我们发现,所有年龄段的男性地铁通勤时长都要高于女性,平均来说,工作阶段的客群(24-60岁)中,男性比女性通勤时长每次多0.078小时(4.68分钟)。30岁的男女客群通勤时间长度差最大,约为0.11小时,6.6分钟。按照每天通勤两次算,30岁的男性每天地铁通勤时长1.46小时,比30岁的女性多约14分钟(图12)。
  三十岁,年到而立,三十岁,也将乘风破浪。上海地铁,在每一个喧嚣的早晨,每一个静谧的夜晚,都近乎准时(准点率超过99.9%)地将客群送到目的地,风雨无阻,寒暑不论。上海地铁陪伴了我们近三十年,不仅是上海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也是上海这座城市浓重的生活记忆和文化符号。
  作者供职于银联智惠,专注于大数据产品和数据商业化应用,长三角大数据经济协调会突出贡献大数据专家
  责任编辑:葛辛晶
其他文献
经验  金卡生活:作为一家区域性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原银行形成独特的经营理念是什么?沉淀的管理经验是如何?行业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又是什么?  申明春:中原银行诞生于2014年底,新设于13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之上,是河南省唯一的省级法人银行,也是规模最大的城商行。从成立伊始,中原银行便提出“传统业务作特色,创新业务求突破,未来银行求领先”的发展理念,依托自身区位、传统优势、强大的创新能力以
期刊
2020年6月2日,华夏银行携手中国银联独家首发华夏“云闪付”主题信用卡,该产品是华夏银行响应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倡议,与中国银联创新打造的“三个第一”产品:业界“第一张”以“云闪付”为主题的卡产品;“第一张”全世界笔笔返现卡,境内、境外消费均有1%返现;“第一张”将各行业职业元素融入卡面设计的信用卡產品。产品主打“云闪付”“笔笔消费皆返现”、消费特惠、分期特惠等特色权益,助力疫情
期刊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壯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金卡生活》调研发现,农村支付升级,体现了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在普惠金融上有了充分的获得感。海南,这个“岛”省有着我国主要的天然橡胶植胶区,植胶土地面积已达845万亩。2021年1月4日至6日,《金
期刊
在我国数字化转型加速、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如今的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数字时代,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类信息、数据,也无时无刻不在量化、分析着各类数据,甚至每位网民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能成为量化分析的关键。你以为互联网磨平了世间的信息差,实际上它筑起另一道信息差的大墙,各大企业借机将用户的信息、隐私关在大墙之内,占为己有,独自“欣赏”。这种“万物皆可爬(网络爬虫)”的现象在引发社会各界广
期刊
商业银行银联卡产品和业务如何更好地服务持卡人?  银行卡(Bank Card)是后工业社会,特别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既表现为商业银行渠道服务的延伸化,也体现在商业银行产品凭证的便携化,因其轻薄、便携、私密等特征一度成为客户交易支付的首选。  1950年,美国商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Frank McNamara)与其商业伙伴在纽约创立了“大来俱乐部”(Diners Club),即大来信用卡公司的前身,
期刊
10月12日—18日,中国人民银行的“数字人民币”App在深圳测试一周,共5万个中签的深圳用户体验了这一新型支付工具及其搭载的数字人民币。这次试点是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次公开向民众发放数字人民币,各种迹象表明,数字人民币已经离大众生活不远了。业内关于数字人民币的讨论也愈加热烈,支付领域关注更多的是数字人民币带来的颠覆、变革,但就新国都来说,看到的则是中国货币金融升级大变局下的机会。  数字人民币发展模
期刊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淡了庚子年新年的喜庆。如今,虽然疫情缓减,但各行各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已经清晰地摆在面前。从零售餐饮、住宿旅游、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行业营收大幅下滑,到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生鲜物流等科技公司的异军突起。疫情给各个行业都带来了不同的挑战与机遇,作为服务我国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行业也不例外,这些变化影响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短期来看,支
期刊
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颁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草案)》,由此揭开了新中国大力发展农信社的历史序幕。  本文所提及的早期农信卡是2004年5月之前中国各农村信用社发行的无银联版银行卡。虽然在2002年1月10日起,多家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部门已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等五城市推出了带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但是2002年至2004年期间,个别农
期刊
支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广泛重视过。在当前移动支付环境下,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言必称手机支付、刷脸支付、扫码支付等,支付服务一举成为金融业务拓展的流量入口,成为金融、支付机构获客的重要导流渠道,也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支付方式的溯源  支付基于货币。货币支付职能之所以能够有效发挥,是由货币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决定的。货币支付方式在历史演进中不断革新,在清偿债权债务活动中发挥着有效促进商
期刊
8月,习近平总书记点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抓得紧,有不少亮点”。中国银联以此工作要求为己任,以“逐梦长三角,银领一体化”为宗旨,带领银行不断推出各类金融产品,满足长三角地区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提供更多助力。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版块之一。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长三角一体化已晋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