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也是IT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40年。我们特别邀请到几位在改革征程中扮演不同角色的人士,讲述他们眼中的40年变化。
在他们中间,有海外归来的职业经理人,有见证每件科技大事的媒体人士,有推动中国国产软件发展的科学家,也有低调前行的普通创业者,还有艰难转型的电脑城商铺老板,以及被IT改变人生的普通人。
40年,IT已如空气和水|电脑报创始人:陈宗周|年龄:70岁
当代中国发展幸运之处,还在于改革开放年代赶上了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浪潮。这些新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与普及,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环境,而新技术又反过来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说是互相影响。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动,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面貌。
这一切,源自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40年前春天的这次历史性大会,让中国科学和中国科技产业走入春天,中国大地蓬勃发展的高新科技产业,从那个春天启程。
中国这40年间发生的一切会被隆重记入人类文明史,一些小变革同样弥足珍贵。大革命中,一些小人物和小事件在当时并不引人注目,比如被称为英国工业革命标志性事物的珍妮纺织机和瓦特蒸汽机等等,当年不过是小人物的小发明。同样的,如同柳传志在中关村20平方米传达室创办联想、浙江温州桥头镇的家庭纽扣作坊、四川双流刘永好兄弟的鹌鹑养殖场、重庆《电脑报》创办等等,当年看似微小,但却共同汇聚成中国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
就我个人而言,也是幸运的,在文革末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就开始自学计算机技术,参加了总工会在重庆文化宫举办的数控班和计算机班,同时在情报分所看外文计算机资料,读计算机史方面的书和文章,从此得以目睹和见证中国科技和IT产业40年的发展变迁。
在1992年创办《电脑报》时,我们就预感到了IT产业将对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冲击,因此提出了“面向办公室、学校、家庭的普及性计算机报”的目标。彼时,一台PC机的销售价在两万至三万元之间,是中国一般家庭年收入的十倍。
但我们当时不敢想象,科技和IT短短二十年内,就成为我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像需要空气和水一样需要IT,须臾不可离开。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仍在迅速发展,人工智能会进一步深刻影响人类社会。面对新事物延绵不断出现的信息革命,《电脑报》普及新知识、新技术的任务不会终结,我们要永远和读者一起创新,永远一起追赶新浪潮。
发展和安全都是硬道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年龄:78岁
在我心中,从小就有一个产业兴国的科技梦。从小逃难的经历,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它让我明白,国家应该富强起来,才不会受人家的欺负。
1961年,我进入了中科院计算所,当时这是我国第一个计算机领域的研究所。我经历了国家电脑从无到有的过程。当时只有美国、英国、前苏联和中国能自主设计制造计算机。可惜后来文化大革命期间发展停滞了,错过了当时世界上IT发展最快的时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重新追赶上去。
在中国,没有哪一个行业像IT行业这样,竞争如此激烈。当国外品牌“入侵”中国以后,国内品牌利用自己的自主设计优势、渠道以及快速反应能力使得国内PC品牌在与国外品牌第一次交锋时胜出。
国产不等于落后,虽然中国软件市场依然是由国际公司主导,但Wintel走过了20多年历程,但时至今日已经明显走向衰落,而在一些领域中,国产厂商做得并不比国际公司差,并且服务能力也很强,比如航天科工“商密网”,就是实行自主可控的典型,表明国产软硬件已经基本达到可用水平,国产自主可替代计划是切实可行的。
40年来,一次次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建设科技强国要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中興事件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实施安全和发展同步,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要建立必要的法规制度保障,进行自主可控评估,保证安全和发展同步推进。
另外,我们应该对已经成熟的自主创新产品提供更多市场,让它们有进一步改进的机会。刚开发出的产品或许存在一些缺陷,需要经过持续使用,才能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使之有追赶的机会。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在运用中发展成熟。国产创新产品如果永远不用,永远不可能好用。
链接
倪光南,1939年生,浙江镇海人,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 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中科院计算所公司(联想前身)和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系列微型机,分别于1988年和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联想集团即以联想式汉字系统起家并由此而得名。
此后,倪光南一直致力于发展自主可控的信息核心技术和产业并于1994年被遴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和2015年,他还分别获得了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人工智能中国有领先优势|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年龄:51岁
目前人生中,有两次经历必须感恩。一是1977年,恢复了高考,让我们年轻一代有了命运转机。二是改革开放后,与计算机结下的不解之缘。
1980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三年,我在江苏老家溧水区和凤镇参加了高考。填报高考志愿前的一天,我父亲拿了一份《参考消息》走进家门对我说:你应该报计算机专业,报纸上说计算机这个东西不得了!
那年我只有13岁,我从没听说过计算机为何物,连计算器都没见过。当然更不会想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计算机竟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也给整个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1991年,我有幸考进了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 师从著名计算机专家拉吉·瑞迪(Raj Reddy)教授,研读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业,从此与人工智能结下不解之缘。 1997年,微软决定把第二个海外科研机构放在北京。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在中国进行这么一次研发“创业”,也是公司内部的创新。公司包括院里的一些老领导都鼓励我,就把握住这样一个机会。
第二年我回到中国,开始参与中国微软研究院的建立,成为了第一个研究员,到现在差不多快20年了。我还记得,当时的第一份工作,是让我来选地毯的颜色。
以前念书的时候,我对国内科技发展关注不是太多。总体来看,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技术都在快速发展。中国不仅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更已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力量,很多国内IT企业以及初创公司都不同程度在科技领域有所作为,优秀人才也不断涌现。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很有机会成为领导者。现在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非常激动人心。这里有很多机会,在基础科研方面也已经取得很多了不起的成果。比如,在计算机视觉方面,已经有很多本土公司,很多科研院校、院所,做了大量工作,推进这一技术的发展。我相信,中国有更多的机会,也将让更多的应用场景落地。中国的确有很多的优势。
多行业打拼后还是IT业最好|精位科技CEO:周宏亮|年龄:40岁
我是技术出身,在上海理工大学读完研后,留在光电学院教书5年。后来赶上了一波高校教师下海热,便自己开始创业。先后在养老、房产、金融等领域打拼了多年,然后才做起了针对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三年前,我创办了精位科技,正式开始研究室内高精度实时定位技术。
在过去的5年中,我感受到科技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供给侧改革的变化、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所以促成了互联网与硬件和传感器融合的物联网、智能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增长。
最直接的是B端制造业的巨头们如华为、富士康等纷纷采用先进物联网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C端消费级市场上,大型Mall、购物中心和地下停车场也积极采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消费者体验,增加用户黏性和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大数据分析、潜在用户精准推送和大型无人值守超市。
但同时我也发现,科技行业的成本增长非常厉害,尤其是人工成本。能否找到性价比高的人才,能否找到产出高于投入的人才,能否找到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极客,成为我们现在许多科技企业的考虑重点。
其次是竞争更加的激烈,尤其是国家队在政策、资金、渠道和人才有压倒性优势,对中小科技企业构成强大的竞争,再次是竞争是全球化的竞争,来自欧美、以色列、新加坡、印度等国的企业也是同台竞技,国际化竞争加剧,最后是资本的大举介入使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公司在短时间成为寡头,出现行业和市场垄断现象,比如在语音识别和交互领域的科大讯飞和摩拜等等企业。
回顾科技行业这些年的发展,我认为特朗普上台以来发生的中兴事件是非常重要的事。政府、企业和国人都被打醒了,中国企业必須掌握源头创新、底层技术和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命根子拽在别人手上是危险的,没有核心技术的经济只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中兴事件的惨痛教训也许是坏事变成好事,能够真正改变科技行业持续创新。
总的来说,我在改革开放后的40年中生活与成长,我感受到科技完全颠覆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技术领域,高精度定位和导航技术的出现,让智能制造和AGV无人小车出现在车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错误,避免了作业危险,降低了人工成本。在消费领域,提高了消费者体验,增强了消费者黏性,给商家降低了成本,促进了交易,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福利。
而改革开放后,国家自上而下的思路转变也尤为明显。我在研究生阶段曾经创过业,但被学校发现后,就受到了处分,最终因为导师帮忙求情才没被开除。而现在我们能够看到,大学校园里几乎都在鼓励学生创业,资金和政策上都有相应支持。
科技改变了我和我的姥爷|网友:卿庆木|年龄:36岁
时至今日,我用电脑写稿已经十多年了,稿费虽然没有让我发家致富过,但也改善了一些生活。现在我每个月的稿费都在一万元上下,如果能勤快一点,稿费还会更多。
生活中,20多年来我一天离开电脑就难受——1998年,我在学校电脑室里第一次接触到了电脑,那时的电脑都是486机型,镶嵌在小小的柜子里,每次进去都要穿鞋套,还要开空调,而且性能很差需要专业的命令字符才能使用。但我永远无法忘记,我第一次登录互联网时,那种“刘姥姥进入大观园”般“哇”的惊喜。
在后来,腾讯开发了QQ,我们都申请了它用来交友,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地进入网络社会。当然QQ那时候只是聊天工具,不像现在这么多功能,QQ后来成为办公工具和社交工具的综合体,现在依旧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不过,我那时根本无法想象,我可以靠电脑找到生存之道。2002年,我上了大学,中国队首次闯进世界杯,那时候的《体坛周报》很是火爆,开设了一个“体苑沙龙”的论坛,网友在上面发帖,如果被管理员选中推荐到首页,就会得到100元的稿费——那时的网友,亲切地称呼这个稿费为“骨头”。
或许是出于对足球的爱好,或许是因为喜欢写文章,我每天都会到学校附近的网吧,去写上几篇评论,期待能被管理员选上首页,甚至刊登上报纸。每个月选中的不算多,最多四五篇,得到四五百元,但对我这个农村出身的人来说,已经足够生活所需了。
实际上,那个时候的论坛,无论是“体苑沙龙”,还是猫扑、天涯,所造成的影响,都是现在网络论坛、知乎、贴吧所不能对比的——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娱乐、体育、财经等诸多媒体,编辑、记者都出自这些论坛的网友。
大学毕业后,我也因为在网上发表的众多文章,顺利进入了某家报业集团的旗下刊物上班。我在想,如果没有电脑,我的人生应该会是另外的样子,可能和其他同学一起从事财务工作。当时毕业的时候,计算机的同学就业最好,工资最高有三四千元一个月,而其他系的同学从几百到一两千元的都有,计算机专业的那一批人是最早被电脑改变人生的。 我有个朋友,当年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早早辍学打工,日子过得很是苦逼,结果他妻子搞了一个做农产品的淘宝店,在一年后年纯利润都有三十多万元,这让朋友惊讶得不行,才发现电商平台有这么大的力量。现在朋友一家都在搞农产品淘宝店,日子过得很是幸福。
但是这些还不是最让人惊讶的,我那70多岁的姥爷,大字不识的文盲出身,靠卖菜为生,最近几年,也学会了用微信、支付宝收付款,不仅生意好了许多,而且还不用担心遇到假钱。我想,科技對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一点一滴能看到改变,对生活的变革,就已经足够了。
转型才有新出路|中关村科贸电子城商铺老板:沈先生|年龄:48岁
我在中关村卖对讲机、卖外设、做维修售后已经20多年了,一直都是守着一个小柜台营业。20多年前,人们要装配电脑,要买对讲机、录音笔等等电子设备,中关村都会被作为首选地点。那时候总是有川流不息的人群,我们也从来不愁生意,不管是散客还是来找我们进货的,总是主动找上门。
但也不得不承认,当时卖场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假货和翻新产品大肆横行在市场中,所以有很多顾客就不相信我们了。但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兴起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有IT产品的价格和信息在网上都变得非常透明,所以我们也就不再是顾客的首选。
我最初也及时转型了,几乎是中关村最早一批尝试开网店的商家之一。但不到一年,我的网店就经营不下去了,因为没有价格优势。就以我一直在销售的摩托罗拉对讲机来说,其中一款全频段防爆的GP328一直销量不错。正品价格肯定要在3000元以上,我试过以2999元的价格做促销,但依旧有许多顾客嫌我卖得贵。一个月下来,网店销量为0。
后来有一位顾客来到我的实体店里,让我帮他维修他在网上花600元买来的摩托罗拉GP328。我一眼看出了问题,结果拆开之后发现内部所有零件都是三无品牌,甚至还是翻新的。但打开这家店铺却看到他的销量是排名第一的,这确实让人有些无奈。
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一直在尝试转型。我的确能够看到中关村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有许多和我同时期在这里开店的老板,都不敢或者不愿意转型,他们都等着哪天商场关门了就让自己退休。但我不这样想,我认为转型才有新出路。所以到现在,我每天依旧很忙,我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互联网环境也在这些年当中变得越来越好了,平台也会对假货和次品进行监管,所以我现在的网店还经营得不错。
在他们中间,有海外归来的职业经理人,有见证每件科技大事的媒体人士,有推动中国国产软件发展的科学家,也有低调前行的普通创业者,还有艰难转型的电脑城商铺老板,以及被IT改变人生的普通人。
40年,IT已如空气和水|电脑报创始人:陈宗周|年龄:70岁
当代中国发展幸运之处,还在于改革开放年代赶上了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浪潮。这些新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与普及,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环境,而新技术又反过来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说是互相影响。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动,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面貌。
这一切,源自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40年前春天的这次历史性大会,让中国科学和中国科技产业走入春天,中国大地蓬勃发展的高新科技产业,从那个春天启程。
中国这40年间发生的一切会被隆重记入人类文明史,一些小变革同样弥足珍贵。大革命中,一些小人物和小事件在当时并不引人注目,比如被称为英国工业革命标志性事物的珍妮纺织机和瓦特蒸汽机等等,当年不过是小人物的小发明。同样的,如同柳传志在中关村20平方米传达室创办联想、浙江温州桥头镇的家庭纽扣作坊、四川双流刘永好兄弟的鹌鹑养殖场、重庆《电脑报》创办等等,当年看似微小,但却共同汇聚成中国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
就我个人而言,也是幸运的,在文革末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就开始自学计算机技术,参加了总工会在重庆文化宫举办的数控班和计算机班,同时在情报分所看外文计算机资料,读计算机史方面的书和文章,从此得以目睹和见证中国科技和IT产业40年的发展变迁。
在1992年创办《电脑报》时,我们就预感到了IT产业将对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冲击,因此提出了“面向办公室、学校、家庭的普及性计算机报”的目标。彼时,一台PC机的销售价在两万至三万元之间,是中国一般家庭年收入的十倍。
但我们当时不敢想象,科技和IT短短二十年内,就成为我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像需要空气和水一样需要IT,须臾不可离开。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仍在迅速发展,人工智能会进一步深刻影响人类社会。面对新事物延绵不断出现的信息革命,《电脑报》普及新知识、新技术的任务不会终结,我们要永远和读者一起创新,永远一起追赶新浪潮。
发展和安全都是硬道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年龄:78岁
在我心中,从小就有一个产业兴国的科技梦。从小逃难的经历,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它让我明白,国家应该富强起来,才不会受人家的欺负。
1961年,我进入了中科院计算所,当时这是我国第一个计算机领域的研究所。我经历了国家电脑从无到有的过程。当时只有美国、英国、前苏联和中国能自主设计制造计算机。可惜后来文化大革命期间发展停滞了,错过了当时世界上IT发展最快的时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重新追赶上去。
在中国,没有哪一个行业像IT行业这样,竞争如此激烈。当国外品牌“入侵”中国以后,国内品牌利用自己的自主设计优势、渠道以及快速反应能力使得国内PC品牌在与国外品牌第一次交锋时胜出。
国产不等于落后,虽然中国软件市场依然是由国际公司主导,但Wintel走过了20多年历程,但时至今日已经明显走向衰落,而在一些领域中,国产厂商做得并不比国际公司差,并且服务能力也很强,比如航天科工“商密网”,就是实行自主可控的典型,表明国产软硬件已经基本达到可用水平,国产自主可替代计划是切实可行的。
40年来,一次次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建设科技强国要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中興事件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实施安全和发展同步,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要建立必要的法规制度保障,进行自主可控评估,保证安全和发展同步推进。
另外,我们应该对已经成熟的自主创新产品提供更多市场,让它们有进一步改进的机会。刚开发出的产品或许存在一些缺陷,需要经过持续使用,才能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使之有追赶的机会。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在运用中发展成熟。国产创新产品如果永远不用,永远不可能好用。
链接
倪光南,1939年生,浙江镇海人,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 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中科院计算所公司(联想前身)和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系列微型机,分别于1988年和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联想集团即以联想式汉字系统起家并由此而得名。
此后,倪光南一直致力于发展自主可控的信息核心技术和产业并于1994年被遴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和2015年,他还分别获得了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人工智能中国有领先优势|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年龄:51岁
目前人生中,有两次经历必须感恩。一是1977年,恢复了高考,让我们年轻一代有了命运转机。二是改革开放后,与计算机结下的不解之缘。
1980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三年,我在江苏老家溧水区和凤镇参加了高考。填报高考志愿前的一天,我父亲拿了一份《参考消息》走进家门对我说:你应该报计算机专业,报纸上说计算机这个东西不得了!
那年我只有13岁,我从没听说过计算机为何物,连计算器都没见过。当然更不会想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计算机竟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也给整个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1991年,我有幸考进了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 师从著名计算机专家拉吉·瑞迪(Raj Reddy)教授,研读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业,从此与人工智能结下不解之缘。 1997年,微软决定把第二个海外科研机构放在北京。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在中国进行这么一次研发“创业”,也是公司内部的创新。公司包括院里的一些老领导都鼓励我,就把握住这样一个机会。
第二年我回到中国,开始参与中国微软研究院的建立,成为了第一个研究员,到现在差不多快20年了。我还记得,当时的第一份工作,是让我来选地毯的颜色。
以前念书的时候,我对国内科技发展关注不是太多。总体来看,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技术都在快速发展。中国不仅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更已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力量,很多国内IT企业以及初创公司都不同程度在科技领域有所作为,优秀人才也不断涌现。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很有机会成为领导者。现在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非常激动人心。这里有很多机会,在基础科研方面也已经取得很多了不起的成果。比如,在计算机视觉方面,已经有很多本土公司,很多科研院校、院所,做了大量工作,推进这一技术的发展。我相信,中国有更多的机会,也将让更多的应用场景落地。中国的确有很多的优势。
多行业打拼后还是IT业最好|精位科技CEO:周宏亮|年龄:40岁
我是技术出身,在上海理工大学读完研后,留在光电学院教书5年。后来赶上了一波高校教师下海热,便自己开始创业。先后在养老、房产、金融等领域打拼了多年,然后才做起了针对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三年前,我创办了精位科技,正式开始研究室内高精度实时定位技术。
在过去的5年中,我感受到科技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供给侧改革的变化、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所以促成了互联网与硬件和传感器融合的物联网、智能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增长。
最直接的是B端制造业的巨头们如华为、富士康等纷纷采用先进物联网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C端消费级市场上,大型Mall、购物中心和地下停车场也积极采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消费者体验,增加用户黏性和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大数据分析、潜在用户精准推送和大型无人值守超市。
但同时我也发现,科技行业的成本增长非常厉害,尤其是人工成本。能否找到性价比高的人才,能否找到产出高于投入的人才,能否找到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极客,成为我们现在许多科技企业的考虑重点。
其次是竞争更加的激烈,尤其是国家队在政策、资金、渠道和人才有压倒性优势,对中小科技企业构成强大的竞争,再次是竞争是全球化的竞争,来自欧美、以色列、新加坡、印度等国的企业也是同台竞技,国际化竞争加剧,最后是资本的大举介入使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公司在短时间成为寡头,出现行业和市场垄断现象,比如在语音识别和交互领域的科大讯飞和摩拜等等企业。
回顾科技行业这些年的发展,我认为特朗普上台以来发生的中兴事件是非常重要的事。政府、企业和国人都被打醒了,中国企业必須掌握源头创新、底层技术和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命根子拽在别人手上是危险的,没有核心技术的经济只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中兴事件的惨痛教训也许是坏事变成好事,能够真正改变科技行业持续创新。
总的来说,我在改革开放后的40年中生活与成长,我感受到科技完全颠覆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技术领域,高精度定位和导航技术的出现,让智能制造和AGV无人小车出现在车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错误,避免了作业危险,降低了人工成本。在消费领域,提高了消费者体验,增强了消费者黏性,给商家降低了成本,促进了交易,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福利。
而改革开放后,国家自上而下的思路转变也尤为明显。我在研究生阶段曾经创过业,但被学校发现后,就受到了处分,最终因为导师帮忙求情才没被开除。而现在我们能够看到,大学校园里几乎都在鼓励学生创业,资金和政策上都有相应支持。
科技改变了我和我的姥爷|网友:卿庆木|年龄:36岁
时至今日,我用电脑写稿已经十多年了,稿费虽然没有让我发家致富过,但也改善了一些生活。现在我每个月的稿费都在一万元上下,如果能勤快一点,稿费还会更多。
生活中,20多年来我一天离开电脑就难受——1998年,我在学校电脑室里第一次接触到了电脑,那时的电脑都是486机型,镶嵌在小小的柜子里,每次进去都要穿鞋套,还要开空调,而且性能很差需要专业的命令字符才能使用。但我永远无法忘记,我第一次登录互联网时,那种“刘姥姥进入大观园”般“哇”的惊喜。
在后来,腾讯开发了QQ,我们都申请了它用来交友,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地进入网络社会。当然QQ那时候只是聊天工具,不像现在这么多功能,QQ后来成为办公工具和社交工具的综合体,现在依旧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不过,我那时根本无法想象,我可以靠电脑找到生存之道。2002年,我上了大学,中国队首次闯进世界杯,那时候的《体坛周报》很是火爆,开设了一个“体苑沙龙”的论坛,网友在上面发帖,如果被管理员选中推荐到首页,就会得到100元的稿费——那时的网友,亲切地称呼这个稿费为“骨头”。
或许是出于对足球的爱好,或许是因为喜欢写文章,我每天都会到学校附近的网吧,去写上几篇评论,期待能被管理员选上首页,甚至刊登上报纸。每个月选中的不算多,最多四五篇,得到四五百元,但对我这个农村出身的人来说,已经足够生活所需了。
实际上,那个时候的论坛,无论是“体苑沙龙”,还是猫扑、天涯,所造成的影响,都是现在网络论坛、知乎、贴吧所不能对比的——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娱乐、体育、财经等诸多媒体,编辑、记者都出自这些论坛的网友。
大学毕业后,我也因为在网上发表的众多文章,顺利进入了某家报业集团的旗下刊物上班。我在想,如果没有电脑,我的人生应该会是另外的样子,可能和其他同学一起从事财务工作。当时毕业的时候,计算机的同学就业最好,工资最高有三四千元一个月,而其他系的同学从几百到一两千元的都有,计算机专业的那一批人是最早被电脑改变人生的。 我有个朋友,当年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早早辍学打工,日子过得很是苦逼,结果他妻子搞了一个做农产品的淘宝店,在一年后年纯利润都有三十多万元,这让朋友惊讶得不行,才发现电商平台有这么大的力量。现在朋友一家都在搞农产品淘宝店,日子过得很是幸福。
但是这些还不是最让人惊讶的,我那70多岁的姥爷,大字不识的文盲出身,靠卖菜为生,最近几年,也学会了用微信、支付宝收付款,不仅生意好了许多,而且还不用担心遇到假钱。我想,科技對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一点一滴能看到改变,对生活的变革,就已经足够了。
转型才有新出路|中关村科贸电子城商铺老板:沈先生|年龄:48岁
我在中关村卖对讲机、卖外设、做维修售后已经20多年了,一直都是守着一个小柜台营业。20多年前,人们要装配电脑,要买对讲机、录音笔等等电子设备,中关村都会被作为首选地点。那时候总是有川流不息的人群,我们也从来不愁生意,不管是散客还是来找我们进货的,总是主动找上门。
但也不得不承认,当时卖场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假货和翻新产品大肆横行在市场中,所以有很多顾客就不相信我们了。但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兴起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有IT产品的价格和信息在网上都变得非常透明,所以我们也就不再是顾客的首选。
我最初也及时转型了,几乎是中关村最早一批尝试开网店的商家之一。但不到一年,我的网店就经营不下去了,因为没有价格优势。就以我一直在销售的摩托罗拉对讲机来说,其中一款全频段防爆的GP328一直销量不错。正品价格肯定要在3000元以上,我试过以2999元的价格做促销,但依旧有许多顾客嫌我卖得贵。一个月下来,网店销量为0。
后来有一位顾客来到我的实体店里,让我帮他维修他在网上花600元买来的摩托罗拉GP328。我一眼看出了问题,结果拆开之后发现内部所有零件都是三无品牌,甚至还是翻新的。但打开这家店铺却看到他的销量是排名第一的,这确实让人有些无奈。
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一直在尝试转型。我的确能够看到中关村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有许多和我同时期在这里开店的老板,都不敢或者不愿意转型,他们都等着哪天商场关门了就让自己退休。但我不这样想,我认为转型才有新出路。所以到现在,我每天依旧很忙,我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互联网环境也在这些年当中变得越来越好了,平台也会对假货和次品进行监管,所以我现在的网店还经营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