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视人的情商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1093815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乡好友小邓,就这么喊他喊了二十多年。掐指一算,突然发现,他已经50岁,按照早些年前的说法“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他快是“老邓”了。
  悲催的是,小邓比我大一岁,而在外人看来,我至少长他五岁,他神采奕奕,而我习惯双眉常锁。其实,他的名字隐含着年龄的密码:邓卫东,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就流行这个。“小邓”喊惯了,不太好改口,我只好开始研究他,究竟为什么会显小?答案很明显,他做人做事很简单,心机不重,不像我们有时想得那么复杂、深远,也没有如好多人那样患得患失。譬如吃饭吧,即使是他张罗的饭局,他一般都选择“叨陪末座”,主陪、副主陪、次陪的角色都留给朋友,他多以“打酱油的”心态自居,从不盘算或计较位子高低、地位尊卑。
  他在电视媒体供职,一个招牌动作是,见到不熟悉的人就兴奋,就挨个递名片,附带一句:有什么好的线索,请通知我!一般地,在那种吃饭的场合,大家都是很“端装”的,很矜持的,懒得主动出击,其实是怕人小看。而小邓,他不管桌上坐着的是处长还是厅长,都要先把自己的名字喊响。他的高中同学,好多已是处级乃至厅级,他无官无职,一点不急,估计知道急了白急,他不因自己而自卑,也不以同学为自豪,只把他们当作一个个可以随时提供线索的线人,或者是电话连线的采访对象。这样“不要脸”的媒体人,不成功是没有理由的。据说,小邓当年跑政法、工商、城管等条口,月工作量栏目组里常常排名第一。
  他其实算什么记者啊,和今天那些211、985高校的毕业生,简直不能比。他高中毕业,早年在企业一线做操作工,想在宿舍区申请安装有线电视开开眼界,厂长回复是:工人就安心做工,学什么文化?你们……喝的酒也只能是苦的。小邓不服,他自学加上函授,弄了个本科文凭,他喜欢拍照片,给市报投稿,我就在那时候认识他的。人家发现这个小伙子做事热心,而且难得的靠谱,有些小型活动,就委托他拍好照送来。别人嫌早、嫌远、嫌苦、嫌累,他都乐颠颠去,比他在厂里干活舒坦多了、风光多了。就这样,他逃离了那个只能喝苦酒的厂子,转身成了媒体人。先是被领导赏识,推荐进了市电视台做摄像,做着做着,他不满足,又跑到省城来,从摄像到文字,再到编导、活动策划。在许多次新闻发布会现场,好多记者,包括那些211、985高校毕业的,拿了通稿就要撤退,而他总要站出来,方言夹杂普通话向新闻发言人追问几句。这不是不知天高地厚吗?确实,他没正式读过新闻采访学,也没有那么多顾忌,他就是老百姓,逮住机会就站在底层老百姓的角度,想把事情弄弄清楚,才好回去发稿。
  好多次我都发现,平和外表下的小邓,其实有些另类。他这个“另类”,某种意义上,可能是对当下采编团队的讽刺,一个没接受过新闻采访高等教育的人,成了最活跃的记者、工作量最大的记者,那些新闻传播学院读过N年的,都在忙些啥?都喜欢吃干饭?!
  有一次和小邓一起出去办事,跟采访根本不沾边。车在路上加速向前,他突然喊“慢”:咦,那边大马路边上,倒了一大堆建筑垃圾!太危险了,又是哪家工地的人瞎搞的!他以前是跑城管的,现在转岗做社区推广活动,这些也都和他没关系了。哪知道小邓拿起手机,电话拨给这个辖区的城管队长。人家问了问地点,而后回复,他已调到另一个区任职,不归他管了。小邓又将打电话打给另一个熟悉的人,把刚才的情况复述了一遍……我心里想,他电话费估计是用不掉了,一路上为一堆垃圾打了几个电话,碰了几个“冷屁股”。问题是,两个小时之后,我们回头经过那里时,垃圾堆还在。小邓并不是你想象的那种迂夫子,放下电话,他也发牢骚的:现在的人啊,镜头前说起来都一套一套的,其实一点服务意识都没有。虽然他调走了,但这垃圾的问题,他不比我更清楚该谁管吗?!我都告诉具体地址了,他怎么不能叫人来处理一下?都等出事了才出面,等领导过问了才现身,这叫什么玩意儿啊!
  这是我难得见到他激动的一次吐槽。他前面举报垃圾未遂,我也从小邓身上,看出我的“小”来。我也是媒体人,业余时间一直写些时评、杂文,圈内微有薄名,自以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其实,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烦事,我常常是绕道走的,或者干脆装着看不见。与小邓相比,我不过是嘴上有一套而已。而且,小邓还有着一些独门秘笈,他在地面频道已经做过几篇有影响的大稿子:轰动全国的南京彭宇案,他独家采访了当事老太的儿子;全国酒驾入刑第一人张明宝案开庭时,别人都盯着法庭,他另辟蹊径,独家采访到张的妻子。小邓,蛮拼的,不可小看。——不,明天起该改口喊他“大邓”,人家已经是50岁的人了。
  (编辑 韩丽晴)
其他文献
【黎】哈利勒·纪伯伦 著  冰心 译 江苏文艺出版社    精彩锦句:  ●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期刊
就因为宣传资料上一个不实之处,南京一个培训中心被两位学员告上法庭。学员要求退回4万元培训费,并再赔偿4万元。白教课还得倒贴,就因为吹了个小牛?法院会支持这样的诉讼请求吗?  发现外教“冒牌”愤而起诉  南京大达语言文化培训中心是一家在当地较有名的民办机构,专门从事外国语培训业务。为了扩大业务多招学员,中心通过官方网站、宣传手册等渠道,多方面宣传自己。  随便百度一下,就可以看到中心相关介绍:“……
期刊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逃离大都市:欲望有边,幸福无边  前几年,关于“要不要逃离北上广”的讨论曾一度达到顶峰,而如今随着大城市房价的飙升、教育成本的上升,很多人又开始选择逃离大都市。本文中的翟峰郭欣夫妇就是其中的缩影,他们卖掉北京的房子,原本打算在小城市安居乐业。  可是,很多人逃离了大都市,却逃不脱膨胀的欲望。  欲望是一把匕首,一方面,合理追求欲望,带来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如果不懂得
期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头禅。差不多同样的意思,《史记》中还有一个更典雅的表达:“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些说法有无道理呢?  如果人只活在生物学意义上,也就是活成了一只天天觅食的鸟,这些说法没有问题。然而,人之所以为人,是他还有高于生物性的东西,这些高出来的部分,就叫人性。还有高于人性的维度,叫神性,比如有的人只为一种信仰活着,其他的需求都可以压缩甚至舍
期刊
我们小时候,家长都会说,“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收破烂”。有这样一个80后,他好好学习了,反而成了专业收破烂的。这个奇怪的人名叫汪剑超。  上学期间,汪剑超绝对是学霸。高考那年,他如愿以偿,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后来在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微软中国公司。5年间,他从研发工程师做到产品经理。  汪剑超身上具有强烈的射手座性格,好奇所有新鲜事物,敢于创新。有一回,他去美国出
期刊
洞穴探险是世界公认最具挑战性的户外运动之一,因其富有技术难度、危险性,一直是男人的领域。却有一位女孩不惧黑暗险阻,上演现实版“地心历险记”。这位踮着脚尖、在地下飞檐走壁的舞者,保持着中国洞穴探测841米的最深记录,还被评为2016年度中国十大探险家之一。  与探洞结下不解之缘  重庆女孩刘佳在洞穴探险界名气响亮,别看她平日一身白领丽装,说话文静,一旦换上“戎装”,就变成敢于深入万丈深渊的勇士。十余
期刊
在麋鹿故乡、东方湿地之都的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块响当当的牌子。  这家公司始建于1988年,是集农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其创始人殷凤山可谓传奇人物。他白手起家,敢闯敢试,更在花甲之年二次大创业,四个月打造出崭新工业园,创下惊人的“丰山速度”。  如何在“中国驰名商标”“全国重点保护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等荣誉上再创辉煌?如何在父亲踏出的征途上,留
期刊
虽非电媒新宠,却在纸媒杂志中独胜擅场——《莫愁·智慧女性》的编辑们经年累月地俯首耕耘女性典型宣传与女性发展理论的实践基地,力透纸背的沥沥心血、殷殷情愫,濡染出纸上日月乾坤、家国情怀,特别是对女性成长、筑梦成才的苦乐悲欢,作出了哲理式诠释和智慧解读……这里以“风格·印象”开题:“印象说”缘于莫奈的《日出·印象》,举世顶礼,皆因此画并非单纯“日出”拷贝,而是跃乎其上的审美价值升华之“印象”;“风格说”
期刊
娇美的花绽放出光华,奔跑中的金黄色小狗,历经岁月沧桑的布达拉宫……你绝对想不到,这些充满生机的照片出自盲人之手。  2016年10月,当一场名为“心灵之光”的大型摄影展在新加坡举行时,不少观众颇感惊讶,盲人怎么当摄影师?  这是傅高山从国外引入非视觉摄影技术取得的成果。如今他已在上海、广州、拉萨等地培训出上千名盲人摄影师。  今年34岁的傅高山出生在福建,患有先天性视障。在他眼里,世界只是一个模糊
期刊
爱淘旧物的达人不少,但“旧物君”杨函憬已到一定段位。他用十二年时间收集“破烂”,又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中古厨房和生活美术馆。  与厦门许多年轻人一样,杨函憬喜欢充满创造力的工作、不给别人打工的自由、具有美感的生活方式。  将他这些喜好融合的,是一间开在老别墅里的咖啡馆。装修布置中,为配合别墅原有的怀旧风格,他四处找寻百年来的老物件:龇牙咧嘴的柜子、各种材质的老衣箱、大大小小的鸡公碗碟……几年后,咖啡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