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犍陀罗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o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为中国文明孤立保守,甚至闭关锁国的观点,缺乏历史依据.即便放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中国文明从开始就积极拥抱外来文明元素,展现出了高度包容的特质.繁荣于今天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阿富汗地区的古代犍陀罗(Gandhara)文明,从公元前后一直到公元7世纪,都与中国古代文明关系密切,尤其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并本土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文明对这一遥远文明的拥抱是全方位的:从佛典语言与宗教信仰的传入,到中土政治理论与实践的更新,甚至到新的艺术形式与故事主题出现,我们都能看到中国古代文明对犍陀罗文明的吸收与包容.可以说,这种世界主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造就了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也正是如此,中国文明才得以长盛不衰.
其他文献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对语义的理解经历了从指称关系到语用推论、用语用层面的共识代替语义层面的表征的"语用转向".本文将通过考察戴维森和布兰顿的语义学方案阐明,试图在语义和语用之间做出选择的理论视域是狭窄的.戴维森意在阐明,为了让解释者和说话者共同意指某个公共事物或事件,世界和语言之间必须存在某种更为基础的同构性.基于同样的诉求,布兰顿认为我们必须在推论实践的终点用清晰的逻辑表达语汇来刻画语义推论的表征维度.从一种更为整全的语义观出发,他们尝试在语用的语境中重新讨论语义表征,从"语言使用者在世界中"的图景出发探
批判理论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发生悲观主义转向后,曾长期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解放学说.到了批判理论第三代代表人物霍耐特那里,这种情况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对马克思劳动解放学说的重构是贯穿其思想发展的一道红线.他的思考历程可以被粗略地分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他利用工业社会学的研究,以批判的劳动概念为出发点,试图间接挖掘马克思异化劳动批判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在第二阶段,他利用人类学的洞见,试图从正面结合承认概念阐述劳动的解放意义.在明确转向社会理论的最后阶段,他则试图从社会整合的角度为劳动解放提供更为内在的辩护.贯穿这
从新文化运动开启至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的图书世界呈现出复杂的流通与阅读图景.经由报刊鼓吹、教材收录等途径,新文化运动旗手们撰译的书籍,在各地得到不同程度的传播.晚清编纂、译介的一些书籍,继续被重印和流通.新出售书账簿、民众读物调查与实体书籍遗存进一步显示,清代大众文本文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仍颇具影响,清代大众文本文化三大板块——教育类、实用指南类和小说与纯文学类——的不少书籍仍旧被改编、重印.在晋南、粤东、河南开封、香港新界等内地乡村乃至上海、北京等都市的下层社会,与传统知识、思想与信仰相关的书籍仍然颇有
艺术作品形式创制的出发点是现实形式,由此衍生出作品形式创制的有极和无极方式.有极方式具体有二:直接以现实形式为极和抛开现实自创形式媒介.再现和表现、叙事和抒情等言说的其实是艺术形式创制两个有极方式.以再现为极的艺术形式在观赏和意义发生上是勾连前经验的,以表现为极的艺术形式在观赏和意义生成上则聚焦于当下.这两种方式主要是西方艺术呈现出的情形.而中华艺术则呈现出了艺术形式创制的无极方式,再现和表现中不以任何一方为极.形式上的省略和约减将形式的完成直接嵌入到会意的发生中.主体和客体相互生成,合二为一.而在艺术形
我国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乡村的富庶是盛世历史的重要标志.乡村振兴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铸魂工程,学党史无疑是万安县助力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硬核载体.乡村振兴是当下和未来时期一项国之大事.“十三五”时期,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因此,本文从调研分析万安县探索实践乡村振兴建设的
在社区研究和实践领域,滕尼斯式的共同体概念影响至深.与中国对"社区和居委会辖区"高度重合的绑定式理解不同,西方国家的社区概念繁杂且语义模糊.百年来,西方学界围绕"两圈一网"(人群、地域及网络)要素,先后产生了"社区孤存论、社区消失论、社区继存论、社区适应论、社区解放论"五种主张,形成了"所面即所存、所感即所存、所连即所存"的多样化社区认知.受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重大危机的影响,百年来西方的社区认知历经了"融入社会、接纳国家、面向网络"的三阶转型,冲破了"滕式共同体"的狭隘界定和地理局限.现实来看,西方
本文以唐五代笔记小说为中心,梳理了颇为丰富的饮食书写资料.在此基础上,提炼归纳出以饮食细节描写人物道德品行的多种模式,进而阐述唐人的道德书写与饮食行为之间所存在的对应规则.由此看到,对应关系虽然各有不同,但书写模式相似,即通过饮食行为描写人性的良善与卑鄙,并出现情节反转,此类反转加强了对人物真实形象的刻画,构成了饮食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联.在情节反转的背后,存在着笔记作者及社会所认同的规则,情节的反转也通常同时是对规则的逾越.这种逾越建立在饮食等级性的基础之上.正是在这种对应与逾越之中,唐五代笔记小说构建了
“双碳”目标是我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碳中和与碳达峰作为我国当下重大战略决策,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以经济转型与绿色金融为着力点.县级经济的发展在近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且部分县级经济发展以能源消耗产业为主,“双碳”目标背景下,县级能源经济发展需要转型,以顺应当下绿色金融发展理念.以此为前提,我国县级政府与金融组织需要强化协同发展意识,以增强县级绿色金融相关配套,推动县级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本文“双碳”目标下县级经济转型与绿色金融的融合发展路径进行分析与探讨,为当下县级经济转型与发展提供
本文以玄奘晚年译经的文献学研究为中心,考察了译经条件的变化,包括译场人员的减少和润文官员的缺失.通过《大般若经》梵汉对勘的实例分析,指出在译经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玄奘的译文依然在极大程度上忠实于梵文,保持了梵文繁复的风格.此外,为了遵循汉译佛经的传统和更好地传播新译经典,他还借鉴其他佛典对译文加以调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玄奘坚守其风格背后的原因,即他希望借由印度佛教,特别是瑜伽行派缜密细致的逻辑思辨来改进汉地佛教思想和风气.而他的所有政治活动,包括与帝王和皇室的交往也都是为了使他的译经和弘法事业得到最大
本文对比了中西语境中协商民主出现的理论动力和历史条件,来说明协商在不同制度中可能承担的不同功能.不同于西方背景下为了弥补聚合式民主存在的问题而产生的纠偏机制,协商在中国的出现是为了回应政治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功能性需求.自全球范围内的殖民统治时期开始,到中国获得独立并过渡为现代国家,协商在制度安排和政治话语中的内涵不断发生着变化,并呈现为谈判、咨询、治理机制三种样态.它与民主之间的联系,也并非一开始就存在,而是在发展过程中被逐渐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