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革命斗争史略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r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就开始在和平县开展活动。1925年冬,周恩来出任东江各属行政委员时派曾任粤军第十一师政治部主任的共产党员刘哑佛到和平,宣传革命思想,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政纲。和平县的进步青年张觉青、黄惊白、卜恨生等人在刘哑佛的引导下,发起成立“新和平青年团”组织,有80多人。1926年春,张觉青、黄惊白、卜限生等人在刘哑佛的引导下,在城乡发动工人、商贩等成立各种工会组织,发动组织工人示威游行、罢工罢市;指导农会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同年5月,张觉青被推选为农运代表,参加了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12月,共产党员叶钦和出任和平县东水警察署署长,任职期间,发展了3名共产党员。后来,由于时局动荡,叶钦和被迫离开和平,他发展的3名党员失去核心领导,随后就湮没了。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工农运动,刘哑佛、张觉青等人被迫离开和平,工农运动和学生运动随着大革命的失败而沉寂下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和平县工农运动再次兴起,群众纷纷集会游行掀起抗日救亡浪潮。尔后,深受赣南中央苏区和红军影响的进步青年萧文添、毛国华、黄居正、肖亚焕、黄光、陈辉等一批热血青年毅然前往中央苏区参加了陈毅、项英领导的赣南红军游击队,并受命返回和平开展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指引下,和平县一批进步青年如黄惊白、罗响、张觉青、曾源、黄志猷、罗宝萱、骆维强、周宝时、林镜秋、陈启珩、萧德根等,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促成了“和平县抗敌后援会”的建立。这时,和平县的抗日救亡工作开展得非常活跃。他们在全县各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积极推动、协助各乡建立抗敌后援会、抗敌同志会、妇女抗敌同志会、教师联合会、农民协会及抗日自卫队等抗日救亡团体。
  1938年春,罗响、张觉青等在热水成立农会。发动300多名青年农民,组成“热水抗日自卫大队”。随后,大坝、古寨、彭寨、下车、东水、林寨等乡相继建立了抗日自卫大队,共有自卫队员1000多人,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这样的县级抗日武装,当时在省内是有一定影响的”。是年,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文彬向中共中央报告广东的工作时,特别提到了和平县群众抗日武装,并说这些自卫武装“不单领导权在我们手里,而且下层干部组织力量亦很强固”。热水农运的掀起,为和平县地方党组织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38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成立后,派麦任到东江上游几个县恢复和发展党组织。5月间,麦任到和平热水考察,罗响、张觉青先后入党。8月,罗响、张觉青等在热水东华小学成立了和平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和平县支部(隶属中共龙川中心支部领导)。此后,和平籍在广州等地参党的同志先后回乡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和建党工作,成为和平县建党初期的重要力量。1939年3月,中共和平县工作委员会成立;5月间,中共和平县委员会正式成立。
  中共和平县委成立后,基层党组织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先后建立了上热水、下热水、东水、彭寨、附城、大坝等6个区委,下辖29个支部。至l942年春,全县共有党员360多人。在当时的广东地区来说,有这么多党员的县份是为数不多的。
  1942年5月,因发生“粤北事件”,粤北省委和南委先后遭到破坏,各地党组织根据南方局的指示,贯彻执行中央“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16字方针,停止组织生活,采取单线联系的活动方式,党员开展“勤学、勤业、勤交友”的“三勤”活动。这一时期,和平县地方党组织仍在坚持活动。
  l944年10月,中共广东省临委决定恢复党的组织活动。和平县的黄华明、林启连、黄定邦、庄克文、骆越康、叶绍基等参加了大鹏半岛整风学习班。
  抗战胜利后,根据中共广东区委指示,东江纵队第三支队奉命挺进九连山开辟新的斗争根据地。东江纵队第三支队进入九连地区后,成立“中共九连山区工作委员会”,曾源任书记,统一领导部队以及地方党组织,部队以“九连山人民自卫总队”的名义,以连、排为单位分散在和平、连平、龙川、河源及江西三南一带边境活动。
  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留下小部分骨干隐蔽坚持斗争。这一时期,是和平县也是全广东地方党组织和留在广东坚持斗争的武装人员最为艰难、最为残酷的斗争时期。
  1946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广东区党委作出恢复武装斗争的决定。为了统一整个九连地区党的领导,广东区党委决定成立中共九连地区工作委员会,由严尚民任书记。l947年3月,严尚民奉命进入九连地区,领导九连地区的武装斗争,很快打开了斗争局面,武装队伍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迅速恢复。并在和平设立了“中共连和分工委”及“中共和东分工委”,全县共有7个区委、20个支部和3个党小组,党员人数400多人。
  恢复武装斗争之后,九连地区军民沉重打击了地方反动势力。和平县的热水、青州、东水、古寨、彭寨、林寨、安坳、长塘、下车、优胜等地破仓分粮,打击地主恶霸,停租废债,分田分地,开展土地改革,革命高潮一浪高过一浪。国民党广东当局对此十分惊恐,从l947年冬至1948年夏,国民党广东当局纠集大量军队,对九连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清剿”,在和平、大湖、忠信等地长期驻扎重兵,并以连和、和东区为重点,进行反复的“清剿”、“搜剿”、“驻剿”。刚刚建立起来的九连地区的武装部队在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不但没有被消灭,相反使根据地的军民,尤其是连和、和东区的军民在敌人的“清剿”中得到了锻炼和考验,部队反而不断壮大,根据地也得到巩固。
  1948年秋,九连地区的武装部队统一整编为“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司令部长时间驻扎在和平青州,活动在连和区的部队编为第三团,和东区的部队编为第六团。九连地区部队,从1948年10月开始至1949年1月,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取得了五战五捷的重大胜利,完全扭转了九连地区的战局。
  1949年1月,粤赣湘边纵队成立后,粤赣边支队被编为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1949年春,东江第二支队发动了强大的春季攻势,以第三团为主力的武装部队,先后进击连平、和平和龙川广大农村,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此时,和平、连平、新丰、翁源及龙川的广大农村相继解放。由于解放区的巩固,1949年1月,连和县人民政府在和平青州山塘成立。5月24日,和平县城解放。6月2日,成立中共和平县委、和平县人民政府。在中共和平县委的领导下,和平解放区军民积极准备迎接南下野战部队入粤作战,大力支援前线,为解放全广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共和平县地方组织自建立之后,在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历经了12个年头。在这些年中,中共和平县地方组织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始终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坚持执行党的统一战线,灵活运用斗争策略,积极开展武装斗争,为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正如原东二支司令员郑群所说“12年的斗争实践证明,中共和平县地方组织经受了残酷斗争和白色恐怖的考验,是一个坚强的、颇具战斗力的党组织。”(由朱李松提供材料)
其他文献
今年莺飞草长的三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出台了《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广东13个县(市、区)正式纳入《规划》范围。《源流》的卷首语和特稿多次传播了这一春天的信息,令人读了欢欣鼓舞,拍手称快。  原中央苏区迎来了振兴发展的春天,机不可失。建议我省原中央苏区和有关职能部门,深化认识,抢抓机遇,切实用好国家政策,尽快缩小原中央苏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汕头市潮阳区读者 郑会侠)
期刊
饶平,地处华南沿海,位于广东最东端,界连福建,濒临南海,与台湾隔海相望,位居闽、粤、赣三省和广东省沿海经济带、海峡西岸经济圈交汇地带。  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得天独厚地理位置的饶平,经济却一直比较落后。不论是民生事业还是公共服务设施,和邻近其他地区相比,都显得落后很多。经过几天的采访,记者发现,饶平在加快发展过程确实面临着不少较为突出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平心而论,饶平过去这些年享受的政策优惠实在太少。
期刊
饶平,寓“饶永不瘠,平永不乱”之意,自古就有“岭南佳胜地,瀛洲古蓬莱”的美称。其地处广东“东大门”,东邻福建,南濒南海,居汕头、厦门两大经济特区之间,位于广东沿海经济带和海西经济区之内,是粤沟通沪、浙、闽经济大动脉的“黄金通道”。  饶平总面积2227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36公里。总人口104.5万人。饶平区位优势明显,县内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饶平火车
期刊
和平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6年,共产党员刘哑佛就来到和平开展革命宣传活动,推动工农运动的开展。此后的革命岁月,和平人民在支援中央苏区和打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均作出了重大牺牲和重要贡献。  今年以来,和平县加快工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民生事业”新突破,为把和平建设成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以高新材料开发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化基地、粤赣省际边
期刊
和平,这里说的不是“战争”与“和平”的和平。而是指地处广东省粤北地区边陲的革命老区和平县。  说机遇,是指前不久广东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中央关于加强区域合作的指示。一个是省级层面的发展规划,一个是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这《决定》和《规划》中,都包涵了和平县。也就是说,和平县的振兴发展,已纳入省和国
期刊
地处粤北山区的和平县,是粤赣高速和京九铁路进入广东的门户,但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2000年县委、县政府提出“旅游旺县”的发展战略之后,该县大力营造旅游发展大环境,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温泉旅游资源和宜人的生态气候环境,全面加快旅游经济发展。2002年5月,热水漂流项目成功开发投入运营,拉开了和平旅游业发展的序幕,和平旅游从此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和平县紧扣生态文明
期刊
打开地图,在广东省东北部,和平县像一片桑叶娴静地落在东江上游、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区。  春秋战国时期,和平属南越之地,当时已有客家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这片古老的土地,置县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县城设于和平峒羊子埔,如今的阳明镇。据史载,明正德十三年,都御史、南赣巡抚王守仁(王阳明)率师平叛。其督兵镇平现和平属浰源(浰头)、上陵等处农民起义,遂奏朝廷,添设和平县治,经核准割龙川县属和平、仁义、广
期刊
位于和平县阳明镇东山路南面山坡。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血战淞沪,史称“一·二八”淞沪抗战。  为纪念淞沪抗日的和籍烈士,1933年5月,十九路军团长黄汉廷,倡议全县各界募捐,在和平县城东山南坡创建一座“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该纪念碑建筑占地面积9500平方米,碑身呈方塔形,高10米,尖顶,碑体四面塑有30厘米见方的文字。在2米高的碑座四面,镶
期刊
位于阳明镇先烈路。始建于1957年2月,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占地面积36630平方米。塔座每边长2.5米。塔台680平方米,纪念碑建在平台中央,山石砌成,塔身为六棱体形、弹头形尖顶。烈士碑(塔)高14.6米。近年来,烈士纪念碑内新建了四座凉亭,铺设了四周阶梯,进行全面绿化,对碑身进行了维修。2001年兴建了南大门。1985年被定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5月,被定为和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期刊
林镜秋(1914-1998),又名林惊秋,和平县古寨镇人。1939年入党。早年任小学教师、校长,曾领导组建古寨民众抗日自卫大队,任副大队长。协助创建四联中学。1939年,任中共东水区委书记、和东县委宣传部长兼统战部长等职。1943年,调入东江纵队。抗战胜利后,随东纵三支队挺进九连山。东三支北撤后,奉命留守九连山坚持斗争。新中国成立前,任粤赣边支队六团团长兼政治处主任、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六团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