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放射人文光芒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che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一门积淀着人类文明的结晶,富有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中有更多的文字、艺术,有更多的幻想和想象,也有更多的情和爱。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语文学科在培养人文素养和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在传统教育教学观点的影响下,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偏离了教学的本质,将它等同于纯知识的教学、纯技能的训练,而人文情怀却被淡化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人文性定位为语文的基本性质,这无疑是对语文学科认识的一个重大超越。
  
  一、丰富积淀,让语文教师具有文人气质
  
  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开发自己的生命》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恶一起呈现给你。”是啊,一个人的阅历是有限的,唯有手不释卷地阅读,才能让你真正有感于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生命涵义的丰富。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专心的读书人,既专注于古代文学经典,也迷恋于当代文化精品。当然语文教师也绝不是一个孤独的读书人,他应该是一个文化代言人,是文化的传播者。他应当把阅读作为奉献给学生最好的礼物,把自己的文学爱好迁移到语文课上,并“传染”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语文课本的同时,接触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和当代最鲜活的人文书籍,使容量有限的语文课在孩子们眼前变成一片辽阔而绚丽的世界。
  语文教师应该边教边读,更应边思边写,随时随地记录下自己教育教学方面的一次联想、一个念头、一缕思绪……让心灵的泉水在笔尖流淌,让激情的火焰在纸上燃烧。看到自己的手稿变成一个个铅字,那激动与喜悦真是无法言喻。当然,语文教师的写作绝不仅仅是为了发表,而是通过写作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总之,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这应当是每位语文教师乃至所有教师教育生命的体现方式。
  语文教师还应该热爱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较高的情感涵养和一点点灵动的诗情。热爱生活,会使我们感觉到每一个早晨和夜晚,每一次日出和日落,乃至每一片树叶,每一朵鲜花……都是那样鲜活,那样充满生命力,这实际上就拓展了自己生命的内涵,提高了自己生命的质量。总之,一个语文教师对人生、对世界应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时时刻刻都能感触到生活中的意趣和美的存在。这样的教师才能挖掘出教材中沉潜的人性美的光辉,能够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学生。
  
  二、释放灵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激情涌动
  
  有人说,语文教学的失败在于它有时太像诵读《道德经》,语文教师的失败在于他有时太像道德说教者。怎么不是呢?儿童的思维是艺术的、形象的,饱含着情感的思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教育应该是浸润着情感、充满着诗情的教育。语文课应隐化一点理性,显呈一点情感;少一点教案的照本宣科,多一点灵感的激情释放。
  记得去年,我在教《钱学森》一课时,当我问起在新中国成立之际,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钱学森的归国愿望越发强烈?“中秋夜。”“每逢佳节倍思亲。”学生纷纷说。当我声情并茂地吟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我发现产生了平时很难达到的直抵学生心灵的效果。他们凝神细听,似乎听懂了诗人王维那殷切绵延的亲情思念;仿佛看到了钱学森对着皓月,思念祖国的身影。我把情感带入课堂,课堂便真的充满浓郁的诗情。当我提及“思念亲人,思念故乡”一直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反复吟唱的主题时,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和着《春江花月夜》悠扬缠绵的曲调,他们一下子背诵了十几首思乡曲:《忆江南》、《静夜思》、《泊船瓜州》……一首接一首,争先恐后,一气呵成。我从不知道,他们可以脱口而出这么多古典诗词,更没想到,语文教学原来可以如此诗意盎然!
  虽然,那只是一堂普普通通的随堂课,但由于教者的情感融入和辐射,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也许,唯有浸润着情感、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生活,才能更直接、更深邃地涵蕴语文教育的真义。
  
  三、倡导民主,让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中指出:“现在的教师职责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要适应这一转变,教师角色要发生这样的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记得那回教《赶海》一文,我参与学生的小组学习后,发现一些孩子的学习方法很有独到之处,于是便让一位学生上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学习。而我呢,毅然坐到了孩子们中间。没想到,正是我这一举动,产生了非同寻常的效果。当孩子们的朗读不能让小老师满意时,他竟然将求助的眼光转向了我。我也心领神会地举了手。他喊了我,他的这一举动,着实让其他同学吃了一惊。更让人惊讶的是在我读后,他竟提出了更富挑战性的问题:“谁能比葛老师读得更好?”想不到小老师有这样的教学机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因为他们都想胜过老师,他们都想向权威挑战……那一刻,我心中深有感触,我们教师,只有走下神圣的讲台,作为孩子们的学习伙伴,与他们一道寻找真理,一道分享感情,一道交流学习体会,如此平等和谐的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时代呼唤新的人才,它不但要求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有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能,更需要他们有生动丰富的世界,积极向上的情怀,独立、自主、创造的精神。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人文因素,以人为本,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始终放射人文的光芒。
其他文献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曾屡次形成世界范围的大流行,给养禽业造成巨大损失。水禽一直被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难以屹立于民族之林,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培养人才。”创新思维能力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首要条件。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要激发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    首先,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敢于创新敢于提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教师不单要教授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能力,并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小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综合能力比较弱,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好审美教育的作用是实现教学工作的目标之一。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中的审美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曾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应该重视并加以实施。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学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朗读能力,给予学生个性朗读的空间,树立学生朗读的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转变观念 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很多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无论是语文课堂上或课余时间甚至早读课,教室里很少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这是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以籼稻窄叶青8号(ZYQ)和粳稻京系17(JX)所衍生的F_2为材料,建立了由54个RFLP标记组成的连锁框架图。采用以侧连标记为基础的QTL区间作图法定位了影响水稻数量性状的11个QTL,
摘要: 本文针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学生的作文存在严重失真的情况,分别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倾吐生活的积蓄、不断写作实践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论述如何让学生在作文时记真人、写真事、诉真情、抒真意、求真理,从而使之作文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关键词: 真实 作文 关键    倡导真言,提倡真实表达,既是我国古代道德传统的体现,也是从古至今为人推崇的教育理念。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很直接:“千教万
本文简单介绍了建筑学的基本内容,并简要分析建筑学的发展概况,针对其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和探讨.
今天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高速发展,日益复杂的功能结构促使了基础结构设计的多元化发展,钢筋混凝土基础设计也成为建筑结构设计者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本
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的创新。只有思维创新,才能写出思想独到、新颖、深刻的好文章。而且,创新思维能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增值,使文章出奇出新。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命题的创新    作文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命题者的指导思想与教学观念的更新,取决于作文命题的开拓与创新。  命题创新,首先要启迪学生的思维。为此,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