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和Excel的国内智慧矿山热点、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探析

来源 :现代矿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h__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CiteSpace和Excel分析在中国知网(CNKI)上检索到的发表于2011—2020年间的146篇以智慧矿山为主题的研究文献,通过对比所得数据,以文献计量的方法分析智慧矿山研究热点、文献发表数量趋势、文献发表期刊、核心研究机构、高频引用文献与未来发展趋势,得到最终结论:国内智慧矿山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过去10 a智慧矿山发表文献数量较少,近5a发表文献数量骤增;智慧矿山文献来源的期刊种类较少,文献期刊来源较为分散;国内智慧矿山研究机构发文量普遍偏低;引用频次较高的智慧矿山研究文献研究内容较
其他文献
乌兹别克沙尔贡煤矿掘进W01运输顺槽时遇到掘进工作面上覆老空区水患威胁。为了安全高效通过空区,在大倾角采空区下分组、分阶段进行钻孔探放水。通过加密布孔防止出现探放盲区,优先打大角度短距离钻孔准确确定采空区位置,提高钻孔探放水的效率。大角度采空区钻孔探放水不考虑老空区底板起伏情况,直接按照单一倾斜构造确定积水区域,在水头值最低处布孔。实践发现,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均未出水,应是地质资料不准确,钻孔没能穿透采空区底板,下一步应加大钻孔角度,减小钻孔长度,确保准确穿透空区。
管路结构及离心泵内部流场直接影响泵的汽蚀性能,为了进一步明确汽蚀现象和防治措施,以某电厂开式泵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求解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泵前管路对泵汽蚀
为了提高车辆十字轴的整体强度,将十字轴承受的载荷作为一个随机变量,以影响十字轴结构强度的轴根圆弧半径为设计参数,以十字轴工况条件下的等效应力为响应量,构建了十字轴结
为了提高矿产开采经济效益和尽快回收投资,根据冶炼工艺冶炼厂要求矿石镍品位≥1.6%,尽可能提高前期出矿品位,因此需将2个矿区不同矿层的矿石进行配矿开采以满足供矿品位的要求,通过不同采掘区域的合理搭配,运用Surpac建立矿山地质模型,运用距离幂次反比法进行品位空间插值,并初步确定采掘区域分布,然后应用Minesched软件进行多方案生产计划编制,选择满足矿山生产能力和冶炼品位要求、NPV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罗河铁矿现有通风系统各中段风量分配严重不合理,矿井有效风量率低至58.23%。为解决此问题,根据采掘工作面年度生产掘进计划,对矿井总风量进行核算,核实现有通风系统进、回风工程及风量是否能够满足全矿安全生产需求。采用主辅联合集中控制技术,并通过在各中段采区设置串、并联机站,将矿井总风量合理分配至各需风中段。通过方案实施,矿井总风量达到460.72 m3/s,各生产中段需风量得到了有效分配,矿井有效风量率提高至71.84%,避免了风量分配不合理和能耗浪费问题。
DanFoss控制器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与液压控制元件之间优异的适配性在工程机械中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没有集成通用的CAN总线通讯协议导致其难以实现与通用触摸屏之间的通讯
为探究间隔装药技术在研山露天矿的应用,来消除或减弱爆破振动对周边建筑物和炮孔的破坏性影响。通过在炮孔中间使用空气间隔器改变炮孔装药结构,再调整孔网参数和起爆顺序来降低爆破振动。经过为期半年的爆破振动监测,爆破作业振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极大减小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研究成果对类似矿山具有借鉴意义。
为了高效开发利用四川某中低品位含镁胶磷矿石资源,采用反浮选工艺进行了脱镁试验。结果表明,PA-70是优良的反浮选脱镁捕收剂;反浮选条件试验确定的磨矿细度-0.074 mm80.25%,粗选硫酸用量12 kg/t、磷酸用量6 kg/t、PA-70用量1.1 kg/t,精选PA-70用量0.3 kg/t;试验采用1粗1精2扫、扫选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处理矿石,获得了P2O5品位33.01%、P2O5回收率88.25%、MgO含量1.31%的磷精矿,产品质量达到了酸法加工用磷矿石的标准。
通过综合分析南城蔡田地区以往地质资料,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结合已知地质剖面,对区内地球物理特征、矿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以直流激发极化法为主的电法勘探,结合已知矿区地球物理异常特性,归纳总结矿化带电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风化壳型金矿是地表风化层中极化率高,异常呈片状,分布与构造无关;变质—热液型金矿则是深部构造上盘极化率高,异常呈团块状、鸡窝状;区内浅部风化层中是寻找风化壳型金矿有利地段,深部F1构造上盘是寻找变质—热液型金矿有利地段,并且显示该区深部找矿潜力优越。
超大跨度公路隧道在进洞阶段工序转换频繁,支护结构受力复杂,确定合理的进洞方案是整个工程的难点。依托连霍高速公路(编号G30)小草湖至乌鲁木齐段改扩建工程中的杏花村1号隧道项目,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并利用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Ⅳ级和Ⅴ级围岩超大跨度公路隧道进洞方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Ⅳ级围岩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辅以超前锚杆进洞,拱部沉降最大值为17.38 mm,周边收敛最大值为14.68 mm;Ⅴ级围岩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辅以超前大管棚和超前小导管进洞,拱部沉降最大值为21.13 mm,周边收敛最大值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