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创新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mo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恰到好处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精彩的提问能使一节语文课亮点更多,学生更爱语文,师生关系更融洽。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
  首先,要抓住问的切入点。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重点、难点,有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因此,给学生设置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去思考。例如,在教学《杨修之死》时,我就把切入点放在一个“死”字上,先问“杨修是怎么死的”,学生们马上回答“是曹操下令杀死的”,这个问题很简单,学生们回答得很踊跃。紧接着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会被杀”,通过结果去找原因,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很快就从插叙的六件事情中找到了答案,并通过事例将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概括出来,这样这篇文章的学习任务也就完成了。
  其次,抓住契机,进行情感碰撞的提问。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自认为很孤单,同时学习的压力和对前途的未知,讓他们更感孤独。抓住这一心理,在学习《孤独之旅》这一篇小说时,我让学生先阅读课文,然后提问:“题目的关键字是哪个?”找出题目的关键字“孤独”后,再问:“同学们现在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呀?”回答是肯定的。于是顺势引导学生:“那带着这样的情感共鸣和杜小康一起去旅行吧。把写杜小康的情感的词圈出来。”学生有同样的感受,很快就把自己和杜小康联系在一起,再读课文时的表情已经有了变化,有了很释然的感觉,之后的课堂就变得很精彩了。我认为只有抓住了提问的时机,让学生把自己放到主人公的位置上去切身感受,引起情感的共鸣,课堂气氛才能跌宕起伏,学生的思维才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语文课堂给他们带来的人生体验。
  第三,注意提问的角度。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动脑,乐于回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而我们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在同一篇课文里掌握丰富的知识。比如,在学习《爱莲说》时,我不单单让学生去品读莲的高尚品质,还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莲的别名有哪些?”“莲的药用价值谁知道?”“你身边还有什么植物也很值得你去观赏?”因为莲就生长在我们南方,学生对它并不陌生,他们也有很丰富的有关莲的知识,而我的第三问就是有意让学生去观察身边的植物,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这样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第四,换位问法。传统的课堂提问都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设置问题问学生,或让学生问学生,然后教师指导。我曾经尝试过让学生提问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现很有效果。如学习《中国石拱桥》时,在介绍完说明文的知识点后,我就让学生自主熟读课文,然后试拟一些问题来问老师,问题要求必须是和课文要求掌握的文体有关的知识,而且要有价值。学生听了以后马上跃跃欲试,认真思索,圈的圈,画的画,所有的学生都很专注,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认真思考刚才所学习的知识点,消化为己有。提问的时候,我发现学生所提的问题竟然很多是很有价值的,而且很多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别的同学相同后马上进行方向的转移,反应很快,大家都在力争问得好。这样的教学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把找问题看做学习的动力,把学习过程看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认为合适这种方法的课堂必须是课文的知识点清晰浅显的,像说明文和一些议论文均可尝试,而且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样才能驾驭课堂,不至于话题偏离课堂。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更是一门艺术。因此,我们应不断地反思和创新,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光.有效追问:让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2011(10).
  [2]新课程怎样教[M].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这个基层单位的组织者,是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的管理及引导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既具有丰富知识和创新精神,又富有完善人格”的人才。但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是动态发展的,其发展受家庭、社会、学校多种因素制约,学生在同一班级中,不可能整齐统一,也不可能是“标准零件”。况且当今“独生子女”
“立意深刻”是高考作文亮点之一。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深刻,使自己的文章摆脱“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的形象,进而让其“鲜亮”起来呢?《文心雕龙》说有一句话:“才之能通,必晓之以术。”这里的“术”,指的是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敏锐的感受力、深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指的是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时采用的手法和技巧。  常见的手法有:正反对比论证法,因果探究法以及类比论证法等。对比论证和因果论证法,比较容易掌握和
每一个市场总监、产品经理深爱着自己的工作和自己掌控的产品。看着市场一点点做大,成就感不仅仅来自于业绩和奖励,更来自于对自己在这个领域中投入的挽怀和感念。
弗朗西斯·克里克是一位善于提出问题并给出惊人回答的天才,他一生中提出了最经典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一个细胞的所有分子中,哪些是生命之源?第二个问题是:在大脑的所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一方面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和自负心理,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智力优势和能力潜质,增强自信心上进心,体验成功感;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及学习上的困难,并加以改善。同时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潜能。  一、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尊重学生,保
β1-Arg389Gly和β1-Ser49Gly多态性对心力衰竭的易感性没有影响。但是,Gly389等位基因与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降低以及心力衰竭相关存活的改善有关。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β1-389
Leeds大学的研究者们对一种普通的能够作用于糖的肠道细菌进行了转基因,开发出了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药物。
期刊
“现代人的麻烦,是他一直在试图使自己同自然相分离。”人类一直都在杜撰一种存在,认为人高于其他生命,享有主宰自然万物的特权。托马斯从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角度批评了这种人类
按照《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指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劳动技能和心理健康素质,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素质教育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培养人才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方略。高中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对中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如何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加强对中学生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