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是大浪淘沙的过程,一个人只有转变思维,才能有所创新,改变原有的习惯,或许会发现一个新的世界,说到底是需要“范式”的转换。创新者不仅要有足够的好奇心,强烈的财富梦想,更重要的是要有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创业并非是用来糊口的工具,创新创业的本质是企业家精神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
一、创新创业的内涵
创新的根本是思维的转变,一个国家想要走在时代前列,就要时刻保持创新思维。当前的社会发展亟需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创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开创新的业务,促进经济的增长。创业是创新的表现形式,创业不只是做生意那么简单,创业也不仅仅是用来糊口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业是指创业者发现和捕获机会,有效地整合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并在现有基础上对产品或某一产业进行改革和创造,来实现自身价值的行为和过程。
有数据显示中、美、日、韩四个国家现有职业种数的比较,中国与其他三国差距极大,2007年我国职业种数为1989,而韩国为11655,日本为17209,美国高达30493,虽然数据较早,但仍能反映出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有专家曾说:新的技术业态使中国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其规模经济优势(Scale)、范围经济优势(Scope)和速度经济优势(Speed)。我认为创新可以理解为各个国家与经济体之间的一场马拉松长跑,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我们需要塑造更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与政策环境,让更多的创新创业者脱颖而出;我们也需要严格保护各类产权,让创新创业者拥有稳定的预期,安享创新创业成果,这对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有着更具决定性的意义。
如今,国家大力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者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也是不言而喻。只有全民增强创新意识,关注创新、思考创新并不断实践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有所突破,对新型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才能带动大众愿意创业、能够创业、成功创业,只有包含“创新”的创业才能算是真正的创业,或者说只有这样的创业才有市场实力和发展潜力。
二、创新创业的本质:
创新是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能够在市场中创造出新的商品或服务,对生产方式进行改革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而冒险恰恰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一般来说,企业家的卓越往往体现在其灵敏的市场嗅觉及敏感的市场意识,能够通过直觉的判断对市场机会进行识别与捕获。同时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基于责任心、事业心基础上的不怕困难、永不满足、永不停息的冒险精神和首创精神。
创新创业的本质是企业家精神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未来多数人的职业生涯都将是创新创业,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将指向“Thinking + Action → Problem Solving”,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是最为重要的考核标准,并且要同时具备“战略眼光”、“资源运营”、“沟通协作”三大特质,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企业家指的是不只是单纯地追逐财富,而是为了创造新的事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与能量而感到喜悦,且具有冒险精神,善于在变化中不断求索的人。“企业家精神”一词经过时间的考验,依然经久不息,值得我们不断地研究、实践并加以填充丰富,企业家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主题,更是我们不断前进发展的方向指南。
三、企业家精神的实现途径
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软实力,不能任由个体和力量有限的单个组织来完成,必须通过具有共同愿景(vision)的多方主体的长期的协同网络力量来实现,即需要以信任、规范、参与合作为特点的社会资本。其中,想要实现企业的繁荣发展,最为重要的是成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树立共同愿景,这一过程中社会资本的积累比任何事情都要为先,而这一任务需要由政府、产业、大学的协同来主导。政府具有潜在的执行力量,应该担任起支持角色(Support),改变理念、行为,建立沟通与交流渠道,制定规划、政策,中国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政府的正确和政策的相关支持是分不开的;产业具有最积极的潜在变革力量,应该担任起实践角色(Practice),加强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提升创新能力,减少依赖,承担社会责任;大学具有潜在的思想引导力量,应担任起引领角色(Lead),重塑培养理念、目标,改革内部体制与机制,生产知识、思想,关注市场、发展趋势,关注社会发展,拆除“边界”,建立与社会的交流与共同渠道。
现如今,当代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一词都不会陌生,国家大力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各高校也纷纷举办相关创新创业大赛,这不仅大大鼓励了学生大胆创新,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填补了这个群体社会实践经验与能力有所欠缺的空白。通过创新创业类比赛,为大学生搭建了展现创新思维与创新科技的平台,一些风险投资家也会参与其中,对其看好的项目进行投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第四次工业革命所需的人才特质是“Creativity + Collaboration”,即“创造力+协同”。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加强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创新不等于空想,要结合实际,从生活中来并运用于生活中去。很多时候创造力来自于敏感性(Sensibility),即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只有对周围事物感受很敏锐,才能发現别人未注意到的现象,才能产生创造性的思维。而协同意识主要体现在团队合作,有人说,这个世界的利益不是恒定的,而是通过合作、通过提高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予增多的。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够促进企业的不断壮大,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著名的“木桶效应”也揭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要继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即在设计上追求创新、在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在技术上追求娴熟完美的精神,蕴藏着坚毅、细心、耐心、专注、踏实、敬业、创新、改革的宝贵品质。最后,任何企业所利用的资源都是来自于社会的,因此企业应对社会有所回馈,关键在于实实在在地去做,通过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等,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力。
作者简介:姓名:金琴平,出生:1998年,性别:女,籍贯:天津市,学历:高中,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一、创新创业的内涵
创新的根本是思维的转变,一个国家想要走在时代前列,就要时刻保持创新思维。当前的社会发展亟需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创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开创新的业务,促进经济的增长。创业是创新的表现形式,创业不只是做生意那么简单,创业也不仅仅是用来糊口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业是指创业者发现和捕获机会,有效地整合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并在现有基础上对产品或某一产业进行改革和创造,来实现自身价值的行为和过程。
有数据显示中、美、日、韩四个国家现有职业种数的比较,中国与其他三国差距极大,2007年我国职业种数为1989,而韩国为11655,日本为17209,美国高达30493,虽然数据较早,但仍能反映出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有专家曾说:新的技术业态使中国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其规模经济优势(Scale)、范围经济优势(Scope)和速度经济优势(Speed)。我认为创新可以理解为各个国家与经济体之间的一场马拉松长跑,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我们需要塑造更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与政策环境,让更多的创新创业者脱颖而出;我们也需要严格保护各类产权,让创新创业者拥有稳定的预期,安享创新创业成果,这对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有着更具决定性的意义。
如今,国家大力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者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也是不言而喻。只有全民增强创新意识,关注创新、思考创新并不断实践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有所突破,对新型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才能带动大众愿意创业、能够创业、成功创业,只有包含“创新”的创业才能算是真正的创业,或者说只有这样的创业才有市场实力和发展潜力。
二、创新创业的本质:
创新是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能够在市场中创造出新的商品或服务,对生产方式进行改革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而冒险恰恰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一般来说,企业家的卓越往往体现在其灵敏的市场嗅觉及敏感的市场意识,能够通过直觉的判断对市场机会进行识别与捕获。同时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基于责任心、事业心基础上的不怕困难、永不满足、永不停息的冒险精神和首创精神。
创新创业的本质是企业家精神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未来多数人的职业生涯都将是创新创业,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将指向“Thinking + Action → Problem Solving”,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是最为重要的考核标准,并且要同时具备“战略眼光”、“资源运营”、“沟通协作”三大特质,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企业家指的是不只是单纯地追逐财富,而是为了创造新的事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与能量而感到喜悦,且具有冒险精神,善于在变化中不断求索的人。“企业家精神”一词经过时间的考验,依然经久不息,值得我们不断地研究、实践并加以填充丰富,企业家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主题,更是我们不断前进发展的方向指南。
三、企业家精神的实现途径
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软实力,不能任由个体和力量有限的单个组织来完成,必须通过具有共同愿景(vision)的多方主体的长期的协同网络力量来实现,即需要以信任、规范、参与合作为特点的社会资本。其中,想要实现企业的繁荣发展,最为重要的是成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树立共同愿景,这一过程中社会资本的积累比任何事情都要为先,而这一任务需要由政府、产业、大学的协同来主导。政府具有潜在的执行力量,应该担任起支持角色(Support),改变理念、行为,建立沟通与交流渠道,制定规划、政策,中国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政府的正确和政策的相关支持是分不开的;产业具有最积极的潜在变革力量,应该担任起实践角色(Practice),加强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提升创新能力,减少依赖,承担社会责任;大学具有潜在的思想引导力量,应担任起引领角色(Lead),重塑培养理念、目标,改革内部体制与机制,生产知识、思想,关注市场、发展趋势,关注社会发展,拆除“边界”,建立与社会的交流与共同渠道。
现如今,当代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一词都不会陌生,国家大力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各高校也纷纷举办相关创新创业大赛,这不仅大大鼓励了学生大胆创新,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填补了这个群体社会实践经验与能力有所欠缺的空白。通过创新创业类比赛,为大学生搭建了展现创新思维与创新科技的平台,一些风险投资家也会参与其中,对其看好的项目进行投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第四次工业革命所需的人才特质是“Creativity + Collaboration”,即“创造力+协同”。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加强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创新不等于空想,要结合实际,从生活中来并运用于生活中去。很多时候创造力来自于敏感性(Sensibility),即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只有对周围事物感受很敏锐,才能发現别人未注意到的现象,才能产生创造性的思维。而协同意识主要体现在团队合作,有人说,这个世界的利益不是恒定的,而是通过合作、通过提高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予增多的。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够促进企业的不断壮大,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著名的“木桶效应”也揭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要继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即在设计上追求创新、在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在技术上追求娴熟完美的精神,蕴藏着坚毅、细心、耐心、专注、踏实、敬业、创新、改革的宝贵品质。最后,任何企业所利用的资源都是来自于社会的,因此企业应对社会有所回馈,关键在于实实在在地去做,通过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等,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力。
作者简介:姓名:金琴平,出生:1998年,性别:女,籍贯:天津市,学历:高中,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