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画中有诗”

来源 :吉林画报·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yh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画创作向来讲究“构思立意”,尤其是在山水画创作中,这几乎成为创作之前的必须步骤。创作前画家将其思想情感全部寄托于作品中;创作中画家又以艺术的形式将其内在的品行、情操全部含蓄的娓娓道来。似“画中有诗”,情意绵绵,韵味无限。当然,真正好的作品它的价值需要具备真正品德情操的人才能体会得出,它与创作者、欣赏者的个人修养、价值观形成紧密联系。
  [关键词]国画 创作 画中有诗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2-0001-01
  
  宋朝大文豪苏轼在《东坡志林·题王维(蓝关烟雨图)》中写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这之后“诗中有画”已然演变成为评判画面优劣、价值高低的又一标准,对我国传统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画中有诗”这一“有意味的形式”。深入研究之前有必要先理清一个概念:何谓“诗”,怎样才能“画中有诗”?针对后一个问题,过去对此还只是存在一个模糊的理解,或者是仅存在于人的主观臆想之中,具体的论述并不多见,这就为笔者继续深入探讨、研究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中国人关于诗的研究历来有之,最早的研究方向从诗的内容考虑“诗言志”,《论语·阳货》篇中提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的社会功用的独特的见解,构成了他诗论的主要思想,该评论对后世的诗歌创作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少后世文人都对这一诗论展开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评论。
  关于诗的发展,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唐宋,诗的创作题材从《诗经》古体诗到律诗、绝句都是从诗的表现方法、思维方式、表现境界来考虑。过去的境界是言志,词言情,但是,诗也可言情,唐朝的闺怨诗就是最好的实证。例如,王昌龄的这首《闺怨》最具有代表性: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闺怨诗形象的描绘了上流贵妇赏春时的心理感慨。从诗的首句分析,描写的是这位少妇如何“不知愁”:她的天真浪漫,富有幻想都是那么的纯真、可爱;第二句继续描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第三句却急转,描写她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苍翠,夫君依旧未归,岁月匆匆而过,青春易逝;第四句才是本诗的中心,陡然转笔,少妇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举动,直到最后,真情自然流露。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赫然纸上。“诗言情”的社会功用也得以发挥和应用。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绘画的发展渊源。最初的绘画,只是注重具体的表现形象,如孔子从绘画内容来评画,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
  ,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世之博学者谓周公便履天子之位失之远矣也。”;韩非子从绘画描摹能力分析,提出了:“犬马难,鬼魅易”:顾恺之从怎样造型方面分析,提出了“以形写神”;苏东坡的“画中有诗”是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评画,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巨大变革。
  诗与画的结合首先是在唐宋时期得到大发展,各种关于诗画理论的研究层出不穷。如开篇所提到的苏东坡,其还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中说:“书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认可了诗画的共同之处,给人留下的相同印象,相同的艺术规律;张舜民在《跋百之诗画》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南宋吴龙翰在其《野趣有声画序》中说:“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他们在创作中得出的艺术感悟,见证了诗与画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画中阐述诗的思维,在诗中品味画的境界。
  “画中有诗”,而此时的“诗”已经成为人的主观意愿的一种表达。“画”也不再单单是简单的形象描绘,更不仅仅是客观的画面,而是主观意境的一种流露。这种思维意蕴表达的过程,体现的正是一种禅宗的思维方式。宋朝程朱理学影响下的诗更是“一切禅理皆画理”,禅宗偈语隐藏于诗歌中更是体现在画面上,形成了中国文人画家以写诗的方式画画。王维笔下的芭蕉茕茕子立于皑皑白雪之中,它不再是我们现实之中客观存在的实物,而被物化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感性化了的艺术形象,并且饱含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雪中芭蕉”赞美的是袁安卧雪的一种精神,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象。这种不合时宜的景象又带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
  根据南宋邓椿《画继》记载,北宋画院常以诗句为题作为考试的题目。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踏花归去马蹄香”“深山藏古寺”“万绿丛中一点红”等诗句作为考试的题目,考生创作作品中必须也得充满这样的诗韵。这样的创意也是因为找到了诗与画在艺术最高层次上的共通性。这是诗人们欣赏绘画的最高境界,也是画家们创作价值的最佳实现,是对“画中有诗”的最好诠释。画家以浓厚的诗韵、禅理概括了画意并在作品中尽情宣泄,构成“画中之画,画外之意。”
  诗和画是人们思想意识的一种寄托,都是在感受一种意境,它既是诗中所描述的思想意识,也是画中所带来的那种画境!画家将其思想情感寄托于画中以诗的韵味含蓄表现出来,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画家把这些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寄托着他们无尽的思想情感,促成了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最高艺术境界。
其他文献
[摘要]如今,企业经营发展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职工拥有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利益分配形式更加多样,各种矛盾渐漸变得复杂起来,从而导致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这不仅要求企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发挥新作用,还应该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因此,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更加深入地进行企业改革,这对企业来说是尤为迫切和重要的。本文探讨了企业政
期刊
[摘要]一般来说,中国人命名讲求文雅,要为其赋予一定的意义,可以说,名字是家长对孩子寄托的美好希望。在小说中,名字则是代表着人物特点的符号。《围城》申无论是钱钟书先生为他笔下的人物取的名字,还是作为家长(如方遯翁)为子孙起的名字,或为自己改的名字(如褚慎明),实际上都是钱先生意志的体现。姓名不仅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体现了钱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作者正是利用中国语言多A,陸和隐喻性的特点使他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能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意志和谐发展,可以发展学生兴趣、创造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但在教学中,人们经常说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瓶颈,教师能否有效指导直接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红色之旅”课程是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精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一,本文以“红色之旅”课程为切入点,深入解析“红色之旅”课程实
期刊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党在发展理念上的一次升华,但如何实现这一奋牛目标,其理论支撑何在,是我们必须探索的课题。为此,要求我们必须回顾与反思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理论,并以此来指导我国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8—0076
期刊
[摘要]契丹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仿汉族政治体制的多民族统一政权。它的存在对于当时的民族和地区发展以及东北各少数民族之间、东北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往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针对契丹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研究的特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契丹;周边少数民族;交往  [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8-0131-2    契丹是
期刊
[摘要]马克思的“一”与“多”理论向我们阐述了人类的进步是通过不同社会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来宾现的,随着19世纪现代化发展的兴起,人类就开始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形态来宾现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资本主义通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社会体系,而社会主义仍然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当中,中国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成功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也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理论
期刊
2010年9月6日,编剧刘毅在其微博上发帖,“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比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等。其中涉及鲁迅的多篇作品,因此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此说一出,舆论哗然。  很多网友为鲁迅叫屈,认为删除鲁迅的大量经典作品无论对老师教学还是对学生学习
期刊
[摘要]法律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经济因素无疑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符合经济发展的法律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不符合经济发展的法律也注定会被历史淘汰。在一种法律发展中,经济因素的影响作用是强大的,是不可忽视的。罗马法的发展也不例外。罗马历史上经济发展的历程也一定在其法律的发展上有所反映。  [关键词]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经济因素  [中图分类号]DF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发达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等方面,更体现在法律体制的发达。美国发达的法律体制为世界各国借鉴参考。我们知晓,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相互独立,相互监督。这种政治法律体制使得权力各方面得到了权衡制约。那么,当我们在选择、适用美国法律的时候,不能不结合历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在此,本文立足北美殖民地早期的法律形成,同时结合当时经济的发展变化,探讨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城西垸地方加固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环境监测的措施,  [关键词]城西垸;堤坝:加固工程:周边环境;环境保护: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7V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8—0156—2    一、环境影响评价    (一)工程实施对水文的影响  1工程实施对水质的影响  工程实施后,将提高堤垸的防洪能力,减少堤垸洪溃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