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趣味小说课堂的实践研究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x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说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但这种“喜欢”在小说课堂中却夭折了,这让我们伤心之余,不断反思如何让我们的小说课堂变得更有效。多媒体的高速发展和它本身的生动性、趣味性、形象性、综合性等优点,不禁让我尝试着把它引入小说课堂,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本文中笔者分别从趣味的情境、多样的情节、形象的人物和自主的主题这四个方面来探究借助多媒体辅助构建实效的小说课堂。
  [关键词] 小说课堂 多媒体 情境 情节 人物 主题
  精彩纷呈的小说是文学宝库中的璀璨瑰宝,无论是经典传世的情节,感人肺腑的语言,还是鲜活丰满的人物,都无不蕴涵着作者对社会的深刻剖析,我们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他们强烈的精神与思想:或爱国忧民、或淡泊名利、或满腔悲愤、或渴望自由、或歌颂英雄、或鞭挞奸佞……因此,我们的小说课堂不仅要让学生读小说,更要品小说。这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培养健康的思想情操、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观念。
  但实际上,现阶段的小说课堂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尴尬——学生喜爱读小说,却讨厌学小说。在小说课堂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对小说情节一知半解,对小说人物漠不关心,对主题探究可有可无,对作者认识前听后忘……有时甚至会出现老师在课堂讲评小说, 而学生却在下面偷偷地看课外小说。这一个个失败的例子告诉我们,我们的学生对传统的重讲授,重灌输,肢解小说,硬挖强记的小说教学模式产生了严重的疲沓心理, 甚至是逆反心理。
  为了打开这种僵局,笔者尝试在保持小说课堂语文性的基础上,辅以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可以进行综合处理的优点,打破传统的僵化的小说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小说的兴趣,拓宽小说课堂的广度与深度,丰富小说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从而构建更为实效的小说课堂。
  一、小说情境的营造更富趣味性
  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小说精彩易懂,但由于它内容丰富,情感强烈,思想深刻,所以这造成了小说教与学的难驾驭,这直接导致了小说课堂的低效沉闷。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那不妨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综合性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情境的辅助下让小说的情节、人物立体的呈现出来,重新焕起学生学习小说的兴趣。
  在学习《社戏》时,由于“社戏”这种艺术形式的陌生,在小说的开篇,用一组社戏的图片抓住学生的眼睛,独特的人物、独特的服装、独特的表演形式更契合学生好奇的心理,让他们对迅哥儿所看的社戏也兴趣满满。带着这种好奇和兴趣激发了他们主动去探究迅哥儿为什么想去看社戏?今天的社戏好看吗?为什么在迅哥儿看来这是一场最精彩的社戏呢?……在他们不断地寻找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故事的情节和人物也自然地引起了他们的兴趣。《社戏》中有一段江南水乡的描写,虽然现在我们身处江南但早已不见如此美丽梦幻的景色了。作者可以用文字把这无形的美丽记录在纸上,我们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笔描绘下他所读到的这一幅江南夜景。多媒体则是为了实现学生的成就感,把他们描绘的画面呈现出来。这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解读,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语文的满足感。
  小说课堂不能为了追求文章的语文性,只关注课文的朗读、句子的赏析、字词的品味、人物的分析、主题的探究等,这只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逐渐丧失吸引力。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即使老师上课再有激情,对文章把握再到位,对人物解读再全面,对主题研究再到位,缺少学生参与,学习效果也只能事倍功半吧。所以在我们设计课堂时,要为学生营造富有趣味的情境,赢得了学生的关注度我们的小说课堂才能成功。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们不妨把这作为我们创设小说情境的一条原则,既让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小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小说课堂的趣味性,又不让多媒体越庖代俎,转移学生的学习目标。
  二、小说情节的复述更为多样性
  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充满奇趣的情节是小说的最吸引学生的地方,也是学生相对容易掌握的一个内容。对于小说,要深入解读,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深意,熟悉情节就是一个基础。所以在我们的小说课堂中有意或是无意都会让学生概括故事情节,这就造成了一些后遗症:一是由于小说反映的是社会生活,所以内容非常丰富,学生概括起来随性而至;二是小说特定的时代性和代表性,有时让学生因不理解而失去兴趣;三是由于这个问题的重复率过高,造成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懈怠和厌烦的心理。
  对此我利用多媒体高度的形象性、呈现性和信息性的长处,尝试改进学生对小说情节的学习。在学习《范进中举》时,我采用了看图说话的形式,截取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借助图片把故事复述出来。如范进发疯这段故事,我截取了邻居报喜、范进晕厥、范进跌倒、众人商议、请胡屠户、打醒范进这几幅画面,这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在比赛中故事情节自然而然的被学生概述了出来,而且学生在这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学习《社戏》时,则采用了选词填空的形式。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一张表格,分成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心情几个纵向,让学生阅读之后选择词语完成一个横向的填空。阅读、填空、讨论、修改后大家一起完成了这张表格,在填表过程中,大家把这当作了一个游戏,参与都很积极。同时,我在填表时有意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而保持了小说结构的清晰、情节的发展、故事的完整。
  所以,为了让学生喜爱读小说,对故事情节产生浓厚兴趣,留下深刻记忆,我们要借助多媒体把故事的情节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手段呈现地更为直观、立体和精彩。
  三、小说人物的解读更添形象性
  经典小说塑造的人物无一不是丰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其人物形象是特定社会中的人物缩影,包含了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这是小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初中生由于缺乏社会体验,缺少阅读体会,在人物的把握上存在着极大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我们一直要求学生从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分析人物,由于学习的难度和学习方法的单一,就造成学生或是不能把人物从文字中凸现出来,或是对人物的错误解读,或是失去了对人物的兴趣……为了让学生对人物产生好奇并沉浸其中,我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进行的一些尝试。   学习《孔乙己》时,孔乙己的第一次出场,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我播放了视频,借助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服装、道具、氛围的直观呈现,让学生对这个人物可笑的形象、可笑的言行举止产生深刻印象,看完后让学生结合文本来谈谈这个人物为什么会如此可笑?作者为了塑造孔乙己,进行了多组对比,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一读,二比,三概括。借助多媒体,我先把对比的内容同时展现在图片上,比如孔乙己的前后两次形象,我选择两幅图片同时呈现在屏幕上,对学生形成视觉刺激,通过最简单的游戏——找不同,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对人物进行了分析。接着回到文本,学生自觉对人物的特点和变化加大了关注度,也对人物的解读充满了兴趣。这种方法同时可用到孔乙己和短衣帮的对比,孔乙己与丁举人的对比。
  学习《变色龙》时,在阅读文本之后,我选取了奥楚蔑洛夫“变”时的几幅插图,插图选择上特点选择了漫画式的图片,把奥楚蔑洛夫的趾高气扬、奴颜婢膝、拍马逢迎等的表情夸张的展示出来,在学生哈哈大笑中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了深刻到位的点评,学生自己在点评中把这个人物形象和他的本质挖掘出来。
  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可以实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准确而深刻地描绘人物,进入人物的内心,与作者进行对话。
  四、小说主题的探究更具自主性
  如果说情节是小说的躯体、人物形象是小说的血肉的话, 那么主题便是小说的灵魂了。因此作者创作小说的意图是隐含在作品中的,是通过林林总总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活动曲折地表现出来的,这无形之中为学生在体悟的过程中设置了一个个的障碍,有小说情节的曲折,人物形象的复杂,时代背景的特殊,作者经历的坎坷等等,要降低学生解决这些障碍过程中的难度,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们的小说课堂可以发挥一下多媒体的音像视听效应,信息搜索和共享功能。
  《孔乙己》是一篇十分经典的小说,这也意味着它的深度和难度。为了争取学生对它的喜爱,我采用了双管齐下的方法——既安排学生观看“孔乙己”的表演视频,又收集小说的背景、名家评论以及作者的经历进行共享。这些安排在小说课堂的最后出现,在保证学生对小说文本阅读的前提下,加强了小说的整体性,资料的丰富性,为学生探究小说的主题降低了难度,帮助他们在积极地状态下与文本和作者进行了深层次的谈话,主题也在他们主动学习中自然地生成了。
  在学习《变色龙》时,为了帮助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特殊的背景、夸张的人物等有更多的了解,借助多媒体我们一起分享了《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戴假面具的人》。通过阅读学生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广大人民的麻木、庸俗、愚昧,统治阶级的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成性等小说隐含信息有了更为充分分认识,在与作者的多次对话中听到了作者的心声。
  小说作为语文的重要组成,文本的解读、学生的探究、自我的感悟仍应是课堂的基本,多媒体在小说课堂中起到的应是画龙点睛的作用,不能过分注重动画、色彩、音响等效果, 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冲淡主题, 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因此,为了提高小说课堂的实效性,我们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积极反思、不断进取,既要借助多媒体使小说课堂活起来,同时也要清醒地使多媒体用得恰到好处,用得点到即止,用得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朱小燕.初中当代小说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J].语文教学通讯,2012(1).
  [2]陈瑞明、安栎华.如何使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用得其所[J].文学教育,2004(6).
  [3] 徐秀全.激活小说阅读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J].文学教育,2012(7).
  [4]倪长珠.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化作用[J].学科园地,2006(12).
其他文献
【正】 综合财政统计是国民经济平衡统计核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计工作业务建设上一个新课题。现就个人学习的体会,对建立综合财政统计的必要性,综合财政统计的基本统
本文基于某不锈钢地铁项目车体的枕梁结构,结合自身特点以及G20Mn6与QSTE500TM异种材质拼焊时的技术要求,通过焊接试验确定了该异种材质组合手工MAG焊接的合理焊接参数,焊接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摘 要]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出“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以及“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笔者认为其思想精髓与孕育于课程改革、体现从“圣经式”教材观到“材料式”教材观转变的教材“二次开发”理论不谋而合,且旨在通过三则亲历的《牛津高中英语》教学实例,探讨其对教材“二次开发”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思想 教材“二次开发” 《牛津高中英语》
在计算机、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势下,人们逐渐加大了对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力度,并将其合理纳入发展规划中,以保证电力企业得以长远发展。与此同时,由于电力监控系统各项功能比
检测、监测工作是交通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养护工作进行的基础。文中在对上海市打浦路隧道进行结构检测工作时,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打浦路隧道(浦东侧)点云,通过公共
8月1日,首届大数据局长论坛在2019大数据产业生态大会期间成功举办,来自贵州、江苏、山东、陕西、海南、重庆、贵阳、青岛、福州、无锡等省市的几十位政府大数据主管部门领导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中学语文教材选录的古诗文,都是流传千古的名家名篇,不仅文笔优美艺术精湛,而且具有无穷的精神魅力。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我们除了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外,更应该挖掘文本蕴涵的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具有美好的心灵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一、知人论世,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古人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
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智能电网成为电网发展的主流趋势,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基础,受到了电力技术人员的重视。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化技术等的发展,
数的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现行的数学教科书中,计算教学的课时每册占到50%以上,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不容乐观。“好的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内容+好的呈现方式+好的教学方法”,教科书作为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需要教师认真地去研读、选择和处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活用”教科书,让计算教学更加高效呢?  一、替换:把教学情境导向“真”与“思”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