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为国家培养人才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重点项目。在语文教学上也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本文将依据实际教学经历,根据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案例,总结出一套系统地、规范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许多媒体和家长都在批判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一度也成了“山寨”的代名词,由此可见,我国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确实存在不足,这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耻辱。所以,我国也在逐步重视起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部也一直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其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就是从日常教学的细节出发,将创新能力培养一点一滴地注入日常教学工作中。
一、用探究式教育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就是学会独立思考,特别是对于教师来说,大多数教师都习惯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用灌输式教育替代探究式教育,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将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究式教学。以教学古文《蜀道难》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文章主题的探究思路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答案。比如可以用问题“哪些句子体现了蜀道之难”来引导学生探讨文章中对于蜀道艰险的描写,学生通读文章稍作思考后应该就能找出答案,十分简单。之后便可以由浅入深地提出更加深层次的问题,比如“文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样选出文章中特殊的句子,逐字逐句进行分析,让学生仔细推敲这些文字之中的情感和作者的心境,接着便可结合之前得出的这些结论,让学生认真总结其中的蕴含的深层含义并得出结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所需要做的只是提出问题,并在学生思路受阻时适当给予提示,帮助他们疏通思路,但是千万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更不可由教师替代学生的思考,由教师来代替他们总结,这样才能让学生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锻炼出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用多樣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进学习
在进行创新能力教学时教师还要注意教学模式切勿过于单一化,教师只专注于讲课,很难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联系,这样的教学状态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无法让学生参与进课堂,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尝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多多利用其他教学辅助工具来让课堂丰富多彩。例如教学文章《荆轲刺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辅工具播放古装剧中改编此段剧情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现代人的当代戏剧演绎来更加形象生动地了解到文章中荆轲与高渐离别离之时“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和豪情。通过视频的媒介教师能以超越口头叙述的方法更加真实,更加直观地让学生学习课文,同时这样的方式也具有足够的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用当代的戏剧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所讲内容的不同而选择性地采用其他教学渠道,例如传统戏剧和民俗乐曲等,还可以做到既让学生学习知识,又帮助传播传统文化,让学生学到课本之外的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学生就拥有了创新能力的基础。
三、让学生通过分享学习经验而互相促进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让学生习惯于用创新性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学习,作为教师而言,可以通过让学生之间互相分享学习经验的方法来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具体实施方式上,教师可以定期性地帮助学生开一个学习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学习中得到的经验或者心得总结分享出来,如果有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或者小窍门也都可以分享给大家,如果学生真的在学习能力方面比较差,学生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分享自己的心得,比如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有意义有思想内涵的书籍分享给大家,无论什么,只要是有好处的,符合普遍价值观的东西,学生都可以拿出来分享。在同学进行讨论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控制研讨会的氛围,既不能过于自由使学生七嘴八舌而产生混乱,也不能让他们太束手束脚无法放开内心自由讨论,要将学习研讨会发展成一个大家都在思考,都在出主意的头脑风暴。以学习研讨会的模式,能让不同能力和不同层次之间的学生互相交流,互相促进,有些学生有很好的学习能力,能够自己独创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些没有这方面水平的学生就可以将他的经验借鉴过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情况优化创新,产生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其他学生的优秀兴趣爱好也是可以启发其他同学的好奇心,让他们扩展视野和知识面,对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具有十分正面的作用。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最需求的就是创新型人才,所以我们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共同肩负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创新的基础便是需要他们能独立思考,教师能灵活教学,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博采众长,本文重点从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创新能力培养的要素,希望教师能结合本文的教学案例,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锻炼好创新能力,为“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徐晓艳.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7(6).
[2]肖吉书.浅谈高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魅力中国,2017(41).
(编辑:张驰)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许多媒体和家长都在批判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一度也成了“山寨”的代名词,由此可见,我国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确实存在不足,这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耻辱。所以,我国也在逐步重视起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部也一直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其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就是从日常教学的细节出发,将创新能力培养一点一滴地注入日常教学工作中。
一、用探究式教育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就是学会独立思考,特别是对于教师来说,大多数教师都习惯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用灌输式教育替代探究式教育,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将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究式教学。以教学古文《蜀道难》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文章主题的探究思路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答案。比如可以用问题“哪些句子体现了蜀道之难”来引导学生探讨文章中对于蜀道艰险的描写,学生通读文章稍作思考后应该就能找出答案,十分简单。之后便可以由浅入深地提出更加深层次的问题,比如“文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样选出文章中特殊的句子,逐字逐句进行分析,让学生仔细推敲这些文字之中的情感和作者的心境,接着便可结合之前得出的这些结论,让学生认真总结其中的蕴含的深层含义并得出结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所需要做的只是提出问题,并在学生思路受阻时适当给予提示,帮助他们疏通思路,但是千万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更不可由教师替代学生的思考,由教师来代替他们总结,这样才能让学生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锻炼出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用多樣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进学习
在进行创新能力教学时教师还要注意教学模式切勿过于单一化,教师只专注于讲课,很难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联系,这样的教学状态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无法让学生参与进课堂,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尝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多多利用其他教学辅助工具来让课堂丰富多彩。例如教学文章《荆轲刺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辅工具播放古装剧中改编此段剧情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现代人的当代戏剧演绎来更加形象生动地了解到文章中荆轲与高渐离别离之时“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和豪情。通过视频的媒介教师能以超越口头叙述的方法更加真实,更加直观地让学生学习课文,同时这样的方式也具有足够的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用当代的戏剧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所讲内容的不同而选择性地采用其他教学渠道,例如传统戏剧和民俗乐曲等,还可以做到既让学生学习知识,又帮助传播传统文化,让学生学到课本之外的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学生就拥有了创新能力的基础。
三、让学生通过分享学习经验而互相促进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让学生习惯于用创新性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学习,作为教师而言,可以通过让学生之间互相分享学习经验的方法来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具体实施方式上,教师可以定期性地帮助学生开一个学习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学习中得到的经验或者心得总结分享出来,如果有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或者小窍门也都可以分享给大家,如果学生真的在学习能力方面比较差,学生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分享自己的心得,比如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有意义有思想内涵的书籍分享给大家,无论什么,只要是有好处的,符合普遍价值观的东西,学生都可以拿出来分享。在同学进行讨论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控制研讨会的氛围,既不能过于自由使学生七嘴八舌而产生混乱,也不能让他们太束手束脚无法放开内心自由讨论,要将学习研讨会发展成一个大家都在思考,都在出主意的头脑风暴。以学习研讨会的模式,能让不同能力和不同层次之间的学生互相交流,互相促进,有些学生有很好的学习能力,能够自己独创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些没有这方面水平的学生就可以将他的经验借鉴过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情况优化创新,产生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其他学生的优秀兴趣爱好也是可以启发其他同学的好奇心,让他们扩展视野和知识面,对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具有十分正面的作用。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最需求的就是创新型人才,所以我们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共同肩负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创新的基础便是需要他们能独立思考,教师能灵活教学,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博采众长,本文重点从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创新能力培养的要素,希望教师能结合本文的教学案例,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锻炼好创新能力,为“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徐晓艳.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7(6).
[2]肖吉书.浅谈高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魅力中国,2017(41).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