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教材中的插图,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mi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英语教材中普遍存在着“故事”插图。这些插图酷似于学前儿童图画书中的图画,一般由几幅或者十几幅跳跃式的静态画面组成,配合简单的人物语言完成一个故事世界的塑造。这种插图故事的呈现方式相较于纯文本的故事更益于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二级语言技能目标的要求是“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这一围绕“故事”设计的听、说、读、写的目标充分表明了插图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借助教材中的插图提升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笔者仅以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故事”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把握主插图,明确故事情境
  故事中的插图大多由一组图画组成,其中第一幅插图往往提供了故事发生的具体情境。因此,教师要充分研究这一主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中的人物、场所以及所做的事情来明确故事的大致背景,这样学生就不难猜想到故事的大概内容。有了这样的心理暗示,学生们在学习中就比较容易把握学习重点。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How Much?中的第一幅插图提供了这样一个情境(见图1):Ken、Ann和Mocky站在一个市场的玩具摊位前高兴地谈论着什么,摊位后面站着一位面带微笑的售货员,而在不远处的服装摊位旁则有一个相貌怪异、形迹可疑的男子。如果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观察到这些细节,学生就很容易想到这个故事以及要学习的语言一定与“购物”这个话题有关。实际上这则故事就是提供了与购物有关的询问价钱等功能句的情景,而那个形迹可疑的男人果真是一个小偷,最终被Mocky机智拦截。当然有些故事因为情节的发展也会有一些场景上的改变,但是一般来讲,主要功能句还是在最初提供的大背景下体现的。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大背景图”的作用,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重点上来。
  二、分析子插图,理解故事内容
  教材中的故事插图一般都在8~10幅,有的甚至更多,特别是到了高年级,除了图画中的人物语言外,还配有相应的语篇说明,故事篇幅较长,情节较复杂,内容较丰富。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完全理解故事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如果能够引领学生观察故事插图,就会减少学生在语言理解上的难度。例如三年级Big Bird中的第一幅图(见图2)便给出了句子This is a beautiful forest.如何让三年级的学生理解beautiful的含义,直接给出中文是不可取的,用太多的英文加以解释也是不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如果教师能够引领学生观察到画面上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花朵、翩翩起舞的彩蝶,学生就会自然感觉到树林的美丽,对beautiful的理解也就无障碍可言了。同样,其他故事中含有brave、excited这类词汇的句子也应该借助一幅或几幅图来帮助学生感悟其含义。画面与文字内容有机结合进入学生大脑,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样的引领多了,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掌握借助插图在故事情节中推测词义、句义的策略。
  三、找准个别插图,体验故事情感
  新版课标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针对这一理念,故事学习中最好的体验和理解语言的方法就是通过观察图画中人物的表情,揣摩人物的心理,进而尝试表达人物的语言,体验他们不同的心境以及在此心境下所表达语言的内涵。四年级Our Town最后一幅插图(见图3):Ken、Ann走进动物园,非常开心地欣赏笼子里猴子们的表演,Mocky却躲在动物园大门外,面色愁苦,一句“I don’t like the zoo.”道出了难受的心情。这既是故事的趣味点,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真实语言的好契机。学生只有在充分观察图画,特别是Mocky的表情后才能体会到他当时的无奈与恐惧,这样模仿Mocky说出的话才会更具有真实性。至于其他故事插图中人物兴奋、沮丧、痛苦、生气、疑惑、得意时的种种表情,教师都应该洞察到,并指导学生加以体会。长此以往,学生的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正如“Oh, no!”“Well done!”“Wonderful”“You are a good girl.”这些故事中的人物语言早已成为孩子们在适当场景中脱口而出的真实表达了。
  四、借助相关插图,复述故事情节
  教材中提供的故事及其插图是最专业、最有效的资源。教师要在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并进行充分的朗读后,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确定几幅体现故事重要情节的画面,并给出相应的关键词,再引着学生借助画面中的人物、场所等信息进行大致情节的复述。复述的方式可以由教师伴随全班逐渐到小组合作,最后到个体复述。以五年级的School Sports Day的复述为例。笔者曾挑选了5个画面(见图4)引导学生借助画面以及yesterday,first race,second race, high jump, win a prize 等关键词进行故事复述。在这样的提示下,许多学生都可以流畅地对故事进行复述。当然那些具有更多语言知识和语言天赋的孩子还有更多令人惊喜的表述。尽管有些年级的教材中也有与故事相配的语篇描述,但如果没有插图的帮助,学生就很难从原有的语篇中脱离出来而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故事的讲述。
  “千言万语不及一幅图。”(哈拉里,美国)正是由于插图的直观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教材的编写者们才会运用大量精美、专业的插图来补充故事,课程标准才会在小学阶段听、说、读、写技能中对“图片”加以“浓描重写”。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要高度重视教材中的插图资源,让插图成为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的“强化剂”。
  (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教科研中心)
  (责任编辑:马赞)
其他文献
新课程下的文本解读应该有开阔的视野,对文本的前因后果有充分的价值建构;了解读者的视角、气质、兴趣等产生不同的价值认同,需要生与生之间心灵的碰撞,擦出求大同存小异的火
2017年到2018年,有几档文化类电视节目备受关注,令人欢欣鼓舞:《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火遍网络,不仅刷新了收视率新高,也掀起了国人诵读古诗词的热潮,一时
期刊
近几年,各省都在调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英语测试中的听力政策。探析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影响与英语听力测试题型,可以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推动英语课程改革。  自1952年全国实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来,高考英语已经历了60多年的岁月。1998年,广东省成为我国第一个高考科目的改革试点,“3 X”中英语试题首次对英语听力进行测试。1999年广东省正式使用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英语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国务院正式批转的教育部确定了我国高等教育新的政策措施.但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也面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在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这个问题已讨论了20多年。有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给一线教学以导向,让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不久前,我在昆明学院礼堂聆听了余映潮、韩军、程翔三位名师的公开课,受益匪浅,觉得和以前听过的语文课大相径庭听三位名师的课,第一感觉是朴实无华,更接近现实中的语文课堂.
期刊
2012年8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办的“中科院CNGI关键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青海省西宁召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专家组成员徐红、蒋林涛、何华康、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语文素养,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一直是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的拦路虎,是民族教育最
This is our school. It is big and nice. There are many trees and flowers in our school. You can see two tall teaching buildings in our school. There is a computer room, two art rooms, a music room,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