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身边史料,深化历史教学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i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史料为依据、用史料说话,是具有说服力地还原历史的主要手段。选择契合初中生理解的史料,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的重要途径。
  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为例,新课标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是:“知道东晋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中国古代史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总的要求是:“不断增强学习祖国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1]
  基于以上要求,本文从身边多元化的典型史料入手,教学活动设计的立意源于教材。主要思路为:先从历史遗址入手,感受北方人口南迁的历史情境;接着从南京标志性的历史文物出发,寻找南朝更替的历史脉络;继之以博物馆资源设计具有思维冲突性的问题,开展“头脑风暴”,透视江南开发中的经济繁荣,转换视角对比南北方的发展变迁;最后从现代视角出发“寻找城市名人雕塑”,通过历史学家的评述激发思考,学习辩证地看待历史文化遗产。
  活动一:从一两个历史遗址导入——感受立体情境的魅力
  展示同学游览五马渡、乌衣巷的照片,教师设问引导:你知道和这两处历史遗址相关的历史故事吗?同学们判断,这两处遗址相关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历史吗?传说也能反映当时一些社会发展状况,比如“化龙说”就体现了司马睿最终得到民心认可,建立了东晋。《晋书·王导传》记载:“(西晋灭亡后,中原)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作为南迁而来的北方大贵族,王导和谢安都是大政治家,各有什么重大贡献?
  学生回答后,启发:东晋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机会,为以后南朝的发展奠定了“清静为政”、与民休息的基调。江南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厚葬之风盛行。留下解读历史脉络的一系列“密码”。
  【点评】历史遗址本身易于引发“思古之豪情”,即追忆共同空间的历史真实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进入了立体的情境。
  活动二:探究一系列文物中的共同形象——梳理历史脉络的技巧
  展示南京市徽、公交卡图案和中山门雕塑,教师设问:你发现它们有何共同点?想一想,人们为什么以这只辟邪作为南京的标志呢?学生答后,点拨:这体现了南朝石刻艺术的卓越成就。南朝皇帝的陵墓石刻神兽是有角的麒麟或天禄,王侯陵墓则是无角的辟邪。南朝的皇室陵墓,在南京及其周边留下了一系列这类石刻文物。欣赏以下南朝石刻,梳理南朝是怎样更替的?其中哪个是南京标志的来源?依次展示并注解:宋武帝刘裕在江宁麒麟镇的麒麟时刻、齐宣帝萧承之在丹阳的永安陵麒麟石刻、梁吴平忠侯萧景在栖霞的辟邪石刻和陈文帝陈蒨永宁陵麒麟石刻。
  师生欣赏、分析、讨论后归纳:南朝指宋、齐、梁、陈四个前后相继的政权名称。南京的标志源于梁朝萧景的辟邪石刻。
  【点评】南朝石辟邪为南京人所喜爱,具有很高的民间号召力和艺术价值。但是很多人不甚了解,称之为“石狮子”。质疑生活中的历史,通过艺术欣赏,建立跨学科的知识联系,普及历史文化常识:石辟邪是肋下生双翼的,石狮子则没有双翼,利于学习进行历史解释。
  通过一系列南朝石刻文物,联系地解读“南朝更替”留下的历史密码,学生对于这段历史就有了具体形象的感性依托,梳理了历史脉络。
  活动三:博物馆里的“头脑风暴”——深化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能力
  搜集六朝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中有关“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的文物资料,思考问题①:有人说,“以建康为都城的东晋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一个续绝存亡、传薪播火的角色”,[2]请举例证明。同学找到了典型文物:青瓷莲花尊、古罗马玻璃杯、《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东晋陶牛车等,各组派发言人展示本组成果。
  教师设问:西晋灭亡,北方被游牧民族占领,战乱不休,南迁的大贵族则保存了黄河流域先进的文化成果,是为“续绝存亡”。那么,哪些文物能体现:东晋南朝时期对中华文化有创新和发展,起到“传薪播火”作用呢?
  问题②:阅读地图册上《南朝形势图》,南北方实力对比的变化趋势如何?北方的实力怎样显著提升的?請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问题③:再阅读教材,为什么南迁后文化先进的南方却被北方超越了呢?
  教师继续问:《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崇尚清谈、慢生活的观念,对后来南朝的走向是否也有影响?同学们能不能从博物馆里找到这种文化风格的其他文物佐证?
  【点评】博物馆通过提供历史学家的经典史论、历史时代的丰富踪迹和典型史料的通俗解读,实现了观众与历史的对话。南京六朝博物馆充分展现了与古罗马并列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的东晋南朝时期建康城的风貌。
  而把课堂搬到博物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设计具有思维冲突性的问题,利于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通过在史论和史料间的往返思考、大胆质疑,学生将获得自己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同时也敢于从不同角度说出独立的看法。这种唯物史观下的历史理解,利于强化历史学科素养。
  活动四:南京名片中的历史灵魂——在现代生活中涵养家国情怀
  教师设问:城市雕塑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历史学家胡阿祥2014年9月在东南大学的演讲中说:“南京最亮的名片是六朝”,“罗马的伟大在于军事征服,南京的伟大在于文化传承”。你知道哪些以东晋南朝时期人物为题材的现代雕塑?
  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建康城成为传统文化的避难所,其过程就是“衣冠南渡”。 “南朝梁,诞生了像《昭明文选》《玉台新咏》《文心雕龙》《诗品》等光耀千古之作,这是西汉之后,难得的文化奇观。”[3]也为后来的北方“汉化”保留了华夏文明的参照样板。你觉得东晋南朝时期这些文化名人流传至今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总结生活中的历史文化遗产给予现代城市的滋养,珍惜传统历史文化遗存。
  【总体反思】:
  1.从“点”出发:在身边的历史遗址中,树立史料实证意识。   身边的历史遗址导入学习情境,易受民俗的影响,带有传说的成分。开发这一资源,需要辨别它和史实间的区别和联系。既合理利用已有的经验,拉近心理距离,又从史料实证意识上获得意料之外的、学习方法上的提升。
  2“连点成线”:整体认知一系列文物形象,梳理历史脉络和概念。
  历史概念对于缺乏生活体验的初中生来说,大多是抽象的。比如:“宋、齐、梁、陈” 南朝更替,学生一般靠死记硬背。但是通过家乡的城市标志,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对这一历史概念的认识就显得轻松、深入。
  选择一系列文物史料,加以适当设计,可以让学习进程瞬间豁然开朗。再如,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历史概念,带学生去看金陵机器制造局里的“老虎窗”等建筑构造,那种特定时期既古旧又西化的感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就有了具体的形象依托。
  3. “面面观”:创设有思维冲突的情境,批判性解读史料,促进唯物史观下的历史理解。
  在博物馆老师预设了三个问题。问题①:有人说,“以建康为都城的东晋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一个续绝存亡、传薪播火的角色”,请举例证明。问题②:阅读地图册上的《南朝形势图》,南北方实力对比的变化趋势如何?问题③:再阅读教材,为什么南迁后文化先进的南方却被北方超越了呢?三个问题通过第二个问题过渡,形成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在思维方向上的冲突。这就启发学生不仅看到江南开发的成就,更要看到北方在初始战乱的表象下,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进步意义。
  课堂上老师转换角度问“回头看《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崇尚清谈、慢生活的观念,对后来南朝的走向是否也有影响?”同学们讨论热烈。本着“孤证不立”原则,老师再问“能不能从博物馆里找到这种文化风格的其他文物来佐证?”,同学则灵活应用了博物馆里的说明,将东晋陶牛车从经济角度转换到文化角度解读,丰富了文物史料的内涵。
  面对熟悉的家乡文化,学生联系生活中的高淳国际慢城,充分肯定传统文化的价值,也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推向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读史以明智”。
  4. “多面一体”:把握文物的文化内涵,重构自己的历史认知,在继承中扬长补短。
  老师设计了“寻找城市名人雕塑”的活动,引领同学寻找现实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同学们发现,很多现代雕塑作品一旦加入历史因素,立即具有了厚重感。历史给予我们正能量,在学习了东晋南朝时期建康城的沧桑起伏之后,同学们不是失望而是更加热爱它,激发了“家国情怀”。
  从身边史料出发,“点”有严谨求实,“线”可突破概念,“面”可提升能力,“体”能涵养家国情怀。我們身边的乡土史料,是历史学习取之不尽的源泉,大有发展空间。
  【注释】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11年版,第11-13页。
  [2]卢海鸣:《南京历代名号》,南京:南京出版社,2016年,第62页。
  [3]卜宪群:《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年,第408页。
其他文献
作为电商领域的年中狂欢,今年6·18大促期间,各大知名平台不仅早早地撒出补贴礼包,也在商品价格上竞相争低。更热闹的是,在此期间,众多直播带货豪杰披星戴月、快马加鞭、你追我赶,以四方云集之势,在平台上摇旗、呐喊,其场面像极了若干年前街头巷尾的一排排地摊,摊主毫无保留地叫卖,让走过路过的人们感觉“脑瓜子嗡嗡的”。  直播带货,实际上就是卖家使用网络直播技术,为消费者近距离地导购商品,使买家边看直播边下
男子100米决赛,苏炳添冲过终点,以9秒95刷新全运会纪录。图/原韬雄  第十四届全运会将于9月27日闭幕,在本届全运会上,共有1.2万余名运动员参加竞技比赛项目,1万多名群众运动员参加群众赛事活动。运动员和参赛群众取得了竞技成绩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在陕西西安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恰逢建党百年,无论是不久前东京奥运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还是本届全运会的良好表现,都是中国体育健儿和体育工作者对党的百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够“尝试多角度探究当前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进行反思,逐步提高自主选择与决断的能力”[1]。可见,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重要的要求目标。大量教学实践反馈信息表明,当前历史教学中零散知识点的教学挤占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时间。指向学科教学本质的学科微项目化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当前历史课堂学教方式变革
概括能力是高考历史主观题(含材料解析题、开放性试题和综合题)考查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据统计,2016年全国卷三套试题中“概括”设问的作答指令动词出现13次,2017年全国卷三套试题中“概括”设问的作答指令动词出现8次,2018年全国卷三套试题中“概括(述)”设问的作答指令动词出现8次。特别是近两年随着高考历史试题难度的下降,概括能力的重要性愈加明显。那么,我们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如何具体地培养学
民間传统工艺品庆阳香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成为当地百姓特别是妇女脱贫致富的产业。  38岁的任艳艳是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人,2017年,她发挥自身在香包刺绣方面的特长,创办庆阳妙丽香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短短几年,工坊发展成了一个拥有兼职刺绣女工348名、香包刺绣专业技工36名的专业文化产业团队。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任艳艳先后在4个乡镇创办巾帼扶贫生产车间4个,在16个乡镇举办民间手工艺
2020年10月15、16日,广东省义务教育历史学科教师培训在珠海隆重举行。作为培训活动的议程之一,我们有幸代表东莞历史教研团队,进行以“文景之治”内容为依托,“国家一统,人民至上”为主题的片段教学展示。  一、在教学追求中寻找突破方法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体,同时参与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他们不仅创造社会财富,而且创造并变革社会生活。”[1]与人
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部于 2014年3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2020年修订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1]西方史学理论家托波尔斯基明确将历史解释分为“描述性解释”(通过叙述历史事实而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发生性解释”(指出给定现象的起源,回答“是怎样发生的”)、“结构性解释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全球化时代的带来,初中学生的见闻增广,身边的历史知识的信息越来越多,生活中的历史知识的来源越来越广。于是,初中学生从影视媒体,网络游戏,历史演义,社交软件等处获得了许多前设性的历史知识,却又常常与课本中,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后设性的历史知识是不一致的,是相互冲突的。这种知识性冲突,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时有发生,也引起我深深的思考。  一、冲突的类型  1. 史是冲突,即什么是历史,从哪里
目前,初中统编教材与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存在着高重复率的现实问题。如以本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例,高中阶段内容一共涉及初中四节课内容,且绝大部分内容完全相同。高中教学一课面临着如此繁多,且绝大多数与初中高度重合的教学内容,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學任务,达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实施衔接初中的高中教学设计可能是破解目前高中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借用教学工具,实现初高中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