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献血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立与效果评价

来源 :中国输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kny6194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区域性献血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并评价其运行效果.方法 成立区域献血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组,分2个阶段(2019年1~6月和7~ 12月)建立和完善献血不良反应监测体系.通过对比分析2个阶段不良反应分类和严重程度分级准确率、单位报告及时率和不良反应各要素的报告率评价区域性监测体系的监测标准的适用性、报告途径的适用性和监测体系运行效果,通过2个阶段报告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各类不良反应例数分析监测效果.结果 第1阶段和第2阶段,各有7家和17家采供血机构加入了区域工作组.第1阶段报告献血不良反应565例,献血不良反应分类准确率为72.04% (407/565),报告及时率为80.95% (34/42),献血者性别、献血类型、献血地点、献血组织方式以及献血不良反应表现、类型、严重程度分级和相关性等要素报告率达到99%以上;献血不良反应处置等相关信息报告率低于20%.第2阶段报告献血不良反应1098例,分类准确率为94.54%(1 038/1 098),报告及时率为96.08%(98/102),献血者性别、献血类型、献血地点、献血组织方式以及献血不良反应表现、类型、严重程度分级和相关性等要素报告率达97%以上;献血不良反应处置等相关要素报告率有所提高,但报告率仍然低于30%,献血不良反应回访相关要素报告率低于20%.报告献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87%,第2阶段报告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3%(1 098/118 565),高于第1阶段的0.77%(565/73 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两阶段的发展,基本建立了重庆市区域性献血不良反应监测体系.《血液安全监测指南》(T/CS-BT 001-2019)作为监测标准和“血液安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报告途径适用于本区域监测体系,报告要素需要进行分级管理.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yndrome,NRDS)患儿输注红细胞次数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输注红细胞次数增加的相关并发症及预测指标.方法 选择2
目的 探讨七氟醚与丙泊酚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凝血功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92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根据随机
目的 了解西藏北部高原那曲地区就诊患者血型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那曲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做过ABO血型鉴定的全部5 258名患者的相关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与Har
目的:观察微移植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0月接受微移植作为巩固治疗的13例成人AML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微移植治疗的
目的 探讨高原不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人群血液流变特征与组织供氧的差异.方法 选择世居高原地区不同Hb水平的志愿者及久居平原Hb正常的志愿者,按来源地区和不同Hb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回顾自己高三一年的教学工作,在同行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了高考教学任务。我所带的两个班高考最高126分,最低57,6分班平均96分,5班平均63分,有部分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大学
目的 建立激肽释放酶原激活剂(prekallikrein activator,PKA)含量的动力学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对比不同样品稀释缓冲液的pH、离子强度,各步骤的孵育时间、孵育
目的通过物联网技术监控血液运输中每个运输箱的温度和车辆定位,确保临床用血产品始终处于规定的运输温度范围,及早发现并实时处置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失控现象,实现血液运输温度客观、真实、全过程可追溯。方法实时采集运输车辆每个运输箱温度,通过温度信息接收器集中上传至云端服务器,通过冷链实时监控系统平台在大屏幕和电脑端实时显示温度、车辆定位及预警情况,并实时记录。结果通过对比确认试验后,正式运行5个月来数据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