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DE指南:Ⅷ.证据质量评价——间接性

来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接证据来自直接比较我们关注的干预措施用于我们关注的患者人群,并测量患者重要结局的研究.间接证据可由以下4种方式之一产生.第一,患者可能与我们关注的患者不同(适用性一词常用于这类间接性).第二,所检验的干预措施可能与我们关注的干预措施不同.有关患者和干预措施间接性的决策取决于对生物或社会因素差异是否大到可能使效应尺度出现预期的较大差异的考虑.第三,结果可能有别于最初设定的结局指标——如替代结果本身不重要,但测量之是基于替代结果的变化反映患者重要结局变化这一假设.第四类间接性在概念上与前三类不同,发生于临床医生必须在未经直接比较的两种干预措施间做出选择时.这种情况下比较治疗方案需要特定的统计方法,并根据患者人群、联合干预措施、结局测量指标及备选干预措施试验方法的差异程度,将证据级别降低1或2级.
其他文献
期刊
美国药品市场每一年似乎都在演绎着犹如好莱坞大片般精彩刺激的戏码,在即将过去的2019财年里,药品零售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作为行业两大巨头,沃博联迎来
期刊
GRADE建议通过检查95%可信区间(CI)为决定不精确性的最佳方法.在指南实际运用中,如果CI的上、下限值代表了真实效应,而临床实际情况与之不符时,必须降低证据质量级别(即对效应
目的评价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9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本文针对二分类变量结局指标相对(而非绝对)治疗效果的不一致性.证据本身不会因不同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而升级,但可能冈不一致而降低质量级别.衡量一致性的标准包括点估计值
11月17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在广东中山市举行颁奖仪式,奖励获得2018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和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的专家.陈香美院士和赵继宗院士获得吴阶平医学奖,孔令义、王拥军、王
期刊
在卫生经济评价中,基于偏好的结局测量图谱作为获得健康效用值的一种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1]。图谱涉及到如何开发和使用一种或多种算法,并利用含有健康指标或健康测量数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