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创客教育的实践与发展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全面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创客教育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同时也拥有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创客教育理念与高校艺术学科教育相结合意味着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抓住机遇求发展,根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方式特征及模式及未来互联网大背景的发展趋势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育人新方法,探索创客教育理念下高校艺术学科的实践与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创客教育;全面型人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1.042
  1 创客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创客一词翻译自英文“Maker”,直接翻译意为制造者,指的是提倡创新与创造并通过实践把创意想法实现化产生实际价值的人群;创客教育是由“创客”和“教育”组合而产生的,创客教育的概念还没有学术上的定义和专业领域方面详尽描述,国外对创客教育的概念界定也十分稀少,自从被提出以来,根据学者所持有的观点不断中和整理,是为了发展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全面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创客教育作为新兴起的教育理念,由单一型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过渡发展,提升了实践课程内涵,融合了多种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创客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教育以授课为载体,创客教育以活动为载体,相比较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 高校创客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2011年,来自成都科技大学的张浩成首次将“Maker”翻译为创客,随后2012年于北京举办首届创客嘉年华,建立北京、上海、深圳三城创客生态系统,开启中国创客的启蒙运动。2015 年“创客”一词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报告中将创客与创新创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推動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创客空间的开创与创客大赛的组织推进了高校尝试实践课程与“创客教育”融合的步伐,创客教育在高校引起普遍重视,清华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创客空间,如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青年创客空间”等,为高校学生创客提供了交流、指导、孵化等详细分化的创客指导,开展创客实践活动,传播创客教育理念。总的来讲,我国高校创客教育于2011年前后引入,相比较于欧美等国的高校来说起步相较晚一些,今天探索和深入研究高校创客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仍是创客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创客教育最早可追溯至美国,其创客文化的起源可以从车库文化说起,车库文化蕴含了美国人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硅谷诞生地以及很多百强企业都是从车库开始的。开展和组织网络课程教学的形式结合线下学生通过创客空间实践并完成分享信息、交流和沟通,线上通过互联网共享信息沟通交流对外展示。目前,美国有近100所高校为学生建立了开放的创客空间,其中大部分以开放实验室为基础。随着创客教育在美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参与创客教育运动中来。
  3 创客教育在高校艺术学科实施的价值和意义
  3.1 创客教育是国家培养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创新是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针下,科技创新放在国家全局发展的中心位置,因此国家需求大量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客教育已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深入改革的主流内容。创客教育要求学生从兴趣出发,通过项目学习,借助各种数字资源,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发现和学习,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客。创新教育的具体要求,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以便他们能够创造性地掌握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不再盲目接受书本上的知识,担起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作为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创客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动手实践能力,为党和政府提供更多全面型高素质人才,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力。
  3.2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未来国际社会的竞争必然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本质上可以说是国家创新人才的竞争。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长久热门话题,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学校教育是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主要途径,教育工作者应对创新教育给予足够重视。根据最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文件指出,教育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创客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将创意想法转换为成果,这点与国家大体方针和鼓励政策不谋而合。
  3.3 创客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创新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永恒动力。人才的培养永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中之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基于我国规模庞大的人才资源推进国家创新发展,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原创性成果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为国家建设成为创新性国家提供有力支持。高校创客教育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技能知识,促进高校学生在创客教育的带动下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想法转换为成果,提高国家科技生产力。构建完整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共同打造高校创客文化,授予高校学生正确的创客学习方法,激发高校学生创新与实践的热情,培养高校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加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创客教育活动,制定了各种综合性的人才培养计划。
  4 创客教育在高校艺术学科的实践方法
  4.1 建立与产学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模式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科技与经济共同发展,高校通过创客教育在这种模式中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将全面型人才与企业对接,企业则在产学模式中协助高校将更多的科研技术成果、原创发明投入生产推广,转化为经济商品产生效益,形成校企互惠互利的局面。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实地教学,近距离参观企业运作模式,为高校学生提供创业思路。企业与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形成合作,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实践场所,共同创客空间实践基地。校外企业拥有更多资源,高校学生拥有更多实践机会,企业可以给予高校科研创新成果价值的体现,增加企业科技创新力,实现双赢共发展。   4.2 多媒体平台建立“互联网+”课堂
  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主题,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创新创业的千层浪,“互联网+”从诞生起便与创新创业紧密相连。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等技术丰富教学方法能够增进教学的先进性,模拟组建创业团队、课上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能够加强互动。不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可以为创新创业课程带来不同的效果,新的教学方法也给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带来新的挑战。“创客教育”与“互联网+课堂”的融合,为产学研交流合作、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互联网+”基于自身的技术性与先进性,将是创客教育的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
  4.3 培养具备创客理念的专业师资力量
  教师同时也在尝试将其他实验课程及创新创业课实践环节纳入创客教育与“互联网+”课堂体系中。高校青年教师的水平能力的对大学教师整体业务素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们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未来息息相关。相对于创客教育领域的创新性来说,高校教师仍普遍缺少专业程度,需要增强创新先进意识与科技水平能力,传统的教师在创客教育方面的或缺仍需填补。对于高校创客教育现状,不仅缺乏专业的教师,也不能对高校在创客教育领域的教育思想问题进行矫正并针对创客教育特有教学方式进行专门培训,一些高校已经开展了创客教育和培训。
  5 创客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1 教学方式未能脱离传统
  高校创客教育的教学方式依旧以课堂授课方式、开设讲座等传统的教育方式為主体,教学方式落后。在教学场所时间上与理论课无异,未能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形式单一,保持教师单向授课状态,学生一味接受教师知识,缺乏互动性。教学内容上依旧不能脱离传统,脱离实际缺少实践操作,不能与时俱进的内容依旧搬上课堂,脱离于社会需求,实践课时不足,缺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空间。在创新创业教学任务中仍以科研为重,轻视对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辅导。创客教育与培养全面型人才是一套不同于传统培养计划的系统工程,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将教育体系固化,按部就班地培养学术型人才,忽视了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部分高校体制桎梏不前,教育体系行政化,缺少高校活力,不能提供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活跃氛围。
  5.2 教学内容单一
  高校创客教育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分高校设置的创客教育课程缺乏实践性,导致课程丧失实际意义。缺乏实践应用的课程内容有与时代脱节、缺乏学科交叉、不具有实用性等问题,使授课内容不能付诸于实际。高校创客教育课程存在课程统一配置的情况,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共同上课,授课内容不变,这种创客活动课程缺乏交叉性,使学科专业之间融合沟通困难,教学内容无法应用于全体高校学生,没有为学生设身处地思考缺少灵活变通。还有一些课程不够新颖,使学生失去对创客的兴趣,缺少挑战性。
  5.3 成本较高
  创客教育不限制时间地点,可以走进传统的课堂,也可户外活动,最主要的活动场地还是创客空间。打造一个装备精良的创客空间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专业的技术,这将提高开展创客教育的门槛,导致大多数学校开展创客教育实践更加困难,因此创客教育会因为成本问题无法普及到大多高校。
  6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处于一个创新创业时代,创客教育教学方法应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选择,各高校拥有不同自身发展特点,需要因地制宜,选择多种不同模式的创新创业教学方法配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学校可通过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先进教学课程及人才培养方案,在借鉴创客教育教学方法时与不同专业有机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适合于本专业的教学方法。将创客空间活动与其他课程体系结合,使创造思维融入整体高校学生教学培养计划中,培养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乔旭,薄翠梅,高世达,等.大学生“创客梦工场”与多元化创客实践教育模式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20,37(05):1-6.
  [2]杨登山,刘红星.高校“创”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东营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68-71.
  [3]梁敏.创新2.0下工科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客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8):65-67.
  [4]冯亚娟,何灿群,严波,等.“创客教育”与“互联网+课堂”在高校产品设计模型实践课程中的融合[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0,18(03):128-133.
  [5]宋文思.高校创客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模式[J].科教导刊(下旬),2018,(10):16-17.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通信事业发展至今,呈不断上升发展的趋势,处于快速发展中,不论是生活还是生产,通信对其来说都是必不可少。高校学生难以避免使用通信業务和通信产品,但这个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竞争的产品逐步转向了功能、价格,如何取得大学生的信任,如何提高他们的消费满意度就成了通信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所在。为此本文从消费者满意度着手,针对大学生消费特点。为通信运营商及未来的5G通信建设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促成通信行业
近年来湖北省制造业持续发展,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产业内创新能力较低、发展驱动因素薄弱、产业链地位低端等问题凸显,湖北省制造业如何走出现有生产模式,走向高质量发展成为了重要研究话题.本文以湖北省近年来制造业发展数据为支撑,深入探究湖北省制造业陷入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现实问题,以产业发展要素角度提出发展建议.
摘 要:应用型院校推行“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是提升基层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举措,也是巩固和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在“班团一体化”机制下,班团干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培养一大批业务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的学生干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首先概述了高校推行“班团一体化”机制的战略价值,随后介绍了应用型院校学生干部的构成与职责,最后从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以及创新考核激
摘 要:高职院校已进入专业群建设阶段,而专业群建设中如何科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事关高职院校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本文结合区块链内涵和教学评价指标数据的采集,尝试性构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为电子商务专业群高质量发展奠定评价基础。  关键词:专业群;电子商务;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
摘 要: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辅导员要基于教育引导机制、教育激励机制、教育约束机制开展学风建设工作,并通过因材施教、多方沟通、专业社团等多方面提升学风建设成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1.038  学风建设是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在学校党委
摘 要:乡村教育是关系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关乎乡村基础教育的程度。针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专业基础知识不老、专业技能有待加强、教师情意不深的问题,提出内外联动的困境解决策略,在内驱方面,从功能性维度和定向性维度这双重发展来考虑广西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疏解之路,让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师经验、教师情意方面不断提升其专业发展,随着教师能力形成
摘 要: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解决单纯依赖思政课育人的局限性,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实现“三全”育人。本文通过对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现状分析,阐述了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提出应从培育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新理念、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入手,以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确保实现育人效果。  关键词: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摘 要:上海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位列最早进入工业化的一批城市,同时也是最早跨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城市之一。通过近年数据分析显示,上海第一产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弱,第二产业占比不断下降,第三产业飞速发展,占比已超过七成。上海产业结构面临调整与发展转型阶段,后工业化时代下上海产生的一些问题较为有代表性,包括产能过剩、制造业“空心化”、投资效率和对外贸易结构等,为此提出注重创新性科技研发、促进投
摘 要:社会转型使得妇女家庭角色认知变化,但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仍占据主导地位。本文基于对连片特困贫困地区,从赋权视角出发,探讨脱贫攻坚中精准扶贫政策对女性家庭权力与地位的理论影响机制。  关键词:精准扶贫政策;贫困地区;妇女家庭决策权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1.044  0 引言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也是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之一,而在后疫情时代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如何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方法也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基于GCDF理论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利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成就事件、价值观分类卡、决策平衡单等技术,较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了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