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國的传统医学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它源自于实践,通过实践不断地发展,是融合古代中国哲学理论而形成的一门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在理论和临床上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关键词中医 发展 科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
中医学是人类历史上四大传统医学之一。由于历史的不断演进,印度医学、埃及医学、罗马医学都逐渐衰落甚至消亡,只有中医一直延续至今。几千年来中医理论有效地指导了临床,但时至今日,其科学性却屡遭质疑,处于一种令人忧喜交加的境地。
1 中医的科学性
1.1 中医的哲学基础
中医学是一门立足于东方哲学基础理论的医学,它所揭示的是人体与外在、人体各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普遍联系,这些联系深藏在表象背后,因此它不能被西方科学的解剖学所证实,但这不意味着它不具备科学性。中医的科学性,需要我们抛开这种能否被验证的单一的视角,运用哲学的理论来看待和分析。
中医产生于有着深厚哲学底蕴的古代中国,因此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联系紧密,研究中医首先应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中医的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它源于《易经》;老子的《道德经》提出的整体观,万物的互根互用等诸多思想,都对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易经》、《道德经》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直到现代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但其包涵的哲学思想晦涩难懂,不被多数人所理解而遭到怀疑,所以与此同源而生的中医的科学性被质疑是可以理解的。
1.2 中医是科学
通过分析中医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联系可得出,中医理论实际上是用哲学的概念和理论演绎出的医学结论。王庆其教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讲演中指出:“中医并不是讲不出道理,而是讲的道理一般人听不懂,或者说是科学知识到目前为止,还难以用科学语言来表述而已。”
美国科学哲学家亨普耳在《自然科学的哲学》一书中,提出一种理论认识是否是科学有两条判定标准:一是普遍性;二是原则上可检验性。普遍性要求一种理论认识必须在任何时间、地点,对任何人都普遍成立,不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可检验性则要求理论认识所蕴含指示的对象或内容必须得到经验事实的证明。按这一科学性判定标准,不难找出中医体系中的科学成分,比如中医的证候和疗效,是普遍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人之中的,不因国家、民族的差异而改变,且证候表现和症状改善是可验证的客观事实,所以中医学符合科学的标准。
2 中医的发展史
2.1 中医理论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对疾病的真正原因进行朴素唯物主义说明的尝试。秦国名医医和明确提出了六气致病学说,他把疾病的原因归之于自然界的因素,归因于人体内部失去某种平衡,为医药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战国时期的扁鹊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位继往开来的大医学家,在诊断方面,它采用了切脉、望色、闻声、问病的四诊合参法,奠定了中医学诊断法的基础。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反映这一时期的医学并成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黄帝内经》。它是在汲取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形成的。《黄帝内经》是一本时代医学进展的总结性巨著,它以论述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诊断等基础理论为重点,兼述针灸、经络 、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内容,为祖国医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代张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代医学家淳于意勤学黄帝、扁鹊脉书,首创“寸口”切脉诊断法。魏晋时期的名医王叔和对历史上的脉学著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著成《脉经》一书,并把诊脉与辨证联系起来,奠定了中医脉学诊断的基础。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社会背景、气候特点,及各自的临床实践,各立新说, 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明代医学家赵献创造性地提出了“肾间命门说”,发展了中医命门学说。温病学说的形成是在继承《内经》、《伤寒论》以及金元医家等有关“热病”认识的基础上,由明清医家结合各自的临床诊治经验,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吴又可写成《瘟疫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叶天士把温病病变分为卫、气、营、血四个由浅入深的发展阶段,以利辨证论治。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等温病大家亦各有新说,从而使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
中医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无论是理论的进步,还是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都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及对自身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世医家在继承前贤理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不断创新而丰富和完善起来的。
2.2 中医的现状
随着现代医学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对中医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清朝开始,就有医家试图通过研究中西医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差异,采用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希望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和创新点来实现中医的发展。可至今为止,中西医结合仍只停留在用西医的标准和研究方法来规范中医的地步。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社会文化的产物,有着不同的医学模式和研究方法,若仅是单纯的用西医的模式和标准来套中医,只会使中医陷入困境之中。中西医结合的前提和目的是要坚持对我国传统医学理论的继承和发扬,因此中西医结合应该是在理论的水平上实现二者的互补互用,以临床为基础,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而加以创新。
现代西方医学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得中医学逐渐沦为“辅助医学”的处境,一些医者相信中医学的理论价值,但要维护和发展中医学,必须采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给中医学注入新鲜的内容和活力,这就是中医现代化。构建现代中医文化的新概念、新体系,不是单纯更替研究方法、诊疗方法,而应使中医学理论更加符合逻辑性、科学性。因此,中医现代化的前提是保证中医基本理论的完整性, 实质是转变思维方式,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医学理论,从整体上来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方面的结构、功能等,尽可能精确的阐释中医,从而实现中医在理论和诊疗上的全面的发展。
3 中医特色及科学价值
中医学是在两千多年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而独立的理论体系,它是至今唯一存在的四大传统民族医学。中医学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以整体性的思维模式看待人和世界,把天、地、人看作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中医学的治疗,不是简单的局部治疗,它是从整体观念出发来改善人体内部以及人与自然地失调关系,通过纠正阴阳、正邪的盛衰来实现机体的相对平衡,从而达到有效地治疗的目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治疗的核心方法。辨证是论治的前提, 论治又为辨证提供了根据,辨证和论治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就是运用中医的理论知识,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对比、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
总之,无论中医学整体观的医学模式,还是它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都集中反映了它独有的特色。这些特色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治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独特的科学价值。
中医学是在不断总结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而形成的一门临床医学,在漫长的实践中,经过补充和完善,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和科学价值。面对另外独立的医学体系——现代医学的挑战,中医学应在坚守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中医现代化或中西医结合的途径,实现自身的发展。相信古老而神奇的中医学其独有的特色必定会在将来发出夺目的光彩,而中医学也必然会续写以前的辉煌历史,为人类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亨普耳.自然科学的哲学[M].张华夏,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2]王玉仓.科学技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宗明,赵峰.自然辫证法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关键词中医 发展 科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
中医学是人类历史上四大传统医学之一。由于历史的不断演进,印度医学、埃及医学、罗马医学都逐渐衰落甚至消亡,只有中医一直延续至今。几千年来中医理论有效地指导了临床,但时至今日,其科学性却屡遭质疑,处于一种令人忧喜交加的境地。
1 中医的科学性
1.1 中医的哲学基础
中医学是一门立足于东方哲学基础理论的医学,它所揭示的是人体与外在、人体各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普遍联系,这些联系深藏在表象背后,因此它不能被西方科学的解剖学所证实,但这不意味着它不具备科学性。中医的科学性,需要我们抛开这种能否被验证的单一的视角,运用哲学的理论来看待和分析。
中医产生于有着深厚哲学底蕴的古代中国,因此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联系紧密,研究中医首先应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中医的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它源于《易经》;老子的《道德经》提出的整体观,万物的互根互用等诸多思想,都对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易经》、《道德经》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直到现代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但其包涵的哲学思想晦涩难懂,不被多数人所理解而遭到怀疑,所以与此同源而生的中医的科学性被质疑是可以理解的。
1.2 中医是科学
通过分析中医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联系可得出,中医理论实际上是用哲学的概念和理论演绎出的医学结论。王庆其教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讲演中指出:“中医并不是讲不出道理,而是讲的道理一般人听不懂,或者说是科学知识到目前为止,还难以用科学语言来表述而已。”
美国科学哲学家亨普耳在《自然科学的哲学》一书中,提出一种理论认识是否是科学有两条判定标准:一是普遍性;二是原则上可检验性。普遍性要求一种理论认识必须在任何时间、地点,对任何人都普遍成立,不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可检验性则要求理论认识所蕴含指示的对象或内容必须得到经验事实的证明。按这一科学性判定标准,不难找出中医体系中的科学成分,比如中医的证候和疗效,是普遍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人之中的,不因国家、民族的差异而改变,且证候表现和症状改善是可验证的客观事实,所以中医学符合科学的标准。
2 中医的发展史
2.1 中医理论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对疾病的真正原因进行朴素唯物主义说明的尝试。秦国名医医和明确提出了六气致病学说,他把疾病的原因归之于自然界的因素,归因于人体内部失去某种平衡,为医药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战国时期的扁鹊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位继往开来的大医学家,在诊断方面,它采用了切脉、望色、闻声、问病的四诊合参法,奠定了中医学诊断法的基础。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反映这一时期的医学并成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黄帝内经》。它是在汲取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形成的。《黄帝内经》是一本时代医学进展的总结性巨著,它以论述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诊断等基础理论为重点,兼述针灸、经络 、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内容,为祖国医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代张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代医学家淳于意勤学黄帝、扁鹊脉书,首创“寸口”切脉诊断法。魏晋时期的名医王叔和对历史上的脉学著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著成《脉经》一书,并把诊脉与辨证联系起来,奠定了中医脉学诊断的基础。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社会背景、气候特点,及各自的临床实践,各立新说, 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明代医学家赵献创造性地提出了“肾间命门说”,发展了中医命门学说。温病学说的形成是在继承《内经》、《伤寒论》以及金元医家等有关“热病”认识的基础上,由明清医家结合各自的临床诊治经验,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吴又可写成《瘟疫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叶天士把温病病变分为卫、气、营、血四个由浅入深的发展阶段,以利辨证论治。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等温病大家亦各有新说,从而使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
中医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无论是理论的进步,还是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都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及对自身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世医家在继承前贤理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不断创新而丰富和完善起来的。
2.2 中医的现状
随着现代医学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对中医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清朝开始,就有医家试图通过研究中西医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差异,采用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希望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和创新点来实现中医的发展。可至今为止,中西医结合仍只停留在用西医的标准和研究方法来规范中医的地步。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社会文化的产物,有着不同的医学模式和研究方法,若仅是单纯的用西医的模式和标准来套中医,只会使中医陷入困境之中。中西医结合的前提和目的是要坚持对我国传统医学理论的继承和发扬,因此中西医结合应该是在理论的水平上实现二者的互补互用,以临床为基础,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而加以创新。
现代西方医学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得中医学逐渐沦为“辅助医学”的处境,一些医者相信中医学的理论价值,但要维护和发展中医学,必须采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给中医学注入新鲜的内容和活力,这就是中医现代化。构建现代中医文化的新概念、新体系,不是单纯更替研究方法、诊疗方法,而应使中医学理论更加符合逻辑性、科学性。因此,中医现代化的前提是保证中医基本理论的完整性, 实质是转变思维方式,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医学理论,从整体上来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方面的结构、功能等,尽可能精确的阐释中医,从而实现中医在理论和诊疗上的全面的发展。
3 中医特色及科学价值
中医学是在两千多年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而独立的理论体系,它是至今唯一存在的四大传统民族医学。中医学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以整体性的思维模式看待人和世界,把天、地、人看作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中医学的治疗,不是简单的局部治疗,它是从整体观念出发来改善人体内部以及人与自然地失调关系,通过纠正阴阳、正邪的盛衰来实现机体的相对平衡,从而达到有效地治疗的目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治疗的核心方法。辨证是论治的前提, 论治又为辨证提供了根据,辨证和论治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就是运用中医的理论知识,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对比、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
总之,无论中医学整体观的医学模式,还是它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都集中反映了它独有的特色。这些特色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治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独特的科学价值。
中医学是在不断总结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而形成的一门临床医学,在漫长的实践中,经过补充和完善,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和科学价值。面对另外独立的医学体系——现代医学的挑战,中医学应在坚守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中医现代化或中西医结合的途径,实现自身的发展。相信古老而神奇的中医学其独有的特色必定会在将来发出夺目的光彩,而中医学也必然会续写以前的辉煌历史,为人类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亨普耳.自然科学的哲学[M].张华夏,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2]王玉仓.科学技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宗明,赵峰.自然辫证法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