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而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地产生前所未有的新东西。小学科学课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启蒙的基础学科,刘默耕对科学启蒙教育的目标,曾作过精辟的论述,“通过我们科学课的培养、训练,使他们(学生)头脑聪明一点、灵活一点,有个聪明的科学头脑,这个不仅是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就是干任何事情,也是基础”。聪明的科学头脑,是要在教师引导、在不断探索自然过程中,激发和启迪出来的创造性思维,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大脑的思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要比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更可贵,提问能力的培养有一个过程:最初可由教师向学生提问,并使学生认识到提问的意义和方法,接着鼓励和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得好的加以表扬,当学生能踊跃提出问题时就进一步要求提高质量,鼓励他们思考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在科学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从提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设情境,大胆发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即使是错误的或不得要领的,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甚至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我们要发扬民主,创设条件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让他们先学会提一般的问题,再学会提探索性问题,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主动探索的品质。例如学习《鱼》一课时,在每小组的桌上都放上两个鱼缸,有一个缸是空鱼缸,另一个里面装有水鱼、鲫鱼、蝌蚪、金鱼等的动物,然后让学生把不是同类的动物都放到空缸里,于是学生纷纷把水鱼、蝌蚪放进空缸里,于是我问学生:“你们为什么把水鱼、蝌蚪放进那一个缸里?”学生纷纷抢着说:“因为蝌蚪是两栖动物,而水鱼有四条腿,是爬行动物,而其他的都是鱼。”于是我说:“大家不用猜,都知道今天研究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鱼”于是我说:“在生活中同学们对鱼都非常熟悉,你们还想研究鱼的什么?还想多了解鱼的什么?”学生纷纷提出许多的问题:“鱼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而人却不能?鱼为什么能游泳?鱼是怎么样呼吸的?鱼是怎么样繁殖的?……”看来学生在旧知识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提问既新颖又有趣,还有教育意义。
二、鼓励求异,大胆猜测
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而直觉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任何一个创造性行为能离开直觉活动,由此可见,创造力与直觉密切联系。布鲁纳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天赋,应当做更多的工作去发现、从最早年级起便开始发展学生的直觉天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运用直觉思维大胆猜测和设想,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受逻辑形式的约束自由地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电磁铁(二)》一课时,引导学生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什么有关系?”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探究,例如对电话,电铃等进行直觉猜想,于是有的学生说可能与电池的多少有关(也是电流的强弱),有的说与线圈的匝数有关,有的甚至说与线的粗细有关等的猜测,进而让学生根据自己“猜想”进行实验来验证是否正确,从而验证了猜想的正确,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的教学过程,对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去伪存真,迅速做出预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十分有益的。
三、因势利导,解决问题
刘默耕对科学教学模式曾表述:“老师指導学生去认识去应用,在指导过程中,因势利导,不要硬灌一套,一言堂,满堂灌,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师生共同探究,两个积极性都发挥起来。”这个“势”,不是教师教案上的“势”,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趋势和规律。在教学中,应给学生一杆枪,不应给学生一头猎物。例如上《养蚕》一课时,大多数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索过程中会总结出:蚕都有八对足,身边周围还有许多气孔等的共同特征,这时我还说了一句:“那蚕还有什么特点,你们课后再慢慢观察”。突然,有个学生兴奋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发现同桌同学的那条大蚕虫的颜色比较白,而我的那条的颜色比较黄,为什么?”其他的学生也投以惊疑的目光,这时,我大大地表扬他,并因势而让问题留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让学生买条小蚕虫从小养大,要他们认真仔细观察就会知道答案。后来,过了一段日子,那些学生对我说:“原来蚕虫在不断长大时,身体就会脱皮,每脱一次皮,颜色都不同,而且在吐丝前全身会呈白色、透明状。”可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观察、发现”的厚积,在强烈的创造意识孕育中,创造的灵感才能“进发”出来,所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至关重要。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任务艰巨而意义深远。只要老师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在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个性,不断探索创新思维的教法,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善于实践,必能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
一、创设情境,大胆发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即使是错误的或不得要领的,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甚至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我们要发扬民主,创设条件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让他们先学会提一般的问题,再学会提探索性问题,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主动探索的品质。例如学习《鱼》一课时,在每小组的桌上都放上两个鱼缸,有一个缸是空鱼缸,另一个里面装有水鱼、鲫鱼、蝌蚪、金鱼等的动物,然后让学生把不是同类的动物都放到空缸里,于是学生纷纷把水鱼、蝌蚪放进空缸里,于是我问学生:“你们为什么把水鱼、蝌蚪放进那一个缸里?”学生纷纷抢着说:“因为蝌蚪是两栖动物,而水鱼有四条腿,是爬行动物,而其他的都是鱼。”于是我说:“大家不用猜,都知道今天研究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鱼”于是我说:“在生活中同学们对鱼都非常熟悉,你们还想研究鱼的什么?还想多了解鱼的什么?”学生纷纷提出许多的问题:“鱼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而人却不能?鱼为什么能游泳?鱼是怎么样呼吸的?鱼是怎么样繁殖的?……”看来学生在旧知识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提问既新颖又有趣,还有教育意义。
二、鼓励求异,大胆猜测
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而直觉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任何一个创造性行为能离开直觉活动,由此可见,创造力与直觉密切联系。布鲁纳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天赋,应当做更多的工作去发现、从最早年级起便开始发展学生的直觉天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运用直觉思维大胆猜测和设想,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受逻辑形式的约束自由地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电磁铁(二)》一课时,引导学生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什么有关系?”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探究,例如对电话,电铃等进行直觉猜想,于是有的学生说可能与电池的多少有关(也是电流的强弱),有的说与线圈的匝数有关,有的甚至说与线的粗细有关等的猜测,进而让学生根据自己“猜想”进行实验来验证是否正确,从而验证了猜想的正确,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的教学过程,对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去伪存真,迅速做出预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十分有益的。
三、因势利导,解决问题
刘默耕对科学教学模式曾表述:“老师指導学生去认识去应用,在指导过程中,因势利导,不要硬灌一套,一言堂,满堂灌,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师生共同探究,两个积极性都发挥起来。”这个“势”,不是教师教案上的“势”,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趋势和规律。在教学中,应给学生一杆枪,不应给学生一头猎物。例如上《养蚕》一课时,大多数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索过程中会总结出:蚕都有八对足,身边周围还有许多气孔等的共同特征,这时我还说了一句:“那蚕还有什么特点,你们课后再慢慢观察”。突然,有个学生兴奋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发现同桌同学的那条大蚕虫的颜色比较白,而我的那条的颜色比较黄,为什么?”其他的学生也投以惊疑的目光,这时,我大大地表扬他,并因势而让问题留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让学生买条小蚕虫从小养大,要他们认真仔细观察就会知道答案。后来,过了一段日子,那些学生对我说:“原来蚕虫在不断长大时,身体就会脱皮,每脱一次皮,颜色都不同,而且在吐丝前全身会呈白色、透明状。”可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观察、发现”的厚积,在强烈的创造意识孕育中,创造的灵感才能“进发”出来,所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至关重要。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任务艰巨而意义深远。只要老师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在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个性,不断探索创新思维的教法,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善于实践,必能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