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洞开颓废我洞开宽容心扉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d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到离不开一个人永远是谎言,爱就在自己心里,不管那个人是否在身边,爱也不来不去、不增不减。
  一
  无人不追求人生爱情的圆满,可生活的衣衫却往往會露出刺眼的破洞。
  13岁那年的一天,正在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念二年级的她,突然收到一封信,那是四哥张公权写来的。读罢,她的脸上飞起一抹红晕。
  原来,时任浙江都督府秘书的张公权,被一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的中学生作文吸引住了。打听到作者叫徐章垿,是浙江海宁富商徐申如的儿子后,他便有了联姻的想法。于是,他写信去听取妹妹的意见。她就是张幼仪,徐章垿即后来的徐志摩。
  两年后他们成婚。然而,有志于摩登的徐志摩,与出生书香门第、过于内敛敦厚的张幼仪,很难有张公权希望的和谐圆满。“夜深人静,冷雨敲窗,点点滴滴都是夜雨芭蕉的惆怅之声。十二栏杆倚遍,魂里梦中,把远山望断,终不见郎君面。”这可以说是张幼仪那时的写照。因为在两人结婚后的前三年,忙于求学的徐志摩与她相处不足四个月。他先是到美国留学两年,接着又去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21年春,在徐志摩赴伦敦半年后,她将3岁的徐积锴、小名阿欢的儿子托付给了公公婆婆,来到丈夫身边,终于得以消解挂念萦怀之苦。
  到伦敦,她还有一个愿望,就是一边照料丈夫,一边重拾中断的学业。可热衷交际、花钱如流水的徐志摩,只是把家中寄去的钱很少一部分交给她,以勉强维持日常生活用度。加之每天她要买菜做饭、洗衣、整理房间,日子忙碌又琐碎,求学梦成了泡影。
  尽管如此付出,回报却微薄。半年后的一天傍晚,该是徐志摩回到寄宿处的时候了,可一直不见他的踪影。其实,她早已看出,徐志摩另有所爱。她不禁伤心地想:这世界只留下我的一份苍白,这尘世于我,又有什么意义呢?但《孝经》里的一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话救了她,让她断了轻生的念头。不久,她又有了身孕,只得向在巴黎游学的二哥张君劢求助。二哥告诉她:“万莫打胎,兄愿收养。抛却诸事,前来巴黎。”算是给她些许安慰。
  1922年2月24日,她随七弟张景秋前往德国,刚生下二儿子彼得,徐志摩托人送的离婚书就到了。在她一再坚持下,徐志摩才与她见了面,但拒绝了她的“先征求父母的意见再谈离婚”的要求。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后,她反而有了从没有过的释怀和坦荡,她说:“你去给自己找一个更好的太太吧。”
  是的,此时对张幼仪来说,既是一种放下,也是一种拾起。放下的,是总也适应不了徐志摩的那颗忐忑的心,拾起的是自己的求学梦。尽管她已不是徐志摩的妻子,但仍被徐家看作儿媳。她提出读书的要求后,徐申如按月寄给她300块大洋。由此,她进入柏林的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
  日子稍稍安定后,她再次受到人生重大打击。1925年3月19日,彼得3岁生日过完不到一个月,便不幸夭折于柏林。大凡经历太多痛楚,不是沉沦,就是坚强。张幼仪选择了后者。她忍着离婚、丧子之痛,继续读书,于次年完成了学业。
  也就是在这一年,徐志摩追求林徽因失败后,于10月和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了婚礼。婚后,陆小曼到海宁与徐志摩的父母同住。一个月后,徐志摩的父母离开家乡,来到已经回北京的张幼仪处,并认张幼仪为养女。看重张幼仪的徐申如,还把家产一分为三,老夫妻俩留一份,徐志摩和陆小曼一份,张幼仪和儿子阿欢一份。1927年,张幼仪到上海东吴大学任德语教师。
  二
  人生圆满从来不青睐浮躁轻率的人,一个只注重外表、形式之美,而忽视了人生内涵锻造的人,在爱情上注定会残缺、虚幻。一天,徐志摩来到张幼仪处看父母,张幼仪见他精神萎靡,且穿的裤子上破了一个洞。
  原来,陆小曼与徐志摩相识时已是有夫之妇,徐志摩横刀夺爱,让过惯了交际生活的她愈发散漫狂放,及至奢糜无度。这样的她,不说徐志摩的父母不待见,徐志摩也很是苦闷,他担了三四份差使,月赚一千大洋依然入不敷出,乃至穿有破洞的裤子。
  徐志摩人生的颓败,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向世人洞开。张幼仪却向世界洞开着那颗宽容、豁达的心。见到徐志摩裤子上的破洞后,她随之为他定做了两套高级衣装。徐志摩拿到衣服时,禁不住感慨万千。
  徐志摩感慨的,是陆小曼在放纵自我的道路上越滑越远。1931年11月,即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五周年后的一天,徐志摩再次规劝陆小曼:不要吸食鸦片,不要与纨绔子弟翁瑞午混在一起……陆小曼听不进去,还掷去烟枪,打掉了徐志摩的眼镜。
  徐志摩伤感地离家,在江浙朋友家盘桓几日后,搭乘一架免费的邮政飞机赴北京。而心绪凌乱的他,此时身上穿的居然又是那一条有着破洞的裤子。不幸途中飞机失事,那个破洞好似成了他永远怅望苍天的疑惑的眼睛。
  那时,陆小曼觉得这“眼睛”总在盯着她。她曾回忆说:徐志摩那天负气离开家时,她看到了他裤子上的那个洞,想招呼他停下,但因在气头上终于没有。由此,她谢绝一切繁华,努力做人做事。也有人说,陆小曼的脱胎换骨是因为张幼仪的胸襟。
  徐志摩逝去后,张幼仪常去看望困窘孤寂的陆小曼,每月还给她寄去生活费,一直到1949年4月离开大陆移居香港。陆小曼后来成为上海画院的专业画家,并致力于编撰徐志摩的各类文章,且有所成。
  正如徐志摩后来预料的那样,张幼仪是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她先是开办了上海第一家时装公司——云裳时装公司。不久,她又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当时,上海许多名人都认定她是最具风采的女子,包括大才子罗隆基,也对她一见倾心。但她始终恪守约定:不做徐志摩的妻子,仍做徐家的媳妇。
  直到1954年,已失婚32年、54岁的张幼仪才写信给儿子徐积锴,说出自己欲追求一份幸福的想法。儿子感念母亲一辈子的不易,支持母亲的追求。徐积锴在信中说:母亲“生我抚我,鞠我育我……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张幼仪得以与香港中医苏纪之成婚,两人相守20年,恩爱美满。1974年苏医生去世,张幼仪飞往美国与儿孙同住。即便在这时,她还惦记着,让儿子在美国图书馆一篇篇复印能够找到的徐志摩的旧作,委托在台湾的梁实秋,编辑出版了《徐志摩全集》。
  八十多岁时,张幼仪又敞开心扉,向侄孙女张邦梅说出了与徐志摩的往事,令世间多了一段动人心魄的传奇。
  张幼仪曾说,在柏林前和柏林后,她完全变成了两个人。此前,她就是怕,怕失去爱,怕离婚。到柏林后,她变得无所畏惧了。爱到离不开一个人永远是谎言,爱就在自己心里,不管那个人是否在身边,爱也不来不去、不增不减。拥有如此大爱的心,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走出人生的黑洞,发出璀璨的光彩。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
其他文献
当你以为你对这世界已经相当重要的时候,其实这个世界却刚刚准备原谅你的幼稚。  ——导演陈凯歌  谁相信人间有什么幸福可言,谁就是原始人。痛苦和不幸是我们的常调,幸福才是十分偶然的事情,什么时候把痛苦当成家常便饭,当成睡眠、起居一类东西,那么一个人就算有福了。  ——诗人张枣  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作家王小波  一个人能够,并且应该
期刊
她有钱有闲  他猜测:她不是二奶就是小三  2011年8月21日下午6点,苏州一家外卖网站的配送员李军将一份套餐送到了白领公寓楼下,这是住在该幢公寓的冯佳妮点的外卖。李军拨通冯佳妮的电话,让其下楼取餐。冯佳妮却说:“师傅,你帮我送上楼吧!”  李军一怔:一般情况下,他们给客户送餐都是在楼下等待客户自取,没有时间也没有权限上楼。就在李军不知所措时,保安走上前来说,业主允许他上楼。原来,冯佳妮在接完李
期刊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信与义,人性闪亮的美好  何谓信义?信义是一种规则,一种常识,一种秩序,是诚信、道义与和谐。  信义,首先是信任自己,信任自己的人才值得信托,因为他具备推己及人、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勇于担当,更懂得谅解。其次是感恩他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乐于助人”的内涵,才会挺身而出,传递道义、公正与温暖。他们恪守规则,尊重社会的公序良俗,不是要求别人,而是自我约束。  普通人释
期刊
好点子却一头热  2012年夏天,22岁的郭星刚走出四川省德阳市一所警官学校。未能如愿成为一名警察,她只好来到成都,寻求梦想。  她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为一家公司散发广告宣传单。令她吃惊的是,同事为了尽快完成任务,竟把多张传单派发给同一个路人,而且将没发出的传单随手丢进了垃圾桶。  一连几天,郭星都在想:一份广告宣传单怎么能给多个人看到,以增加阅读量,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街头,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拖着
期刊
成功者控制自己的情绪,失败者被自己情绪所控制。  去年夏天,电视娱乐节目《中国好声音》点燃了公众激情。这个让选手一唱成名、让评委咸鱼翻身的节目,其引进者就是重庆女孩杨媛草。  不指望幸运,指望的是敏捷才思  杨媛草出生于重庆十八梯,是典型的80后。爸爸开了一家塑料厂,妈妈也是生意人,都没什么时间管她。妈妈教女儿最多的,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她常说:“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
期刊
身体和精神的觉醒,能让那些生命中的遗失,重新焕发意义的光彩。  说到索马里,你的第一印象,就是为了摆脱贫穷而无所不为的海盗?  但对超级名模、联合国反割礼大使华莉丝·迪里来说,索马里却有着温暖又辛酸的记忆,那是她的故乡、衣胞之地,也是残忍地赋予她一生痛苦的地方。  各大国际时装杂志封面上,华莉丝展现的是一张完美面孔——小脸、薄唇、挺直的鼻子,有不同肤色女人都向往的温暖之美。  直到2012年9月,
期刊
一个人们眼中的成功者,身上会流露什么气息?金钱的味道,权势的味道,抑或精明的味道?而在陆永菊面前,我捕捉到的,是吸引力的味道。  那是一种勾出人美好念想的味道,让人突然对温暖、优雅的生活滋生出强烈向往。那样的生活中,该有精致的绿茶,该有绿阴笼罩的小屋,该有一张生动的面孔,该有客厅照片上家人明丽的笑容……  陆永菊,这位安利全球政策咨询委员会的成员说:“美的生活,是我自己吸引来的。我还想告诉更多人,
期刊
这是几十年前的旧事了。  那时,他二十六七岁,是老街上唯一一家电影院的放映员。送电影下乡时,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载着放映的全部家当——放映机、喇叭、白幕布、胶片。  那时,她二十一二岁,村里的一枝花,媒人不停地在她家门前穿梭,却没有她看上的人。  直到遇见他。白幕布升起来,喇叭里传来他亲切的声音:“乡亲们,今晚放映故事片《地道战》。”落日的余晖,把他的声音染得金光灿烂。  屏幕上,黑白的人,黑
期刊
“我觉得老是跟着打算走会很累。我都是让事来碰我,我不去碰事。” ——徐帆  专访在北京一家五星酒店的露台进行,徐帆一身贴身休闲装,梳着马尾,风风火火而来,透着一股泼辣率真劲儿。虽聊过很多次家庭,但仍然难掩从和睦家庭生活中感受到的小幸福。“冯导叫你啥?”“书记。”“为啥是书记?”“领导呗。”  角色越演越自信,家庭安稳和睦,心态安于平静,这是“徐书记”最好的时光。  寂寞时,把自己的心养成图书馆  
期刊
我的表哥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种地之外,还擅长包饺子,在村里,他包的餃子算是有点名气。  三年前,表哥凑了5000元钱在邻县开了家饺子店。规模不大,只有五六张桌子,附近有个服装市场,经常有人叫外卖。三年后,表哥居然就靠这饺子店挣的钱,回村造了一幢富丽堂皇的三层楼房,市价至少20万。  虽说我知道表哥的饺子包得不错,但我始终难以相信他用区区5000元成本,在这三年里就赚了20万。前不久,我去邻县的中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