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5628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力推動科技发展。美国“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坦言,正是经典科幻小说激发自己探索未知。
  “祝中国科幻电影之旅好运!”这是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社交媒体上对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发出的祝愿。这部科幻电影在引发“宇宙级乡愁”的同时,更撬动了人们对中国科幻作品未来的期待。
  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科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脱口而答“预言未来”。但人们也知道,预测具体事件和技术,并非科幻的目的。尽管早期科幻作品中提到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已逐步变成现实,但即使是重量级的科幻作品,对未来的想象也有大半没有实现。
  也许有人会回答“激发想象力”或者“激励人类探索未知”。的确,在这些方面,科幻的作用堪称显赫。
  尽管“科幻”一词在20世纪才正式提出,但早在公元2世纪,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幻作品的古希腊语小说《真实的故事》中,就已出现关于星际旅行、外星生命、星际殖民和战争、人造生命等内容。而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则诞生于1902年。想象力推动科技发展。美国“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坦言,正是经典科幻小说激发自己探索未知。
  但科幻的作用又不仅如此。好的科幻作品,仍然聚焦于“人”。
  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将科幻定义为“关注科技进步对人类影响的文学分支”。在西方,科幻作品开始盛行的年代,正是人类最初进入太空的时代,也是人类开始逐渐意识到地球正面临环境、资源等种种严峻挑战的时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科幻作品开始提出一系列“如果”的问题。比如,如果人类或者你本人在真实世界面临这样的境况,会如何选择?也因此,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帕梅拉·萨金特将科幻定义为“思想文学”。
  《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讲述一个“拯救人类免于灭亡的奋力一搏”的故事。刘慈欣的作品叙事宏大、探索深入,讲述人类在危险宇宙中的境遇时显得愈发真实。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尽管关注的议题不同,不少科幻名作拥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对人类情感的描摹。
  该如何避免陷入“我们会一直如此生存”的盲目乐观,或者“反正灾难终将到来”的盲目消极?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迅猛发展,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和挑战?人类疆界不断拓展,我们该何去何从……这些都是科幻探讨的重要议题。
  科幻的“硬核”,并非预言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而从荧幕回归现实,科幻同样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战。
其他文献
无论在国内外,婴儿痉挛症的家长指责疫苗之罪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所有这些案例经过中外科学家的大量实例研究都证明——婴儿痉挛症的致病因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  随着此次疫苗造假事件的爆发,各种接种疫苗后被确诊婴儿痉挛症的消息重新在网上流传,配上父母的痛心疾首,不少人疑惑不已:疫苗真的是婴儿痉挛症的致病因吗?对此,国内外科学研究普遍进行了否认。  婴儿痉挛症又称为West氏综合征,又称婴儿痉挛症、点头子
期刊
ABB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厂商。日前,ABB全球CEO史毕福(Ulrich Spiesshofer)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制造业正在发生剧变,劳动力套利时代已经结束,人力成本不再是竞争焦点,制造业的未来在更小、更靠近消费者、更加敏捷的工厂里。人工智能(AI)是塑造未來制造业的最重要的技术,目前AI技术的应用主要在消费领域,但其在工业领域和企业之间的大规模应用更为关键。  劳动力套利的时
期刊
长春长生疫苗生产造假事件,  使得疫苗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初为和即将为人父母的群体,  开始对疫苗产生各种怀疑:  疫苗究竟對人体有什么作用?  一定要打疫苗吗?  接种疫苗后会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疫苗无效或过期有没有危害?  希望通过这组文章,您能够从中找到答案。
期刊
近日,有浙江患儿身处乙脑高风险地区,因为有癫痫而未种乙脑疫苗,结果不幸罹患乙脑。  那么癫痫真的不能接种乙脑疫苗吗?非也。  世界衛生组织在2006年的乙脑疫苗立场文件中,对于我国乙脑活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给予高度评价,并且否定了接种该疫苗后的急性脑炎与疫苗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世界卫生组织也没有提及癫痫患者不能接种乙脑活疫苗。  权威的《疫苗学》(普罗特金主编,第5版)第371页,对乙脑活疫苗的安全性
期刊
蜂蜜,即指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花蜜并在蜂巢中酿制而得到的蜜,是我们最熟悉的蜂产品。  关于蜂蜜,有很多的说法,比如,早上起来一杯蜂蜜水,排毒通便;多喝蜂蜜水,皮肤更细腻,还能养颜;蜂蜜水有助于减肥……这样的说法数不胜数。  因此,很多人都深信蜂蜜水的强大功效,坚持每天早晚一杯蜂蜜水。其实,蜂蜜并没有那么神通广大,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蜂蜜是一种复杂的糖的过饱和溶液,在低温时甚至会有糖析
期刊
这部电影以其大胆想象和充满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独特视角,让世界感受到了“充满未来感”的中国带来的感染力。  近日,被称为中国首部“硬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不仅在国内连创票房新高,在国外上映时也频频爆满,国外观众和影评纷纷点赞,认为这是“中国第一部大制作的科幻电影”。可以说,这部电影以其大胆想象和充满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独特视
期刊
消灭自由基、服用二甲双胍、激活端粒酶…… 千百年过去了,人们对于长寿的认知不再局限于感悟和经验主义,而是开启了科学研究和实验探索。  近日,有科学家发表报告称,通过详细分析超过50万人的基因信息以及这些人父母的寿命记录,确认了人类基因组中12个对寿命有显著影响的区域,理论上可以基于研究形成DNA“评分系统”评估人们的预期寿命。  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发展,给了人们探问寿命谜题更精细的工具。然而无论工
期刊
虽然人们目前还不具备制造出足以停止地球转动的发动机的本领,但基于同样原理的发动机,早已经在各类卫星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还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希望担起人类迈向深空重任的发动机。  在小说《流浪地球》中,当人类面临提前衰老的太阳吞没地球的威胁时,“地球派”在全世界建起了诸多地球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形成了诸多直插天际的等离子体巨柱,发出如日光灯管一样的蓝白色的颜色。这些发动机的工作使地球停止转动并离开之前的公转
期刊
大家除了领略电影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感动外,无需担心太阳真的会提前开始衰老并吞并地球。科幻小说和电影能够以相对正确与真实的背景展开已经是相当可贵了,不能苛求它在科学上百分之百正确。  经历了漫长的时光后,太阳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它的光芒开始增强,体积开始膨胀,表面逐渐接近原本距离太阳表面1.5亿公里的地球轨道,并将它吞没。这恐怖的场景并非杞人忧天的妄想,也不是科幻小说为了故事情节而编造的桥段,而是根
期刊
2月14日,陈小平团队宣布招募名额已满,并强调“疟原虫免疫疗法临床研究还处在早期阶段,仍然需要不断探索”。  数日来,疟原虫免疫疗法临床研究项目合作的三家医院门庭若市,甚至连地处僻远的中科蓝华公司,也不断有患者前来咨询。  2月13日,该公司工作人员在接受患者咨询时透露,目前报名的患者人数早已经超过计划人数,即便是符合各项招募条件的患者,“至少也要等到3个月之后”。  但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