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艺术歌曲(Mélodie)之风格探析

来源 :音乐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ond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国艺术歌曲作为世界艺术歌曲宝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含蓄、细腻和精炼、优雅的音乐风格著称于世。本文拟从音乐对诗歌意境的诠释入手,分析并探究法国艺术歌曲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关键词:法国艺术歌曲; 诗歌风格; 音乐风格; 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4-2172(2014)03-
   法国艺术歌曲Mélodie作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法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透过人声与钢琴对诗歌意境以敏感、精炼的诠释,形成的优雅、细腻的音乐风格,在世界艺术歌曲宝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从柏辽兹(Hector Berlioz1803~1869)到普朗克(Francis Poulenc 1899~1963),在绵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数众多的天才作曲家们采用充满想象力的诗歌,写下了大量精致的声乐作品,Mélodie作为概括此类艺术歌曲的专用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1830年,德国作曲家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的艺术歌曲(Lied)首次被翻译成法语在法国出版,其作品被命名为“mélodie”。这种声乐与钢琴并重,强调诗歌意境表达的艺术风格,很快在法国传播开来,这对于从19世纪初以来一直盛行于法国的浪漫歌曲(romance)——一种以声乐为主、钢琴伴奏为辅、以分节歌格式为主要特征的歌曲样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柏辽兹在1830年出版的歌曲集《九首爱尔兰歌曲》(Neuf mélodies /Irish Mélodies)中,首次使用“mélodie”这个新名词。这部作品的歌词选自英国诗人托玛斯•摩尔(Thomas Moore)颇具爱尔兰传统诗歌韵味的法文译诗。虽然在作品的整体构思方面仍偏向法国传统浪漫歌曲风格,但柏辽兹以和谐优美的旋律线条,将诗歌和音乐紧密地连在了一起,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艺术类型—法国艺术歌曲。1841年,柏辽兹根据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泰奥菲尔•戈蒂埃(Théophile Gautier 1811~1872)的诗歌谱写了著名的声乐套曲《夏夜》(Les Nuits d’été)。——————————
  收稿日期:2013-12-02
  作者简介:李红(1969 - ),女,四川音乐学院声乐二系副教授。
  套曲由《田园歌》(Villanelle)、《玫瑰花魂》(Le Spectre de la Rose)、《在海边浅水滩》(Sur les Lagunes)、《离别》(L’Absence)、《在墓地》(Au Cimetière)和《无名岛》(L’ile Inconnue)六首歌曲组成。作曲家按照管弦乐的写作构思,在音乐动机的处理,伴奏形态的安排,声乐与钢琴之间的互动以及对诗歌意境的表达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突破。在这部作品中,诗歌和音乐水乳交融般地合为一体,法国艺术歌曲所特有的敏感细腻、典雅内敛的音乐特质彰显无遗,柏辽兹毫无争议地成为法国艺术歌曲的奠基人。
  十九世纪中叶,以古诺(Charles Gounod 1818~1893)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包括:圣-桑(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弗兰克(César Franck 1822~1890)、拉罗(édouard Lalo 1823~1892)德利布(Léo Delibes 1836~1891)、马斯内(Jules Massenet 1842-1912)、夏布里埃(Emmanuel Chabrier 1841~1894)等人,先后选用法国浪漫主义著名诗人戈蒂埃、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 )、缪塞(Alfred de Musset 1810~1857)、拉马丁(Alphonse de Lamartine 1790~1869)等人的诗歌,写出许多富于诗意的新作。法国浪漫主义(Romantic)诗歌冲破理性和刻板模式的桎梏,将细腻的情感寓于直抒胸臆的自然流露,长短不一的句式、精致细腻的语言、生动丰满的形象以及富有音乐表现的意境,为作曲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他们运用比浪漫歌曲更自由的结构、更具表现力的钢琴写法和更加抒情的朗诵调等创作手段,使法国艺术歌曲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蓬勃发展。
  在古诺写下的两百余首歌曲中,尽管大多数作品仍延用浪漫歌曲特有的分节歌曲体结构,以声乐为主,钢琴为辅的创作模式,且作品的品质也参差不齐;但古诺为雨果诗歌谱写而成的脍炙人口的《小夜曲》(Sérénade)、为缪塞的诗歌而谱写的《威尼斯》(Venise)、用拉马丁的诗歌谱写的《致夜莺》(Au Rossignol)等经典作品,以他与生俱来的文雅品味,赋予了音乐敏感的感性抒发和流畅的抒情方式,并将优美的旋律、富于表现的钢琴伴奏与诗歌韵律和意境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古诺歌曲所特有的短小精致、细腻高雅的艺术特征。古诺艺术歌曲的这些艺术特色,对同时代以及后来的作曲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正是由于古诺为法国艺术歌曲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被世人公认为“mélodies”之父。
   比才大部分的歌曲创作风格与他的老师古诺十分近似。不过,与古诺敏感细腻的特点相比,比才的歌曲更有激情和戏剧性。他为雨果诗歌所写的《阿拉伯女主人的诀别》(Adieux de l’Hôtesse Arabe)和《吉他》(Guitare)等歌曲,对充满活力的舞蹈性节奏和戏剧化场景的刻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弗兰克的歌曲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作品所显现出来的张弛有度的和声结构,简明流畅的旋律线条等特点十分突出。在为诗人Fourcaud(Louis de Fourcaud 1851~1914)诗歌谱写的《夜曲》(Nocturne)和采用Brizeux(Charles Auguste Brizeux 1803~1858)诗歌写成的《迎神》(La Procession)等歌曲中,弗兰克充分展现了独特而通透明晰的个性特征。夏布里埃在旋律和和声方面所作的新尝试,使音乐对诗歌的表达得以进一步增强。在为Mikhaël(Ephraïm Mikhaël 1866~1890)诗歌所写的《快乐岛》(L’île heureuse)和为杰拉尔(Rosemond Gérard 1866~1953)的诗歌所写的《蝉》(Les Cigale)等歌曲中,都有上佳表现。德利布虽然只写了为数不多的艺术歌曲,在用缪塞的诗歌写成的《卡迪斯姑娘》(Les filles de Cadix)中,欢快的舞蹈节奏和迷人的华彩段落相得益彰,成为了他最著名的艺术歌曲。
   十九世纪下半叶,以迪帕克(Henri Duparc 1848~1933)、福雷(Gabriel Fauré 1845~1924)、德彪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肖松(Ernest Chausson 1855~1899)、卡普莱(André Caplet 1879~1925)、萨蒂(Erik Satie 1866~1925)、鲁塞尔(Albert Roussel 1869~1937)、哈恩(Reynaldo Hahn 1874~1947)和拉威尔(Maurice Ravel 1875~1937)等,主要以高蹈派(Parnassian)和象征派(Symbolist)诗歌为基础,进一步拓宽了法国艺术歌曲的应用空间。比如:以利尔(Leconte de Lisle 1818~1894)、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 1839~1907)、劳尔(Jean Lahor 1840~1909)、西尔维斯特(Armand Silvestre 1837~1901)等为代表的高蹈派诗人,反对浪漫主义泛滥式的过度抒情,主张以客观的态度、精练的语言、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作品,把个人感情隐藏于客观事物背后等原则,形成了这一流派诗歌的基本特征;以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魏尔伦(Paul Verlaine 1844~1896)、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 1842~1898)等为代表的象征派诗人,追求将主观情感与客观事务相契合,借有形寓于无形、借有限表达无限、借刹那显现永恒,打破常规逻辑,以跳跃的思绪展开想象等理念,建立起这一流派的艺术标准。无论是高蹈派诗歌,还是象征派诗歌,在韵律和诗意中所蕴含的音乐性,为法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或精炼唯美、或扑朔迷离的诗歌意境,让作曲家把音乐与诗歌、韵律和意象完美地融为一体,将法国艺术歌曲逐渐推向成熟。
   以完美主义著称的作曲家迪帕克,一生仅留下17首艺术歌曲。他的作品,全部采用高蹈派诗人以及波德莱尔的诗歌写成。这些歌曲以柔美而富于表现的旋律音调、丰富而出乎预料的和声音响、管弦乐构思的钢琴写作手法,与优雅、客观的高蹈派诗歌风格浑然一体,成为法国艺术歌曲中的经典。在以劳尔诗歌谱写的第一首艺术歌曲《忧郁之歌》(Chanson Triste);为利尔诗歌而写的《费迪蕾》(Phidylé);采用波德莱尔诗歌写成的《邀游》(L’invitation au voyage)以及《往昔的生活》(La vie antérieure)等作品中,迪帕克通过极富感染力的音乐构思,淋漓尽致地诠释出诗歌意蕴,当之无愧地成为法国艺术歌曲举足轻重的作曲家。
  福雷在长达60年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共写下一百余首歌曲,从浪漫派到高蹈派再到象征派诗歌都有所涉及。在他的歌曲中,优美的旋律线条与钢琴伴奏微妙的和声变化紧密相连,打破常规的远关系转调和非传统的调性回归方式以及拥有独立音乐主题的钢琴部分,营造出一种别有洞天的诗歌意境。他的音乐不拘泥于歌词本身,而是追求诗歌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更加注重音乐对诗歌意韵的表达。这些打破常规且构思新颖的歌曲,以其优美流畅的旋律,简单精致的结构,质朴含蓄的情感和对诗歌富于想象力的诠释,极大地推动了法国艺术歌曲的成熟和发展,福雷也因此成为法国极富盛名的艺术歌曲作曲家。他的歌曲创作,可分为三个不同时期:
  福雷早期的歌曲创作(1861~1887),是一个从浪漫歌曲风格逐渐发展为福雷式艺术歌曲风格的过程。他以雨果诗歌谱写的第一首歌曲《蝴蝶和鲜花》(Le Papillon et la Fleur)和采用戈蒂埃诗歌谱写的《水手》(Les Matelots)等早期作品,深受圣-桑和古诺的影响,浪漫歌曲特点十分突出。1870年,福雷首次采用高蹈派诗人利尔的诗歌写下歌曲《莉迪亚》(Lydia)。作品借以二重含义的双关名词“Lydia”为题,形成于利底亚调式(Lydian mode)上的优美旋律,准确地诠释出高蹈派诗歌客观、内敛的韵味。福雷简练而精致的歌曲风格也由此产生。这一时期,他完成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创作,其中包括为苏利-普吕多姆诗歌而写的《水边》(Au bord de l’eau)和《人世间》(Ici-bas!);以布西尼(Romain Bussin1830~1899)诗歌所写的《梦后》(Après un rêve)以及为利尔诗歌谱写成的《奈尔》(Nell)等优秀作品。
  福雷成熟时期的歌曲创作(1887~1906),与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诗歌结下不解之缘。1887年,福雷从魏尔伦的诗歌集《佳节》(Fêtes galantes)中挑选了一首诗歌,写下了作品《月光》(Clair de lune)。这首精美的歌曲标志着福雷的歌曲创作已步入成熟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还包括:《五首威尼斯歌曲》(Cinq mélodies de Venise)、《佳歌集》(La Bonne Chanson)、《牢房》(Prison)、《琶音》(Arpège)、《夜晚》(Soir)等传世佳作。福雷对于起伏跌宕的节奏形态、变化多样的和声音响以及富于表现的人声旋律,均显现出非凡的掌控能力,惟妙惟肖地诠释出诗歌特有的内含意蕴。
  福雷后期的歌曲创作(1906~1921年),逐渐淡化了诗歌文学性特征对音乐的影响,转而以更具逻辑性的和声技法、模糊的调性关系、稀疏的歌词安排,显现出一种朴素、内敛的音乐特质。1921年, 福雷采用年轻诗人米尔蒙(Jean de la ville de Mirmont 1886~1914)诗歌写下的由四首歌曲组成的套曲《虚幻的地平线》(L’Horizon chimérique),通过无主题再现、无明确结构、模糊的调性关系等写作手法,在流畅、自然、富于音乐性的巧妙构思中,描绘出主人公对大海的情感。这一时期,他还采用比利时象征派诗人Lerberghe(Charles van Lerberghe 1861~1907 )的诗歌完成了由十首歌曲组成的套曲《夏娃之歌》(La Chanson d’ève)和由八首歌曲组成的套曲《与世隔绝的花园》(Le Jardin clos)等作品。
  著名作曲家德彪西以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卓越的创作才华,将诗歌语言的意境与写作技术的表现绝妙地融为一体。与福雷不拘泥于歌词,注重音乐对诗歌的表达不同,德彪西的艺术歌曲完全立足于诗歌韵律之上,在同时代印象主义画家、象征主义诗人和“沙龙音乐”的影响下,从马斯内、瓦格纳和俄国音乐家以及东方音乐中汲取营养,富于开创性地形成了独特的德彪西式的音乐语言。细腻精致并富于微妙色彩变化的旋律音调与诗歌语调的意境紧密相连,建立在全音阶、五声音阶以及各种中古调式基础上,创新性的和声结构、变音色彩、离调或频繁转调等写作手段,通过流畅自然的多声音响,完美地创造出象征派诗歌的朦胧色彩。钢琴部分时常应用游离于声乐旋律之外的形态模式,在准确诠释诗歌意境的同时与人声交相辉映,共同完成对诗歌意蕴的表达。这些建立在极富个人魅力创作技法基础上的精妙构想,为成熟时期的法国艺术歌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彰显出一代大师风范。德彪西的艺术歌曲创作,分为四个阶段。
  歌曲创作早期(1876~1884)。主要作品有:为班维尔(Théodore de Banville 1823~1891)诗歌而写的《繁星之夜》(Nuit d’étoiles);为布尔热(Paul Bourget 1852~1935)诗歌而写的《美丽的傍晚》(Beau Soir);为魏尔伦诗歌所写的《曼陀林》(Mandoline)和《月光》(Clair de lune);为马拉美诗歌而写的《幽灵》(Apparition)以及采用魏尔伦诗歌写成的,由六首歌曲组成的套曲《被遗忘的抒情曲》(Ariettes Oubliées)等。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虽然还有一些马斯内抒情风格的印痕,但德彪西从单一的优美抒情式的音调到犹如印象派绘画丰富且细腻的色彩变化的风格转变已经完成。
  瓦格纳时期(1887~1891)。主要作品包括:为波德莱尔的诗歌而写的声乐套曲《波德莱尔的五首诗歌》(Cinq Poèmes de Baudelaire);为布尔热诗歌而写的《浪漫曲》(Romance)和《钟声》(Les Cloches);采用魏尔伦诗歌写成的《大海是更加美丽的》(La mer est plus belle)、《令人悲伤的号角的声音》(Le son du cor s’afflige)和《整齐的树篱》(L’Echelonnement des haies)等歌曲。在这些作品中,德彪西大量使用半音化进行变换和弦色彩,通过器乐化的技法手段强化音乐主题,并时常采用紧凑的朗诵调形式等典型的瓦格纳式的音乐表现形式,极大丰富了音乐的层次感。正是由于这些写作手法的不断充实与完善,使得这类艺术歌曲的音乐表现性和艺术感染力得以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印象主义时期(1891~1904)。主要作品有:为魏尔伦诗歌而写的、分别由三首歌曲组成的套曲《佳节Ⅰ》(Fêtes galantesⅠ)和《佳节Ⅱ》(Fêtes galantesⅡ);为作曲家本人的抒情散文谱写的、由四首歌曲组成的套曲《抒情散文》(Proses lyriques)和采用路易斯(Pierre Louÿs 1870~1925)诗歌所写的、由三首歌曲组成的套曲《比利蒂斯之歌》(Chansons de Bilitis)等。在这些作品中,德彪西通过速度和节拍的频繁变换,朗诵式的吟唱,短小的间奏以及异国情调般的多声音响,与象征派诗歌富于想象的朦胧诗意和诗词韵律完美契合,显现出印象派绘画中瞬间多变的光影透视效果。这些具有鲜明印象主义风格特征的歌曲作品,在法国艺术歌曲中独树一帜,成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成熟时期(1904~1913)。主要作品包括:为古老的奥尔良公爵(Charles d'Orléans 1394~1465)和Hermite(Tristan L’Hermite 1601~1655)的诗歌而写的《三首法兰西歌曲》(Trois Chansons de France);为Hermite诗歌而写的、由三首歌曲组成的套曲《两个恋人的散步》(Le promenoir des deux amants);为维永(François Villon 1431~1463)诗歌而写的《三首弗朗索瓦• 维永的叙事诗》(Trois Ballades de François Villon);采用马拉美诗歌写成的《三首斯特芳•马拉美的诗歌》(Trois Poèmes de Stéphane Mallarmé)和采用德彪西本人的诗歌谱写的《无家可归的孩子们的圣诞歌》(Noël des enfants qui n’ont plus de maison)等歌曲。这一时期,德彪西的写作手法又有了新的变化——一改过去通过频繁转调或离调来掌控丰富多变的和声语言的习惯,转而以极其朴素、简洁的构思,创造出形式多样并更具表现力的音乐意向。不管是对于古代诗歌还是采用当代诗作,利用多元互动的交织关系,映衬着诗歌与音乐的表现意境,从而达到自然流畅、炉火纯青的超凡境界。
  肖松作品中的精致和优雅,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超然的特质。他最成功的艺术歌曲当属用布修(Maurice Bouchor 1855~1929)同名诗歌写成的、由六首歌曲及器乐间奏曲共同组成的人声与交响乐《爱和大海之诗》(Poème de l’Amour et de la Mer)。作曲家通过交响诗的音乐构思,将作品中直达人类灵魂深处的抒情性推向极致。其中的最后一首歌曲《丁香花的季节》(Le temps des lilas)最为世人所熟知,成为肖松艺术歌曲中的精品。
   萨蒂的歌曲,看似有些反常和古怪,但异想天开的前卫构想却对德彪西、拉威尔、普朗克等人的音乐创作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在他分别选用三个诗人的诗歌完成的歌曲组合《三首歌曲》(Trois mélodies)中,精灵古怪、诙谐幽默的音乐意向,揭示出发人深省的讽刺意味。
  哈恩的歌曲创作,受古诺、比才、马斯内、圣-桑等前辈大家影响颇深。在以雨果诗歌所写的《假如我的歌声能飞翔》(Si mes vers avaient des ailes)、以魏尔伦诗歌所写的《来自一个牢房》(D’une prison)和为17世纪法国诗人维奥(Théophile de Viau 1590~1626)诗歌而写的《致克罗莉丝》(à Cloris)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中,他将早期法国艺术歌曲优美的旋律线条、细腻而内敛的音乐风格,完美地融入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美好年代(La belle époque)时期的沙龙音乐之中。这些迷人的作品,已成为美好年代时期沙龙音乐的真实写照。
   拉威尔的音乐创作,深受德彪西音乐风格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创作技法的影响。在他为数不多的声乐作品中,往往通过丰富而繁复的和声语言、多变且灵动的节奏形态、中世纪或东方的音乐元素以及宣叙调式的吟唱变化等手段,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敏感细腻的诗歌意境,具有很高的艺术品味。在为诗人克林索尔(Tristan Klingsor 1874~1966)描述东方传说的诗歌而写的、由三首歌曲组成的管弦乐与声乐套曲《谢赫拉萨德》(Shéhérazade)中,精湛的管弦乐配器技术、音乐与诗歌间的完美平衡、饱满的音响效果以及层次分明的织体形态所表现出来的交响诗般的“前卫作风”,体现出拉威尔艺术歌曲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在20世纪法国艺术歌曲作曲家中,普朗克(Francis Poulenc 1899~1963)是一位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以对诗歌所特有的敏锐直觉而形成的朗读似音调,对旋律线条游刃有余的驾驭能力而显露的音乐才华,使普朗克无论是对疯狂、滑稽场景的刻画,还是对细腻、深刻情感的表达,都能与诗歌意蕴紧密相连,相互作用,使作品最大限度地展现出诗歌和音乐的魅力。在他的艺术歌曲作品中,已经看不到瓦格纳或印象派风格的印痕,而是以普朗克自己的音乐语言,将法国艺术歌曲的优雅风格定格在了这一时期。普朗克也因此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法国艺术歌曲作曲家。
  普朗克所写的150首艺术歌曲全部采用同时代诗人的诗歌进行创作。在他为维尔莫兰(Louise de Vilmorin 1902~1969)诗歌谱写而成的、由六首歌曲组成的《奇想的婚约》(Fiançailles pour rire);以超现实主义先驱、诗人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 1880~1918)诗歌所写的,由五首歌曲组成的《平淡的文字》(Banalités)以及采用诗人阿拉贡(Louis Aragon 1897~1982)描述自己第二次世界大战亲身经历的诗歌谱写而成的歌曲《C》等代表作中,他用简洁的旋律轮廓、朗读式的吟唱语调、富于变化的和声构思、细腻的力度对比以及与声乐比重相当的钢琴部分进行了超凡的驾驭。结合自身高雅的诗歌品位,创造出或含蓄雅致、或疯狂滑稽、或激情四溢、或忧郁伤感的诗歌意境。这些别具新意的作品,不仅展露出普朗克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同时亦成为20世纪法国艺术歌曲的新典范。
   毫无疑问,法国艺术歌曲特有的含蓄细腻、精炼优雅的音乐风格,与戈蒂埃、雨果、缪塞、拉马丁、利尔、苏利-普吕多姆、波德莱尔、魏尔伦、马拉美、阿波利奈尔等人所创作的才华横溢的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以柏辽兹、古诺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法国艺术歌曲作曲家,以浪漫派诗歌为素材,富于开创性地突破了浪漫歌曲刻板的结构模式,结合更具表现力的钢琴写作手法,与浪漫派诗歌细腻的情感寓于直抒胸臆、自然流露的诗意紧密相连,逐步形成了法国艺术歌曲敏感、细腻的音乐特征。此后,以迪帕克、福雷、德彪西、普朗克等人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在以客观、精练的语言和完美的形式著称的高蹈派诗歌、以追求将主观情感与客观事务相契合、以跳跃的思绪展开想象的象征派诗歌和许多激发作曲家创作灵感的诗歌中,充分施展他们的音乐天赋,谱写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将法国艺术歌曲创作推向了成熟的巅峰。在这些歌曲中,声乐和钢琴是作曲家诠释诗歌意境的两大载体,为了准确地呈现他们对诗歌意境的表达,作曲家总是清晰并精确地标注出对情绪、力度、速度乃至乐句的分句、重音等全方位的设计与构想。因此,无论是声乐演唱还是钢琴伴奏,都需要客观和理性地对待作曲家的所有标注,切忌夸张的情绪渲染和过分的技术炫耀。
   历经百年演变和发展的法国艺术歌曲,将丰富的情感沉淀于精致、纯净、细腻、含蓄的艺术表现之中。自19世纪中叶形成以来,经历岁月的磨砺,以其特色鲜明的音乐风格,毫无争议地成为了西方艺术歌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迄今,依然绽放着耀眼的光芒,为全世界的乐迷所推崇。
  责任编辑:奚劲梅
  
  参考文献:
  [1]外国音乐家辞典[K].汪启璋,顾连理,吴佩华,译.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
  [2]喻宜萱.关于法国艺术歌曲[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2).
  [3]Pierre Bernac. The Interpretation of French Song [M]. LONDON KAHN & AVERILL ,1997.
  [4]Graham Johnson, Richard Stokes. A French Song Companion[M]. OXFORD,2002.
  [5]Carol Kimball .Song: A Guide to Art Song Style and Literature[M].HAL LEONARD,2006.
  [6]Guide de la mélodie et du lied/Sous la direction de BRIGITTE FRANÇOIS-SAPPEY et GILLES CANTAGREL/FAYARD,1994.
  
其他文献
纵观当今的乐评“多元化”现象,乐评界对于评判乐评优劣的标准设定可参考“乐评八则”,它们分别是“善意乐评” “真话乐评” “多元乐评” “历史乐评” “美文乐评” “相对乐评” “个性乐评”和“人文乐评”。志音的乐评文笔绮丽,哲理深沉,她有记者的机遇,论者的眼光,作家的笔墨。文如其人,志音的文风丰富多彩,就像她自己一样:既有侠女的豪爽,也有川妹子的泼辣,还有中原女儿的温厚基因。  陈志音;紫茵音乐文
期刊
2015年,北京现代音乐节已走过十二个年头,举办音乐会达近400场,演出作品达千余首,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音乐文化盛会,同时也逐步跻身全球最受瞩目的现代音乐节之列。本次音乐节以音乐会和作曲大师班构成,凸显了以音乐为本位的特色,囊括了当今亚、欧、美三大洲现代音乐的最新成果,集中了当代最杰出的音乐家,呈现了一场高强度、高质量的现代音乐之旅。  北京现代音乐节;音乐文化产业;音乐交流  音乐
期刊
荣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理论作品奖优秀奖根据中国音协网2014年1月3日公布的“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作品奖和理论评论奖获奖名单”,川音音乐学系甘绍成教授撰写的《青城山道教音乐研究》专著荣获“理论作品奖优秀奖”。  《青城山道教音乐研究》是甘绍成教授于1985~1997年间,通过对青城山道教音乐长达12年之久的考察、搜集、整理、研究后完成的一项理论成果。为了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作者
期刊
摘要:文章介绍了美国作曲家大卫·科普(David Cope)开发的“音乐智能实验”(EMI),笔者通过对大卫·科普的“虚拟音乐”(Virtual Music)的理论研究,以EMI对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作曲家风格模仿的成功实例为基础,探讨了EMI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音乐探索的价值和前瞻性意义。  关键词:传统音乐;计算机;新媒体;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J6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杨和平撰写的《浙江音乐史》是迄今见到的第一部系统研究浙江地区音乐文化历史的重要学术著作。该书依靠丰富的史料、严谨的构思、开拓性的研究视域和新颖的写作手法,向我们展示了浙江地区音乐历史文化发展的史实和魅力,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本著作将浙江地区的区域音乐文化作为研究的立足点,经过长时间的考究、分析与写作实践,其著作的完成为日后中国音乐通史的写作汇聚了新的材料。通过这种对区域性音乐文
期刊
藏弦胡是雪域高原藏族特有的拉弦乐器,采用藏区特有的牛角、杜鹃木、羊皮、马尾等材料制成,具有区别其他拉弦乐器的独有特点,是雪域高原上独特的藏族精灵。了解藏弦胡的功能及由来、它的基本构造、独特的定音、定弦法及音色,以及藏弦胡特殊的演奏方法与技巧和它在巴塘弦子中所起的作用,对研究藏族民间音乐有一定的帮助。  藏弦胡;拉弦乐器;弦子歌舞;演奏技法  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基金项目“康巴藏族民间歌舞艺术
期刊
摘要:黔南绕家“呃嘣”(大歌)2008年10月在“多彩贵州”比赛中获金奖,2009年6月在CCTV音乐频道“民歌中国”中展播,2010年8月参加上海世博会贵州周展演。“原生态”歌唱比赛、打造冲击了原有歌唱观念,也促进了“非遗”保护工作。对音乐歌唱曾经“千人一面”的新“样板戏”现实,“原生态”音乐的出现无疑是乡土社会“他者”声音对都市文化缺失的救赎。  关键词:多彩贵州;“原生态”歌唱;民歌打造;绕
期刊
摘要:京剧被认为是中国的“国剧”,不但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也逐步在海外舞台崭露头角。国家大剧院原创京剧剧目《赤壁》是一部优秀的剧作,在国内外演出市场均获赞誉。文章以京剧《赤壁》为例,分析了此剧在欧洲巡演中获得成功的原因,并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初步剖析了京剧应如何在海外传播。    关键词:京剧;《赤壁》;海外;传播模式;审美;次文化  中图分类号:J61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期刊
黄虎威教授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作曲家,也是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首届毕业生。在近60年的音乐生涯中,他在音乐创作方面谱写了大量广为流传的优秀音乐作品,在音乐理论研究方面撰写了多部音乐理论著作,在音乐教育方面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作曲家。文章依据此次研讨会的三个部分——“开幕式·音乐作品展演” “学术报告会” “高峰论坛”,论述研讨会的学术价值及产生的历史意义。J605A-0011-0420
期刊
摘要: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作曲家,近代音乐史上的革新家,因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中,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音乐语言,而被许多人冠以“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这一称谓。钢琴作品《月光》 《水中倒影》是德彪西早期到中期较有代表性的曲子,通过对这两首作品的和弦、织体、弹奏法的比较研究,旨在探讨德彪西的钢琴语言风格,以及在钢琴音乐艺术史上的影响。  关键词:德彪西; 印象派
期刊